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壯壯
農村初中的孩子們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盡管農村的客觀條件非?,F(xiàn)實,卻無法對孩子們渴望美術課的眼神熟視無睹,筆者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第一線待了將近10年,對于美術課在農村初中如何開展教學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與教訓,而且現(xiàn)在仍然走在探索的路上,下面只是對農村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點看法。
一、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的現(xiàn)狀
農村中學現(xiàn)在最大的現(xiàn)狀就是無論學校還是家長對美術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仍然唯分數(shù)、唯升學率為上,絕大部分家長認為美術、音樂不是“正課”,學習這些科目甚至有點“不務正業(yè)”。農村中學美術專任教師的稀缺,造成中學美術教師“孤家寡人”,嚴重制約著課程教學的開展,制約著美術教研工作的進行。農村中學的教學條件落后,沒有教學中所需要的相關材料及用具,或因缺乏資料和多媒體的應用導致課堂氣氛低沉,講課呆板,使學生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學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美術教師參加美術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造成教師教學觀念更新慢,教學方法落后。農村初中生從小學開始,就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美術教育和教學,加上家長的不重視,學生的興趣很難得到支持和發(fā)揮,學生對美術的理解,完全停留在美術就是畫畫的簡單理解當中,這就給初中美術教育教學,特別是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美術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
二、如何在農村初級中學開展好美術課堂教學
1.引導學生,激發(fā)熱情,培養(yǎng)興趣
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xiàn),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fā)其熱情。還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比如,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校生活》第一課小伙伴,可以從班級內找到各種頭部基本型的學生示范,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畫出同桌,或者最熟悉的人(例如爸爸媽媽),先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著手,有了興趣,學生才喜歡學。
2.因地制宜,努力開發(fā)地方美術資源
我國大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根植于民間尤其是廣大農村,農村學校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形式和眾多的自然資源,只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就會看到諸如小溪邊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農家些柴禾堆的各種秸稈,這些都是進行工藝制作的好材料。結合當?shù)刭Y源,可以通過剪、貼等手段進行工藝創(chuàng)作,達到藝術設計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造型能力。走出課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結合本土實際特色,挖掘鄉(xiāng)土文化,山區(qū)學校還可進行泥土、木工制作;湖灘地帶學??捎昧鴹l、蘆柴制作草編小用具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開展各具特色的鄉(xiāng)土美術教學。
3.言傳身教,多做示范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美術教師也要像語文老師寫下水作文一樣多做示范。它既形象生動,又直觀,易于理解、領悟,是學生既感興趣又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學方法。最好的教學語言就是教師的肢體語言。
4.盡可能多地把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xiàn)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jīng)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地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教學示范,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
參考文獻:
李強.農村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1(10).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