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兒童繪本翻譯的審美再現

2015-04-10 06:48:02李鶴藝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圖文圖畫譯文

李鶴藝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四川江油 621700)

論兒童繪本翻譯的審美再現

李鶴藝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四川江油 621700)

繪本文學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作品,它有其獨特的美學特質和審美功能,所以繪本翻譯中審美信息的再現有著獨特的方法和手段。繪本翻譯中審美再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圖文視覺的形式之美、圖文共建的和諧之美和文本主題的內涵之美。而這三個層面的審美再現都歸結于繪本文學的圖文交互性這一本質特性,所以繪本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文字的轉換,而要仔細研讀原文本中的圖文關系,通過解析繪本中圖文共同構建的美學框架,再結合兒童讀者的審美心理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再現原作的審美信息和美學價值。

繪本;翻譯;美學;審美再現

一、翻譯美學

翻譯美學就是在充分認識翻譯審美客體(原文)和主體(譯者)基本屬性的基礎上,剖析客體的審美構成和主體的翻譯能動作用,明確審美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提供翻譯審美再現的類型和手段來指導翻譯實踐。國內著名的翻譯思想學說中,從支謙、嚴復、傅雷、林語堂、錢鐘書到許淵沖等提出的翻譯標準都揭示了美學與譯學的淵源,中國傳統(tǒng)的譯論基礎就是美學[1]。支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和“因循本旨,不加文飾”翻譯原則實質是重信、重實,否定不信、不實的虛飾之美,反映了其好質貶文的翻譯思想和對美的基本態(tài)度;嚴復的“信、達、雅”和林語堂的“信、順、美”包含了翻譯的兩個標準:“信”、“達”、“順”是語言層面的標準,要求語言忠實準確,通順規(guī)范,是翻譯的基本標準或低標準;“雅”和“美”則是文學層面的標準,是高標準;傅雷的“神似”、錢鐘書的“化境”、茅盾的“神韻”、郭沫若的“風韻”和許淵沖的“三美論”則強調譯作的美學功能,正是道家“抑美揚信”的美學思想讓位于儒家“文質統(tǒng)一”的美學思想的過程和表現[2]。雖然這些經驗式的散論缺乏系統(tǒng)性和精密性,但翻譯活動本質上是以語言為基礎的文化交際活動,美學屬于文化范疇,所以,翻譯是一種美學交流活動,是一種轉化美學元素的行為。

劉宓慶在《翻譯美學導論》中指出翻譯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翻譯的過程自始至終存在著藝術選擇、加工和優(yōu)化任務。翻譯藝術的普遍性和全程性使翻譯實踐成為名副其實的審美活動[2]。繪本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是“通過圖畫與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述說故事的一門藝術”[3]。兒童的審美活動主要依賴于直觀和感性形象,繪本這種結合了畫面和文字兩種表現模式的復合文本符合兒童的審美特征,作為審美客體的原文更為龐雜,包含了圖文關系、版式、整體設計、文本材質和讀者的閱讀方式等諸多因素,所以繪本翻譯應不同于一般的兒童文學翻譯,譯者的審美、賞美和造美過程更為復雜。

二、繪本文學的美學特征

繪本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主要服務于兒童讀者,因其特殊的讀者群體和文本特征,使其具有特殊的美學特征和功能。繪本單純運用圖畫或以圖文相互映襯的方式來表現相應內容,符合兒童依靠感性認識的接受心理,“讀”圖就能明白故事是繪本文學的本質特征。形象直觀的畫面和親切易懂的語言能幫助兒童認識陌生的事物,理解復雜抽象的概念,使其在閱讀過程中達到格式塔心理學中的“同形契合”,“異質同構”之境,愉悅的審美體驗便油然而生,這就是繪本所擁有的單純的美學特質。據研究發(fā)現繪本文學結合了三種審美元素:美術設計的傳達原理、圖文閱讀的多維詮釋和文本內容的主題創(chuàng)意[4]。繪本中的圖畫與文字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它不僅擔負著講述故事、展開情節(jié)的表意功能,還能通過線條和色彩的配合,構圖的形式讓讀者從視覺上獲得審美愉悅。優(yōu)秀繪本中生動唯美的圖符語言與精煉簡潔的字符語言的完美結合,能使抽象的文字具體化,傳達豐富的情境與情感,讓兒童在閱讀欣賞時產生整體感,從而獲得深層的美感體驗。繪本文學特殊的美學特征決定了繪本翻譯中審美再現的方式和途徑應有別于一般的文學翻譯。文學翻譯中的審美再現主要集中在語言、文化和藝術三個層面。形式審美系統(tǒng)以語音、字詞和句段為重點,非形式審美系統(tǒng)則強調保留原文的意境美和文化美,而這兩種審美系統(tǒng)最終是以文字的形式體現的。繪本文學的審美元素不僅要用語言來傳達,還要通過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等感官來感知,可見繪本翻譯審美重構是一個多渠道、多方位、綜合性的審美再現過程。

三、繪本翻譯的審美再現

譯者作為翻譯活動中的審美主體,在原作的制約下要解碼原作中的審美信息,經受審美體驗,達到對審美客體的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統(tǒng)一,再經過審美轉換后,用譯語再現原文的審美信息。文學翻譯中的審美再現主要指再現原文的內容情志美、語言形式美、修辭模式美、音韻聲律美和篇章結構美[5]。不可否認,語言形式在文學作品的美學構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翻譯中為了保證譯文語言的審美效果,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力和風格等尤為關鍵。繪本譯者不僅要達到文學翻譯中的內容真、形式美的基本要求,還要盡量保留蘊含在原文中的表達程度、整體結構和交際意圖等審美要素。筆者通過對大量兒童繪本譯本的研究發(fā)現,繪本翻譯的審美再現主要是再現原文圖文視覺的形式之美、圖文結合的和諧之美和文本主題的內涵之美。

(一)圖文視覺的形式之美

文學翻譯中要真正地忠實于原文,譯者要盡量在“傳意”的同時能夠“表形”。文字是語言的淺表層結構,具有形體特征,訴諸于視覺器官,因此,文字層審美信息主要感應于視覺[2]。圖像本身的意義是模糊的,必須借助文字才能確定其意義。比如視覺詩,就是通過字母的形狀,標點符號的排列,將文字與圖畫完美結合,用獨特的表現形式來突出和強調其藝術性,刺激讀者的感官,使其獲得美的體驗。繪本研究者們發(fā)現,視覺性是繪本文學特殊的審美特征之一[6],繪本的圖符語言主要指圖畫,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繪本,不僅圖符語言的線條、色彩的搭配和造型風格能給兒童讀者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美的視覺感受,字符語言的外形,如字體、色彩和樣式同樣能給兒童讀者帶來視覺的美感。繪本文學給讀者帶來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從圖形文字到色彩空間的安排都是繪本設計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為兒童讀者搭建好的思維形式,包含了視覺次序和視覺軌跡等體驗。特別是低幼繪本和個性化繪本,字符語言的外形和樣式往往與文本中角色個性的塑造和文本隱喻有著密切的關系。

有些繪本中不規(guī)則排列的文字就不僅僅是文字了,是圖畫,是情緒,能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3]。美國作家大衛(wèi)·香農的大衛(wèi)系列繪本中,主人公大衛(wèi)是一個淘氣調皮、愛搞惡作劇而讓大人傷腦筋的小男孩,從封面標題到內部文字,作者都采用小孩的手寫體文字,字體潦草,東倒西歪,文字的外形與畫面中大衛(wèi)的造型風格統(tǒng)一,體現了大衛(wèi)的性格特征。余治瑩的譯本中寫實畫法的圖畫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活潑親切,與玩偶般的大衛(wèi)和筆法笨拙、結構松散的兒童美術字體形成強烈對比,突顯出小男孩與周圍環(huán)境的沖突和格格不入,準確地再現了原文字符語言的視覺感受和體驗。翻譯中英漢字的物理外形之所以可以進行轉換的原因是中英文共有的圖畫心理,其起源于“語言的相似性”。字體的外在形態(tài)既符合兒童直觀感知的接受心理,又能通過書寫的相似性反映文本的形式之美。

再如維吉尼亞·李·伯頓的《小房子》和《逃跑的小火車頭》,圖形化的文字編排體現了作者的設計感,左頁的文字排列方式與右頁的畫面對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形式美感,呈S形走向的文字,在《小房子》里像一條彎彎曲曲的歸鄉(xiāng)之路,在《逃跑的小火車頭》里宛如那條翻山越嶺的鐵道線。從審美心理特征來看,兒童的感知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特征,他們經常會用事物的外部特征來代替其內涵,所以,繪本翻譯中如果原文中的文字有聲音、顏色、重量和外形,譯文的文字也應該讓兒童讀者可聽、可看、可感,并使其從文字上感知的信息與圖畫對應,文字樣式強烈的形式感造成的視覺沖擊力更能使兒童讀者沉浸其中,從而加深對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的理解。

對于一般文學翻譯的譯者來說,翻譯最終是以手寫稿或打印稿來呈現的。一個優(yōu)秀的繪本譯者,除了文字的翻譯之外,還要參與整個譯本的后期排版和印制,從封面、環(huán)襯、扉頁、正文到封底,圖畫的色彩、文字的樣式排列和留白與空白都應該最大程度地再現原文本的真實面目。研究者王平在討論文學翻譯中視覺美的再現時將其劃為“外視覺層次上的審美再現”[7]。目前國內的繪本翻譯市場中,要么是出版社將翻譯和排版印制一肩挑,要么是專業(yè)譯者翻譯,出版社排版印制,只有極少的譯者會參與翻譯和譯本的后期排版印制兩項工作。所以,這種翻譯與排版印制脫離的方式無法確保譯本的整體效果和高質量,這是部分繪本譯本質量低劣的原因之一。

(二)圖文共建的和諧之美

有研究者將Kristeva的“互文性”這一概念引入繪本研究中,認為繪本的圖文關系具有互文性。繪本運用圖文的復合視覺表達系統(tǒng)組織視覺信息和講述故事,圖文相互闡釋,形成渾然和諧的整體[6]。有的繪本文字精簡,用圖畫補充細節(jié);有的文字輔助圖畫傳遞關鍵信息和角色對話;還有的文字敘述平淡,與圖畫形成巨大反差。繪本翻譯首先要遵循文學翻譯的審美再現原則,其次要充分考慮特定文本的圖文關系,忽略了對圖文關系的解碼而只注重文字的繪本翻譯注定是失敗的譯本。例如繪本《逃家小兔》中小兔想變成一條小魚離家出走,媽媽說:“I will become a fisherman and I will fish for you.”網絡譯文是“我就變成一個漁夫,我會拋下魚餌等著你”;黃迺毓則譯為“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原文中與該頁文字內容匹配的圖畫是兔媽媽在屋里準備取墻上的漁網和漁具,下一頁則呈現了兔媽媽用胡蘿卜做魚餌,等著捕捉小兔的有趣畫面。前一個譯文中“魚餌”一詞提前預告下文,固定了讀者的思維,也破壞了原作者預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黃逎毓的譯文則準確地再現了圖文互補的關系,讓讀者通過翻頁在新的畫面中獲得意外的驚喜和歡愉。繪本譯者如果在解讀審美客體過程中不了解原作圖文作者的思想和藝術個性、創(chuàng)造背景和圖文設計意圖,并進行移情體驗,就不能與原作者在思想和情感上達到默契和共鳴。

繪本中圖符語言的美是通過立體畫面直觀展現的,而字符語言美的再現主要依靠譯文語言的文學性、音韻、節(jié)奏、意象和意境等來表現的。這是一個譯者通過運用形象思維,充分發(fā)揮審美想象力,投入自己的審美情感,將原作內化的過程。在繪本文學中,語言的美和圖畫的美在風格和意境上是統(tǒng)一和諧的。換言之,繪本文學中的意境美是圖畫和文字合力營造和表現的,所以,繪本翻譯中的審美再現不僅包括再現原文的意境美,還要再現原文圖和文的和諧美。比如美國的Seuss博士系列繪本童書以其古靈精怪的圖畫、極富創(chuàng)意和想象的故事以及簡單而有韻律的文字深受世界兒童的喜愛。在《你知道自己有多幸運嗎》一書中,蘇斯通過夸張活潑的畫面創(chuàng)造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令人悲哀沮喪的景象,配以饒舌而押韻的文字,用簡單的方式培養(yǎng)兒童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作者給故事中想象的各場景創(chuàng)造了稀奇古怪的名稱,這些詞在形式上復雜生僻,音韻上饒舌而押韻。

例如:Just suppose,for example,/you lived in Ga-Zayt/and got caught in that traffic/on Zayt Highway Eight!

譯文:咱們來打個比方/假如你居住的小鎮(zhèn)叫“碰碰撞撞”/你不得已被困在/水泄不通的八號公路上?。ㄜ霸伦g)

原文中Ga-Zayt是作者創(chuàng)造的新詞,與最后一句的Eight押尾韻/t/;馨月的譯文沒有直譯或音譯,而是模仿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用生動形象的描述詞“碰碰撞撞”加類屬詞“小鎮(zhèn)”概括說明了畫面表現的場景特征,在整體上又與1、3、4句末的“方”、“撞”和“上”形成尾韻ang。譯文的音韻和詞匯的創(chuàng)造性與圖畫夸張新奇的想象將兒童讀者帶入一個個稀奇古怪卻有著這樣那樣的麻煩與困難的場景,文字和畫面的創(chuàng)造性符合兒童想象力活躍的審美特征,讓兒童在色彩鮮亮的畫面、奇異怪誕的場景和新奇活潑的文字閱讀中感受自己生活的美好,樹立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再如《嚕??▏酢分械囊欢危?/p>

Then Prooie Katz slammed Blooie’s tail

And Blooie Katz slammed Hooie’s.

And Hooie Katz slammed Chooie’s tail

And Chooie Katz slammed Kooie’s.

All tails in Katzen-stein were slammed

Including proud King Looie’s.

譯文:接著呢,普普卡卡扔掉了布布的尾巴,

布布卡卡扔下了呼呼的尾巴,

呼呼卡卡扔下了楚楚的尾巴,

楚楚卡卡扔下了酷酷的尾巴。

卡卡國所有貓的尾巴都被摔在地上,

也包括驕傲的嚕嚕國王的尾巴。(馨月譯)

原文中Prooie、Blooie、Hooie、Chooie、Kooie和的Looie押尾韻,通過ooie創(chuàng)造了視覺和聽覺上的重復美,譯文中的“普普”、“布布”、“呼呼”、“楚楚”、“酷酷”和“嚕?!敝皇峭ㄟ^韻母u的重復實現了聽覺美,使譯文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視覺的重復美譯者則是采用變通手法,用疊字法完成視覺美的補償。文本的重復之美與故事中哪些長相、行為、想法都如出一轍的貓民們相映成趣,為那只敢于反抗的小貓的出場做好了充分的鋪墊。語言、畫面與故事主題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譯者成功的意趣移植既保留了原文的語言特色,將兒童讀者帶入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jié)中,又完美地再現了原文的情趣。

結合文學翻譯中美學構建的研究成果,由此可知,譯語的準確性、生動性、表現力和和諧美是保證譯文語言審美的關鍵所在。譯者通過藝術模仿創(chuàng)造的相似性語言和語序優(yōu)化重組復寫原文中的審美信息,增強譯文的審美效果。所以,繪本譯者如果在翻譯過程中只注重文字內容,而沒有對圖文的多元關系和圖文的風格特色進行仔細地研究和思考,就會破壞原作中圖文共筑的和諧之美,譯文也就無法體現原作給譯語讀者提供的多維度和多層次的閱讀空間,體會原作圖文作者的思想和藝術風格。

(三)文本主題的內涵之美

繪本文學具有豐富多元的藝術特質,它通過多樣性的藝術畫像,向兒童讀者呈現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表達自然世界的深刻主題和人生哲理,帶給他們美好的人生體驗。而大多數繪本文學的主題只有閱歷豐富的成人讀者才能領會它的厚重與深刻[7],作為繪本讀者的兒童,只能通過對畫面和文字的綜合感知,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主觀情感來體會譯本的主題。根據兒童的審美心理特點來看,情感是兒童審美活動中的要素,而具有美好意義的事物和主題能讓兒童產生強烈的情感和共鳴,所以,繪本文學中的主題往往是美好積極的。

例如,《愛心樹》的圖畫美在用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和空白空曠的背景表達給予與付出的愛的主題,傅惟慈譯本則用簡單平實的語言再現原文的樸素美。原文中只用了happy、sad、alone和very much幾個簡單的詞來描繪樹的情感變化,譯文則用“好快樂”、“好傷心”、“好孤獨”同樣簡單質樸的語言來營造溫馨而略帶哀傷的意境,小男孩每次索取之后,樹都“好快樂”。譯文單調的語詞重復與大量空間留白的圖畫相互契合,使兒童讀者在交互欣賞過程中體味“快樂”的深意,延伸性的文字起到了升華主題的作用,帶領兒童讀者深切地體驗偉大的母愛,聆聽動人的生命之歌。

再如繪本《獾的禮物》雖然以灰色沉重的“死亡”為主題,作者卻用簡潔的鋼筆線條加上幾抹淡淡的水彩,通過四季變換的畫面和傷心的文字,講述了主人公獾坦然接受死亡、教會朋友們生命意義的故事。該書原名為Badger's Parting Gifts,彭懿的譯本去掉了Parting(離別)二字,譯為《獾的禮物》,而日文版譯為《難忘的禮物》。如果直譯,會讓兒童讀者一開始就帶著悲傷的情緒去閱讀,反而會影響原作所表現的坦然面對死亡,積極體驗生活中的真善美這種樂觀、超然、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彭懿的譯文文字優(yōu)美簡潔,哀傷中透著溫暖和希望,不僅保留了原文文本風格,同時譯文的文本與畫面風格有機結合,表現了譯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而蘇斯博士的《絨毛樹》表達了環(huán)保的主題,書中的圖畫和文字帶有濃厚的蘇斯風格,在馨月的譯本中亮麗明快的畫面和俏皮幽默的韻文同樣能讓小讀者在歡笑之后,心頭會泛起一絲憂傷。如果只讀譯文不看圖畫,或只看圖畫不讀譯文,保護環(huán)境這一主題絕不會在兒童讀者心里產生如此大的沖擊和震撼。

由此可以看出,繪本文學中圖畫與文字風格的搭配是原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事先搭建好的一個系統(tǒng),從色彩、線條到構圖、文字都體現了作者的文化和藝術修養(yǎng)。繪本文學的圖和文是一個完整的審美客體,有著特殊的審美特性。在翻譯過程中,文字表達的程度、效能與張力往往影響著文字的暗示效果和對主題的延伸作用,所以“圖畫和文字的完美配合才能將難以言說的生活哲學和生命感悟融合在方寸之間”[8]。

四、結語

繪本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既要考慮兒童讀者的審美心理和獨特的閱讀需求,又要研究繪本特殊的審美特征和兒童審美意識??偟膩碚f,繪本翻譯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審美元素,譯者必須具備比一般的文學翻譯者更高的審美認知能力,包括對原作圖畫和文字的藝術鑒賞力和敏銳的洞察力以及了解兒童心理學和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這樣才能與作者產生審美共鳴,再現文本的審美價值。但由于文化審美情趣的差異會造成審美信息的缺失或不對稱,譯者就要采取一定的補償手段,筆者認為還是要從繪本文學的圖文交互性這一本質特點出發(fā),適度補償,最大限度地再現原作的審美信息和美學價值。

[1] 毛永貴.翻譯美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2] 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M].北京:北京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2.

[3] 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4] 支援.論繪本文學的審美特質[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1):25.

[5] 黨爭勝.從翻譯美學看文學翻譯審美再現的三個原則[J].外語教學,2010(3):97.

[6] 王東波.當代審美視域文化中的繪本[D].揚州:江蘇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

[7] 王平.談文學翻譯中視覺美的再現[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47-48.

[8] 方衛(wèi)平.中國兒童文學五人談[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1:82.

[責任編輯 張雁影]

On AestheticFunction in Translated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LI He-yi
(Sichuan Preschool Educators College,Jiangyou 621700,China)

Picture books,with aesthetic features and functions,are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literary works.And in picture books 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s have to use special aesthetic methods and strategies.There are three layers in picture books translation displayed—beauty in forms of the graphic visual,beauty in harmony with the graph-text co-construction and beauty in connotation of the text topics.Moreover,aesthetic attributes to the graph-text interaction as the basic feature of picture books.Therefore,when translating the picture books,translators must analyze the aesthetic frame co-constructed by graphs and text in order to re-product the aesthetic information and values of the source text to the largest degree.

picture books;translation;aesthetics;aesthetic reproduction

G613.2

A

2095-770X(2015)01-0111-05

2014-11-18;

2014-12-04

李鶴藝,女,重慶人,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兒童文學翻譯及幼兒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圖文圖畫譯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畫與理
譯文摘要
水利經濟(2020年3期)2020-02-22 11:38:33
I Like Thinking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文配
海外英語(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圖文配
海外英語(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白山市| 济宁市| 高安市| 神农架林区| 贵定县| 镇江市| 清涧县| 芜湖市| 冕宁县| 寻甸| 西平县| 邻水| 晋宁县| 海淀区| 四子王旗| 申扎县| 元谋县| 玉门市| 油尖旺区| 昔阳县| 铜山县| 高雄市| 鹤山市| 沂水县| 五大连池市| 志丹县| 紫金县| 屯门区| 漳州市| 雅江县| 柘荣县| 海门市| 汨罗市| 敦化市| 华阴市| 香港 | 鞍山市| 景宁| 乌拉特中旗| 舒城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