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自良李洪昌
(文山市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云南文山 663000)
淺談牛傳染性胸膜炎的診斷與防治
蔡自良1李洪昌2
(文山市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云南文山 663000)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又稱牛肺疫)是由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受害器官主要是肺、胸膜和胸部淋巴結,以滲出性纖維素性肺炎和漿液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為特征。
傳染性;胸膜炎;診斷與防治
牛肺疫絲狀霉形體,過去稱星球絲菌。細小,多形,但常見球形,革蘭氏染色陰性。多存在于病牛的肺組織、胸腔滲出液和氣管分泌物中。日光、干燥和熱力均不利于本菌的生存;對苯胺染料和青霉素具有抵抗力。但1%來蘇兒、5%漂白粉、1~2%氫氧化鈉或0.2%升汞均能迅速將其殺死。
該病曾在許多國家的牛群中流行引起巨大損失,目前在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亞洲還有一些國家存在本病,我國的許多地方發(fā)生過牛傳染性胸膜炎,給養(yǎng)牛業(yè)帶來很大的損失。
在自然條件下主要侵害牛類,包括黃牛、奶牛等,其中3~7歲多發(fā),犢牛少見,本病在我國西北、東北、內(nèi)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區(qū)曾有過流行,造成很大損失;目前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仍有流行。
3.1 牛傳染性胸膜炎的傳染源
病牛和帶菌牛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非疫區(qū)常因引進帶菌牛而呈爆發(fā)性流行;老疫區(qū)因牛對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發(fā)病緩慢,通常呈亞急性或慢性經(jīng)過,往往呈散發(fā)性。
3.2 傳染性胸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徑
牛傳染性胸膜炎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也可經(jīng)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
3.3 傳染性胸膜炎的發(fā)病季節(jié)
本病多呈散發(fā)性流行,常年可發(fā)生,但以冬春兩季多發(fā)。
當傳染源進入健康牛群時,咳出的飛沫首先被鄰近牛吸入而感染,再由新傳染源逐漸擴散。通過被病牛尿污染的飼料、干草,??山?jīng)口感染。年齡、性別、季節(jié)和氣候等因素對易感性無影響。
臨床癥狀 一般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種。潛伏期2~4周,短者7d,長者可達數(shù)個月之久。
5.1 急性型
病初體溫升高至40~42℃,鼻孔擴張,鼻翼扇動,有漿液或膿性鼻液流出。呼吸高度困難,呈腹式呼吸,有吭聲或痛性短咳。前肢張開,喜歡站立。反芻遲緩或消失,可視粘膜發(fā)紺,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顫。脈細而快,80~120次/min。前胸下部及頸垂水腫。胸部叩診有實音,痛感;聽診時肺泡音減弱;病情嚴重出現(xiàn)胸水時,叩診有濁音。若病情惡化,則呼吸極度團難,口流白沫,伏臥伸頸,體溫下降,最后窒息而死。病程5~8d。
5.2 亞急性型
其癥狀與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較長,癥狀不如急性型明顯而典型。
5.3 慢性型
病牛消瘦,常伴發(fā)干性咳嗽,叩診胸部有實音且敏感。在老疫區(qū)多見牛使疫力下降,消化機能紊亂,食欲反復無常,有的無臨床癥狀但長期帶毒,故易與結核相混,應注意鑒別。病程2~4周,也有延續(xù)至半年以上者。
主要特征性病變在呼吸系統(tǒng),尤其是肺臟和胸腔。肺的損害常限于一側(cè),初期以小葉性肺炎為特征。中期為該病典型病變,表現(xiàn)為漿液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病肺呈紫紅、紅、灰紅、黃等。病肺與胸膜粘連,胸膜顯著增厚并有纖維素附著。胸腔有淡黃色并夾雜有纖維素之滲出物。支氣管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腫大、出血。心包液混濁且增多。末期肺部病灶壞死并有結締組織包囊包裹,嚴重者結締組織增生使整個壞死灶瘢痕化。
7.1 流行病學分析及免疫情況分析
從流行病學的情況看,牛的來源是推定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牛來自發(fā)生過傳染性胸膜炎的地區(qū),并且有接觸病牛的事實,那么牛就有可能感染該病了。當然如果牛沒有免疫記錄,又有上述現(xiàn)象發(fā)生,感染該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7.2 臨床典型癥狀分析
在依靠典型癥狀診斷傳染性胸膜炎時,重點要注意以下癥狀:病初體溫升高至40~42℃,鼻孔擴張,鼻翼扇動,有漿液或膿性鼻液流出。呼吸高度困難,呈腹式呼吸,有吭聲或痛性短咳。前肢張開,喜歡站立。
急性型應與支原體肺炎區(qū)別。慢性型應與結核病區(qū)別。
(1)支原體肺炎呈現(xiàn)明顯不受控制的連續(xù)氣喘現(xiàn)象,傳染性胸膜肺炎死亡牛鼻孔中有血樣泡沫,一般鼻孔中有白色粘液。病理方面:支原體肺炎明顯肉樣、蝦肉樣病變;傳染性胸膜肺炎呈大葉性肺炎,深紅色,急性病例死亡很快,慢性胸膜和胸壁粘連,有纖維素性滲出。
(2)結核?。翰∨3蔬M行性消瘦,病初有短促干咳,漸變?yōu)闈裥钥人?。聽診肺區(qū)有噦音,胸膜結核時可聽到磨擦音。叩診有實音區(qū)并有痛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滲出性纖維素性肺炎和漿液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為特征。
本病治療無特效藥物,發(fā)病早期用四環(huán)素和鏈霉素有一定的療效。病牛癥狀消失,肺部病灶被結締組織包裹或鈣化,但長期帶菌,應隔離飼養(yǎng)以防傳染。具體措施:
(1)四環(huán)素粉針或土霉素粉針5~10mg/kg;
(2)卡那霉素或鏈霉素或阿米卡星3~5mg/kg溶解于5~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靜脈輸液,每天一次,連用5~7d;
(3)20%氟苯尼考注射液肌注,一次量0.05~0.1ml/kg,一天二次,連用3d。
[1] 謝祿松.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4,(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