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思政部,湖南 長沙 410215)
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與大學生心理圖式的互動*
劉洪波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思政部,湖南長沙410215)
[摘要]以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體系中的核心概念“圖式”為理論基礎,從“同化”“順應”兩個角度來闡述大學生心理圖式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的互動關系,并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的實然影響予以分析。面對這樣互動關系與實然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明確應然的角色定位,在“關注大學生”與“引導大學生”間達到平衡。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圖式;同化;順應;皮亞杰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10
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的課堂教學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機制與接受心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研究。因為,“基礎”課是一門“使人成為人”的課程,重點是對大學生進行人生教育的課程,屬于內生性的課程教學。它既要著眼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正確對待人生發(fā)展中的各種環(huán)境因素,更要大學生學會解決人生發(fā)展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各種意志、情感、認知乃至心理問題。這決定了“基礎”課程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更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梢赃@樣說,大學生接受教育的效果,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不考慮大學生的接受心理的教學是無效的教學。
一、 理論基礎:皮亞杰的圖式理論
發(fā)展心理學家讓·皮亞杰在認知發(fā)展理論中提出了“心理圖式”,“圖式”是皮亞杰的適應理論和建構學說的核心概念,“圖式”是人腦中對已有知識經驗的一種認知結構。皮亞杰把認知看作是結構的機能,這些結構是對外部信息進行加工的某些轉化規(guī)則。認識的發(fā)展是主體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認知結構的變化。在主客體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認知結構(心理圖式)的變化方面,皮亞杰引進了同化和順應(也譯為“順化”)兩個概念?!巴奔磦€體受到外界刺激時,個體把外界信息納入到機體自身已有的圖式或結構中去,使其成為自身認知結構的一部分并不斷擴大,以增添主體認識結構的豐富多彩性;而“順應”指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有機體調節(jié)自己內部結構以適應特定刺激情景的過程。圖式理論認為,通過圖式的同化作用可以使已有的圖式在量上得到豐富和擴大;而通過順應的作用,圖式可以發(fā)生質的變化。
On the Research of Challeng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Big Data
Wang Qiangfen
(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GuilinUniversityofMedicine,Guilin541004,China)
二、 新視角:從心理圖式看“基礎”課程的教學
“基礎”課程是以大學生為主體, 以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基礎編寫教材和開展教學的。而且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基礎”課程教學基本上采取的是人數(shù)在一百人以上的合班教學。人數(shù)眾多的師生、相對獨立的教學空間,構成了一個社會心理學上的“場域”。場域并非單指物理的教學環(huán)境,也包括師生的行為、語言、心理以及師生之間彼此制約和影響的眾多因素。換而言之,“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在這樣一個場域中,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個體心理特征,更要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出發(fā),觀察、分析、研究大學生心理圖式的發(fā)展特點及其過程。
心理發(fā)展過程是一個內在活動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因而,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也具有階段性。皮亞杰認為,個體發(fā)展的各階段都有它顯著的特點,相應地大學生階段也有它獨特的結構,有著代表這一階段的年齡特征。比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都具有自己的判斷力。皮亞杰還認為,心理發(fā)展的新水平是許多因素的新融合而形成的新結構,實現(xiàn)各種信息從毫無聯(lián)系最后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圖式要想達到一個新水平,是需要很多因素的融合,最終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同化與順應的過程,也是“基礎”課程的應然的教學作用過程。把皮亞杰的圖式理論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從同化與順應的角度來看待和研究“基礎”課程的教學,會使大學生的接受心理方面的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三、同化與順應:心理圖式對“基礎”教學的實然影響
“基礎”課程的授課對象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物,而是自我意識與理性思維不斷強化與完善的大學生,其不斷完善的心理圖式或認知結構影響著他們對課堂教學信息的關注、接受、理解和內化。再綜合“基礎”課程本身具有的內生性特征、合班教學所形成的“場域”的特殊性,也就使得探討大學生的心理圖示對“基礎”課教學的實然影響成為首要問題。
(一)心理圖式對“基礎”課程教學的“同化”
如上所述,“同化”即個體受到刺激時,個體把刺激信息納入到機體自身已有的圖式或結構中去,使知識結構(圖式)的范圍不斷擴大,主體更加豐富多彩。表現(xiàn)在“基礎”課堂上,大學生心理圖式對教師所傳達的信息的“同化”作用是絕不能忽視的,對于符合或強烈顛覆大學生價值體系(盡管他們的價值體系尚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滿足大學生現(xiàn)實需求的“基礎”課程的教學案例,課堂上就會產生人人抬頭、鴉雀無聲的群體關注現(xiàn)象;而對于偏離學生實際情況和現(xiàn)實需求的教學案例,則會產生冷漠、無動于衷甚至排斥的態(tài)度,其極端反應是拒絕聽課、拒絕互動、在課堂上做其他的事情,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廣泛普及的情況下,這種極端反應已經司空見慣。在這種情況下,“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成為大學生不斷完善自身心理圖式的一種重要信息來源,而大學生面對這種信息來源采取的是“符之則取,不符則棄”的態(tài)度。由此,大學生的心理圖式也在教學活動中一步步得以完善和升級,或走向成熟的穩(wěn)定狀態(tài),或走向封閉的頑固狀態(tài)。
基于此,大學生心理圖式的“同化”過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從“教師為主體”到“學生為主體”的嬗變。體現(xiàn)在“基礎”課程教學中,大學生的心理圖式與“基礎”課堂教學之間的互動就“變現(xiàn)”為這樣一種狀態(tài):大學生居于主導地位,他們的關注、注意與接受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第一要務;而“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處于次要地位,他們只有“依附”于大學生、契合大學生的需求才能贏得關注。這種互動狀態(tài)對“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必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進大學生當中,研究大學生的心理、喜好、情緒與現(xiàn)實需求,真正做到以生定教、以學定教。其次,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多樣化和人文化,以此來適應大學生不同的現(xiàn)實需求。這正是對大學生“老師您講的我都懂,但是我想知道的,卻沒人告訴我”的直面與回應。最后,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重新審視“基礎”課程,促使“基礎”課程的價值回歸,即“基礎”課程關注的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它追求的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它的核心價值不在于講解、傳授知識或居高臨下的道德說教,而是在于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與必備的法律意識。毋庸置疑,這種互動狀態(tài)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以下負面影響:為了吸引大學生的關注或者注意,某些“基礎”課程教師不是以授課內容的科學性與嚴謹性來吸引大學生,而是以噱頭、八卦、段子等來博取學生的眼球。這樣,在涉世未深的低年級大學生眼里,“基礎”課教師的出格言論反而成為“個性”,突破底線反而成為“大膽”,低級庸俗反而成為“性情”,混淆了學生的是非觀。甚至個別教師以另類自居,以“批評政府”“重讀歷史”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極有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抹黑中國、“呲”必中國的伴唱員,乃至歷史虛無主義的鼓吹手,而這則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應然價值背道而馳。
(二)心理圖式對“基礎”課程教學的“順應”
皮亞杰沒有把認知結構(圖式)看作靜止、封閉的系統(tǒng),而是看成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并引入了“順應”(順化)。皮亞杰指出,“順應”不僅是主體對環(huán)境因素的積極應對,而且是對原有心理圖式的否定和超越,是一種質的變化。順應,是將舊知識概念模型改變、調試,以容納新的內容。也就說,個體受到外界的信息刺激改變已有圖式,使認知結構不斷發(fā)展,進而達到一個新的心理水平。
體現(xiàn)在“基礎”這門課的課堂上,任課教師應該吸收借鑒皮亞杰“順應”理論中的精華部分。皮亞杰的“順應”理論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規(guī)律,即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95后”大學生開始成為高校的主力軍,這是一群與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幾乎同步的群體,他們不僅是受互聯(lián)網影響最深遠的群體之一,而且感受著信息社會帶來的思想大交匯、觀點大碰撞。在言論更自由、隨意的網絡時代,他們思想活躍、敢于表達自我而又單純,渴望了解社會而又缺乏社會經驗,認知情緒化趨向明顯而又極易引導。這恰恰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新的課題。因此,在“順應”過程中可以看到“基礎”課程教學活動與大學生心理圖式之間的另外一種互動狀態(tài):“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是居于主導的強勢地位,而大學生卻似乎退居其次,成為被動的弱勢地位。相應地,這種互動狀態(tài)對“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產生了另外一些影響。首先,“基礎”課程的教師相對于大學生具有信息上的優(yōu)勢,其優(yōu)勢不在于擁有大量的案例資源,而在于對這些案例資源的選擇與甄別。經過有意識的案例選擇并由此進行的課堂案例教學與理論闡述,也就成為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主渠道。其次,“基礎”課程的教師擁有先進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通過這些途徑,再根據(jù)社會心理學上的曝光效應,可以讓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成為學生所認同的內容。再次,由于“基礎”課程教師有著天然的教育者的資格與身份優(yōu)勢,使得“說服”“引導”學生成為可能。社會心理學已經證明,要想說服別人,不僅與說的話里所包含的信息有關,而且還與說服者的本身特性相關104。因此,在這種互動狀態(tài)中,“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處于強勢地位,學生接不接受、愛不愛聽,從教師的特征而言,取決于三個因素: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專家資格)、自身的可信度、受歡迎程度105。在“順應”過程中的“基礎”課程教學活動與大學生心理圖式的這種互動狀態(tài),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明確自身的特殊身份,更應該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持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導向,使“基礎”課程成為讓大學生受益終生的課程,使自己成為大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人。
四、尋求平衡:“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然角色定位
由上所述,“基礎”課程教學與大學生心理圖式的互動,無論是“同化”過程還是“順應”過程,教師和大學生都有偏離自我角色的危險:一味強調“同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盲目追隨大學生的關注與興趣,那么大學生的心理圖式也會在“基礎”課堂上越來越走向封閉、頑固、僵化;而一味強調“順應”,那么大學生在“基礎”課堂上的質疑力與判斷力不斷下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也會熱衷于引導大學生而放棄“基礎”教材的理論深度。那么,新形勢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應該如何調節(jié),在“關注大學生”與“引導大學生”之間達成一種新的平衡呢?
第一,“基礎”課程的教師應該理直氣壯,底氣要足?!盎A”課程的性質和特征決定了“基礎”課程應該有眾多的教學模式,專題式、參與式、互動式、活動式等等。這些教學模式的出發(fā)點都是實現(xiàn)教師的“教”為主轉向學生的“學”為主。不管“基礎”課程的教師因地制宜地采用哪種教學模式,都應該明確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教學目標,“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必須理直氣壯,底氣要足,全面貫穿“兩辦”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把握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導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基礎”課教學的全過程。
第二,“基礎”課程的教師應該走下“講臺”,走進學生。心理學認為,人們一般都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即我們所說的“志同道合”,這種相近或相似包括很多方面,如理想信念、宗教信仰、政治訴求、階級立場、教育程度、話語體系、年齡等等。這給“基礎”課程教師的啟示是:與其在講壇上做圣者,不如走下“講臺”,走進學生,研究學生,關注學生,激勵學生,充分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須知,一個懂學生、會激勵的“知心哥哥”或“知心姐姐”,比一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加有說服力。
第三,“基礎”課程的教學應該雅俗共賞,形神具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應該全面、準確地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等,講授給學生。實際上,這種篩選和分析就是一種教育和引導,采取雅俗共賞的教學案例或語言表達,使“基礎”的課堂生動而不晦澀、活潑而不沉悶、形散而神不散,潛移默化地引導大學生建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四,“基礎”課程的教學應該有破有立,破為了立?!傲ⅰ惫倘皇且环N方式,但“破”也是種手法,先把陳舊腐朽的、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而馳的事件、現(xiàn)象揭發(fā)了、批判了,“立”才有現(xiàn)實的支撐。否則,“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大講社會主義道德與法律,而學生卻還在“耳濡目染”著社會的丑陋和不文明的現(xiàn)象,那么追求“基礎”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只是空中樓閣,無法達到滿意效果。“不破不立,破為了立”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基礎”課程的教學應該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基礎”課堂上學生的懈怠之所以會發(fā)生,是以為在團體中,由于個體認識到自己的努力會埋沒在人群中,所以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降低,從而不大去努力,導致作業(yè)水平下降56。因此,如果想要克服課堂學生懈怠的現(xiàn)象,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感受到適度的壓力,承擔更多的課堂參與責任。
從大學生心理圖式出發(fā),探討“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與大學生的接受心理的關系,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不僅是提高“基礎”課程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切入點,而且對于我們認識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規(guī)律有借鑒意義。盡管本文的論述淺嘗輒止,但后續(xù)的研究存在著巨大空間,因為它有助于糾正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錯誤做法,也有利于改進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余玉花,程德慧.關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定位、特點及教學條件的思考.思想理論教育,2009(7):67-71.
陸有銓.皮亞杰理論與道德教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87.
曾柱,彭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在概念詞匯化中的應用.百色學院學報,2010(5):100-103.
王兄,龐國萍.圖式理論及其教學意義.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98-101.
陳秉公.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規(guī)律與教學境界.江漢論壇.2007(6):90-97.
侯玉波.社會心理學.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劉洪波,龍秀雄.在融合中呈現(xiàn)力量:論重大事件與理論教學[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6):76-78.
[收稿日期]2015-03-27
[作者簡介]劉洪波(1978-),男,湖南隆回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副教授,法學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285(2015)07-0045-04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ing of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
andtheFundamentalsofLaw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hema
Liu Hongbo
(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HunanInternationalEconomicsUniversity,Changsha41021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schema"——the core concept in Piage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laborat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hema and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Law from "assimilation", "adaptation", and made an analysis on its actual effect 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Law.In the face of this interaction and the real effects, teachers should be clear about their defined roles and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paying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and "giving guidance to them".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schema;assimilation;adaptation;Piaget
*2014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14B14);2013年湖南省優(yōu)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yōu)資助項目成果(湘教工委通[2013]53號);2014年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湘外經院教字[2014]61號)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