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對于其他專業(yè)學科而言,音樂這門藝術類學科一直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但是,如今由于受應試思想教育觀念的禁錮,多數(shù)的音樂課堂教學形式成為硬性向學生傳授各種音樂系統(tǒng)理論知識與技能,并進行單純的唱歌教學,這就使本該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也逐漸產生了厭煩和抵觸心理。這與新課改所提出的“以音樂興趣為動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教學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對如今的音樂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爭取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以使學生變得樂學、愛學。
關鍵詞:小學音樂;游戲;直觀化電教手段;課外實踐活動
本人從事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多年,現(xiàn)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和體會,對小學音樂生動有趣教學課堂的創(chuàng)設策略進行幾點描述和
探究。
一、寓游戲于音樂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師的教學重點常常在于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灌輸以及理論式的技能培養(yǎng),這就使音樂課程喪失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無限魅力,而是變得死板沉寂、古板乏味,學生不會再有輕松愉悅的心情和興奮活躍的表情,音樂教學效果自然也可想而知。
高爾基曾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睕]錯,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出于自身的本能,各種各樣的游戲對兒童總是充滿了誘惑力。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兒童的各種器官和能力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和激發(fā),心態(tài)也會變得異常興奮和愉悅。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我們可將音樂融入進去。它既能滿足兒童好動好玩的性格特征,還能使音樂課堂變得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致勃勃地融入其中。
比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四課《農場的早晨》中《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這首歌時,我就組織學生做了一個游戲:將班里學生8人分為一組,然后把提前準備好的小狗、小雞、小牛、小羊、小驢、小馬、小鴨、小豬的頭飾分發(fā)給每組的8名學生,讓每一組輪流到講臺上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和動態(tài),把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哪一組模仿得又真實又形象,哪一組就算贏。這樣,我通過將游戲引進音樂課堂,一方面活躍了教學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體驗到音樂活動所帶來的愉悅感受,進而真正喜歡上音樂、愛上音樂。
二、引進直觀化電教手段,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傳統(tǒng)小學音樂課堂,教師通常都是使用粉筆在黑板上板書,且嚴格按照事先設計好的課時計劃傳授音樂知識點,這就使得音樂課堂的教學容量變得十分有限,而且內容單一。另外,小學生這一群體,由于其年齡較小決定了他們具有一定特殊性,單一、古板的教學手段并不能做吸引他們注意力,那些豐富生動、興趣盎然的教學方式才能使他們變得樂于接受和樂于投入。因此,我們就將直觀化電教手段——多媒體技術引進小學音樂課堂。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元素進行有效結合,創(chuàng)設出直觀、形象、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進而促使學生投入飽滿的情緒和熱情。
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中《乃喲乃》這首歌曲時,因為屬于土家族歌曲,于是,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了能夠體現(xiàn)土家族文化的圖片及錄像資料,如打溜子、牛角號、吊腳樓、擺手舞以及民族服飾、文化淵源、宗教信仰、民歌舞蹈等,于是,學生立刻被眼前獨特而神奇的土家族風情吸引了,他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投影屏幕……我借此機會說道:“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土家族的風土人情,我們要學習一首有名的土家族兒歌,歌名叫做《乃喲乃》,翻譯成漢語是“快快來”的意思,那就讓我們一起《乃喲乃》這首土家歌曲吧!”這樣,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了解了土家族的風情,且對土家歌舞產生了興趣,進而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對這首歌曲的學習中。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生活體驗
常規(guī)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場所基本都是拘泥于教室,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枯燥的二聲部、三聲部練習以及五線譜知識的灌輸,久而久之,這種方式勢必會使學生喪失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致。所以,我們可以尋求一種區(qū)別于這種傳統(tǒng)室內教學的音樂教學形式。比如,我們可以將45分鐘的課堂教學搬到室外,積極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大環(huán)境,使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接受音樂的教育和熏陶,并使學生自身的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和提升。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中《春天來了》這首歌曲時,當時正是春光明媚的春天,于是,我就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來到郊外美麗的田野中,讓學生在認真觀察和深刻體驗中來感受春天這個季節(jié)所具有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柳樹發(fā)新芽了、小草偷偷從土里鉆出來了、花朵開花了、小鳥開始歡快地飛翔起來了……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著春天的萬物復蘇和生機勃勃,學生也在這迷人的景象中,肆意地玩耍著、嬉戲著。這樣,我通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加深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在正式學習《春天來了》這首歌時,學生就能將歌唱春天的快樂情緒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小學音樂課堂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努力探索和實踐,希望廣大小學音樂教師,能夠時刻遵循新課改所提出的“以音樂興趣為動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并積極研究各種可以構建生動有趣小學音樂課堂的途徑和策略,使小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去學習音樂,進而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學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董靜萍.淺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審美教育[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1(6).
[2]吳麗娜.淺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J].音樂時空,2013(10).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