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青
這一節(jié)體育課是練習快速跑,我按體育課四列橫隊的隊形將學生分成了四個小組進行練習。一開始練習很正常,沒出什么狀況,大家都按部就班地進行練習。練著練著,體育委員跑過來報告:“張××同學和劉××同學在跑之前交換位置了,王××同學和魏××同學在跑之前也交換位置了……”我聽后肺都快氣炸了,心想:這幾個學生也太不像樣了,太不聽話了,一天到晚跟他們說要守紀律,怎么能隨便換位置呢?
如果其他學生都像他們一樣,那不是要亂成一鍋粥
了,那還有什么課堂紀律可講?于是我向那幾個學生走
去,想狠狠批他們一頓,讓他們回到原來的位置上。正當我這座“火山”準備“爆發(fā)”時,轉(zhuǎn)念一想,還是先問問他們?yōu)槭裁窗伞垺痢镣瑢W先說了:“和我一起跑的其他小組的幾個同學都比我跑得快,我每次都輸給他們。我就想和趙××同學一起跑,他的速度和我差不多?!蓖酢痢镣瑢W又說:“和我一起跑的其他小組的幾個同學太差勁了,我每次都贏他們,太沒勁了。錢××同學跑得很快,我就想和他一比高下?!痹瓉砣绱耍麄冇械氖且驗樽约后w能差、速度慢,成功無緣;有的是因為覺得對手無實力,要找一個實力相當?shù)膶κ郑@示自己的真本事。這幾個學生都是想和其他小組水平較接近的學生比試一下,所以才私下交換位置的。了解這些之后,我的火氣全消,他們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滿足他們個人的心理需要,對他們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我為什么就沒有想到呢?于是,我蜻蜓點水般批評了一下他們之后召集了全體學生,重新進行了分組,均衡了各組的實力,調(diào)整了先后順序。這樣一變化,學生練習的興致始終很高,課堂氣氛出奇的活躍,練習效果就更顯而易見了。
通過這次事件,讓我對如何進行分組有了深刻的思考。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別、能力、體能、性格、基礎(chǔ)等諸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而每一個學生總有他擅長的一面,有的學生耐力突出,有的學生則速度極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不同,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應科學合理地組建小組,而不是使用固定不變的分組模式。例如,練習跳高時,先根據(jù)學生原有的技能基礎(chǔ)進行分組,設(shè)置不同的高度進行練習,再提出當多次跳過一定高度之后向新高度發(fā)起沖鋒的要求。練習耐久跑項目時,先根據(jù)學生的體能情況進行分組,再對各小組提出不同的要求。體能較好的組別,除了要求完成教學任務(wù),可以在速度方面有進一步的要求;體能較差的組別,可以先只要求完成練習任務(wù)。在組織學生進行接力跑比賽時,為了達到公平,要根據(jù)學生的性別、能力等綜合方面進行分組,力求各組間實力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