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軍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學生一種綜合素質(zhì)的訓練,在義務教育階段把作文教學分類三個階段:寫話、習作和作文,在小學階段只進行前兩個內(nèi)容的學習與訓練,而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被許多教師忽略的問題,往往只重視習作與作文教學,而忽視寫話的基礎性。寫話是基礎,既要養(yǎng)成學生作文的習慣,也要教給學生怎樣寫、寫什么的核心問題,從低年級寫話時期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興趣和能力,這樣才不會在中年級成文時脫節(jié)。而新課標指出小學低年級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為此,結(jié)合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有效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走進教材,積累素材,要求學生寫一句話、兩句話、一段話,是幫助學生樹立作文信息,提高作文興趣的一條有效途徑,是改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低效現(xiàn)狀的出發(fā)點。我認為要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寫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利用興趣,引領學生寫話
學生剛開始寫話,就像小孩牙牙學語一樣,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說愿意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我們不論在上哪一單元時,都是有作文任務的,我們在與學生一起學習課文的同時,都要有學習習作內(nèi)容的任務,也要適時滲透寫話教學,課文的學習結(jié)束后,要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到了什么,如果你要寫應該怎么辦、怎樣寫。只有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要看結(jié)果,而是要特別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
二、學科整合,利用圖畫寫話
寫話是一種枯燥的、乏味的、單調(diào)的事情,尤其對小學生來說,更覺得難于下筆,而畫畫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趣味又有基礎,還比較容易抓住特點,畫完后再寫一寫畫的內(nèi)容和感受,既有利于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增強他們的興趣,其實我們知道低年級的學生特別關注圖畫,因為圖畫給予學生最直觀的感受,讓學生產(chǎn)生更好的寫作素材。例如在教學《畫風》一課時,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己也來畫畫風,這時教師再進行深入的引導,讓學生用幾句話描述自己畫的風,學生用不同的語言描述了自己的作品,這樣用畫畫的樂趣消除了寫話的乏味,使畫畫、理解、寫話相得益彰,圖文并茂。實際教學中我們讓學生畫一畫,找一找漂亮的圖片寫一寫,既能增強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也能從小培養(yǎng)他們寫話的能力。哪怕學生畫得不太好,只要他們獲得其中的快樂,得到其中的愉悅即可。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時,還能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這些方法同時也能豐富學生寫話的素材,發(fā)散學生寫話的思維。
三、利用故事鍛煉語言能力
故事是學生最好的學習途徑,他們喜歡聽故事也容易產(chǎn)生編故事的強烈愿望,在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課文的結(jié)尾都能給我們留下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們利用這一有效資源,引導學生陸續(xù)寫下自己想象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例如《藍色的樹葉》一課,在講完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看到李麗畫藍樹葉,林園園除了臉紅了,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根據(jù)課文,學生編出了不同的精彩故事。這樣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鍛煉了他們的寫話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其實在教材中有很多這樣的素材值得我們教師鼓勵學生接著往下寫。例如《看雪》一課,可以讓學生想象,“和臺灣小朋友一起看雪的情景”,然后寫下來。
總之,通過這樣的探尋實踐,我們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寫話教學觀念,建構(gòu)新型的寫話教學結(jié)構(gòu),從教材出發(fā),從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豐富學生的寫話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中高年級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充分利用教材來知道學生寫話是一個長效過程,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持之以恒地探索、實踐,不斷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