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慶
內容摘要:根據佛經和敦煌壁畫、敦煌文獻,可以看到佛教洗浴文化不僅涉及洗浴的方法和所需物品、設施等條件,同時論及洗浴與健康、人際交往以及與季節(jié)、氣候、飲食的關系等等。佛教有關洗浴的論述不僅全面,而且具有科學道理,可供當代洗浴文化參考借鑒。
關鍵詞:敦煌壁畫;佛教洗浴文化;養(yǎng)生保健
中圖分類號:K87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5)03-0016-0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Buddhist Bathing Culture in Dunhuang Wall Paintings
HU Tongqing
(Editorial Department,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 As Buddhist scriptures, Dunhuang wall paintings, and Dunhuang documents indicate, Buddhist bathing culture involves not only bathing conditions such as methods, necessities and facilities, but also a relation between bathing and health, human communication, seasons, climates, and food and drink. Buddhist discussion on bathing is both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an excellent reference for todays bathing culture.
Keywords: Dunhuang wall paintings; Buddhist bathing culture; health car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壁畫內容豐富多彩,不僅是研究我國古代美術史的重要圖像資料,也是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以及民族關系、中外交通等的重要圖像資料。
其中,敦煌壁畫中保存的有關洗浴的畫面以及相關佛經內容,曾有不少專家學者從考古、民俗等角度分別進行過研究或介紹[1-4]。本文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從養(yǎng)生健康和洗浴文化角度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和介紹。謬誤之處,敬請有關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一
“九龍浴太子”是佛傳故事畫中的一個重要情節(jié)和畫面,反映了佛教對洗浴與初生兒健康關系的認識。如北周第290窟人字披東披佛傳故事畫中繪太子出生后,有九條龍從空中噴水,正洗浴太子(圖1)?!镀贞捉洝吩疲骸熬琵堅谏隙?,洗浴圣尊。洗浴竟已身心清凈。”[5]又有《修行本起經》云,太子出生后,“有龍王兄弟,一名迦羅,二名郁迦羅,左雨溫水,右雨冷泉”[5]463?!跋丛【挂焉硇那鍍簟睆娬{了洗浴與身心健康的關系;而“左雨溫水,右雨冷泉”,根據現代科學證明,冷、熱水交替洗浴,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人體抵抗能力。
世俗人家的嬰兒出生后,也有洗兒之俗。如敦煌藏經洞出土北宋絹畫《報父母恩重經變》中繪有浴兒的情景,畫面中產婦在房內就褥,丈夫在一旁陪伴;屋外一婦女跪在地毯上正給高底座的盆中嬰兒洗浴,一旁站著一梳雙丫髻的侍女,榜題曰:“十月將滿,產后母子俱顯,洗浴時?!保▓D2、3)
敦煌文獻中也有給初生嬰兒洗浴的記載,并介紹了與身體健康的關系。如P.2661v寫卷云:“小兒初生時煮虎頭骨,取湯洗,至老無病,吉?!?/p>
在畫面中可以看到,是由其他婦女給嬰兒洗浴而非產婦。此時洗浴對于產婦來說是有禁忌的。敦煌文獻中有關于產婦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洗衣的禁忌。據P.2661v寫卷記載:“婦人產不滿百日,不得為夫采衣洗衣,大兇?!币驗閶D女產后坐月子時,特別容易受涼,手不能沾水,故不能洗衣。由此推論,產婦如果洗臉洗手洗腳時,也要注意避免接觸涼水;即使接觸熱水,也要注意皮膚沾水后,遇風和遇到空氣也很容易變涼。
二
莫高窟五代第146窟西壁勞度叉斗圣變外道皈依佛教剃度出家的場面,是敦煌壁畫中最令人關注的洗浴畫面。畫面中繪幾個外道正各自在束腰高底的圓盆中盥洗,有的正在解發(fā)洗頭,有的上身裸體,準備擦洗身體,有的正在洗臉(圖4)。其中有一人正俯身低頭在一高足盥洗器中洗頭,形象夸張生動(圖5)。
外道皈依佛教時必須洗浴干凈,反映了佛教對洗浴的重視。敦煌文獻P.3919《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記載:“澡浴之法,當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報。何謂七物?一者然火,二者凈水,三者澡豆,四者蘇膏,五者淳灰,六者楊枝,七者內衣,此是澡浴之法。何謂除去七病?一者四大安隱,二者除風病,三者除濕痹,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熱氣,六者除垢穢,七者身體輕便、眼目精明,是為除去眾僧七病。如是供養(yǎng),便得七福。何謂七福?一者四大無病,所生常安,勇武丁健,眾所敬仰;二者所生清凈,面目端正,塵水不著,為人所敬;三者身體常香,衣服潔凈,見者歡喜,莫不恭敬;四者肌體濡澤,威光德大,莫不敬嘆,獨步無雙;五者多饒人從,拂拭塵垢,自然受福,常識宿命;六者口齒香好,方白齊平,所說教令,莫不肅用;七者所生之處,自然衣裳光飾珍寶,見者悚息?!?/p>
經文中不僅詳細介紹了洗浴的方法,還介紹了洗浴與健康的關系:能除風病、濕痹、寒冰、熱氣、垢穢等,令心情愉悅、身體輕便;另外還分析了洗浴與人際交往、社會和諧的關系。
有佛經還詳細介紹了“澡浴之法”中所用“七物”的功能,如沙門釋慧遠撰《溫室經義記》云:“四大安穩(wěn)是內衣能,衣蔽形丑故得安隱,除風病者是淳灰能,除濕痺者是蘇膏能,除寒水者是燃火能,能除熱氣者是楊枝能,除穢者是澡豆能,身體輕者是凈水能?!盵6]梁菩提達磨撰《少室六門》亦談到:“其七法者:一者凈戒,洗蕩愆非,猶如凈水濯諸塵垢;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燃火能溫凈水;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凈垢膩;四者真實,斷諸妄想,猶如楊枝能消口氣;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凈灰摩身障風;六者柔和,忍辱甘受,猶如蘇膏通潤皮膚;七者慚愧,悔諸惡業(yè),猶如內衣遮丑形體。”[7]
另外,隋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方等三昧行法》中還介紹了季節(jié)與洗浴環(huán)境的關系:“秋夏內既熱,于洗浴非妨,春冬二時既寒,善須調適……若有力能辦者,當造四間好舍,悉令相連,間間密隔其內差互,皆安小門悉令相通。莊嚴一間以為道場;其次一間香泥涂地以為凈室,擬安上凈衣服,及供養(yǎng)灰火;其次一間亦以香泥涂治,擬安香湯火爐;一間作浴室及安次衣。行者若欲入道場時,先于浴室凈澡浴,以凈板承足,赤體入次凈室,入已卻閉門。當以香湯灑身已,香煙熏身之足,然后入上凈室,入已還卻閉門……若猶不辦者,當以凈席凈縵幕等權時遮障作室……又浴室中安新凈鞋履一■。澡浴已香湯灌之,并須以楊枝凈口,著凈鞋履,身入次凈室。”[8]文中提及的“安香湯火爐”“以凈板承足”“安新凈鞋履”等細節(jié)考慮頗為周到。
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非時洗浴學處第六十”中談到在一般情況下“半月應為洗浴”,但遇到特殊情況時則應該隨時洗浴,如“暑熱時彼諸苾芻不數洗故,身體萎黃”,因此天氣“熱時應洗”;又如“諸苾芻涉道行時,來往疲極委身而臥”,因此“道行時應洗”;又如“苾芻被風吹,時身多塵坌垢穢不凈,人見譏笑”,因此“風時應洗”;“又觸雨時又風雨時,泥污身體”,因此“若雨時若風雨時,隨意應洗”[9]。
唐義凈撰《南海寄歸內法傳》“二十洗浴隨時”中還談到飲食與洗浴的關系:“洗浴者并須饑時,浴已方食有其二益:一則身體清虛無諸垢穢,二則痰癊消散能飡飲食”[10]。
由此可見,佛教有關洗浴的方法、意義等的論述都頗為全面。
三
敦煌壁畫中還描繪婦女面對剃度洗頭以及防備偷窺者時的各種心理活動情態(tài),如盛唐第445窟北壁彌勒經變中眾王妃和宮女們剃度的畫面中,在有圍屏遮擋的場地內,比丘尼持刀正為王妃落發(fā),被剃發(fā)的王妃正襟危坐,侍女在一旁或跪或站捧著器物接取從王妃頭上削下的頭發(fā),前面地上擺滿凈瓶、盆盤等盥洗器物;在沒有圍屏的另一側,則有比丘尼或宮女手提帷布遮擋。已經剃度的王妃跪拜禮佛,等候剃發(fā)的王妃、宮女們聚集在圍屏里。其表情各異,或虔誠合十,或竊竊私語,或安詳自然,或擔心害怕。在圍屏外側,有一男子持棍挑起帷布,向內窺視剃度的婦女。這些形象生動的畫面,從不同角度刻畫了王妃、宮女們的各種心理活動(圖6、7)。
敦煌壁畫中還有足浴的畫面,如盛唐第31窟南壁金剛經變中,有一個畫面描繪釋迦牟尼佛內穿僧祇支,外穿袒右肩紅色袈裟,坐在須彌座上,左腳盤起,右腳置一盆中;一個頭梳雙垂鬟髻、身穿寬袖長裙的中年世俗女子,跪在佛前,正在給佛洗足(圖8)。這是表現佛經中所說的釋迦佛“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的情景[11]。
足浴,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養(yǎng)生保健方法?,F代醫(yī)學證實,“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這些俗語說明了腳的健康不僅關系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系。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同時又密布眾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臟”的稱謂。另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溫度較低,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疾病。而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tǒng)得到調節(jié),并有益于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 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梢?,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敦煌壁畫中還有浴池的畫面,如隋代第302窟人字披西披福田經變中畫圍墻內一浴池,浴池周圍植果樹,池中兩人正在洗浴;畫面還繪有通往室外的排水溝(圖9)。這是根據《佛說諸德福田經》中的第二種福田“植果園”“修浴池”所描繪,反映了佛教及古代敦煌人對洗浴的重視。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敦煌文獻P.3230《金光明最勝王經》中還記載了一份“香藥洗浴方”。其方為:“藥洗浴之法……惡星災變……疫病之苦,斗諍戰(zhàn)陣。惡夢鬼神、蠱毒、厭魅、呪術起尸。如是諸惡為障難者,悉令除滅。諸有智者,應作如是洗浴之法,當取香藥三十二味。所謂:菖蒲(跋者)、牛黃(瞿虛折娜)、苜蓿香(塞畢力迦)、麝香(莫訶婆伽)、雄黃(末搽眵羅)、合昏[歡]樹(尸利酒)、白及(因達羅喝悉哆)、芎(阇莫迦)、茍[枸]杞根(苫弭)、松脂(室利薛瑟得迦)、桂皮(咄者)、香附子(目窣哆)、沉香(惡揭嚕)、栴檀(栴檀娜)、零陵香(多揭羅)、丁子(索瞿者)、郁金(茶矩幺)、婆律膏(曷羅娑)、蔞香(捺剌拖)、竹黃(鶻路戰(zhàn)娜)、細豆蔻(蘇泣迷羅)、甘松(苫弭哆)、藿香(缽坦羅)、茅根香(濕尸羅)、叱脂(薩洛計)、艾納(世黎也)、安息香(蔞具羅)、芥子(薩利教跛)、馬芹(葉婆你)、龍花須(那咖羅)、白膠(薩折羅婆)、青木(矩瑟佗)。皆等分,以布灑星日,一處搗篩,取其香末?!?/p>
該洗浴方所載32味藥物,每味藥后面括號內是該藥物的梵文音譯。這些藥物大多具有芳香氣味,能透表開竅,辟穢化濁,化瘀解毒,除惡殺蟲,通絡舒經,安靜心神。煎湯洗浴,可以防病治病;制成香條點燃,還能驅除蚊蠅,清潔環(huán)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四
在佛教洗浴文化中,刷牙也是洗浴中的一種。如《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所說的“澡浴之法……六者楊枝……六者口齒香好,方白齊平,所說教令,莫不肅用”,便說的是刷牙。
敦煌壁畫中保存有唐宋時期的14幅刷牙圖,它們主要分布在彌勒經變和勞度叉斗圣變中。壁畫中的刷牙圖,根據刷牙的工具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揩齒圖,一類是齒木刷牙圖。
用手指揩齒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清潔牙齒的一種方法,所用的藥物,主要是鹽,有時還加入幾味其他藥品。有關揩齒的最初記載,首見于南北朝梁代劉峻撰《類苑》一書,有《西岳華山峰碑載治口齒烏髭歌》一首,謂:“豬牙皂角及生姜,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煅,研熬將來便更良??X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盵12]
敦煌壁畫刷牙圖中有12幅是用手指揩齒的形象,如中唐第159窟南壁彌勒經變中,一人光頭,裸上身,脖子上圍著圍巾,蹲在地上,左手持凈瓶,右手的大拇指微彎,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輕握,用食指揩齒。旁邊還立一人,穿紅袍,雙手捧巾侍候(圖10)。刷牙圖四周有剃度、洗頭、禮拜等畫面。此窟建于中唐,因此可以說這是我國最早的一幅有關口腔衛(wèi)生方面的繪畫。
用齒木刷牙的圖像,如晚唐第9窟勞度叉斗圣變中,刷牙者穿袈裟,光頭,雙手腕戴鐲,左手持一凈瓶;右手食指上翹,小指和無名指向內彎曲,大拇指和中指捏齒木,正在刷牙。齒木在刷牙者右側嘴邊,右嘴角呈齜咧狀,刷牙的表情十分生動逼真。又如第146窟勞度叉斗圣變中,一僧人光頭,裸上身,雙手腕、臂戴鐲,仰頭,左手執(zhí)齒木正在潔齒(圖11)。
齒木刷牙是佛家清潔牙齒的方法,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最早的記載是公元2世紀時安世高翻譯的《佛說溫室洗浴眾僧法》中講到沐浴時所需的七種用具,其中有“六者楊枝”之句,就是將楊技的一端或兩端打扁成刷狀,形如掃帚,以蘸藥刷齒,并且說用楊枝漱齒之后可使“口齒好香,方白齊平”。楊枝即齒木,除用楊柳條外,還可用槐、桃、楮等木,其木條以苦澀辛辣者為佳。《大方廣佛華嚴經》認為:“嚼楊枝具十德者:一銷宿食,二除痰癰,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fā)口香,六能明目,七澤潤咽喉,八唇無皴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晨朝食后,皆嚼楊枝。諸苦辛物以為齒木,細心用之,具如是德?!盵13]《摩訶僧祇律》云:“齒木者,有二種,一擗(扁),二團。若比丘口中有熱氣生瘡,醫(yī)言:‘應嚼齒木?!盵14]不空譯《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云:“若患齒痛,加持齒木二十一遍。令嚼即愈?!盵14]20
嚼齒木是印度的普通風俗習慣。但齒木傳入我國后,并沒有像印度那樣流行,人們還是較多地使用傳統(tǒng)的手指揩齒法,敦煌壁畫中揩齒的畫面明顯地多于齒木刷牙的畫面就是一個證明。但不管是用手指揩齒,還是用齒木刷牙,都是當時有利于口腔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五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到,佛教的洗浴文化非常全面,既注重初生嬰兒洗浴與身體健康的關系,也注重產婦的有關禁忌;不僅介紹了洗浴的方法和所需物品、設施等條件,同時尤為注重洗浴與身體健康的關系,并關注洗浴與人際交往的關系,還論及洗浴與季節(jié)、氣候的關系以及與飲食的關系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有關洗浴的論述不僅全面,同時具有科學道理,可供當代洗浴文化參考借鑒。如嚼楊枝的一些功能便是當今用牙刷蘸牙膏刷牙所不具有的,牙刷蘸牙膏刷牙雖然也有“去齒垢”、“發(fā)口香”以及消炎止痛等作用,但是其持久性顯然不及嚼楊枝的效果,而嚼楊枝的叩齒即健齒固齒以及補腎明目等作用,更是具有其獨特的功能。
敦煌壁畫中有關洗浴的畫面,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是我國古代洗浴文化的珍貴圖像資料。
參考文獻:
[1]樊錦詩,馬世長.莫高窟第290窟的佛傳故事畫[J].敦煌研究(創(chuàng)刊號),1983:59,60.
[2]王惠民.敦煌壁畫刷牙圖考論[J].敦煌研究,1990(4):20-23.
[3]賀世哲.敦煌壁畫中的金剛經變研究[J].敦煌研究,2006(6):40.
[4]譚蟬雪.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255,256.
[5]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3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494.
[6]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39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541.
[7]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48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369.
[8]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46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945.
[9]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23 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847.
[10]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54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220.
[11]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8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748.
[12]張杲.醫(yī)說[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146.
[13]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10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712.
[14]高楠順次郎,等.大正藏:第22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