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軒 紀新青
?
國內農村群體性事件研究述評
□劉宇軒 紀新青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農村群體性事件屢屢發(fā)生,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學術界對此給予了廣泛關注,層次多樣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從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界定、特點、形成原因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梳理,總結目前研究的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未來的研究視角。
農村群體性事件;界定;特點;成因;應對措施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多發(fā)的農村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與發(fā)展,各級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對此極為重視,此問題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
國內學者對群體性事件頻發(fā)的問題,從多個層面和不同角度展開了研究和探討,取得了許多有意義的成果,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分析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研究現(xiàn)狀,對于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維持農村社會穩(wěn)定,促進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提升農民生活質量有現(xiàn)實意義?,F(xiàn)將已有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研究成果從概念、特點、成因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梳理。
群體性事件的概念提出較早,國內學者概述全面。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2002年就指出,“群體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內部矛盾而引發(fā),由部分公眾參與并形成有一定組織和目的的集體上訪、集會、阻塞交通、圍堵黨政機關、靜坐請愿、聚眾鬧事等群體行為,并對政府管理和社會造成影響。”[1]
王二平基于西方“沖突”理論,將群體性事件定義為部分群眾與當?shù)攸h政部門或強勢社會集團的對抗性沖突,落腳點在沖突。[2]陳奇認為的群體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訴求相同或相近的群眾或個別組織,在其利益受損或無法得到滿足時,采取不合法、非理性的方式,以求問題的解決,并造成甚至引發(fā)擾亂社會秩序的事件。[3]
以上專家學者僅僅是對群體性事件的概念進行界定,并未將農村群體性事件作為一個特定的類別進行單獨研究。但伴隨著社會轉型、城鎮(zhèn)化速度的加快,農村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機會和頻率大增,更多的學者將關注點放到了群體性事件頻現(xiàn)的區(qū)域——農村。
徐金超則認為,“農村群體性事件是農民群體為表達訴求、主張或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通過‘非法’的規(guī)模性聚集而對社會穩(wěn)定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各種事件?!盵4]宋維強筆下的農民群體性事件是在具體實踐中表現(xiàn)為農民的聚眾鬧事、非法集會、集體上訪等體制外的,以農民為行動主體的集體行動。[5]其他學者對于農村群體性事件概念的界定,則是農村社會中,農民由于各種因素而引發(fā)一定規(guī)模的、擾亂社會秩序和穩(wěn)定的事件。[6]
綜合上述群體性事件及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概念,本文更傾向于周延飛對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界定,“農村群體性事件是指以經(jīng)濟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為背景,主要因農民的合法利益通過制度化途徑未得到表達和滿足,從而導致以農民為行動主體的群體采取集體上訪、游行示威和圍堵黨政機關等體制外的集體行動來維護自身權益的事件。”[7]
本文梳理了新常態(tài)下農村群體事件呈現(xiàn)的新特點和趨勢。
楊瑞清、余達宏認為,目前我國的群體性事件:集群現(xiàn)象明顯,規(guī)模日益擴大,“鬧訪”心態(tài)嚴重;影響事件的非理性因素太多,事件發(fā)展速度快,各種利益糾紛互相交錯,解決難度增大;事件沖突過程中,群體行為危害程度加大,其后果造成的影響惡劣;事件參與者有組織化傾向漸趨明顯,組織化群體性質難以界定。[8]
向德平、陳琦用非常簡潔的語言,凝練出了我國群體性事件的主要特征:自發(fā)性、情緒性、可變性、復雜性、失范性,這些特征造成群體性事件的更加不易解決。[9]梅祥、時顯群則認為新時期我國農村群體性事件有如下特點:一是產生的糾紛類型趨廣,暴力性和破壞性增強;從最初鄰里糾紛及宗族矛盾等可控的事件,逐漸演變?yōu)榻?jīng)濟糾紛、侵權糾紛等暴力性強,后果不易控制的嚴重的群體事件;二是具有明顯的利益性,而非政治性;目前農村群體性沖突多是由于不同利益主體的矛盾而引發(fā)的,政治性特征不明顯,但處理不妥當便極可能轉化為政治性事件;三是參與人數(shù)眾多,具有情緒性;目前農村群體性事件涉及人數(shù)成擴展態(tài)勢,非理性狀態(tài)下易產生極強的對抗心理,加劇事態(tài)升級;四是事件組織性程度增強,處理難度加大;某些農民因相同利益聚集起來,目的明確、分工細致、責任共擔,因此在普通民眾中影響較大,處置難度提高。[10]
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梳理現(xiàn)有文獻,國內學者認為農村群體性事件多發(fā)的成因集中在兩點:農民利益矛盾激化和基層政權問題嚴重。
梅祥、時顯群認為第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下,城鄉(xiāng)分割狀態(tài)被打破,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群眾更多地關注個人經(jīng)濟利益而影響了自身心態(tài);農村改革過程中,農民之間利益矛盾激化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部分弱勢農民群體心態(tài)失衡,產生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立情緒并長期積累。一旦有合適的誘因,農民對社會或政府壓抑已久的不滿和對抗心理便會轉化為行動,進而演變成群體性事件;第二點表現(xiàn)在基層選舉不規(guī)范,農民反映問題難,農民向司法機關起訴難,農村基層組織的社會控制力呈明顯的弱化趨勢。農村基層組織存在諸多問題,極大影響社會穩(wěn)定。[10]
本世紀初,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就客觀指出,群體性事件頻發(fā)的重要根源就在于人民群眾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基層組織無所作為,官僚主義、腐敗現(xiàn)象嚴重,對農民群體正當合理的訴求漠然置之;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落后,農業(yè)效益低,農民負擔超出承受能力;某些領導干部缺乏應有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意識,不清楚自己所轄范圍內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出現(xiàn)問題就簡單粗暴的壓制,激化矛盾,致使事件擴大難以控制;一些農民群眾觀念滯后,法制意識淡薄,個人利益受損就訴諸激烈方式向政府施壓,以期問題得以解決。[1]
王精忠從農民利益矛盾激化和基層政權問題嚴重這兩點出發(fā),他指出,我國農村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利益主體的分化與失衡是基礎性的根源,體制性根源則是農村基層組織社會控制的弱化;并進一步細致的解釋了農村群體性事件的原因:農村干群關系緊張和部分農村干部官僚主義盛行并伴有嚴重腐敗行為,同時農民的權利觀不斷強化,但政治參與意識、能力普遍低下,法制觀念淡薄,尋求權利保護的途徑不暢通,農民便會選擇不合法的途徑來保護自身權利;農村社會中某些群體性利益糾紛和沖突則成為直接引發(fā)事件的導火索。所以,他認為農村群體性事件是農村經(jīng)濟和社會中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11]
國內三農問題專家于建嶸在恰當概括農村利益沖突加劇和農村基層政權軟化的基礎之上,提出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第三個因素,農民對社會不滿情緒日益強烈,反體制意識開始形成。農村的各種問題通過各種渠道在農民中廣泛傳播,加之大多數(shù)農民思想文化水平和實際能力的無法滿足其改變現(xiàn)狀的愿望,不滿情緒逐漸積累發(fā)酵,農民群體的憤慨或挫折感便會起到集合群體的作用。[12]
丁穎和侯琰婕從傳播學視域探討群體性事件成因:社會的普遍不滿情緒是其滋生的溫床;導火索是觸發(fā)性事件;事件大規(guī)模蔓延則是利益訴求渠道的缺失造成;職能部門的管理不力是群體性事件升級的助推器;復雜的公眾心理交織是群體性事件失控的催化劑。[13]徐金超則概括出四方面原因:一是利益格局調整導致群體心態(tài)失衡引發(fā)群體性事件;二是農村基層組織戰(zhàn)斗力不強引發(fā)群體性事件;三是農民的經(jīng)濟利益和民主權利受損引發(fā)群體性事件;四是農民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維權行為失控引發(fā)群體性事件。[5]
綜合上述觀點,學者在論述農村群體性事件的起因上更多的關注于經(jīng)濟和政治領域,符合農村在國家改革發(fā)展進程中出現(xiàn)的實際狀況。而社會其他方面的問題則會對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產生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
治理農村群體性事件,不僅要從眾多學者關注的兩個焦點問題入手,更需要各方形成綜合治理、協(xié)同治理的治理理念,在經(jīng)濟、政治領域之外,從社會、文化、體制等領域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農村治理體制。
解決群體性事件,政府首先要客觀辯證的分析和認識群體性事件性質和作用,改變原有錯誤的心態(tài),主動積極的糾正自身工作上失誤環(huán)節(jié)和薄弱之處;基本方針即群體性事件一旦事發(fā),要迅速決策、盡快化解,避免事態(tài)惡化。[1]
從經(jīng)濟領域,基礎性工作就是調整農村社會的利益結構,重視農民利益,將減輕農民負擔落到實處;優(yōu)化升級農村經(jīng)濟結構,有效增加農民實際收入,同時國家加大農村基礎性公共服務投入,確保農民在改革進程中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共享國家改革和發(fā)展的成果[10]。另外,隨著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深入,農民失地現(xiàn)象嚴重,農村土地糾紛問題成為農村群體性事件爆發(fā)的一個焦點,失地農民的問題亟需解決。加快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保證農村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積極引導失地群眾以合法方式獲取新的收入來源,妥善安置其生活,切實維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14]
政治層面,推進基層民主政治改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國家要加大對基層民主和政權組織的各項投入,規(guī)范和保證農村政治參與渠道暢通[10];改進基層工作方式,尤其切實轉變基層公務人員的工作作風,整飭官僚作風和腐敗現(xiàn)象,改善干群間緊張的狀況;為確保農村公共決策民主、科學、公正、公開,需建立完善的農村重大事項決策論證制度,同時執(zhí)行政策時加強監(jiān)督,確保決策得到有效執(zhí)行。[14]
社會領域,堅持社會公正原則,維護公平的社會競爭機制,減少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風險;建立社會安全閥系統(tǒng),必須構建通暢的社會溝通渠道,培育社會緩沖力量,以調適社會張力;[15]基層各級組織應當重視了解民眾的各類社會態(tài)度,確保民眾不滿和利益訴求能有效地表達,[2]堅持社情民意的調查,盡可能的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設立縣級社情民調機構,及時把握基層的全面、準確的民情、民意,最終形成風險預警的長效機制,防患于未然。[13]
思想文化領域,重視農民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氣普及農村教育,培育公民文化,提升思想文化素質;培養(yǎng)農民高度政治責任感,使其逐漸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強化農民對黨和政府的社會認同。[14]
體制層面,推進法制建設,規(guī)范農民的公共參與行為,進一步改革信訪制度,強化司法機關解決社會矛盾的能力,循序漸進的減少信訪及其他非制度化的公共參與行為;[16]強化政府危機意識,健全基層組織危機管理體制,從事前預警到事中解決直至事件善后評估,建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體系。
徐金超專門為縣鄉(xiāng)兩級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提供了相應對策: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危機意識,落實對事件處置工作的領導責任;擴大全方位、多層次信息收集和反饋網(wǎng)絡,隨時掌控群體性事件的動向;化解各類糾紛、隱患,完善農村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工作;強化宣傳,及時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5]
建設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治理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學者從自身研究方向并結合社會現(xiàn)實,提出多樣化的農村群體性事件應對措施,在政府治理農村群體性事件中發(fā)揮應有作用,為維護我國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支撐。
通過對農村群體性事件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梳理后發(fā)現(xiàn),我國學者對于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研究內容豐富,包含對農村群體性事件成因、特點的高度理論性概括,及從實際工作中總結的農村群體性事件處置措施。國內學者多樣化的研究結果為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有效防治提供相應的借鑒。
在農村群體性事件研究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其研究內容與視角需要進一步擴展。學者從經(jīng)濟、政治、社會、體制等層面或領域提出的對策建議,如調整農村利益分配、加強基層建設和治理、推進法制建設等,宏觀且雷同率較高,缺乏理論的創(chuàng)新,基層實際工作中的可借鑒意義有待考驗。而在推進農村群體性事件治理體系方面,國內學者探究較少?,F(xiàn)實中學者學理充實但缺乏事件處置的第一手資料,黨政機關基層工作者群體性事件處置經(jīng)驗豐富卻無法從理論高度概括出有效的體制機制。若兩方的優(yōu)勢互補,對農村群體性事件治理的研究更加有益。
同時在研究中缺乏對當前社會大環(huán)境的準確定位,缺少對社會轉型與農村群體性事件之間相關關系的描述,也少有前瞻性的預測方面的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要結合農村群體性事件特點、類型多樣化的特殊性,與其他學科之間進行交叉研究,改變研究單一的局面。同時,要樹立數(shù)據(jù)治理的思維,利用已有的大量農村群體性事件研究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將類型多樣的農村群體性事件進行橫縱向的對比研究,構建理論模型,提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建議和對策,從而降低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幾率,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發(fā)展。
[1]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我國轉型期群體性突發(fā)事件主要特點、原因及政府對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2,(5):6-9.
[2] 王二平.群體性事件的根因探析[J].領導科學,2012,(1):4-7.
[3] 陳奇.群體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預防處置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9):76-79.
[4] 徐金超.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成因與對策[J].社科縱橫,2013,05:52-54.
[5] 宋維強.社會轉型期中國農民群體性事件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7.
[6] 任利.當前中國農村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的性質及功能分析[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1:55.
[7] 周延飛,于水.農村群體性事件研究綜述[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0,10:189,194.
[8] 楊瑞清,余達宏.論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原因及其治理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05,(10):119-122.
[9] 向德平,陳琦.社會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3,(4):99-103.
[10] 梅祥,時顯群.新時期我國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特點、原因及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0,06:76-79.
[11] 王精忠.農村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及處理原則[J].山東社會科學,2007,07:121-125.
[12] 于建嶸.我國現(xiàn)階段農村群體性事件的主要原因[J].中國農村觀察,2003,(06):75-78.
[13] 丁穎,侯琰婕.新媒介環(huán)境下群體性事件的界定及成因新探[J].社科縱橫,2014,(03):97-101.
[14] 張振,王冕.解決農村群體性事件的路徑選擇[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8,02:142-145.
[15] 劉曉梅.建設和諧社會進程中群體性事件的法社會學思考[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5,(3):75-81.
[16] 于建嶸.農村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的預警與防治[J].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2007,01:114-117.
2015-09-16
山東農業(yè)大學社科重點課題《泰安農村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管理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3XSKA004)的研究成果。
山東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山東 泰安,271018
劉宇軒(1990- ),男,山東泰安人,山東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危機管理;紀新青(1965- ),女,山東青島人,山東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本文通訊作者。
C913
A
1008-8091(2015)04-00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