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超 蔡鵬 劉獨臣 劉小俊 李躍建
為了更好地推廣設施嫁接西瓜長季節(jié)避雨高產(chǎn)新技術,開展了利用設施嫁接西瓜采收后的秋延后辣椒配套生產(chǎn)技術研究。該技術可以將西瓜生產(chǎn)設施進行全年利用,設施嫁接西瓜6月上旬開始上市,8月中下旬結(jié)束,667 m2產(chǎn)量4 000 kg左右,一般可收入8 000元;辣椒10月初開始上市,12月下旬結(jié)束,667 m2產(chǎn)量1 200 kg,一般可收入4 000元。667 m2合計產(chǎn)值12 000元,去除成本6 000元,純收入6 000元。該模式的主要技術如下:
1 茬口安排
設施長季節(jié)栽培西瓜提早育苗,嫁接育苗應在1月中旬,2月下旬定植在大棚中,5月下旬開始采收,至8月中下旬采收結(jié)束。秋辣椒在7月下旬采用32孔穴盤(或營養(yǎng)缽)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上旬開始采收,12月中下旬采收結(jié)束。采收結(jié)束后將大棚土壤翻耕,為第2年嫁接西瓜種植做好準備。
2 設施長季節(jié)嫁接西瓜栽培技術
2.1 育苗
育苗主要采用地熱線加熱增溫保溫,在大棚內(nèi)搭蓋中棚,苗床覆蓋薄膜的3層覆蓋保溫方式。育苗管理中,苗床以除濕增溫為主,陰雨天時用200 W燈泡,每隔1.5 m左右掛1盞。出苗前保持25~30 ℃的溫度。破土出苗時及時揭除覆蓋物,并逐步降低溫度至白天25 ℃、晚上18 ℃左右,以抑制下胚軸伸長;第1片真葉展開后適當升溫,保持白天28 ℃、夜間20 ℃左右,并改善光照條件。移栽前5~7 d降溫煉苗,并噴1次防病藥劑和葉面肥,做到帶藥帶肥出圃。采用的西瓜嫁接砧木為‘京欣砧1號,接穗為‘早佳(84-24)。
2.2 合理密植
應在定植前10~15 d搭好棚架,蓋好棚膜,定植前7 d左右鋪好地膜以提高地溫,同時在地膜下擺放滴灌帶。西瓜嫁接苗定植前搶晴天將土地翻耕耙勻做畦,一般要求栽培畦寬3.00~3.25 m,畦長30 m為宜,也可根據(jù)田塊長度而定。定植應在早春“冷尾暖頭”的2月上中旬進行。每畦種1行,中大果型品種株距60 cm,667 m2 定植300~400株,小果型品種株距40 cm,667 m2 定植500~600株。定植后通過多層覆蓋等方式確保地溫在12 ℃ 以上。
2.3 溫度管理
定植后用2 m長竹片在栽培畦上扣小拱棚,小拱棚寬度1.2 m左右,竹片間距1.5 m,上覆幅寬2 m薄膜,與大棚、中棚形成2~3層覆蓋,控溫保濕促緩苗。緩苗前溫度白天控制在28~32 ℃,夜間15 ℃左右,一般不通風。緩苗后適當通風,增加光照。盛花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8~32 ℃,夜間20 ℃左右。坐果后為防止溫度過高,中午適當延長通風時間,白天控制棚內(nèi)溫度在30 ℃左右,夜間15~20 ℃。3月下旬撤去小拱棚,將竹片和薄膜清理出大棚。
2.4 肥水管理
結(jié)合整地每667 m2施優(yōu)質(zhì)有機復合肥500 kg或餅肥150 kg、三元復合肥20 kg。肥料深翻入土,并與土壤混勻。有機肥一半撒施,一半施入畦溝,化肥全部施入畦溝。在施用基肥的基礎上,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追肥,結(jié)合灌水采用膜下滴施。第1批瓜雞蛋大時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0 kg,以后每批瓜雞蛋大時均采用膜下滴施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10~15 kg。定植時澆足緩苗水,生長期間一般不再單獨澆水,利用滴灌設施結(jié)合追肥澆水,采摘前7 d控制澆水,以提高西瓜品質(zhì)。
2.5 整枝理蔓及幼果管理
采用3蔓整枝,定植后在主蔓長50 cm左右開始整枝,選留主蔓和2條健壯側(cè)蔓。坐果節(jié)位前的其他側(cè)蔓及時打掉,第1批果坐果節(jié)位后的側(cè)蔓適當選留,留強去弱。選留第2或第3朵雌花坐第1批果,每蔓留瓜1個;在第1批果采收前后留第2批果,以后根據(jù)管理水平和瓜蔓長勢,及時調(diào)整坐果枝蔓。坐果15~20 d時,爬地栽培要及時翻瓜墊瓜,長季節(jié)栽培可坐果3~4批。
2.6 病蟲害防治
設施長季節(jié)西瓜生產(chǎn)中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茶黃螨和蚜蟲。白粉病在發(fā)生初期噴施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或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茶黃螨在點片發(fā)生(株螨率達5%)時,噴施11.8% 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或73% 炔螨特乳油1 000~1 200倍液;蚜蟲危害在蚜株率達20% 時,噴施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 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
2.7 適時采收
設施長季節(jié)西瓜應分批采收,確保品質(zhì)。當?shù)劁N售的采收成熟度在九成以上,遠途販運的采收成熟度在八成至九成。采用時用剪刀剪斷果柄基部,保留一段果柄,剔除病果和畸形果。采收過程中應注意采收工具的清潔衛(wèi)生,防止果實污染。
3 秋延后辣椒栽培技術
3.1 良種選擇
選擇辣椒應選用抗病耐熱、豐產(chǎn)性強的秋延后專用品種,如線椒類型的‘好辣妃子、‘川椒12號,牛角椒類型的‘368F1等品種。
3.2 播種育苗
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2~3年沒有種過辣椒、茄子、番茄、馬鈴薯、煙草和瓜類的地塊做苗床。一般采用完全腐熟的農(nóng)家肥和2~3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田園土按體積比為1∶2~3的比例混合均勻配制而成。播種前15 d左右用38% 或40% 甲醛對水50~100倍噴灑床面,每m2用藥水150 mL,然后用塑料薄膜將床土表面蓋嚴,悶5~7 d后除去覆蓋物,耙松土壤通風5~7 d 即可播種。7月下旬開始播種,667 m2用種量40~60 g,每m2苗床播種4~8 g。出苗前要求保溫、保濕。播后溫度控制在25~30 ℃。70% 苗子出土后要及時將床面上的地膜揭去。加強溫、濕度管理,光照強時可適當進行遮陽處理,避免猝倒病等病害發(fā)生。
3.3 適期定植,加強田間管理
辣椒苗齡在25~30 d 開始定植,定植在原種植西瓜的畦上,定植前通過滴灌設備將栽培畦澆透水,每畦種植2行,株距35 cm,每穴雙株。四川暴雨多集中于7—8月,因此秋季大棚辣椒栽培應提前做好排水準備。西瓜采收后,應對大棚四周邊溝、腰溝進行清理和疏通,以便暴雨來時及時排水。定植后開放大棚兩端及時進行通風降溫,緩苗后可追1次20%清糞水;盛花期結(jié)合植株長勢可追1次20%清糞水。進入采收盛期,采用肥水一體化技術,利用原有的滴灌設備,每采收 1 次追施 1 次肥水,每次每667 m2追施三元復合肥 10~15 kg。 11月初開始將大棚兩端的薄膜關閉保溫,在晴好天氣時應注意通風降濕。
3.4 病蟲害防治
在秋延后辣椒栽培中,因棚內(nèi)高溫易發(fā)生病毒病,應加強管理,防止害蟲傳播,害蟲主要有蚜蟲、煙粉虱、紅蜘蛛等,可交替選用 2% 阿維菌素 2 000 倍液、20% 吡蟲啉 2 000 倍液或 1% 甲維鹽 1 000 倍液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灰霉病等,根腐病可選用 70%甲基硫菌靈500~600倍液灌根;灰霉病可選用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70%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 1 500~2 000 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