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舟
每一個人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了漫長卻又短暫的旅途。在這段旅途中,不免磕磕絆絆,或有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感嘆命運不公,或者努力積極前進?這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人生選題。夜讀泰戈爾的《飛鳥集》,也不禁對這些生命中必然面對的困惑和阻礙發(fā)出一些屬于年輕人的感慨。
《飛鳥集》中,泰戈爾描繪了一幅幅精彩紛呈的自然,黑夜和白天、森林和溪流、自由和沉重……這世間的一切,都在泰戈爾筆下呈現(xiàn),一朵花、一只鳥、一顆星、一滴雨、一條溪,都閃現(xiàn)人性的愛。在對美好自然的贊美中,點點思緒觸發(fā)他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引領著我們一點一點撥開探尋真理和智慧的迷霧。詩集令人覺得自然的生長和人生的變化充滿驚奇,那樣美好快樂,給人勇氣,在生命的旅途中繼續(xù)前行。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錯過了清晨的陽光而流淚,卻忘記在黑夜中抬頭,夜空中的群星依然閃耀,卻無法照亮失落的心。如果你只是哀嘆自己的命運,暗自垂淚,那么,錯過了陽光,也將錯過星辰,和明天以至更久遠的太陽。
在這里,神與人、自然與愛已揉成一體。泰戈爾對人與神合一、愛與生命相連、生命與自然輝映的追求,讓詩集從頭至尾都表露出生命的偉大和快樂。對生命的奉獻與人生意義的追求,讓泰戈爾的文字洋溢著自然的生機。他說,人須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在“思想中摒除虛偽”,驅走內(nèi)心“一切的丑惡”,在“愛”中,在“愛的服務”中與神結合。雖然,泰戈爾在有限生命與無限生命的統(tǒng)一這一哲學問題上,顯得有些無力,但《飛鳥集》中飛鳥遨游藍天,盡情享受天空的自由,從自然中擷取造物者的精華,依舊令人神往。
不是憂傷彷徨,也并非恣意張揚,泰戈爾的文字是一抹獨特的清新,仿佛空曠原野上空彌漫的氣息,在鋪天蓋地的明媚陽光下,氤出似有似無的青草香,而通往愛與自由國度的大門,已被打開。
《飛鳥集》中有105段詩歌,每段僅是短短兩三句,卻展示了他身為不同的人內(nèi)心不同的欣喜。有時,他是新生的嬰孩,為母親的微笑而咿咿呀呀手舞足蹈;有時,他是陷入愛情的年輕人,因心愛的姑娘腮上一絲紅暈而贊頌愛情;有時,他是已入暮年的老人,靜靜坐在夕陽下,回憶一生的喜樂。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只是一名默默的過客,看盡世間萬物的瑰麗,留下閃爍的靈感,然后笑著離開。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無愧于人生,就好像“綠草是無愧于它所生長的偉大世界的”,崇高的人格雖然沉默,卻充滿神奇的力量。
盡管“曾經(jīng)受過苦,曾經(jīng)失望過,曾經(jīng)體會過‘死亡”,但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是令人快樂,生活喚起了對人生的熱愛,所有已經(jīng)過去的、正在經(jīng)受的或是即將到來的困苦與憂傷,都無法掩蓋生命自由的光芒。正如這句話所說,“不拒絕生命,而能說出生命之本身的,這就是我們所以愛他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