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霞
“中國夢”的傳播在國內(nèi)和國際兩個場域進行。在現(xiàn)存的國際話語格局與傳播秩序中,中國話語明顯處于劣勢,不僅表現(xiàn)為由于文化差異導致的認知偏差,更重要的是西方話語霸權阻礙了中國話語的構建。因此,我們亟須建立一種新的話語范式來彌合話語鴻溝,迫切需要構建一種更有效、更容易為國際社會接受的國際話語體系來傳播“中國夢”,避免陷入西方話語陷阱。深入分析不同話語結構的敘事方式,將話語建設與對外傳播聯(lián)系起來研究,對提高中國話語的塑造力和國際輿論引導力,不僅具有理論價值,更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012年底,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中國夢”概念,此后在國內(nèi)國外兩大場域快速傳播,成為十八大以后中國的核心政治話語。在大眾傳播理論研究及傳播實踐中,“中國夢”體現(xiàn)為一種符號話語,在不同的維度、語境和傳播場域中蘊含著不同的話語序列,亦會生成不同的意義。在傳播過程中,“中國夢”處于國內(nèi)與國際兩個場域中,其話語符號蘊含著相應的不同意義。作為“中國夢”話語符號的構建者與傳播者,我們認為其本質(zhì)是完全一致的。但從傳播視域看,“中國夢”在對內(nèi)傳播與對外傳播兩大場域中的區(qū)別是很明顯的。在國內(nèi)傳播場域,其根本目的是在全民中形成某種共識,即“最大公約數(shù)”,而在國際舞臺與對外傳播場域中,則是中華民族在當今世界舞臺的自我身份構建與國際認同,具有更加豐富的話語表征。
話語權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話語權的爭奪也日趨激烈,成為不同國家、地區(qū)之間繼經(jīng)濟、軍事、科技競爭之后的又一“競技場”?!爸袊鴫簟痹趯ν鈧鞑サ倪^程中,由于國家利益沖突及文化差異,國際社會的接受態(tài)度也不盡一致,不同受眾運用不同的解碼機制,對其理解與重建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特別是在后現(xiàn)代思潮的影響下,傳播符號的所指與能指之間出現(xiàn)了邏輯的斷裂,符號能指常常會脫離所指而形成其自身的邏輯。為了提高“中國夢”的對外傳播效果,作為傳播者,我們要在“中國夢”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在話語構建及傳播編碼方面,從傳播者與接受者兩個方向深入分析,構建一套既符合“中國夢”的內(nèi)涵本質(zhì),又能與對外傳播相適應的國際話語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對外傳播策略。
作為一種理論學說,話語理論最早產(chǎn)生于語言學領域,至20世紀70年代,米歇爾·??聦⒃捳Z與權力、意識形態(tài)、社會關系等社會問題聯(lián)系起來,奠定了帶有鮮明后現(xiàn)代特征與批判色彩的“話語”理論基礎,開創(chuàng)了話語研究的新局面。??聦ⅰ霸捳Z”定義為“隸屬于同一的形成系統(tǒng)的陳述整體”,他主要從話語主體與傳授方面探索話語社會功能:每一個“話語”都相對于一個獨立的“單位”,帶有特定的價值預設,具有特定的實踐功能,并構成一個完整的意義系統(tǒng)。以??聻榇淼脑捳Z理論學派重視揭露話語主體的言說或分析策略、政治動機、價值預設及實踐功能,致力于追究話語傳播過程中的作用。按照福柯的理論,“中國夢”不僅僅是一個傳播符號,其本身也是話語系統(tǒng),承載著豐富的意義,為我們構建“中國夢”話語體系提供了思路。
在當代大眾傳播領域,話語體系的構建也受到高度重視。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興起的媒介建構理論認為,話語體系的構建是大眾傳播媒介的話語“權力”與輿論控制功能實現(xiàn)的重要方式。媒介以模式化和可預測的方式,對社會現(xiàn)實中的真實進行話語建構,并通過相應的系統(tǒng)性符碼創(chuàng)造進行大眾傳播。媒介建構理論從傳播者的角度突出了話語建構的重要,而以伯明翰學派為代表的文化研究學派,則從受者的角度突出強調(diào)了受眾的主觀能動性,其中,斯圖加特·霍爾的編解碼說最具代表性。該學派認為,傳播者的符碼系統(tǒng)與受眾個體的原有認知系統(tǒng)發(fā)生交互反應,最后決定傳播效果的是受眾對媒介符碼進行分析判斷及解碼,進而自主建構新的意義。
無論是??碌脑捳Z理論,還是媒介建構理論及霍爾的編解碼說,都從不同層面和視角突出了意義的建構作用。在對外傳播中,“中國夢”作為“中國聲音”和“中國故事”,在接受者那里,必然會因解碼者的主觀性而產(chǎn)生新的意義。作為“文本的消費者”,受眾“不僅對媒介領域的活動,而且對文本和文本制作者都至關重要”。[1](P183)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構建“中國夢”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時,不僅要立足于傳播者的意圖,還要針對接受者的不同角色,區(qū)別不同層次的話語主體,分別確定不同的話語構建方式。
從其話語主體看,“中國夢”話語體系包含三個層面:以主權國家為主體的國家意志和政治意識形態(tài)話語、以民族復興為主體的民族文化話語、以社會個體為主體的個人話語。從敘事學視角看,由這三個話語主體產(chǎn)生的敘事分屬于兩種模式,前兩個層面是以主權國家與民族為主體的宏大敘事話語范疇,后一個層面屬于社會個體敘事方式,以受眾個體為主體,具有平民化特征?!昂甏髷⑹隆笔侵敢云浜甏蟮慕ㄖ票憩F(xiàn)宏大的歷史、現(xiàn)實內(nèi)容,進而給出歷史與現(xiàn)實的存在形式和內(nèi)在意義,是一種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現(xiàn)代性敘述方式。[2]作為社會個體的敘事方式則具有分散性,是一種基于個體體驗基礎上的平民化敘述方式,具有更多的后現(xiàn)代性特征。
從話語對象及傳播接受者層面看,亦存在相應的三個受眾主體:作為主權國家的受眾、作為民族文化的受眾和作為社會個體的受眾。前兩者屬于集體受眾。從話語內(nèi)涵及傳播內(nèi)容看,不同的話語方式蘊涵著三種不同含義,對受眾而言,則屬于三種解碼對象:中國國家意志和意識形態(tài)、中國民族文化與中國現(xiàn)實社會生活領域的普羅大眾。在不同話語主體與敘事方式中,作為話語符號的“中國夢”具有不同的內(nèi)涵,在對外傳播中,其傳播效果機制與傳播效果也不盡相同。
總之,作為傳播者,我們要針對“中國夢”的國際傳播場域,基于“中國夢”的不同敘事方式及其相應的敘事特征,分別構建與之相應的話語系統(tǒng),形成一套適用于對外傳播的“中國夢”完整話語體系。
自“中國夢”提出以來,西方世界常將歷史上的“睡獅說”、“黃禍論”與當今“中國威脅論”相聯(lián)系,有意無意誤讀“中國夢”,形成傳播領域的“定型化特征”,其本質(zhì)依舊是以西方國家為主體構建中國的主權國家形象,實際上仍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制造的中國版的新 “東方主義”。這種由他者構建“中國夢”的話語格局,不僅是造成對中國的誤解與偏見的根源,也是國際傳播秩序不平等的重要體現(xiàn)。
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中國的領導核心和實際治理者,代表中國政府及中華民族提出了 “中國夢”概念,其核心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與人民幸福?!爸袊鴫簟弊鳛橹袊适?、中國聲音及中國精神的濃縮符號,在對外傳播場域,首先無疑是中國的國家之夢,其本質(zhì)是中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的國家身份重建與認同問題。當然,我們在強調(diào)國家夢的同時,并不是要割裂 “中國夢”的豐富內(nèi)涵,而是突出其在對外傳播過程中話語的國家主體性。
構建任何一個具有強烈的國家主義色彩的話語體系,都不可避免地隱含著使某種世界觀普世化、合法化的本質(zhì)要求。盡管我們的“中國夢”本身是在摒棄零和思維模式,立足于和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共享繁榮基礎之上提出的,但在國際社會仍被賦予不同的意義。當今世界,盡管全球化浪潮不斷向縱深推進,但主權國家仍是基本的地理與政治單元,分別編制出各自的國家“夢”。世界各國及地區(qū)盡管存在現(xiàn)實的利益沖突與意識形態(tài)差異,但從話語符號的塑造上看,“夢”本身具有一種話語的“中立”色彩。在國際傳播格局中,“中國夢”與世界各國的“夢”在話語上是相通的,弱化了意識形態(tài)與國家利益的沖突與對抗,為“中國夢”的傳播提供了一個便利條件。在對外傳播的具體策略上,我們也要按照突出共性的思路,從“中國夢”與“世界夢”的聯(lián)系與共性入手,確定話語表述方式。在具體內(nèi)容上,多提國際責任,以國際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話語作為基礎,構建起一套容易被國際主流輿論和民意接納的對外傳播話語體系。
中國不僅是當今世界迅速崛起的發(fā)展中國家,也是一個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很早就以烏托邦的方式建構了以“大同”為核心的民族國家“夢”與“天下夢”。近代以前,我們的文化話語始終是自我構建的。從近代開始,伴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盡管當時存在著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所謂 “東學西漸”現(xiàn)象,但中國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語話權卻逐漸被西方國家霸占,喪失了民族文化的自我塑造與民族話語權自我構建的能力,形成“中國文化在中國”但“話語主導權在西方”的現(xiàn)象。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不斷深入,僅從文化的傳播方式與技術手段而言,馬歇爾·麥克盧漢預言的地球村時代已成為現(xiàn)實,不同民族間文化的在國際舞臺上傳播的技術屏障被打破,但國際傳播秩序不平衡的局面不僅沒有改變,“數(shù)字鴻溝”反而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民族、種族文化的競爭與經(jīng)濟利益、資源的爭奪交織在一起,沖突更加劇烈,文化話語權的爭奪再次成為國際傳播場域中的關鍵領域,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亦有不斷加劇的趨勢,這就是薩繆爾·亨廷頓所謂的“文明沖突論”。在中國與世界的長期歷史交往中,中華民族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能超越當今世界的文化鴻溝及其引起的文明沖突。
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下,“中國夢”的話語構建既要堅持“重返中國”,更要“走向世界”。作為一種宏大敘事方式和集體話語,“中國夢”具有深層的歷史結構,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優(yōu)秀文化。近代以來被西方列強欺凌和瓜分的歷史已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3](P40),深刻記錄著中華民族從飽受屈辱到贏得獨立解放及和平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在中華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的歷史上,其核心策略從來都不是走武力擴張的“霸權”道路,而是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政治。盡管歷史上中國文化傳播策略的形成與實施主要局限于今天中國境內(nèi)的邊緣地區(qū)及周邊鄰國,但其形成的通過文化軟實力“徠而教之”的文化傳播觀念早已內(nèi)化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中華民族在處理文化差異問題時,始終以“天下”視野和開放心態(tài),秉持“和合”思想,強調(diào)文明的共存,堅持“和而不同”,許多理念已經(jīng)被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構建民族文化與當代現(xiàn)實相統(tǒng)一的話語體系,是彌合“中國夢”對外傳播文化障礙的重要手段。在“中國夢”的對外傳播中,傳統(tǒng)文化與實踐原則應該作為“中國夢”在民族話語層面的重要內(nèi)容積極向外傳播,使之成為“中國夢”民族話語構建的文化表征。
當然,我們強調(diào)話語構建與傳播,絕不意味著一味迎合話語接受者的偏好。為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國家戰(zhàn)略,在構建“中國夢”的國際話語體系時,必須始終堅持“傳播自我”,不斷在現(xiàn)代世界中闡釋“我是誰”,以“三個自信”為根本,維護好國家的“集體自尊”,以鮮明的立場和態(tài)度保持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硬度”,將提升中國話語權的自我構建能力和國際化水平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
作為主權國家的“中國夢”話語,是中國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與中國“和平崛起”戰(zhàn)略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戰(zhàn)略的實施過程中,世界不同國家的理解與認同情況是不同的。同時,作為主權國家層面的“中國夢”也是中國制度和中國道路的集中標識,會不可避免地打上意識形態(tài)的烙印,在傳播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地帶有具有政治化、說教性特征。在民族話語領域,跨文化的鴻溝亦無法完全消弭,基于種族、宗教的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與斗爭呈現(xiàn)出加劇之勢,“中國夢”與以“美國夢”為代表的西方話語存在巨大差異。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中國夢”的宏大敘事都存在較多的傳播障礙。
“中國夢”既是國家傳播體系中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與民族話語系統(tǒng),同時也是社會領域中的大眾話語系統(tǒng)。趙光懷等在《平民化敘事與“中國夢”的大眾傳播》一文中指出:“就社會大眾而言,廣大公眾不僅僅將‘中國夢’作為國家和民族的宏大理想看待,在現(xiàn)實空間和語境中,其符號和概念常常被具象化,公眾對‘中國夢’的各自不同的理解和闡釋,成為社會領域?qū)ζ涞牧硪环N話語闡釋和意義構建?!保?]盡管該文針對的是“中國夢”的國內(nèi)傳播,但其規(guī)律在對“中國夢”在國際傳播領域也是同樣適用的。
在宏大敘事與個體敘事之間,盡管從理論上說二者并不必然相反,但它們之間的張力始終是存在的,構成了一對相互緊張的對應關系。在傳播領域,不同敘事方式、不同話語主體的傳播具有不同的“偏向”性,形成各自相應的傳播模式,周忠元等將之稱為話語的契合與背反共生的現(xiàn)象:“當兩種敘事話語形態(tài)出現(xiàn)在不同的文化場域和傳播路徑中時,有時就會出現(xiàn)背反現(xiàn)象,從而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應。”[5]
從具體傳播實踐看,“中國夢”宏觀敘事層面的傳播對象及傳播效果整體“偏向”于西方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精英階層,而平民敘事則“偏向”于社會的普羅大眾?!爸袊鴫簟痹趪H社會的傳播,盡管具有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集體”話語傳播,但在大眾傳播領域及社會層面,其直接傳播的對象卻是分散的個體?;凇昂甏髷⑹隆钡募w話語傳播居于強勢地位,容易構成對“個體敘事”的侵犯、覆蓋甚至清除。個體敘事是對宏大敘事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補充、修復和矯正,具有天然適應面向社會大眾傳播的偏向性。作為一種話語構建策略,在構建“中國夢”話語體系時,不能顧此失彼,要兼顧各個層面的關系,通過平民敘事傳播糾正在宏大敘事層面的傳播障礙與“偏向”,反之亦然。
盡管目前學術界對西方社會大眾媒介的“意見交換場所”理論及其對民主制度的維系作用提出了種種質(zhì)疑,但決不可據(jù)此完全否定社會公眾在社會輿論的形成機制中具有的重要影響力。為了提高對“集體”的傳播效果,必須從社會個體傳播著手。不同國家、民族中的社會個體“理想夢”的話語表達方式與內(nèi)涵各不相同,但對社會及個人理想的期待是共同的。18世紀逐漸形成的“美國夢”成為展現(xiàn)個人理想的表述方式,已經(jīng)在世界各國被廣泛使用,在這個層面上,“中國夢”的話語符號本身就能適應傳播的需要。作為傳播接受者的國際社會個體成員,會將“中國夢”作為當今中國國家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中華民族的宏大理想看待,因此,在現(xiàn)實空間和語境中,他們既有作為社會個體對民族國家話語系統(tǒng)中的“中國夢”觀念的認同與意義分享,亦有將“中國夢”作為符號具象化為個體“理想夢”的問題。
從“中國夢”的內(nèi)涵本身看,盡管社會個體層面與民族國家層面在內(nèi)涵上是一致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6](P108),但在具體傳播過程中,絕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將之進行簡單化約,更不能混淆起來。尤其是在對外傳播領域,以宏大敘事為特征的國家夢、民族夢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也是國際社會更加關切的主題。不同的敘事方式對應著不同的話語系統(tǒng),同一傳播內(nèi)容,在傳播者與受眾之間,在話語的不同層次上,在不同受眾群體中,意義構建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與宏大敘事相比,在社會個體敘事上,更容易形成概念的碎片化,因此也增加了概念偷換與意義轉換的危險。大眾媒介作為“中國夢”在最廣大的社會公眾中傳播的主渠道,必需清醒地將這些概念和話語區(qū)分開來,恰當處理好各種“中國夢”的關系,為“中國夢”的傳播提供正能量,防止傳播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意義消解。
與國家、民族等概念相比,社會個體對日常生活的理解更加直觀,也更容易溝通與理解。因此,與國家、民族話語相比,在社會個體的日常敘事話語中,具有更強的相通性,因為民生是各個國家的共同關注點。在全球化浪潮及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通過個人奮斗追求幸福的“個體夢”不僅與歷史上的“美國夢”形式完全一致,也成為在全球被廣泛認可的普遍觀念。在對外傳播中,對“中國夢”的詮釋更應突出“個體夢”的內(nèi)涵,將國際化的社會個體日常敘事話語作為對外傳播的重點,最大限度地消弭跨文化傳播中的障礙,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夢”內(nèi)涵的質(zhì)疑,在西方民主政治體制下,得到世界各國廣大人民的認同,形成“中國夢”的“民意基礎”,用平民敘事的“偏向”平衡宏大敘事的“偏向”。
[1](奧)杰夫·劉易斯.文化研究基礎理論[M].郭鎮(zhèn)之,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邵燕君.宏大敘事解體后如何進行宏大的敘事?——近年長篇創(chuàng)作的史詩化及其追求[J].南方文壇,2006,(6).
[3]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A].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C].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
[4]趙光懷,周忠元.平民化敘事與“中國夢”的大眾傳播[J].當代傳播,2014,(1).
[5]周忠元,趙光懷.宏大敘事與平民敘事的契合與背反——“中國夢”的話語體系構建和全民傳播[J].江西社會科學,2014,(4).
[6]習近平.在第十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A].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C].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