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平+劉友恒
【關(guān)鍵詞】河北正定;開元寺三門樓;石柱
【摘要】正定開元寺三門樓是唐代該寺的山門唐如意元年( 692)高僧日寶所建,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重修,清道光年間僅存下層12根八角形石柱和一根橫梁、清末民初石柱大多倒仆,1980年運至隆興寺保管1992年,正定縣文物保管所專業(yè)人員對殘斷的石柱進行了拼對、測量、記錄。本文在此基礎(chǔ)上對殘存石柱上的文字和線刻進行了初步研究,并依據(jù)有關(guān)資料對三門樓式樣進行了揣測?,F(xiàn)殘存的12根石柱雖風化剝蝕較重,但依然是研究唐代地名、官職、宗教信仰、建筑、雕刻藝術(shù)的珍貴實物。2008年,經(jīng)粘接、修復的12根石柱重立于開元寺。
開元寺是正定城內(nèi)的一座重要佛教寺院,坐落在縣城中心大十字街南路西,始建于東魏興和二年(540),初名靜觀寺,隋開皇十一年(591)改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更名開元寺,沿用至今(圖一)。
據(jù)現(xiàn)存實物及文字資料分析,唐代開元寺內(nèi)的建筑有三門樓、鐘樓、雁塔、法船正殿、寶堂及回廊。三門樓不同于其他建筑或磚石、或磚木結(jié)構(gòu),而是一座下為石柱、上為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閣,在建筑實物及歷史資料記載中均極少見。加之下層石柱上滿刻柱主題名及佛教經(jīng)、像等,又使原本罕見的唐代建筑平添了佛教藝術(shù)與史料價值,故備受人們關(guān)注。歷經(jīng)千年風雨,其上部的木構(gòu)部分早已不存,石柱也殘斷缺失。1980年,正定縣文物保管所將斷折倒仆在開元寺的三門樓石柱運至隆興寺保管(圖二)。
關(guān)于開元寺三門樓的歷史沿革,據(jù)現(xiàn)存石柱卜所刻銘文可知,其始建于唐如意元年(692),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重修,之后未見重修記載。許多文獻資料對此都有記述,如:元納新《河朔訪古記》、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重修真定開元寺記》碑文、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沈濤的《常山貞石志》、光緒元年(1875)《正定縣志》、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開元寺碑記》及20世紀50年代初的《雁北文物勘查團報告》等。其中《常山貞石志》不僅對時存的了門樓石柱的數(shù)量、現(xiàn)狀、尺寸、分布、題刻作了詳細記錄,而且還對題名中的相關(guān)問題進行了考證,是研究三門樓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由于現(xiàn)存文獻資料的記載較籠統(tǒng),三門樓在開元寺內(nèi)的具體位置多年來一直未解。1990年開元寺鐘樓修繕丁程竣工后,曾根據(jù)資料記載,在寺內(nèi)南北各挖過一條探溝,但均未發(fā)現(xiàn)三門樓的遺址。直到2008年,見到日本學者桑原騭藏的《考史游記》,從書中拍攝于1908年的開元寺三門樓遺址與鐘樓的照片可看到,三門樓位于現(xiàn)天王殿前的不遠處(圖三)。該書中記述:“……寺有三門樓,今已完全廢圮,梁斷基傾,僅二石柱孑然而立。石柱四周所刻的題名、佛經(jīng)及佛像等,皆為考古的好材料?!ū居邪舜笏?、四高塔,開元寺為其中規(guī)模最大者之一。然而今已零落,寺庭狹隘,堂宇窄小,僅有鐘樓、磚塔及三門樓之殘余尚存其面目。而且由于寺庭縮小,三門樓今已被完全置于寺外,日受天然或人為之破壞,真可惜矣!”由此也可得知,現(xiàn)在開元寺的規(guī)模較唐代小之近半。
20世紀80年代,按照上級安排,正定縣文物保管所對境內(nèi)文物進行了全面普查,借此契機,對現(xiàn)存石刻文物進行了調(diào)查、記錄、拓片和文字抄錄,擬整理一部正定貞石方而的系統(tǒng)資料。1992年5月至10月,文保所派員對開元寺唐三門樓石柱進行了整理。具體整理工作包括:1.對石柱殘段進行拼對、測量、記錄;2.根據(jù)石柱現(xiàn)狀,并參考《常山貞石志》,對現(xiàn)存石柱進行定位;3.對石柱上保存較好的經(jīng)、像、題名進行捶拓;4.參考《常山貞石志》和拓片,記述各柱內(nèi)容,并抄錄刻銘;5.編寫各柱說明;6.補正《常山貞石志》錄文之漏誤。
《常山貞石志》(以下簡稱《志》)卷6記:“凡存柱十二、橫梁一……尚有六柱及柱上橫梁已遍覓不得。”可知,三門樓石柱原為18根。通過志書對各柱位置的記述可知,18根柱橫列3排,縱立6行,形成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的平面布局(圖四)。此次整理中對散置石柱殘段一一對接,共得石柱12根,但完殘不一(圖五)。從該圖可以看出,《志》載“唯中大三門最東一柱無字者”,即2-1柱,今已無存;而《志》所不載的2-5柱,則是此次整理中所發(fā)現(xiàn)的較為完整的一根。
關(guān)于石柱的形狀與尺寸,《志》載:“石柱均由二石壘成,高一丈六尺三寸,每柱四面,面寬一尺三寸不等?!苯?jīng)與實物對照,《志》載“每柱四面”有誤。石柱為小八角柱,應(yīng)為四正面、四棱面。每柱均由上下兩段摞置,有明顯卷剎。柱頂或鑿圓卯,或留圓榫。柱項除一角柱3-1于相鄰兩面鑿卯外,余均于兩面鑿卯,以插接橫向闌額。中排2-3、2-4柱兩側(cè),2—2、2-5柱內(nèi)側(cè)上部卯下留有一縱長方形卯,以連接門上之額。卯下鑿痕延至柱底。通過對保存較完整的2-5柱實測得知,柱高為516厘米,柱四正面寬50~65厘米,棱面寬5~13厘米不等。茲將現(xiàn)存12根石柱整理情況分別記述如下。
一、現(xiàn)存12根石柱原刻內(nèi)容
因現(xiàn)存石柱殘缺斷折,且表面剝蝕、漫漶,原刻文字、圖像大多模糊不清,故各柱所刻內(nèi)容多依《志》載。
1-2柱即南起第一排東二柱?!吨尽份d為:“迤南大門樓中間東第二柱也?!痹撝棖|西兩側(cè)有卯,柱頂有圓卯。上石高221厘米;下石應(yīng)高295厘米,現(xiàn)因柱底部截去一段且留一榫,現(xiàn)通榫高257厘米。下石四面為民國十一年所改刻,南面為《重修開元寺碑記》,其余三面刻施主題名及捐款數(shù)額。將該石各棱面存留的刻字內(nèi)容與《志》相對照,從而獲知此段柱為1-2柱下石。依《志》載,該柱所刻內(nèi)容,南面四層依次為《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佛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佛像。西面三層依次為元和九年(814)七月八日節(jié)度使隨軍攝藁城縣令張逵、前恒府參軍攝主簿王誥、前恒府參軍攝尉鄭漕題名5行,佛像、供養(yǎng)像5身、佛像,云騎尉馮廣敬及妻題名2行、比丘尼道海等題名5行。北面四層依次為佛像,成行感及妻、息等題名2列并供養(yǎng)像,佛像2列,敬女七娘等題名7行及供養(yǎng)像。東而上層刻佛像、供養(yǎng)像、佛像,下層刻馮知命題名8行和供養(yǎng)像。東南棱而上刻供養(yǎng)像,下刻河西節(jié)度判官上護軍馮才悊題名3行并刻像。西南棱面上刻供養(yǎng)像,下刻悊女題名并像。西北棱面三層依次刻像,刻像題名并像,敬妻王題名并像。東北棱而上兩層刻像,下層刻庭珪等題名4行、刻像2身。
1-3柱 即南起第一排東三柱?!吨尽份d為:“迤南門樓中間大門東首大門柱也?!痹撝棖|西兩側(cè)鑿有卯,柱頂有凸起的圓榫。柱上石高209厘米,已斷為三塊。下石應(yīng)高307厘米,現(xiàn)已斷為三塊,最底下一塊又缺西半爿約100厘米。此柱北面無刻飾,其余三而所刻內(nèi)容為:南面刻飾可分六層,白上而下依次為大柱主杜世俊及妻、息、女題名,佛像,《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佛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佛像。西面四層依次為三門主汾州崇儒府左果毅劉承恩等題名10行,史威武等題名6行,張暠等題名6行,暉妻鄭等題名4行。東面四層為三門主版授懷州長史李師利等題名9行,梁州盤和縣上輕車都尉米山德題名2行、刻像及供養(yǎng)人題名5行(圖六),聶行感及妻、息題名2行,刻像及男敬颙合家供養(yǎng)題名7行。東南棱面于二層位置刻大功德主劉神縱合家供養(yǎng)題名,三層位置刻息歸宗等題名,六層位置刻功德主李龍等題名。西南棱面二層位置刻縱妻李氏等題名,六層位置刻龍妻吳題名。
1-4柱即南起第一排東四柱。《志》載:“乃迤南門樓中間大門西首大柱。”此柱卯、榫與1-3柱同。該柱現(xiàn)僅存上石,高225厘米。四面所刻字、像較清晰。柱南面刻飾內(nèi)容自上而下可分六層,依次為:大柱主文林郎劉文宗及妻、息題名,《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7行,佛像、乾元元年(758)四月五日田伏寶刊經(jīng)像發(fā)愿文、供養(yǎng)人田思禮及夫人彭氏題名并像、李嘉璲造觀世音題名中1行,《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8行,佛像及解慧寺主道嶷等題名2行。西面兩層為晉州惠本寺僧法師義恭等題名13列,周從直女等題名4行并像。北面五層依次為:大柱主劉開榮及妻、息等題名(圖七),《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阿彌陀佛像,乾元元年(758)四月十八日李思太妻趙二娘為亡息敬造多心經(jīng)一卷及阿彌陀佛像一鋪題記,周從直妻裴等題名5行并像。東面五層依次為:前滄州萇盧縣丞劉行善等題名8行,徐詳念等題名8行,禮息伏寶等題名12行、像6身,田伏寶妻、女題名10行、像6身,周智度等題名4行并供養(yǎng)像。東南棱面僅在第六層位置刻從微題名并像。西南棱面依次刻僧會辨等題名6行,李嘉璲造像題名5行,李嘉璲題名2行,周思聞女題名2行并像。西北棱面于四、五層位置刻有題名3行及周思聞妻李題名并像。東北棱面自二層位置始,依次刻李嘉燧母等題名2行,滿子修德寺等題名4行,十八娘等題名3行及刻像1尊,周思聞息題名1行并刻像。
1-5柱即南起第一排東五柱?!吨尽份d:“柱既仆地,故分為二。其殘泐者皆系斧鑿痕,因不能定其為某門之柱。”該柱僅存上石,高154厘米。根據(jù)柱項兩側(cè)卯和柱頂圓卯與東側(cè)對應(yīng)的1-2柱同,故定為1-5柱。柱四面刻飾內(nèi)容為:南面可分四層,一層已劃毀,二層刻《佛說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三層刻佛像及題名2行(字多泐),四層刻《佛說波羅蜜多心經(jīng)》17行(據(jù)《志》載),被劃毀。西面三層依次為閻等題名7行(字多泐),供養(yǎng)像2列,試息貞、妻周等題名4行并供養(yǎng)像。北面兩層,七層上半部字多泐,下半部刻周甘羅題名2行、供養(yǎng)像2列8尊;下層刻順女郄氏等題名6行并供養(yǎng)像。東面上層刻尼大智等題名I l行,下層刻題名6行(已被劃毀)?東南棱而刻汾州靜方寺都維那道安題名大字1行。西南棱面于二、三層位置刻汝南郡開國公題名2行,祖李玄試妻題名并供養(yǎng)像。西北棱面于下層位置刻順息德亮題名、供養(yǎng)像2身。東北棱面刻晉州惠本寺法師義恭題名。
2—2柱 即南起第二排東起第二柱:《志》載為“中大三門東第二柱”。該柱首失,卜部東半爿、下部西半爿及底部缺失。所存者斷為四塊。柱西而鑿有長槽,槽下施立頰延至柱底。北、東兩面皆為毛面,僅于南面刻題名和經(jīng)像四層,自上而下依次為:柱主版授瀛州清苑縣令翟長義及妻、息,版授冀州南宮縣令弟長堪及妻、息等題名;佛像;諸葛知微及妻、息刻經(jīng)題名并供養(yǎng)像9身;佛像及明隆慶、萬歷年題名2行。
2-3柱 即南起第二排東起第三柱。《忐》載:“此柱為中大三門樓中間大門東首一柱”該柱柱頂留有圓卯,柱項東西兩側(cè)面鑿有上下兩層卯,其下各有立頰延至柱底,今僅存痕跡。該柱上石保存完整,高58厘米;下石應(yīng)高458厘米,斷為五塊,今僅存三塊。柱北面作毛面,南面刻像題名,分為四層,自上而下依次為:大柱主版授滄州鹽山縣令張君相及妻、息,版授徐州彭城縣令弟孝惜及妻、息等題名;釋迦牟尼佛像;成難及姊妹兄弟造像、刻經(jīng)、題名并供養(yǎng)像和三門主路待賓等題名;第四層刻唐大歷十二年(777)《解慧寺三門樓贊并序》。
2-4柱 即南起第二排東起第四柱?!吨尽份d“中大三門中間大門西首大門柱”。此柱柱頂有圓卯,柱項東西兩側(cè)所鑿上下兩層卯及所設(shè)立頰與2-3柱同。柱上石完整,高58厘米;下石應(yīng)高458厘米,今斷為五塊,西側(cè)底部缺半爿約40厘米。柱北面作毛面,南而雕飾可分六層,自上而下依次為:大門柱主彭襲威及妻、息,版授懷州長史李伏奴及妻、息等題名;佛像;《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6行;王吳八造經(jīng)題名并供養(yǎng)像;釋迦牟尼佛像;吳難過女等敬造釋迦牟尼佛一鋪題名6行并像5身。
2-5柱 即南起第二排東起第五柱。《志》無載。此柱首失,只留下石,現(xiàn)斷為四塊,高458厘米。因柱貌與2—2柱同,故推定為2-5柱。柱東面下槽長53厘米,立頰已被鑿毀。西、北兩面作毛而。南面刻飾三層,依次為慗遠并妻,息題名;《妙法蓮花經(jīng)》21行;佛像及經(jīng)文,其下部泐。東南棱面刻經(jīng)已被劃毀。
3-1柱 即南起第三排東起第一柱?!吨尽份d:“乃迤北大三門樓最東第一柱也?!敝袌A榫,柱項南、西兩側(cè)有卯。柱上石高160厘米,下石高256厘米。上石橫斷為二;下石縱斷為東西兩爿,每爿又橫斷為二,西半爿缺失25厘米。該柱南面作毛面,東面無字,西、北兩面圖、文較清晰。西面刻三rJ主上柱國郄君徹等題名8行。北面上層刻大柱主王孝謹?shù)阮}名4列,下層刻佛像及清信上劉興宗并妻題名。
3-2柱 即南起第三排東起第二柱。《志》載“乃迤北大門樓東第二大柱也”。柱頂留圓榫,柱項東西兩側(cè)有槽。上石高154厘米,下石應(yīng)高362厘米。今上石橫斷為四。南面刻飾分為四層:第一層“主”字下刻《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13行,第二層為阿彌陀佛像,第三層刻文邑村功德主靳文恪及息、女等造像題名并供養(yǎng)像12身,第四層刻經(jīng)主賈敬遠等題名5行并供養(yǎng)像。西面三層依次為三門主靳玄恪等題名11行,靳全節(jié)等題名13列,經(jīng)主周仁貴題名5行并供養(yǎng)像。北面三面依次為大三門主朝議郎行藁城縣令柳浩等七位官員題名7行,《五臺山圖》并題字(漫漶不清),《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并序》21行(泐甚),東面三層為司屬寺錄事靳維等題名8行,李小師妻等題名11列,經(jīng)主周從直等題名5行并供養(yǎng)像。東南棱面于第三層位置刻供養(yǎng)像2身,第四層位置刻靳希芝題名并供養(yǎng)像。西南棱面第i層位置刻供養(yǎng)像2身,第四層位置刻經(jīng)主游子題名并供養(yǎng)像和經(jīng)主張道恭題名并供養(yǎng)像。西北棱面于第二層位置刻像l身,第三層位置刻經(jīng)文4行。東北棱而于第二層位置刻像1身,第三層位置刻經(jīng)文4行
3-3柱 即南起第三排東起第三柱?!吨尽份d:“為迤北大i門樓中問大門東首大柱。”此柱缺首,僅存上石,高100厘米,據(jù)《志》載:唯南向無字,西面第一層刻三門主劉君及妻、息,版授代州都督劉昉仁及妻、息,彭君盛及妻、息等題名6行,及彭由鵲等題名2列,第二層史世樂題名8行;北而第一層為大門樓主慕容通仁及妻、息等題名,第二層刻上輕車都尉太原郡王仁恭及妻、息等題名;東面第一層為三門主前廉州豐城縣尉鄭客郎等題名10行,第二層為李玄本等題名9列,第三層刻謝崇業(yè)等題名10列。今石上文字僅存兩面第一、二層,北面第一層,東面第一層及第二層前兩列。
3-4柱 即南起第三排東起第四柱?!吨尽份d:“乃迤北大三門樓中間大門西首大柱也。”柱頂鑿有圓卯,柱項東西兩側(cè)有卯。上石高234厘米,斷為兩塊;下石高282厘米,斷為四塊。每面刻飾為兩層,上層四面連同棱面刻《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jīng)》。下層上部均刻佛像,像下南面為經(jīng)主彭友子等題名5行并供養(yǎng)像,西面為經(jīng)主甄懷貞等題名4行并供養(yǎng)像,北面為經(jīng)主周懷口、周從直題名并供養(yǎng)像5身,東面為經(jīng)主趙近休等題名并供養(yǎng)像5身。東南、西北棱面分別于第二層位置刻經(jīng)主希嶠題名并供養(yǎng)像,其余二棱面均刻佛像?!吨尽份d:“北面右棱面有‘佛說藥師經(jīng)一卷七字,蓋卷末也。是經(jīng)序次自北而東、而南、而西,迄于北面右棱。”
此外,三門樓石構(gòu)件尚存一中大三門中間大門柱上的闌額,《志》稱為“橫梁”。據(jù)《志》載,橫梁“高一尺五寸一分,廣一丈二寸j=分”?,F(xiàn)存殘長375厘米(不包括榫),左側(cè)缺失約12.5厘米,高48厘米,厚24厘米,右側(cè)榫也不完整。北面無字,南面正中刻“中大三門主合一百”,兩側(cè)刻支君才等題名50行,共973字,泐193字(圖八)。其中別體字的寫法“皆武后所制字”。另據(jù)《志》載,橫梁右端與柱斗笱處刻有“大周”二字,今泐不可見。
除上述12根石柱和一闌額外,尚存一些零散的殘斷石柱和石構(gòu)件。計有:
1.柱礎(chǔ)三方,略呈方形,邊長約100厘米,厚約50厘米,均殘斷。
2.殘柱頭一段,相鄰兩側(cè)有槽,為角柱特征,殘長70厘米。
3.殘柱頭三段,呈縱剖條狀,分別長168厘米、250厘米、119厘米,其中兩塊殘留刻字,均為題名。
4.斷柱9塊,每塊高約50 - 70厘米,其中三塊刻《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一塊刻“大中十年三月六日”,其余無字。
5.抱框殘段共12塊,長短不等,上淺浮雕纏繞打結(jié)海石榴狀紋飾(圖九),原為中大三門中間四根石柱上鑿下之物。
6.上門檻兩段,底邊飾纏枝花紋,一段殘長328厘米,高42厘米,厚20厘米,其上有三個門簪,中間一個為八角形,兩側(cè)為方形,均刻花紋;另一段殘長160厘米,上存一個門簪。
7.殘石柱兩段,可拼接為一,長120厘米。
上述殘石中,9塊高度為50~70厘米的斷柱系1989年重修鐘樓落架時于檐柱下發(fā)現(xiàn),時置于柱礎(chǔ)上,分析是后世重修鐘樓時為使柱頭達到一定高度而墊置的…。
二、石柱刻飾內(nèi)容綜述
綜觀三門樓12根石柱和一段闌額上所刻飾的內(nèi)容,計有三門柱、大門主、大門柱主、中大門主、中大三門主、大門樓主題名,佛像、經(jīng)文及經(jīng)主、像主題名,供養(yǎng)人像及題名,《五臺山圖》和兩篇碑文,均于每柱各而分層布列。題字多正、行書。有年號者為:1-2柱西一層元和九年(814)七月八日節(jié)度使隨軍攝藁城縣令張逵等三位官員題名,1-4柱南三層乾元元年(758)四月五日田伏寶刊經(jīng)像發(fā)愿文等,1-4柱北四層乾元元年(758)四月十八日李思太妻趙二娘為亡息敬造多心經(jīng)一卷、阿彌陀佛像一鋪,2-3柱南四層大歷十二年(777)六月六日《解慧寺三門樓贊并序》,斷柱殘石上的宋大觀年間( 1107-1110)《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和唐大中十年(856)刻銘,2-2柱南四層有明隆慶、萬歷年題名,1-2柱下石南面為民國十一年(1922)磨去原內(nèi)容刊刻的《重修開元寺碑記》。題名中有官吏、平民、僧尼、善男信女等。各柱首層柱主題名中有官職者多攜全家一并題名,其中尚涉有解慧寺僧。所刻經(jīng)文除《救苦觀世音經(jīng)》《妙法蓮花經(jīng)》《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jīng)》《佛說藥師經(jīng)》各一外,皆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柱上佛像皆為線刻,分刻銘、不刻銘兩種??蹄懳恼哂械膶懨飨裰?、造像時問和名稱,如:1-4柱南而第三層佛像下刻發(fā)愿文:“弟子田伏寶為先亡父兄,見存母弟,往為¨虧十善、不樹福緣,侄巖殞命同羅,女子哭辭于白日,虔心告佛,磬志歸依,敬就三門石柱刊阿彌陀佛、蜜多心經(jīng),以乾元元年四月五日鐫鏤功畢。桑海有改變遷移,經(jīng)像固存乎不朽。合家眷屬,法界有緣,同沾斯福?!?-4柱北面第三層刻佛像,第四層刻銘文:“李思太妻趙二娘為亡過息日敬造多心經(jīng)一卷、阿彌陀像一鋪,乾元元年四月十八日敬造功畢。”
有的銘中未記造像時間,如1-4柱西南棱而第二層銘文為:“李嘉璲弟嘉賓為亡息敬造觀世音菩薩供養(yǎng)?!?-3柱南而第i層棱而刻:“宜安鄉(xiāng)標德村像主成難及姊妹兄弟同造釋迦牟尼佛及救苦觀世音經(jīng)一卷,合家普同供養(yǎng)?!?-4柱南面第六層刻佛像,第七層刻銘為:“過女為亡過父母敬造釋迦牟尼佛一鋪。”3-2柱南面第二層刻佛像,第三層銘文為:“文邑村功德主靳文恪,息武騎尉聘禮、妻周,息福慶、妻郎,慶息武騎尉克俊、妻張,息比丘僧克釰,比丘尼普光、比丘尼口度,俊息騎都尉義興、妻口口口,俊息待昭,興息德信,德斌女口,昭女端正敬造阿彌陀佛合家供養(yǎng)?!?/p>
在3-2柱北而第二層線刻《五臺山圖》并題名,有別于其它柱,《志》中記:“右圖并題字頗多漫漶。其中刻狀如丘隴者五。各按所在之方位題之日某臺。左右上方各有所圖,其狀莫辨?!杉次迮_山圖也?!?/p>
石柱上尚鐫刻有唐大歷十二年(777)《解慧寺三rJ樓贊并序》、宋大觀年間《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民國十一年《重修開元寺碑記》。前兩篇碑文不僅是研究三門樓時代、形制、沿革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開元寺歷史的不可多得的文字資料,故尤為重要。
三、石柱上鐫刻的碑文解讀
1.《解慧寺三門樓贊并序》
刊刻于2-3柱南面第四層。據(jù)《志》載,碑文正書18行,滿行50字,共770字(圖一O):現(xiàn)此層石斷為兩段,上段失339字,下段失153字,存字隱約可辨者134字,不可辨者144字。因該碑文系記錄三門樓現(xiàn)存最早的文字資料,故依《志》所載移錄如下:
解慧寺三門樓贊并序
朝請郎行藁城縣主簿李宥撰
后魏興和二年置寺,名之靜觀。大隋開皇十一載也,改創(chuàng)解慧為文。北近滹沱大川,西負井陘巨鎮(zhèn)。山勢邐迤,依依目前;河流潺湲,繚繞金剎。寶殿昔立,長廊舊成,門之不修,梵宮未備。口如意年中,有高僧日寶棄世從道,秉心安禪,悟真如,達無生。白日雨天花為香,清夜擁姜龍為衛(wèi)。愿修佛事,隨喜興功,大圣啟心,群生響應(yīng)。乃親自仗錫詣乎山林,尋高松,求巨石。艮工庶木,剡之為棟;山神指石,石化為柱。既人神乎戮力,乃何往乎不濟。然后雕朱粉,鏤文彩,基上為門,門上為樓。三門之義其大矣哉。是將化群俗,崇善因,悲火宅之將焚,引凡愚于凈界。雙林之地,寶樓化域,有千般蕙草明媚于前,列百丈喬林郁盤于后。清心一陟,如登刃利之天;梵宇遍游,悉獲菩提善果。頃北虜南侵,河朔驚震,城郭宮室,烈火而焚,父子兄弟,揮刀而死。大師樓上隕身而下,毫發(fā)無傷??谡b佛頂神經(jīng),刀仗乃向身而斷壞;心持救苦之念,寶樓乃大火不能燒。胡曉群口,啟愿而口。北有雁塔,建乎齊朝。香剎上凌青云,登陟迥超三界,為蒼生大栰,令迷津自達彼岸;鎮(zhèn)滹沱巨水,乃河龍不敢南侵,此乃寶公前生所造。人傳圣跡,悉有明征。寺內(nèi)口德璨海,童子出家,清心入道,為梵宮之主。,繼前圣之心,上坐崇后,口年披衣,口立大功。建寶堂于常住,精持般若,開釋教于蒼生,同力禪宮,俱成佛事。維那法廣、性明、了智、通惠,為僧眾之領(lǐng)袖,秉伽藍之紀綱。合寺僧徒,悉皆清靜,少長有禮,威儀不忒,持缽同歸。想祗園而目睹,洗足圓坐如釋迦乎。斯在口口尉于此口簿,于是口口口焉,春秋廿有四也。性狂簡,非佛法,忽經(jīng)戒,傲三寶,出入以漁獵為樂,膳食以酒肉為味??谝萜湫?,三涂業(yè)成。有大法師珠口,余之義兄也,身長七尺,江目??冢拿饔耒R,包凈蓮花,演大乘經(jīng),救蒼生于此邑。至四月初結(jié)夏茲寺,招余往來。初言禍福之門,再指吉兇之道,愍我如是,令歸善因。余知昔非,稽首從命。謂余日:圣跡如是,大功無記,千歲之末,誰人共傳?子其志之,請不辭也。敢不承命,書詞后焉。其詞曰:大師寶公能安禪,至今日乎一百年;過門樓乎金剎前,念救苦兮賊不害;力禪通兮火不燃,成大功而百三天;故有為以入無為,結(jié)有緣乎福無邊。
大歷十二年六月六日記
周贏金書 尚獻鐫
碑文首行記寺院沿革,東魏興和二年(540)置寺,名凈觀,隋開皇十一年(591)改為解慧寺。然碑文卻未記何時改為開元寺。《唐會要》記:“開元二十六年,敕天下諸州各以郭下定形勝觀寺改以開元為額。”又記:“天授元年( 690)十月二十九日,兩京及天下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至開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并改為開元寺?!遍_元二十六年為738年,而該碑刻立時間為大歷十二年,即777年,然碑題寺名仍為“解慧寺”,而不稱“開元寺”二對此,沈濤認為:“竊意此本北朝1日剎,天授時改為大云,開元時又改開元,而解慧之名并稱不廢,作贊時仍書1日號耳?!睆谋目芍_元寺內(nèi)建筑在三門樓未建之前已是“寶殿昔立,長廊1日成”,“北有雁塔,建乎齊朝。香剎上凌青云,登陟迥超三界,為蒼生大栰,令迷津自達彼岸”,基本勾畫出了開元寺初唐時的建筑布局。同時可知,正殿臺基較高,殿內(nèi)置寓意普度眾生的大栰。碑文中還明確指出,開元寺內(nèi)磚塔建于北齊時期,時稱“雁塔”。但是,我們2005年對該塔重修時,發(fā)現(xiàn)塔剎頂端寶珠表面鑄刻的銘文明確記此塔“白大唐貞觀十年四月初八日定立”,所以對雁塔建于北齊之說應(yīng)打個問號。
對于三門樓的修建時間、建造人及大概形制,碑文稱:“如意年中,有高僧日寶棄世從道,秉心安禪,……親自仗錫詣乎山林,尋高松,求巨石。良工庶木,剡之為棟;山神指石,石化為柱?!缓蟮裰旆?,鏤文彩,基上為三門上為樓。三門之義其大矣哉?!标P(guān)于“三門”,《佛學大辭典》釋:“山門之形制如闕,開三門故亦日三門。又只有一門亦呼三門。蓋標幟無空、無相、無作,三解脫之門稱也”然而,開元寺三門樓建好不久,“北虜南侵,河朔驚震,城郭宮室,烈火而焚,父子兄弟,揮刀而死。大師樓上隕身而下,毫發(fā)兀傷”。此處的“北虜”,有人曾視為契丹人[2]。根據(jù)碑文所述,此事當發(fā)生在唐如意元年(692)三門樓建成后、寶公尚健在的時間段內(nèi),故分析當指發(fā)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等叛軍。唐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以入朝討奸相楊國忠為名,起兵范陽發(fā)動叛亂,率20萬大軍南下。十二月,叛軍進犯常山(今正定)。常山太守顏杲卿與長史袁履謙等殺安祿山將蔣欽湊,執(zhí)高邈、何千年,起兵討叛。十五年正月,史思明、蔡希德攻常山郡,城中兵少,寡不敵眾,御備皆竭。八日,常山城陷,史、蔡縱兵殺萬余人,執(zhí)顏呆卿、袁履謙送往洛陽。由此看來,此次戰(zhàn)火也殃及到佛門凈地。
其后碑文記述了寶公之后,寺主僧璨海與維那法廣及合寺僧徒建寶堂于常住,同力禪宮、俱成佛事之功德和時任大法師約李宥撰寫此碑文之過程。最后八句七言詞同樣緊扣j門樓修建之主題。從其中“過rJ樓乎金剎前”一句,也可得知三樓與寺院主殿的位置關(guān)系。
該碑文雖僅700余字,但它確系研究開元寺沿革、三門樓修建和式樣等的現(xiàn)存最早的文字資料,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2.《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
刻石現(xiàn)已斷為三塊。系1989年落架重修鐘樓工程中校正柱礎(chǔ)時發(fā)現(xiàn),時均疊置于檐柱柱礎(chǔ)之上。碑記分正文與題名上下兩部分,中間以橫線相隔:由于柱石剡斷后按尺寸打磨,故正文部分中間每行缺失5字,題名部分下部每行缺失2字。正文部分碑題《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橫書,且與下部縱書碑文以橫線隔開。碑文16行,滿行13字,現(xiàn)行存8字(圖一一),錄文如下:
夫崇奉圣口口口口口梵剎必先三門本寺口口口口口后魏興和二年置寺口口口口口寶為門樓三間乃唐口口口口口按碑刻云乾寧五載口口口口口唐天祜三年中刻自口口口口口年矣上則屋瓦破漏口口口口口牖圮坼戶臬側(cè)陷急口口口口口義大師元公發(fā)心重口口口口口僧重資共作緣事同口口口口口菩薩普明大師福定口口口口口宇善感人心施者輻口口口口口一新榱桷堅密檐楹口口口口口自天降乃是非常之口口口口口不可以不紀時大口口口口口月十日記撰口口口口口段概
刻立時間處“大”字后佚,但隆興寺現(xiàn)存有段概書的大觀二年(1108)《敕文札子》碑[3],故分析此碑亦應(yīng)為大觀年間鐫刻。從殘存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此碑記記述了開元寺、三門樓的始建、重修及大觀年間的殘破狀況,以及慈義大師、福定大師重修等事宜。從其中“屋瓦破漏……牖圮坼戶臬側(cè)陷”,可以看出三門樓至大觀年間屋頂、裝修的殘破情況。正文下題名部分不錄,但從中不僅可知宋末開元寺的僧職情況,還可得知正文提到的“口義大師”系重修三門功德主、冀州天寧寺賜紫慈義大師,普明大師福定負責修建三門。該碑文雖簡短,但也不失為研究三門樓的重要資料。
開元寺鐘樓自建成后雖經(jīng)歷過多次重修,但現(xiàn)有資料可考的最為徹底的大修應(yīng)為清嘉慶年間。嘉慶十四年(1 809)《重修開元寺碑記》記:“嘉慶十年九月,鐘樓忽頹,邑人觸目愴心,慢戄圖之墮也。爰倡議捐修……工始于嘉慶十年九月,成于十四年四月?!睆溺姌菤垑某潭群凸て诳?,此次重修不同于以前的修補。因此可以說,1989年落架重修鐘樓時于柱礎(chǔ)之上發(fā)現(xiàn)的《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刻石殘塊,應(yīng)是清嘉慶十年至十四年重修鐘樓時,將一石柱截斷后支墊在柱礎(chǔ)上的。
(未完待續(xù))
[1]聶連順,林秀珍,袁毓杰:《正定開元寺鐘樓落架和復原性修復》(上),《古建園林技術(shù)》1993年5期。
[2]郭開興:《正定大觀》,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983年12月,正定縣文物保管所自車站街征集到北宋大觀二年段概書《敕文札子》石碑,系卜世紀70年代于正定兩北城墻基出土。此碑原系正定洪濟寺之物。
[責任編輯: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