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跑步救了我三次
◎馮唐
跑步,你救過我兩次,如今是第三次救我。
第一次是在小學。我從小多病,三年級之前常被父母帶著去兒童醫(yī)院。我曾遇到過一個班主任,他很嚴肅地說:“這樣下去不行??!”我回答:“那以后我走路的時候就跑,一路小跑,等跑習慣了,身體或許就好了?!?/p>
后來我嚴格執(zhí)行這句話,從校門口到我家,我需要跑十分鐘,我的書包叮當作響。接著,我跑上三樓,跑進家,這時我爸的炒菜就被擺上桌了。
平日里我總是跑去報亭買報,跑去副食店買散裝白酒,跑去工廠洗澡。后來,我真的不用去兒童醫(yī)院了。
第二次是在軍校。念北大之前,我在信陽陸軍學院軍訓了一整年。去軍校報到的時候,我一米八,108斤,而一年后離開軍校時,我的體重飆到150斤。在軍校,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跑步半小時再吃飯,每頓早飯吃兩個饅頭,那饅頭比我的腦袋還大。
一年軍校的底子讓我無所顧忌地吃了20年,這20年的運動只有念書、思考、飲酒、寫作、開會、坐車和乘飛機。到了40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底子被吃沒了,再不鍛煉就不行了。20年前我是一棵樹,能抵抗萬有引力,昂揚挺立于大地上,現(xiàn)在我是一口袋木柴,順著萬有引力就坡下驢。
我又想起過去救過我兩次的你,于是我決定重新開始跑步。在我隨身的行李箱里永遠放著一雙跑鞋、一條短褲和兩件換洗的圓領衫。我繼續(xù)原來的野路子,按照以下五個原則跑步:
第一,敢于開始。和寫作一樣,最難的是開始。我每天擠出一小時去風里跑跑,風會擁抱我。
第二,必須堅持。和寫作一樣,不想繼續(xù)時再堅持一下,便會愈發(fā)輕松。如果想有效果,至少得跑半個小時,最好是一小時。
第三,忘掉勝負。還是和寫作一樣,很多事情本沒有輸贏,不和這個世界爭,不和別人爭,更不要和自己爭。爭的結果既可能是一時牛逼,也可能是突發(fā)心腦血管意外。
第四,享受成長。跑起來之后,很快會發(fā)現(xiàn)跑一千米不是問題了,漸漸地,三千米不是問題了,到后來,一萬米也不是問題了。雖然身體很賤,但只要給它足夠時間去適應,它就能干出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事兒。
第五,沒有終極。又和寫作一樣,凡是涉及終極的事兒,聽天且聽命。讓自己和身體盡人力,其他不必去想,多想無益,徒增煩惱。
(摘自《健康必讀》2015年第7期 圖/全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