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能力對幼兒身心發(fā)展以及知識、能力和智慧作用的發(fā)揮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對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高度重視,并以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jù),采取合理、科學的培養(yǎng)策略,不斷發(fā)展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人際交往能力;交往機會;交往指導
人際交往能力是人們綜合素質中一項重要能力,而幼兒時期是發(fā)展一個人各種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幼兒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具有積極的影響。
那么,身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究竟該采取何種措施才能使幼兒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呢?下面,我就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和感悟,對此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研究和闡述。
一、主動親近關心幼兒,使幼兒感受與人交往的快樂
對于剛入園的幼兒來說,他們脫離了曾經(jīng)朝夕相伴的父母,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由于各方面還不適應,他們可能會產(chǎn)生傷心、失落的不良情緒,而且不愿與其他孩子以及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時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該主動親近、關心幼兒,以母親般的情懷去愛護、關心他們,與他們談心、對話,使幼兒放下戒備心理,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去和老師、同伴交流,進而感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
比如,我們可以多與幼兒談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如:問問他們叫什么、幾歲了、家里都有誰,或者是聊聊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喜歡的童話故事、動畫片、卡通片等,如獅子王、葫蘆娃、白雪公主、小紅帽、喜洋洋、熊出沒……這時幼兒就會打開話匣子,一句一句和我們談論著,因為話題是他們感興趣的,他們既能因此感到與他人談論自己熟悉話題的快樂,與此同時我們也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系,這樣幼兒就會放下自己的戒備心理,日后變得樂于與人交往、與人溝通。
又比如,我們要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往和溝通,使那些性格外向、活潑、善于交談的幼兒與性格內(nèi)向、害羞、不善于交談的幼兒交朋友,讓他們互相影響,共同提高。這樣,雙方也能處于一種和諧、融洽、輕松的環(huán)境中,他們會非常自然地和同伴進行對話、玩耍,能因此體會到與人交往的快樂和喜悅,進而產(chǎn)生愿意與人交往的意識,最終促進幼兒與人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為幼兒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使幼兒體會與人交往的樂趣
由于現(xiàn)在獨生子女較多,家長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而且把他保護得嚴嚴實實,除家人之外,不讓他與任何外界事物接觸。然而,孩子總是要長大,總是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所以家長必須意識到把孩子始終禁錮在自己身邊是錯誤的,必須盡可能多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使孩子變得愛交往、會交往。這就需要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及時與幼兒家長溝通,讓他們明白幼兒與他人交往的重要意義,并要求家長為幼兒提供可以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的機會。
比如,家長要適當?shù)貛Ш⒆尤ゴH戚、到朋友家做客,鼓勵孩子和親戚、朋友多接觸、多說話;也可以帶孩子去其他小朋友家玩耍,或者將其他小朋友邀請到自己家里來做客,家長可以在一旁指導孩子如何跟小朋友玩耍。如,家長給孩子買了新玩具,可以邀請鄰居家同齡的小朋友來家里玩,小朋友到來后,家長要熱情地迎接,從而消除他的陌生、畏懼心理,然后讓自己家的孩子拿出好吃、好玩的東西招待他,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使孩子體會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另外,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也要依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為他們創(chuàng)造和提供各種與人交往的機會。比如,我們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如“小熊病了”“海寶小超市”“一日服務員”等,在活動中,讓幼兒扮演爸爸、媽媽、導購員、服務員等角色,讓他們在角色游戲中,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和交往能力;或者讓兩到三個幼兒一起搭積木,這樣幼兒在玩的時候就需要不斷交流彼此的意見和想法,為幼兒提供了語言表達和與人交往的機會,能同時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加強幼兒交往指導,使幼兒掌握與人交往的技能
由于幼兒年齡小、身心發(fā)展不成熟,所以他們在與人交往時(尤其是跟同齡玩伴),常常會出現(xiàn)相互攻擊、相互爭搶的不良現(xiàn)象,或者是嘴里蹦出一些不禮貌的話語,這時,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就要加強對幼兒的交往指導,使幼兒正確掌握與人交往的技能。
首先,我們要通過采用各種有效方法,使幼兒掌握合適的表達方式。比如,如何向別人講述自己的想法,如何拒絕別人,如何與別人商量;也要教給幼兒不同場合所使用的不同禮貌用語,如遇見老師了,要說“老師好”;其他小朋友給予了自己幫助,要說“謝謝你”;不小心撞到了小朋友,要說“對不起”;接受別人的道歉時,要說“沒關系”;和小朋友、老師告別時,要說“再見”……
其次,我們要教給幼兒主動與人交往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讓幼兒把自己在家經(jīng)??吹膱D書和喜歡玩的玩具帶到學校,主動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一起玩,或者讓幼兒講一講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的故事情節(jié)……這樣,幼兒就會漸漸變得愿意與他人溝通和交流,進而發(fā)展自己的交往技能。
再次,我們要教給幼兒處理矛盾、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搭積木游戲過程中,我們要指導幼兒進行合理分工,在遇到矛盾時,決不可互相攻擊,而是大家一起協(xié)商、共同解決;或者是向幼兒提出一些與交往有關問題,如“如果有一個玩具,你和你的同伴都很喜歡,這時應該怎么辦?”“如何有一個小朋友打了你,你要怎么處理”等等,讓幼兒試著對這些問題說出自己想法,如果想法正確,我們要對幼兒進行表揚和肯定,如果想法不合理,則要告訴幼兒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總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對幼兒各種交往行為的指導,使幼兒掌握各種與人交往的技能,從而使幼兒成為一名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技能,非朝夕之功所能完成的,我們需要對此進行源源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希望廣大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能夠為幼兒提供各種與人交往的機會和環(huán)境,并對幼兒的交往行為進行精心指導和點撥,使幼兒在與人交往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并獲得積極的交往體驗,逐步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丁祖萌.幼兒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艷梅.論如何以分享活動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J].考試周刊,2014(2).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