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玉 黃金微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對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傾聽;能力
傾聽是語言交流不可缺少的部分,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不僅實現(xiàn)了語言的交流,還培養(yǎng)了較高的語言思維能力,促進了語言雙向交流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在當前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在家里當慣了小公主和小皇帝,不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地培養(yǎng)他們的傾聽能力,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不斷提高。
一、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引導快樂傾聽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在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耐心認真地傾聽教師和同學的語言顯然是不可能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學生喜歡活潑新穎的課堂活動,教師就要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快樂傾聽,從而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或古代人物為學生講述小故事,讓學生的傾聽能力得到提高。如,在學習誠信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曾子殺豬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傾聽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習慣,引導學會傾聽
聽是人出生就擁有的基本功能,但是否能夠傾聽有效信息和篩選信息,達到傾聽的有效性就需要人進行學習了。小學生因為年齡方面的限制,在傾聽的過程中往往喜歡讓別人聽自己說而自己不愿意聽別人說,這是一種不好的傾聽習慣,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引導。在課堂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傾聽,首先要保證專心致志地聽講和聽同學發(fā)言,心里不能開小差,其次要耐心地傾聽,別人發(fā)言未結束不能隨便插嘴,最后要仔細傾聽,當他人發(fā)言完不要又重復他人的問題和想法,當然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最后是要虛心接受,他人發(fā)言中有值得學習和采納的觀點要虛心接受,及時修正自己的觀點。
三、引導激勵評價,學會樂于傾聽
在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正確評價學生,為學生樹立傾聽的榜樣,促進所有學生樂于傾聽。例如,在教學中,針對某些認真傾聽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恰如其分地做出評價,如,“你看他眼神專注地看著黑板,聽得多認真?!钡日Z言不僅讓這位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不斷進取,也讓其他學生找到了學習的榜樣,耐心傾聽。如,當學生指出不同觀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夸獎學生聽得仔細和想得全面。總之,引導激勵評價可以讓課堂氣氛變得活潑有效,讓學生找到傾聽的樂趣,在傾聽中形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袁鵬.讓傾聽在學生的心底生根[J].河南教育,2005(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