父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出生在人民公社化運動那一年。父親從小就有著愛看書的習(xí)好。由于那個年代生活非常艱難,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相對落后,上學(xué)讀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常聽父親說那時上學(xué)要走幾公里路,搭個公交車要1角錢左右,買一本書也就幾角錢,因為那時條件很艱苦,書籍自然也很少,一是因為出版的少,二則是因為買書的也很少。大多數(shù)人家里都很窮,根本不愿意花1角錢去搭車上學(xué),更何況是花錢去買本書。而且那時還不能專心的去上學(xué)讀書,因為當(dāng)時家境貧窮,為了維持生濟(jì),許多人都是一邊上學(xué)一邊掙“工分”。因此,有很多的人都沒有專心的上過學(xué)讀過書,只讀了小學(xué)或初中,就去掙“工分”了,只有少部分的人繼續(xù)讀書深造。而父親當(dāng)時就特別喜歡讀書,讀一些歷史類、農(nóng)業(yè)百科類和故事類的書籍。有時一整天都要忙著掙“工分”,白天在田地里勞作,晚上在家中擇油菜子、大豆,扳玉米等等,而在點煤油燈的閑暇之余,父親就會爭分奪秒地讀一些書籍。聽父親說來當(dāng)時都是用煤油燈來照明的,蠟燭和電燈也都是后來才有。書也都是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因為在那個時候很多人溫飽都成問題,書變成了一種奢侈品,只有少數(shù)生活寬裕的人才有書,因此父親對讀書也是格外的珍惜。
父親愛看書而且也愛買書。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們一家人上街,我和姐姐都說肚子都餓了,父親說回家去就吃飯,可當(dāng)父親走到一個賣舊書的地方后,無意中看中了一本書,執(zhí)意要買。當(dāng)時母親和父親發(fā)生了爭執(zhí),母親說父親買書的錢有吃飯錢就沒有,一本舊書有什么了不得的。結(jié)果父親還是買了書然后再回家。只到現(xiàn)在,父親只要一上街,都會去舊書攤面前翻看一番,有時候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什么唐詩宋詞、人文歷史、社會百科等等都是父親喜歡購買的類型。慢慢的我和姐姐也養(yǎng)成了看書的習(xí)慣,時常也會去翻看一些書籍。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天父親突然送我一本60年代“小人書”,書的內(nèi)容也就20多頁,體積很小所以叫“小人書”。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破舊不堪,封面也破了一塊,而且很臟,有一塊像是煤油污跡,又像是被水弄濕后留下的污跡,紙張都變成黃褐色,拿著感覺就像草紙一樣,書名叫《神奇的小磨》。當(dāng)父親給我的時候,我心想:“這書又臟又亂,這樣亂的書書攤上都不會賣,不知是從哪里檢來的,平日里買的任何一本都比這本強多了?!睕]等我開口,父親告訴了我一段關(guān)于這本書的故事:“這本書是我上初中時看過的一本故事書,因為這本書又臟又亂別人不要了,當(dāng)年我點著煤油燈一口氣把它讀完,覺得寫得很好,就把它收藏起來,一直放到現(xiàn)在,也就只有這一本書陪伴我渡過那么多年的光景,現(xiàn)在我把它送給你,希望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體會我當(dāng)年的艱辛?!甭犕旮赣H這段話,我認(rèn)真地讀完了這本書。故事情節(jié)主要是講:從前有一個貧窮但是很勤勞的漁夫,在一次打漁過程中撈到一個神奇的小石磨,能磨出許多的海鹽讓漁夫拿到場上換錢,漁夫的生活慢慢變得富裕起來,而這件事情被一個貪心的財主知道后,奪走了小磨,并要求小磨磨出無數(shù)的鹽拿給財主拿去換錢,最終小磨磨出無數(shù)的鹽將財主埋藏在鹽山之中。這個故事淺顯易懂,蘊意著自力更生、勤勞的人能夠改變生活,能夠獲得上天的眷顧;而貪婪、想不勞而獲的人最終都不會獲得幸福。
然而,自從父親那次送我那本書之后,父親就很少買書了,看書的興趣也不像以前那樣濃厚,只是偶爾翻看一下,也不會再挑燈夜讀。我原以為是現(xiàn)在的舊書攤減少了,可是想現(xiàn)在村里有農(nóng)家書屋,看書也很方便,于是我問道父親:“你以前愛看書,也愛買書,現(xiàn)在怎么沒有以前那么熱衷了?”父親笑道:“我以前讀書很專注,書籍陪伴我度過了大半輩子,而現(xiàn)在看書感覺沒有了從前的味道,也不知道是因為人上了年紀(jì),眼睛不如從前,還是其它什么緣故,不過我希望你趁著年青時多讀一些書。還有我上次送你的那本舊書你一定要收藏好多讀幾遍,要讀懂作者的意思,也要讀懂我曾經(jīng)那些年的艱辛?!蔽宜贫嵌狞c點頭。
如今,父親偶爾也會問起送我的那本《神奇的小磨》還放著沒有,問我是否真的讀懂了書中的故事,我也一直把那本書留著,偶爾也會拿出來讀一下。重翻那一頁頁泛黃書頁,重溫一下那個故事,聯(lián)想起那段艱難的歲月。舊的書籍?dāng)⑹鲋欢闻f的故事,舊的故事承載了一段舊的感情。舊書屬舊事,舊事見舊人。今夜,我仿佛又看到了父親在那盞煤油燈下挑燈夜讀的身影。
有雨的夜
深秋是多雨的季節(jié),今夜,窗外下起了滂沱大雨。連綿的雨水如千萬條銀絲,紛紛從天空中飄落下來。頃刻間,雨霧蒙蒙,雨簾很快掩蓋了天幕。滴滴答答的雨聲,在窗外演繹著一曲無與倫比的天籟之音。
有雨的夜,與音樂為伴。背靠藤椅,閉上眼睛,細(xì)細(xì)的聆聽,將白天的一切喧囂煩惱擱置門外,聽一曲舒緩的音樂。悠揚的旋律如一泓泉水,緩緩的流淌在人的身體,整個人瞬間都變得舒適和閑靜。這一刻,不知是音樂中夾雜著雨聲,還是雨聲中夾雜著音樂。音樂總是那么動聽,然而再動聽的音樂都有曲終人散的時刻,再美好的風(fēng)景,終有逝去之時。人生即是如此,有聚有散,有分有合,學(xué)會坦然的面對一切,看淡流年煙火,風(fēng)起的時候笑看落花;雨落的時候聆聽心語,享受這順其自然的灑脫。
有雨的夜,與茶為伴。屋外連綿的雨滴,房間有幾分微涼,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花茶,看著茶葉在杯中翻騰,飄出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抿一口,細(xì)細(xì)的品味茶的苦澀和甘甜,體味著人生的得失、起伏,品淡人世的苦樂、炎涼。氤氳著茶的清香,聆聽窗外的天籟之音,任思緒隨著雨水慢慢地流淌.....喧囂紅塵中,我們成功或失敗、快樂或痛苦,曾幾何時迷失在這滾滾的紅塵煙雨中,只有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敞開自己的心扉,感悟人生的沉浮,體會人生如茶的禪意。記憶的長河在這一刻仿佛伴隨著連綿的雨水不斷從上空流下,讓人想起了童年的歡樂、少年的輕狂、青年的艱辛和拼搏……
有雨的夜,與書為伴。書籍能改變?nèi)嗣\,影響人的性格。讀一本快樂的書,心情也會變得愉悅;讀一本悲傷的書,心情也會變得沉重,關(guān)鍵在于個人的選擇。然而生活中很多人都未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無意間放大了痛苦,卻忽視了快樂。有人就因為天氣的變化,心情也跟著變化,只喜歡晴空萬里,不喜歡陰雨綿綿。其時只要心念一轉(zhuǎn),生活中便處處充滿著快樂。有雨的夜,端上一杯花茶,在縷縷水霧中手捧一本自己喜愛書,品著茶香,嗅著書香,反復(fù)咀嚼,每一個詞,這何常不是一種愜意。即便雨夜有幾分寒涼,頓時便會覺得心中也是暖暖的。一邊徜徉在文字的樂園里,傾聽文人墨客的淺吟低唱,一邊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傾聽夜雨的盡情歡唱。漫長的雨夜,有書的陪伴,便不再覺得枯燥和孤單。
昏黃的燈光依舊亮著,房間里氤氳著書卷和花茶的淡淡馨香,窗外依舊大雨紛紛,音樂伴隨著雨聲。有雨的夜,讓音樂、茶與書陪伴在自己的左右,靜享那一份舒適、安閑,領(lǐng)略雨夜的另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