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東陸
現代大學分為兩類。這兩類大學各有不同的宗旨、目的和對象。第一類是基于洪堡模型的“研究型”大學,除本科教育之外,還擁有可觀的研究系統和科學家。其主要目的在于進行科學研究和培養(yǎng)學者。這類大學并不是大眾教育的主體。而另一類源自紐曼模型,強調本科教育。尤其注重文理并重的“博雅教育”,即所謂的“文理學院”。這類以本科為主的大學是高等教育的基礎。目的在于提高社會的整體教育水平與公民素質。公民素質不僅是人文素質。同時還包括了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與專業(yè)知識的傳播和學習。
中國百年現代大學歷史經歷了不同時期,在20世紀上半葉創(chuàng)立了紐曼大學。但是在下半葉取消了紐曼大學,直到今天。在近30年來,中國教育集中創(chuàng)辦“研究型”大學。由于這種偏重混淆了紐曼大學和洪堡大學的概念。因此阻礙了本科大學的發(fā)展。
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通過廣泛建立以本科為主的紐曼型大學來實現。洪堡型大學的目的在于科學研究和培養(yǎng)學者,它并不是大眾教育的主體。高等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均衡分布、以文理教育為主的本科大學。一個社會的整體教育水平與公民素質取決于高質量的本科教育。
紐曼型大學與洪堡型大學
世界大學在100多年前才真正邁入現代大學時代。紐曼(J.H.Newtn&n)于19世紀中葉撰寫了著名文章《大學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強調大學的目的應該是人格培養(yǎng)(character bullding)、傳播知識(pedagogieal)、知性思維(intellectual)?,F今,這種紐曼型大學以“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形式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它是文明發(fā)達社會的表征與支柱。所有文明發(fā)達社會的成員都享有不同程度的“文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即大眾教育的權利。
現代紐曼型大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獨立的文理學院(1iberal ans college);另一種是隸屬于普通大學的文理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Hces)。發(fā)展到今天,現代紐曼型大學有的為特定職業(yè)而強調專業(yè)知識,如州立大學的工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有的偏重人格培養(yǎng)和知性思維。但無關哪個側重點,紐曼的教育理念都貫穿其中。比如,州立大學工學院前兩年的“數理化+人文”課程的教學大綱就是在紐曼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制定的,要求每個理工科學生必須修滿一定學分的人文課程。
與紐曼型大學重于教授和傳播知識不同。洪堡型研究大學的本科教育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者型思維,它是科學家的“預備班”。洪堡(W.yon Humboldt)在19世紀初葉建立了高等教育的洪堡模型(Humboldtia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把單一的、個體的自然觀察與研究變成群體的、規(guī)范的、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科學實踐活動。洪堡把科學研究與探索引入大學,強調學術自由(academic freedom)、獨立探索(individual)、世界公民(wodd citizen),以及研究與學習并重(wissenschaft)。洪堡型大學雖然也擔負本科教育。但其不僅僅是教學的場所,更是前沿科學探索的基地。它并不是每一個公民必須選擇的高等教育。
盡管紐曼型本科大學與洪堡型研究大學存在本質上的差別,這些差別卻是推著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原動力。
歐美大學與大眾教育
美國與歐洲的公立大學是按照大眾教育的宗旨——為本州的普通人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而建立和發(fā)展的。在歐洲,無論是初級、中級,還是高等教育都是免費的。美國的初級、中級教育是免費的,公立大學的教育學費則遠遠低于私立大學。
以美國為例,每個州的教育投入是根據本州的需求而定,每個州僅僅建立1~2所研究型大學。比如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肯塔基州、威斯康星、明尼蘇達州有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一尚佩恩分校(University of Tlllnois al Urbana-Champaign)、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等研究型大學。但是顯然這些大學無法滿足大眾教育的需求,因此各州在本州不同的區(qū)域建立了多所以本科為主的大學。以伊利諾伊州為例,就有西伊利諾伊大學(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南伊利諾伊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北伊利諾伊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伊利諾伊州立大學(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等。威斯康星州也是同樣根據區(qū)域需求,除研究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還設立了威斯康星大學奧什科什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Oshkosh)、威斯康星大學帕克賽德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Parkside)、威斯康星大學普拉特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等多所以本科為主的大學。
在工業(yè)比較集中的州如加利福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得克薩斯州,研究型大學和工學院相應地多一些。加利福尼亞州有很多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如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還有多所為滿足本州人口需求的本科大學,如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美國這些以本科為主的大學教育質量優(yōu)良,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例如,俄亥俄州的邁阿密大學(Miami University)是一所歷史非常悠久的公立大學。建于1809年。無論是校園設施、教學質量、社會認可度、就業(yè)率都非常優(yōu)秀,它是俄亥俄州當地居民首選的本科大學之一。這些本科大學一般僅收本州的學生。因為其教育經費是從本州的稅收里支出的。如果外州居民來上學,必須交納可觀的學費。本州居民上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一尚佩恩分校的一年學費為1.5萬美金左右。而外州學生的在4.5萬美金以上。優(yōu)良的大學普通教育和低廉的學費使得美國大部分平民入學一般都選擇本州大學,而非其他地方的學校。
美國的州立本科大學甚至著名大學很多是在鄉(xiāng)村小鎮(zhèn),而不在大都市,例如1793年建立的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就坐落在偏遠地區(qū)。美國學生上本州大學的車程一般有1~3小時,不需要到很遠的外州或者沿海城市。這在地理分布上保證了大眾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均衡。美國把高等教育送到普通百姓的家門口。其針對的就是普通大眾。歐美發(fā)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表明,高等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
不同的大學評比標準
美國每個州的州立研究型大學數量很少,但是本科大學和學院星羅棋布,且質量上乘。美國兩類大學側重不同,相應的評比標準也不同,卻受到同等的尊重。美國很多家長更愿意把子女送到本科為主的大學,完全不會因為本科大學沒有博士點、重大研究項目、院士而輕視這些學校。其中尤以私立學院更受青睞,因為那里師生比例高,老師注重課堂教育,學校十分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如果去公立研究型大學讀本科,比如在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學生人數為5萬左右,老師無法關注每一個學生,基本是助教負責輔導(助教大多是外國留學生),老師上完100多人的大課后就離開了,連很多學生名字都叫不上來。而私立文理學院或者本科大學的學生人數就少多了,一所私立學院的學生僅僅一兩千人,每堂課的學生5-10人,老師與學生接觸密切,可以為每位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符合個性的教育。筆者朋友所在的私立學院中,一位學生的祖母去世,學校領導、老師和輔導員一行4人前往安慰這位學生,這種教育和關注顯然遠勝研究型大學。
但是,如果用所謂的研究型大學標準評判,這種本科學院很難符合要求。美國許多文理學院如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威廉斯學院在本科評比上超過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研究型名校,它們的錄取率比哈佛和耶魯更低。在這些學院里,教授以授課為主,不設博士點,也沒有重大科研項目。美國高等教育之所以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擁有這類高質量的本科大學。
中國的研究型大學
中國在20世紀初創(chuàng)辦的大學大致可以歸類為紐曼型大學,同一時期在中國建立的“教會大學”比如燕京大學基本也屬于這一范疇。它們大多遵循紐曼的辦學理念,強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由于當時條件限制,中國無法建立起洪堡型研究大學并開展前沿科學研究。1950年之后,中國開始采用蘇聯模式,當時的紐曼型大學紛紛轉型成為專業(yè)大學與工程學院。相較于紐曼型大學,蘇式的“石油學院”“鋼鐵學院”“地質學院”“外語學院”等更側重于職業(yè)訓練,與“文理教育”的理念相差甚遠。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洪堡型研究大學是1980年之后建立的。過去三十年,中國現代大學的建設幾乎都集中在“研究型”大學上。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系統與管理結構的構建方面已經基本完成,教育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研究型大學為中國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并建立了龐大的科學研究團隊,在國際上已擁有較高的學術地位。中國大學的現代化建設已經邁出成功的一步,然而,著名的紐曼型文理學院也再沒有出現。
中國大學盡管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整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并未有明顯提高,與歐美發(fā)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水平固然需要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來支撐,國民的整體教育水平卻有賴于紐曼型大學的普及程度,高科技發(fā)展與大眾教育并不直接相關。
當前,中國過于強調研究型大學,高等教育的投資幾乎全集中在研究型大學上,尤其是著名大學如“985”高校等,忽略了紐曼型本科大學存在的重要意義。這些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已處于“飽和”狀態(tài),無論再投入多少巨額經費,它們的進步僅僅體現在排名前后、院士的人數、大獎和論文的數量等。但是,這些無助于提升全民素質和社會整體教育水平。
試想,每所著名大學獲得的幾十億經費可以用于建立多少所讓公眾都能接受良好文理教育的高質量本科大學呢?
中國高等教育的不足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癥結不在于研究型大學的數量和發(fā)展的程度,而是缺少高質量的本科教育大學。國內普遍只用研究型大學的評比標準來評定所有大學,比如入選“985”工程的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評比標準顯然就是論文的數量、研究經費的額度、院士杰青的人數、研究獎項的數目等。于是,那些在研究領域還不太強的大學不重視本科教育。一味尋求博士點的建立、研究論文的發(fā)表數、科研經費和頭銜名目的獲取,試圖通過這些來迅速提高本校的排名。過分強調研究型大學而忽略本科教育大學,對于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提高整體教育質量都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不僅本科教育無法實現高質量,而且科學研究也無法達到高水平。因此,評估一個大學教育質量的好壞,不能僅用研究型大學作為標準。
盡管中國多所重點高校在科研能力方面已經完全可以和世界許多現代大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它們,比如教育設施、科學設備、研究經費、優(yōu)秀師資等,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只能在研究型名校中找到,這些排名前三十的“985”大學遠遠無法滿足中國高等教育的需求,無法為全國眾多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普通教育。對于社會大眾來說,高等教育應該是一種基本的權利。大眾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根本與重中之重。
中國并不缺乏大學,但是中國大學的社會認可度過低。國內似乎僅認可“985”研究型大學,那些未評上的大學得不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承認。中國的名校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和某些大城市,河南、河北、江西等省份人口眾多,但極少有“985”名牌大學,更不要說邊遠地區(qū)了。比如,河南省2011年的統計人口為9388萬,人口數遠遠超過美國任何一個州,卻僅有幾所在教育水準上被認可的大學,省內的其他大學大多不知名。對照美國俄亥俄州,才1159萬人,已經有幾十所被工業(yè)界認可的本科大學。這些學校的學生畢業(yè)后,都可以在本地或者外地大公司找到工作,并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這幾十所學校雖然基本是本科為主的大學,但是它們向學生提供了優(yōu)良教育,使他們能勝任畢業(yè)后的工作。
高質量本科教育體系分布不合理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另一個不足之處。中國的優(yōu)秀高校由于大多集中在省城或者大都市,身處偏遠鄉(xiāng)村的孩子必須遠離家鄉(xiāng)才能接受更高的教育。對他們來說,去都市讀書是一種“榮幸(privilege)”,而不是“權利(right)”。其實,教育尤其大眾教育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性,教育的提高必須從每一個地區(qū)、每一個人做起。由于本地無法提供優(yōu)良的高等教育,又無法吸引人才回歸,那些去往名校讀書的學生畢業(yè)后很多都不再回到家鄉(xiāng),優(yōu)秀人才大量流失,本地的發(fā)展包括教育水平的提高都無法得益于高等教育。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導致中國各地區(qū)的高等教育發(fā)展極不平衡,與發(fā)達國家大眾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合理分布相去甚遠。
美國大學分布平衡,大多數學生會在本州就學,不需要到外州去念名校,畢業(yè)后則會留在本州工作。這樣一來,就實現了人才積累,從而不斷發(fā)展本州的工業(yè)、農業(yè)、商貿、教育等,使得整個州的教育水準和公民素質不斷提高。對照中國和歐美的學生,筆者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學生喜歡讀名校,歐美學生的名校觀念則淡薄得多。美國學生有著很深的鄉(xiāng)土觀念,尤其中西部的人,幾乎少有學生會遠離家鄉(xiāng),追求名校,故普通州立大學的學生幾乎都是本州居民。歐洲的大學教育水平比較平均,不像中國高校有著懸殊的差別。例如在德國,柏林、慕尼黑、斯圖加特的大學相差不多,學生選擇學校僅需要考慮是上普通綜合大學,還是讀技術類大學,而非大學的名氣。這些都從側面反映出歐美高等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關于建立高質量本科大學的建議
以紐曼模型為主導的本科大學是決定社會高等教育水平高低的關鍵。當務之急是要糾正公眾對高質量大學的錯誤認識,不將碩士點博士點的有無、多少與大學的教育水平高低等同起來。特別要求教育界人士對現代大學高等教育的理念有清楚的認識,并向社會灌輸大眾教育的正確理念?;蛟S,中國文化一直崇尚等級與精英,對“公民權利”與“大眾教育”不以為然。但是回顧世界歷史會發(fā)現,世界發(fā)達國家之所以走向文明和現代,首先就是因為平民獲得了教育的權利。
其實早在20世紀初,中國的知識分子就意識到大眾教育的重要性,當時有很多國外留學歸國的青年去鄉(xiāng)村辦學。陶行知1917年從美國回來,蔡元培想邀請他到北京大學任教,但是陶先生說:“平民教育比精英教育更為迫切?!彼蝗藖淼侥暇┙紖^(qū)曉莊,創(chuàng)辦新式民間學堂。晏陽初先生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后,來到河北定縣開展試驗性平民教育。隨他前往的還有許多留洋博士,比如哈佛大學博士瞿菊農、哈佛大學碩士熊佛西、康奈爾大學博士馮銳和傅葆深、威斯康星大學博士陳志潛等一批青年學者,他們的教育成果非常顯著。著名記者斯諾(E.Snow)之后訪問定縣時,明顯注意到平民教育的影響。他寫道:“定縣人民,從外表上看,和中國其他各地的農民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形成他們許多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們的心靈以及其整個生活的前景……”同時期,還有梁漱溟建立了鄉(xiāng)村教育理論。這些教育活動都是以大眾教育為核心開展的。
陶行知們在國外受的是精英教育,但是他們投身于中國的大眾教育。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社會整體教育的根本在于民眾。美國名校真正的教育水平也從中國這些教育先驅身上得以體現——不僅傳授知識,還讓他們深刻懂得大眾教育的重要。
然而。等級觀念和名牌效應也是中國高等教育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如果僅在某個非沿海地區(qū)獨立建立本科大學,的確十分困難,它也很難得到社會認可。筆者認為,可以借鑒美國州立大學的模式:即通過一所名牌研究型大學(類似美國的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在全省建立多個分校,分校以本科大學為主。比如“985”研究型大學——武漢大學可以在全省多處建立武大分校(如黃石分校、襄樊分校、荊州分校、孝感分校、宜昌分校等),統一采用武漢大學的本科教學大綱、辦學理念、教育傳統等。在師資方面,可以讓武漢大學退休教師來承擔分校的教學任務。這樣的本科大學容易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并滿足全湖北省學子的高等教育需求??梢灶A見,湖北省大部分學生都將在附近的武大分校上學,不需要遠赴北京、上海等地,就能獲得同樣優(yōu)良的教育,并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青睞。
美國的國家研究經費,比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科研經費極為強調該項目是否對本科教學,培養(yǎng)本科生具有重要的貢獻,并且把這一項作為評審標準之一,要求申請者解釋自己的科學研究方案如何讓本科生得益;同時還要求研究項目對少數民族,女性學生產生關鍵性的幫助。因此,筆者建議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ational Nm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也制定相應的政策,要求每項基金申請闡明如何促進本科大學和本科教育的發(fā)展。這樣,大量的科研經費將直接促進高等教育在各省市的普及。
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測量標準應該是在各省市建立了多少高質量的本科大學,為各省市的民眾提供了何種教育服務。筆者建議國家的教育投資應該集中在建立各省市以本科為主的“名校一分?!毕到y上。同時,制定與研究型大學不同的本科大學評估標準與教師的晉升制度。逐步讓全社會認識到本科大學的意義、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各省市均衡分布著許多教育質量優(yōu)秀的本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