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杰
言及容忍義務這一概念,可以從公、私法兩個不同層面對其加以區(qū)分和表達。①在我看來,公法層面的容忍義務主要是用于解釋公民與國家之間的理性關系,其在現(xiàn)代法律體系中典型地體現(xiàn)為公民的納稅義務、公民的守法義務與忠誠義務、公民接受交通管制的義務等;私法層面的容忍義務則主要在于揭示或提倡一種理性的公民關系,這種理性的公民關系以公民之間對權利和義務的合理認知與履行為前提,以公民之間的交互性理解和包容性認知為實踐價值取向,這一層面的容忍義務主要表現(xiàn)為公民之間基于權利行使行為所導致的一種隱忍或克制。筆者將以私法層面的容忍義務作為本文文本的元對象,試圖對其加以理論證成,并在社會團結的意義上對其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私法層面容忍義務的設定原則加以闡釋。
言及權利,就無法繞開與之相關的義務和權力概念,而言及義務也無法繞開權力與權利概念。其原因在于,義務的基礎在于權利,義務的履行從根本上而言旨在確保權利的實現(xiàn);同樣,權力的基礎也在于權利,權力的目的和意義在于確保權利的實現(xiàn);權力、權利與義務的關聯(lián)性在權利觀念的協(xié)調(diào)下得到了有機的說明。從學理層面看,對其中任何一個概念的分析都可以通過對另外兩個概念的分析而受益。例如,如果要對義務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那么,除了經(jīng)由義務觀念的內(nèi)部理論邏輯外,還可以通過外在的權利和權力的理論基礎加以展開。其原因在于義務具有兩個面向,一方面表現(xiàn)為公民之間作為私法意義上的個體所存在的具體義務,這種義務的實現(xiàn)是與公民權利直接相對的;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公民基于其特定的身份,與國家權力及其相應的代理機構之間所存在的具體義務,這種義務的實現(xiàn)是與國家權力直接相對的。因此,在私法容忍義務的證成中,我們傾向于從權利角度對其加以闡釋,從權利的文本基礎、社會基礎以及哲學基礎三個層面進行深入分析。
由于眾所周知的文化因素的束縛與政治傳統(tǒng)的擠壓,我國社會長期以來普遍存在著過分壓制個體權利的現(xiàn)象,公民個體的權利在國家權力無限放大的背景下變得黯然失色,而對權利的過分壓制被美其名曰為追求社會穩(wěn)定。時至今日,這種對權利的壓制和對義務的過度賦予已成為理論研究和實踐運作所一致批判的靶子和對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交流和國際交往的密切,改革開放以來,公民權利的觀念開始逐漸進入社會生活,文本的規(guī)定和實踐的完善使得公民的權利觀和權利意識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權利思想已經(jīng)從初期的萌芽進入到一個權利意識高漲的年代。然而,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公民權利觀的發(fā)展并非是全然理性的,甚至在這一過程中還催生了許多相關的法律問題甚至社會問題。在這一背景之下,我們再來重新審視權利義務的關系并試圖發(fā)現(xiàn)一個理性的權利觀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同時也格外有意義。從哲學層面而言,人的自由在根本上體現(xiàn)為人的權利與義務的內(nèi)在和諧統(tǒng)一。換言之,人的主體性或者人作為主體的基本標志,恰恰在于其作為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的復合統(tǒng)一的過程之中。因此,現(xiàn)代的自由觀以及人學的核心要義往往秉持這樣的觀點,即人的自由之精髓在于人作為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的共生共存關系,自由之實現(xiàn)端賴于人的權利與義務主體之身份的有機協(xié)調(diào)。誠如胡玉鴻教授從人的尊嚴角度立論并精辟地指出,“作為道德上自律的主體,人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尤其是要獨立承擔因為行為后果而涉及的責任。權利主體、義務主體與責任主體的三位一體,才能夠真正凸顯人的主體意識,彰顯人的尊嚴存在”②。
權利與義務是法律關系的基礎范疇,同時也是法學范疇的核心觀念。個人的權利是一種經(jīng)由雙方的妥協(xié)和讓步所達成的產(chǎn)物。如果有人獲得了一項具體的權利,也就意味著其他人在同等程度上的放棄。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個人承認他人擁有某項權利,那么這項權利就不僅僅是一種理論邏輯意義上的權利,而是一種常態(tài)生活方式的權利。因此,他也就應當且必須同意對自己的行為作出限定。換言之,權利之間應當是一種相互限定的關系,這種相互限定應當通過包容、理解與和睦的社會精神而加以佐證和實現(xiàn)。③如果更進一步闡釋,我們可以說,權利的相互限定其實就是一種義務的合理表達?!皺嗬麑е滤说南鄳x務:在行為權的場合導致克制的一般義務;在接受權的場合導致和特定的積極義務連在一起的消極義務。一個成員的許多義務是與其伙伴成員的權利相對應的。要求別的成員尊重自己作為一名成員的權利,他也就使自己承認并且在任何被要求的時候盡可能履行與其他成員的權利相關的義務。”④米爾恩的觀點意在說明,權利要求是與對方同等的權利要求相對應的,因此,這種特定的權利要求之間的調(diào)和與衡平的方式就是義務的橫空問世。
在筆者看來,私法容忍義務是從權利的邏輯之中合理推演出來的。權利的概念和實踐標示著一種合理和理性的主體際關系,權利的具體行使則要求權利相對人秉持一種適度的克制與容忍,這種克制與容忍的精神是容忍義務得以生成的深層價值要求。事實上,權利的行使并非無的放矢之物,權利人應當在合理的界限內(nèi)行使自己的權利是權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效果所共同造就的基本共識之一。顯然,這種合理界限的表述究其實質(zhì)乃是公民容忍義務的特殊表達而已。因此,基于權利的文本基礎,亦即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層面對容忍義務的證成,是一種基于法律關系同時結合了權利的內(nèi)在特性的理論證明。
權利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規(guī)則,權利的內(nèi)容和表達都是基于特定的或者全部的個體。因此,對權利關系的探討之原點,在于作為權利價值基礎的個人。從哲學層面而言,權利的哲學基礎一般而言是通過對自由的確定、對正義的保障以及對利益的維系的層面加以界定,這種哲學探討為權利理論的豐富提供了哲學層面的理論指導,因而也是富有啟發(fā)意義的。但我們同時認為,如果將權利置于現(xiàn)代性的話語之中,置于人的主體性的概念體系中,置于哲學發(fā)展的新近潮流之中,那么毋寧可以說,理性的權利概念或思維之根本立足點在于主體間性的理論。換言之,權利是一種主體間性的產(chǎn)物,是人與人基于主體間性的認識所達成的一種社會共識,并在此意義上形成的確定化的社會規(guī)則。
在主體間性的哲學范式中,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共同體成員,并且基于這樣一種平等的成員關系而具有一種理性和包容的精神。每個人都被視為是具有獨立人格與自由且值得被尊重的個體,每個成員都有基于其自由意志而進行合理對話和商談的可能性。正是在主體間性的理論框架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變得更為理性、更為文明、更為精彩。主體間性的認識論為制度的型塑提供了一種互動式的規(guī)則來源,這種互動源于人與人之間對彼此主體身份的尊重和確認。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性的關系規(guī)則,權利的哲學基礎顯然也可以而且應當從主體間性的理論中加以證成。其實,主體間性的理論所推導出來的權利,是一種相互尊重、認同和包容的理性的權利。權利的哲學基礎之所以在于主體間性,其原因在于,如果我們摒棄了自然權利的觀點,而賦之以實證化的考察,可以認為,權利其實是源自于主體間性的一種合理商談程序的結果。沒有主體間性的理論,也就不可能存在合理的商談程序,由此對于社會共識與規(guī)則的提煉與表達將會顯得困難頻頻。換言之,正是基于主體間性的理論范式,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意識得以彰顯、寬容意識得以生成、理性精神得到表達,由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往,在主體間性的指引下建構出了一種全新的框架。
我們認為,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表征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理性與克制的關系。這種義務要求,作為平等的主體成員應當將對方視為共同體的成員與伙伴,并且對于彼此行為秉持合理的容忍。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其實是公民之間基于權利行使的必要性與妥善性所必然要求其履行或承擔的義務,這種義務是以主體之間的尊重、認同與包容式理解為前提的。正如賀來先生所言,主體間性是一種對寬容意識的確認,同時也是對僭妄的主體性的一種挑戰(zhàn)和超越。⑤主體間性的核心要義在于主體交往的交互性,換言之,交往的主體雙方應該遵循同樣的制度規(guī)則。與此同時,在交往的過程中,“只有不僅堅持自身主體的自律性,同時又在等價律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所進行的交往與對話,其交往才是公正的、道德的;只有通過角色換位的‘移情律’,設身處地地不僅把自己看做享受別人功能活動的主體,而且也把別人看做享受自己功能活動的主體,其交往才是明智的、互惠互利的;只有在平等互惠的主體交往中,每個交往主體的自由個性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也才有助于交往主體自我利益的實現(xiàn),有助于交往主體自身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與品格的展示,有助于交往主體在雙向的、循環(huán)式的對話中相互理解并產(chǎn)生共鳴”⑥。正是在這樣一種交互過程中,私法意義上的公民容忍義務具備了理論基礎,并且基于這一理論基礎而逐步成為社會所公認的價值規(guī)則,并進一步為具體的法律制度所吸納與肯定。
權利存在的基礎何在?對于這一問題,學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發(fā):法學家可以從權利的法律基礎進行解釋,哲學家可以從哲學的層面對其加以分析,政治學家則可以將權利的基礎與政治國家的理論加以結合。事實上,無論選擇哪個角度,都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視角,那就是權利的社會基礎。權利不是真空中的觀念產(chǎn)物,而是存在于現(xiàn)實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規(guī)則。人是一切權利義務關系的根本源泉與動力,對權利義務關系的解讀只有置身于人的本質(zhì)屬性中才能獲得清晰的結論。我以為,權利義務關系其實是人際關系的一種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用以調(diào)整社會狀態(tài)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合理交往。由此引申開來,筆者認為,權利的社會基礎在于這樣一種基本的理論認識,那就是人的社會性。正是在人的社會性的理論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被關注,被規(guī)則系統(tǒng)所吸納,并以適當?shù)姆绞郊右哉{(diào)整與涵攝。
人類史和社會史的理論早已揭示出這樣一個近乎共識的結論:人類天生具有群居性。正是在群居性特質(zhì)的指引下,人類才得以建構起一種理想的社會生活圖景。事實上,自人類社會存在以來,人的特質(zhì)就一直被關注和討論著。先哲亞里士多德坦言,人類天生就有著一種合群的性情,基于此,人們能夠不需要特定的約定而共同趨向于形成一種高級的政治組合,并以此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福利。正是由于人類的這種合群的性情及其所產(chǎn)生的政治組合體的形式的存在和運作,使得人類成為最優(yōu)良的動物。⑦根據(jù)亞氏的觀點,正是基于人類的群居性,政治組織的結合以及人類團體的形成才具有了實踐上的可操作性。西塞羅也認為,“正如蜂群并不是為了營巢才聚集到一起,它們營巢是因為具有群居的本性;人類也一樣,而且更加強烈,它們因天性而群居一起,在行動和思考中發(fā)揮自己的才能”⑧。事實上,“人的社會性活動或存在是人的生體體質(zhì)存在的表現(xiàn)。人若沒有其社會存在、社會合作的一面,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⑨。在福山看來,從本性層面看,人是社會的產(chǎn)物?;谶@種社會性的本能,人們可以創(chuàng)立出道德法則,并且通過這些道德法則又使他們自己結為緊密的團體。⑩正因為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zhì)屬性,因此,社會生活成為了人類生活的常態(tài),而游離于社會狀態(tài)的生活則是人類生活的另類狀態(tài)。
正是這種群居性的社會事實以及趨社會性的意向,構成了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區(qū)別之所在,并從根本上確保了人類群體的繁衍與延續(xù)秩序。恰是在這種社會性的基礎之上,人與人之間出現(xiàn)了結社的可能性。當我們在人類的群居性和社會性的特性基礎上再進行深入分析的話,就不難發(fā)現(xiàn),基于這種內(nèi)在本性,人與人之間以聯(lián)合的方式建構共同體生活已經(jīng)成為歷史之必然趨勢。換言之,結社也是人類的一種內(nèi)在本性和必然要求。這種活動是基于人類的本質(zhì)屬性所證成的,是人區(qū)別于非人的根本內(nèi)容之一。如果沒有結社的自由,那么,人類社會必然會受到無情的摧毀,人與人之間的理性關系的創(chuàng)設也將變成一種理論層面的美好設想。
在我看來,結社是人的本質(zhì)屬性之必然要求。人之所以為人,其核心在于,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興趣、利益、習慣等多元方式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并共同建構或型塑特定的組織或社會生活。正是在這樣一個結合的過程中,結社所具有的內(nèi)在魅力應運而生。正因此,結社是一種習慣的權利,而不是公設的權利。所謂習慣的權利是一種基于人的本性而存在的,在人類的群體生活中經(jīng)過長期的行使和享有而存在的,換言之,它是對人的本性予以維系的一種權利,是不以國家和社會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人的本質(zhì)性的權利。習慣權利的存在,是一種對人性本質(zhì)需求加以具體規(guī)定的目錄式表達。但是,從習慣的權利上升為公設的權利,需要經(jīng)受一定的利益甄別與制度選擇的過程,這一過程與特定的社會背景、經(jīng)濟狀況以及政治氛圍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結社作為權利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源自于這是一種基于人的本性而必然成立的權利,同時,結社對于不同社會團體、具有不同觀點與價值的公民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和互動是必要的條件之一,因而也是確保社會的多元化、異質(zhì)性與團結性的重要條件。
結社,從要義上而言,其可能性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的限縮,人與人之間相互承認并接受對方的行為,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對方的不合理行為。其實,結社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全新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建立在組織的框架基礎上。而既然是社會關系,必然存在著一定的摩擦和沖突,為了有效地化解摩擦和沖突,人與人之間的必要的容忍成為了一種社會生活中的規(guī)范性要求。事實上,基于結社的社會關系之形成同時也預示著容忍義務的合理性及其證成。只有當容忍義務成為一項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時,結社的目的和宗旨才能得到更好的表達和實現(xiàn)。因此,正是在人的結社習性的要求下,容忍才成為了一種社會生活與人際關系的必要準則。在憲法承認公民具有結社權的同時,也就相應地賦予了公民彼此之間相互容忍的義務。我們認為,這種基于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政治權利規(guī)范所推導出的容忍義務,是一種私法意義上的公民義務。因為,結社權所涉及的往往是權利主體之間基于特定的利益表達或興趣愛好而組合的行為?;诖宋覀冋J為,公民的結社習性導致了公民容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這種基于結社習性而成立的結社自由權又成為公民容忍義務在憲法性規(guī)范層面的理據(jù)之一。
作為日常生活的基本場域,社會是我們的棲身之所。正是在社會場域中,我們的日常話語、行動和思考才有了背景支撐。換言之,人類具有社會的本性,具有建構社會的能力,同時也具有通過社會的思維去行動與思考的邏輯。人的意義與價值需要一定的場域加以揭示和闡述,社會正是這一場域的最佳表達。言及社會,自然就會聯(lián)系到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是社會之中存在的一種以人為主體而進行建構的關系結構,這種結構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個具體方面,分別表現(xiàn)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正是在這兩種具體社會關系的基礎之上,才形成權利和權力兩大基本觀念。進而言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主體間性的權利關系;人與國家的關系,則體現(xiàn)為權利與權力的互動關系。權利與權力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媒介、社會關系的基本表征以及社會存在的基本意蘊,為社會的延續(xù)、繁榮與發(fā)展提供了制度和觀念層面的具有意義的指引和保障。
作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表征,社會狀態(tài)中必然存在著人際之間關系的沖突、緊張乃至摩擦,如何消弭和克減這種人際關系的緊張性,是社會的證立和延續(xù)所必然要直面的嚴肅的理論問題。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所起到的,恰恰是這樣一種建構和保障的作用:其規(guī)定主要著眼于協(xié)調(diào)公民之間的權利行使,并通過要求公民對他人行為承擔必要容忍的義務性規(guī)定,合理界定人際關系,銜接社會紐帶,確保社會團結。申言之,私法層面的容忍義務之意義主要體現(xiàn)為對社會團結的協(xié)調(diào)和保障作用。如果沒有合理且必要的公民容忍義務之規(guī)定,社會中人際關系的聯(lián)系紐帶將會被打破,社會團結的概念及其實踐也將因此而遭受質(zhì)疑。人類團結的作用在于:首先,它能夠使普遍且特定的個人系屬于一定的群體;其次,它能夠促進人們具體行為的一致性。也就是說,正是在團結的功能指引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型塑,才被置于一個相對理性化的空間之中;同時,人與人之間行為的協(xié)調(diào)與一致,也才具備了現(xiàn)實可能性。易言之,人類行為的規(guī)范設定及其價值旨趣指向于社會團結,社會團結又反向地為人類行為的規(guī)范性標準提供了外在的評判標準和終極的價值指導。
人們之所以要建構社會,是因為社會關系和社會框架的存在裨益于將個體的利益、理想和愿景轉(zhuǎn)變成一種事實性存在。源于此,我們認為,社會的建構和延續(xù)為個人的理想、激情與利益提供了施展空間,并以此促進個人終極價值的實現(xiàn)或升華。常言道,社會是人類生活的最為基本的場域,也是人類施展才華和實現(xiàn)利益的最佳舞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借助社會這個廣闊的平臺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與人生價值。與此同時,理想的個人生活與個體價值必然呼喚一個理想的社會。所謂理想的社會,是一個排除了人與人之間壓迫關系的社會,社會發(fā)生作用的基礎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和互利。人際關系建立在其相互合作、有益、愛或自然紐帶的基礎之上,而不存在那種任意對他人發(fā)號施令的可能性。顯然,正是基于日常可見的人性的因素,社會才得以形成,人們才具有了建構社會的動機和愿望,社會的形成與人的內(nèi)在需求是緊密關聯(lián)的。
筆者認為,社會之建構與生成,其所最終欲求達到的效果在于消弭矛盾和沖突,并建構一種社會團結的價值觀念。一個分裂的社會,顯然是社會的異化狀態(tài)而不是常態(tài)。社會是團結的而不是分裂的,這是基于對社會特質(zhì)的基本認識所得出的結論。某種意義上而言,社會的出現(xiàn)其實就是對自然狀態(tài)中人與人之間的分裂關系的一種終結,并將人際關聯(lián)納入社會框架之中,由此催生出了人際團結的觀念,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物理意義與規(guī)則意義上的聯(lián)合。易言之,當我們說到社會這個觀念時,必然內(nèi)在地包含著一種人際關系的合理交往以及藉此所產(chǎn)生的人與人之間的團結關系。社會團結一旦得到加強,就能夠增強人們之間的吸引力,使得人與人的關系被置身于一種聯(lián)合的而非分離的狀態(tài)之中。社會團結的加強,有助于增加人們接觸的頻率,促使并增加人們以適合的方式和形式形成相互關聯(lián)性的機會。社會成員的緊密聯(lián)系,有助于維持成員之間以及社會群體內(nèi)部成員的不同關系。正是因為聯(lián)系的緊密和頻繁,才使得人與人之間能夠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并且確保這種關系的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
社會團結的意義在于,增加人們之間的吸引力,提高人們接觸的頻率,并在此基礎上為人際的結合或關聯(lián)性的形成提供支撐?;诮煌芮泻徒涣髦l繁,人際關系的相互依賴性、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隨之得到了確證。而法律制度的產(chǎn)生以及持續(xù)增加則是與這一過程所同步的,法律制度提供權利、義務等具體的規(guī)范性表達為社會團結的型塑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依據(jù),正是在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中,社會團結得到了加強和牢固。社會團結的根本要義或其價值表征在于,社會成員之間存在著一種理性互動的關系,社會成員的關系以人際溝通為基本前提、以合作協(xié)同為擔保方式、以行為理性為價值導向、以社會團結為終極目標。這種理性互動,需要一定的制度性規(guī)范作為保障;這種制度規(guī)范,既應當合理地授予公民自由行為的權利,更應當妥善地規(guī)定約束公民行為的義務。只有通過這種權利與義務的設定與授予的合理互動,社會關系才能呈現(xiàn)出比較合理的秩序,并在此基礎上催生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理性化,進而促進社會團結的實現(xiàn)。
在我看來,私法容忍義務概念對于社會團結的實現(xiàn)有著如下意義:第一,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在邏輯上確保了社會團結得以實現(xiàn)的基本前提。社會團結作為一種價值觀念或事實考察,其基本的邏輯前提是社會的存在和證立,因此,對社會團結的考察應當在社會的語境中進行。如果沒有社會的存在,就不會有社會團結的觀念。如前所述,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其價值在于為社會的產(chǎn)生提供必要的規(guī)則前提,通過提供這樣一種相互容忍的規(guī)則系統(tǒng),社會得以合理地控制人際間的沖突和摩擦,并進一步催生公民之間相對理性的交往關系,在此基礎上推動社會的生成。第二,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是社會團結得以實現(xiàn)的強大動力。社會團結的要義在于,社會成員之間以一種有機聯(lián)合的方式塑造主體間性關系,并以理性的價值精神建構社會交往規(guī)范和實踐。而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吁求的是一種義務理性,這種義務理性要求公民既要追求自身的權利,亦不能忽視相應的義務,在權利、義務合理平衡的基礎上追尋社會生活的理性之道,追求人際關系的良性互動。正是在此意義上,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為社會團結的實現(xiàn)提供一種源于規(guī)則體系內(nèi)部的強大助力??偠灾椒ㄒ饬x上的容忍義務為社會團結的實現(xiàn)提供了一種邏輯前提,為社會團結的實現(xiàn)提供必要的平臺和空間;同時,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所設定的規(guī)則體系代表了一種義務理性的觀念,并以這種義務理性驅(qū)動社會的合理運行,驅(qū)動社會人的合理交際,并型塑社會團結的價值觀念和實踐表達。綜上,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與社會團結是相互表征、相互促動的概念話語。
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涉及的是私權主體之間的一種權利的克減與限制。這種權利克減的目的在于,通過將權利之間的沖突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界限內(nèi),為權利的和諧有度提供一種制度性的約束條件,進而為法秩序的穩(wěn)定性提供規(guī)范支撐。與公法意義上的權利克減所不同的是,私法層面的權利克減是權利主體之間的一種交互行為,并遵循私法意思自治的原則?;诖?,私權的權利克減應當以必要性、合理性和損益相抵為基本原則。
筆者認為,任何一種義務的設定,其實都是對個人自由、權利和利益的一種克減。雖然說義務的設定及其適用的對象是普適性的,然而,從實際的效果層面而言,公民個體對義務的接受、認可或履行則更多地是從社會意義上的自由和權利的獲取這一角度去理解的。換言之,正是因為人類社會生活所必然存在的沖突與差異,才使得在必要的自由性和利益性規(guī)則之外,同時又出現(xiàn)了一定的約束性規(guī)則。正如張恒山教授所言,“當一種包含著個體需要、表現(xiàn)為社會共同性要求的需要與個體自由發(fā)生沖突,但在價值層次上高于個體自由的時候,減損個體自由,使個體承擔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義務以保證共同性需要得到先行滿足是必要的。但是,這種對個體自由的減損,必須以社會共同性需要得到充分滿足為限?!?/p>
從其內(nèi)在而言,義務是一種社會限制,這種限制是個體人成為社會人的必要代價,也是公民獲取社會自由的基本條件;就其外在表征而言,義務則是基于一個社會人的必要資格而應當擔負或履行的條件。公民的容忍義務在具備了義務的一般性特征的基礎之上同時又相應地具有一些個性化的特征,這些特征的存在構成了公民容忍義務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現(xiàn)在義務與權利之間的對應關系與結構的對等性層面的缺失。因此,對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的設定一定要充分考慮必要性原則的指引。具體言之,必要性原則既表現(xiàn)在義務的設定應當具有充分且必要的社會基礎與廣泛的民眾認同,同時也應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是一種基于民眾之間的相互認同所成立的義務。這種義務的存在,旨在確保私人之間法秩序的和諧有度,以及權利之間的合理行使并行不悖。因此,該義務設置必須以社會的共同性需要或者社會的必要性需要為前提,否則,該義務便無法獲得民眾的廣泛認同,其現(xiàn)實的履行基礎也隨之闕如。此外,必要性原則還要求,私法容忍義務的設定應當符合目的合理、手段合理和價值合理的目標要求。
私法意義上的容忍義務,主要是公民之間所存在的一種法律義務。這種法律義務的履行主體體現(xiàn)為法個體,評價主體則體現(xiàn)為特定的公民。因此,與公法意義上的公民容忍義務不同的是,私法意義上的公民容忍義務的設定及其具體的運行應當充分尊重個體自治的原則。也就是說,在私法層面,容忍義務的設定應當盡量遵循最小干預的原則,國家立法權對該領域的染指應當秉持謙抑性原則。
眾所周知,法律的干預是有代價的,法治的實現(xiàn)是有成本的。因此,在法律規(guī)范社會的過程中,應當始終注意到法治的成本估算。法律本身也是有限度的,法律并非無所不能的,法律對社會的規(guī)范應當注意到其合理的限度,法律的存在并不意味著一家獨大,相反,法律應當尊重其他合理社會控制或規(guī)范方式的存在。諸如此類,都要求法律的社會控制應當是合理有度的。這一具體的要求反映在私法公民容忍義務的設定過程中,即意味著謙抑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如前所述,私法層面的容忍義務,主要是公民之間在權利行使過程中,基于權利的自由性所協(xié)商達至的一種約束性規(guī)定,其實是對權利界限的一種合理界定。與公法容忍義務所面對的強大的國家公權主體不同,私法主體之間存在的是一種平等型的法律關系,在這種法律關系的指引下,相關的法律活動和社會實踐也就相應地圍繞著個體人格自治與個人尊嚴平等的原則而展開。換言之,國家公權力如果不能秉持謙抑性的立法原則,那么,私法層面的公民容忍義務將失卻其存在的價值,而轉(zhuǎn)變?yōu)閲夜珯嗫刂葡碌囊环N對公民個體義務的過分賦予與設定。
私法意義上的公民容忍義務,主要存在于私法主體之間。一般而言,公民個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存在對應性的。這種對應性主要表現(xiàn)在,個體的權利往往反映為相對方的義務,而權利與義務之間的設定與賦予在結構上則是相互的。因此,現(xiàn)行的立法對公民的私法權利和義務進行設定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到這種對應關系,并力圖在實證法層面進行規(guī)范性的評價。可以說,在私法層面,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應當遵循的是享有和履行的對等原則。反映在私法公民容忍義務的設定過程中,這一對等原則的具體立法要求就是,公民容忍義務的設定應當遵循損益相抵原則,通過損益相抵原則的介入以確保私法主體之間的對等性權利義務關系的實現(xiàn)。
具體而言,損益相抵原則所要求的是,公民承擔容忍義務的損害和收益應當構成一種比例上的均衡關系。在公法的容忍義務設定中,公民往往要承擔對國家公權力的一種單向度的容忍義務,這種容忍義務的存在因為關涉國家的存在與建構,因而往往顯得強制色彩大于自愿色彩,公民在承擔公法容忍義務之后,也并不必然因為其所遭受的損失而獲取相應的利益補償。而在私法層面,基于其義務關系的相對方之間的平等人格特質(zhì),若要賦予一方履行容忍義務的規(guī)范性要求,必然同時賦予其基于該義務之履行的損失補償,而且這種損益之間應當構成一種比例上的均衡關系。我們認為,損益相抵原則是私法精神的一種內(nèi)在要求,也正是這一原則的存在構成了公私法容忍義務的設定與履行的一種本質(zhì)區(qū)別和差異。
容忍義務的概念作為一個相對新生的學術話語,其之內(nèi)涵尚未確切。本文從私法層面對容忍義務進行分析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地為全面解讀容忍義務的理論提供可能的借鑒。筆者同時堅信,容忍義務的理論不只在于要求公民簡單地履行義務,其深層含義在于為人的尊嚴與公民的主體身份賦予新的理論詮釋!
①關于容忍義務的內(nèi)涵闡釋,參見胡杰《論容忍義務》,《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②胡玉鴻:《“個人”的法哲學敘述》,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頁。
④[英]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夏勇、張志銘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頁。
⑤參見賀來《寬容意識》,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頁。
⑥王振林:《解析與探索——哲學視域中的主體際交往》,《人文雜志》2000年第3期。
⑦參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9頁。
⑧[古羅馬]西塞羅:《論義務》,王煥生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頁。
⑨張恒山:《法理要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頁。
⑩參見[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劉榜離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