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君
【課程開發(fā)緣起】
2013年7月,第十三屆新教育年會在杭州舉辦,閉幕式上朱永新教授說: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課程則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才會有教育的精彩涌現(xiàn)。就課程而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北京十一學校因生而異的個性課程表、成都草堂小學的詩意課程、華德福學校的師本化教材等舉措都和學校特性緊密相關,可以廣泛“借鑒”,但不可以隨意“拿來”。
當我校確立了“豐富綠色內(nèi)涵、激活發(fā)展因子”的辦學目標,提出“讓孩子幸福在當下”,推出“午間半小時”“快樂三點半”、周三無作業(yè)等舉措時,作為一名低段班主任,該怎樣開發(fā)自己的班本課程呢?
我想到了自己的名字:學君。經(jīng)考證:“君子”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易經(jīng)》,而不斷完善它的是孔子,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一詞就出現(xiàn)了107次。做君子,是古人最大的追求;做君子,也是古人最大的榮耀?,F(xiàn)在,“君子”這詞被人們漸漸冷落,是因為大家覺著標準太高了。其實這是認識的誤區(qū),2000多年前的孔子明確指出:無論你是平民或貴族,凡有德有才者,都可稱為君子。因此“君子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石。
結(jié)合我所教的年段,巧用我的名字,經(jīng)過三四年的實踐,我們擁有了“學君課程”多重奏。它是以“學君之家”班級文化課程為核心,生長出了“開學課程”“養(yǎng)成課程”“博學課程”等課程,囊括了班級生活的林林總總。
為推進課程建設,有效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我們推出了具有低年級特色的評價小妙招:神奇箱、悄悄話信箱、魔力手環(huán)、快樂存折、作業(yè)免做券、紅黑榜,使“學君課程”的開發(fā)有溫度又有色彩,孩子們健康成長之路成了課程最美的軌跡。
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學君之家的孩子們要尚禮、勵志、博學、篤行,真正成為“今日孜孜學子,明日謙謙君子”,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于是我們深化了“君子之學”博學課程,包括“日日精彩講不完——講故事”“周周精彩看不完——看電影”“月月精彩游不完——游四方”三內(nèi)容。這里要闡述的《跟我“游”四方》屬第三版塊。
【課程目標定位】
“跟我‘游四方”,這里的“游”定義為“神游”。家長和孩子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旅游地,變身“大小導游”,通過圖片、視頻、PPT等形式,大手拉小手向“小游客”們介紹展示,使“小游客”們?nèi)嗽诮淌遥瘛坝巍彼姆?,“行”萬里路。
1.拓寬眼界
眼界有多寬,心就有多大?!案摇嗡姆健保尯⒆觽儾怀黾议T,不出校門,“游山玩水”,體驗旅途生活,積累旅行經(jīng)驗,通過同學及家長的視覺感受大千世界的蓬勃與快樂。
2.提高能力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案摇嗡姆健蓖ㄟ^與家長合作,與同學家庭合作,激發(fā)了“小導游”的興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課程實施過程】
1.一紙情深意切的親子召集
要么讀萬卷書,要么行萬里路,思想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對在校學生來說,讀萬卷書易,行萬里路難!春游秋游已是奢侈,要做到“月月精彩游不完”,帶著全班孩子每月出游,不現(xiàn)實不可操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薄案摇嗡姆健?,試圖通過“小導游”的視角解讀感受了解外面的世界。
對于低段的孩子,哪怕是自己曾經(jīng)游過的地方,要全程“導游”,也是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導游”過程需要家長攜助,是在“大小導游”的帶領下“神游”各地。
于是,我們向家長發(fā)出了情深意切的親子召集:
您一定帶著孩子游歷過不少地方,是哪兒讓您印象最深刻呢?本學期我班將開展“跟我‘游四方”活動,二三四五月各一次,共四次。如果你有時間有精力又很樂意,可自己當大導游,孩子當小導游,分工合作,通過視頻、圖片、照片等形式向全班同學介紹,讓別的孩子不出家門、不出校門感受分享您旅途的樂趣。活動后,我們將給您和孩子頒發(fā)證書。歡迎積極短信報名,請注明:旅游地、×××家庭。謝謝!
2.一份集思廣益的共同規(guī)劃
集思廣益,“學君之家”才能體現(xiàn)出影響力,彰顯出生命力。我們一發(fā)出班級召集令,就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響應,他們紛紛報名。根據(jù)所報旅游地,我們排表規(guī)劃:
第一站先讓“小游客”們“瀏覽”全國,有山東、福建、江蘇、北京,初步感知中國的地形概況。第二站是海島游(舟山白沙島、韓國濟州島、馬來西亞沙巴)、德國和意大利游,了解國內(nèi)外海島的異同及歐洲的別樣風光。第三站是海南三亞游,感受熱帶風光。四戶家庭各有側(cè)重(名勝、美食、游樂),分工合作。第四站是張家界、鳳凰古城、寧波、香港游,其中有三戶家庭“導游”香港,他們選擇的海洋公園、迪斯尼樂園讓“小游客”們癡迷陶醉。
為讓活動順利開展,我們約定:家長提前10天上傳“大小導游草案”,提前3天進教室試放圖片、PPT、視頻等。同一旅游地的家庭要積極溝通,爭取不重復并有所側(cè)重。后面需講的家庭前幾次活動可前來觀摩,這讓我們的活動站站有提升,越“游”越精彩。
活動后,不管是“小導游”,還是“小游客”,可積極撰文,上傳到班級博客“學君之家”,發(fā)表自己的感想感悟。
3.一場齊心協(xié)力的實兵演練
學期初,學校剛好要進行“完美教室”評比,其中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參觀教室。實兵演練就從“導游教室”開始。
我先根據(jù)教室布置與班級文化寫了一份“完美教室導游詞”。通過學習,孩子們明白導游詞要注重感情的交流,有禮貌,特別是開場白及結(jié)束語。導游詞設計要根據(jù)參觀路線,需一邊指引一邊介紹,盡量口語化。
我們在班中“招聘大小導游”,大導游按參觀路線介紹教室的顯性文化,并機智回答參觀者提出的問題。小導游配合大導游,在大屏幕上隨機呈現(xiàn)班級隱性文化。
每接待完一批參觀者,我們組織同學們進行評價。把評價權(quán)讓給孩子們。通過評價讓大小導游明白自身的優(yōu)缺點,使孩子們在評價中提高,在評價中發(fā)展,從而敢說、愛說,進而會說。
評價完后,我們開展“挑戰(zhàn)導游”活動,如成功,就擁有了下次參觀的“導游權(quán)”和導游詞的“優(yōu)化權(quán)”,為一批有自信、有能力的孩子提供了鍛煉機會。實兵演練中,孩子們了解了導游過程的基本方法,懂得了導游還應隨機應變,合理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
如今,我班的“大小導游”團隊已經(jīng)接待了不少客人,有“校完美教室”評審組、全體家長、區(qū)內(nèi)外甚至長三角兄弟學校的領導教師團體……他們出色的講解贏得了來賓的贊揚,還為班級獲得“校完美教室”“蕭山區(qū)十佳教室”“浙江省優(yōu)秀中隊”“新教育全國十佳教室”立下了汗馬功勞。
4.一段攜手共進的成長旅程
(1)親密無間有溫度
古希臘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感情是由交流堆積而成的。任何一種感情的升華都有賴于交流?!案摇嗡姆健被顒樱H子配合,選景取材,分工合作,在文字圖片視頻的剪輯中,增進了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在排練解說中提高了兩代人的融洽度。
活動第一個上場的家庭是爺爺和她的孫女。這是一位不幸的女孩,幼小時父母離異,后來媽媽沒來看過她,爸爸忙著去新西蘭,無暇顧她。這又是一位幸運的女孩,集祖輩無限疼愛于一身,她爺爺為了讓小孫女感覺與別的孩子無異,率先報名。這位可敬的爺爺,他不會做PPT,“導游”時放的是一組旅游照。
湖南衛(wèi)視的《爸爸去哪兒了》,浙江衛(wèi)視的《爸爸回來了》,兩檔明星親子節(jié)目在熒屏走紅,折射出的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父愛的邊緣化。在召集過程中,我積極引導爸爸群體參與?;顒雍?,孩子們感覺爸爸比以前更加關心自己,爸爸們也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被需要。
(2)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梯度
《跟我“游”四方》前期準備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由易到難。
第一步是家庭根據(jù)申報旅游地尋找資料,確定家庭中的主講者、配合者,并撰寫導游詞。
第二步是活動預熱。在教室張貼有關旅游地的風土人情的文字圖片,讓“小游客們”前期有所了解。
第三步是預講。幾戶家庭傍晚齊聚教室,播放PPT,預講演練。時間把控、發(fā)音吐字、音量語速等都是關注點,大家無拘無束,暢所欲言,互提建議,幾番磨合,“大小導游”不羞澀、不膽怯了,終于可以定睛抬頭看著“小游客們”落落大方、順暢流利地“導游”了。
(3)縱橫內(nèi)外有廣度
《跟我“游”四方》闖蕩國內(nèi),從海南到北京,從青島到鳳凰古城;還縱橫海外,從韓國濟州島、馬來西亞沙巴,再到德國意大利,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觀。
從張家界的森林公園到北京的故宮長城……從黎族文化的竹竿舞,到鳳凰古城的蓮花燈,再到德國的街頭藝人……小導游們還描繪了一張“吃貨地圖”:有海南的椰子飯,有福建福鼎肉片,還有意大利的冰葡萄酒……孩子們最向往的是香港的迪斯尼樂園,濟州島的泰迪熊博物館,青島的海軍軍事博物館,還有到海邊玩沙子,與海浪追逐嬉戲……每月的一次“旅游”活動讓孩子們翹首以盼,朝思暮想。
(4)興味盎然有黏度
“跟我‘游四方”,“小導游”們自信的微笑,稚嫩的童音,嫻熟的講解,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讓人覺得別有一番韻味。
介紹旅游地時,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甚至自己撰寫廣告詞。“導游”中,對于“小游客”的提問,他們都予以耐心細致的回答;對回答不了的問題,還致以歉意。為吸引“小游客”的眼球,他們貢獻出了自己的“私房照”,甚至把旅游紀念品奉送給大家。
為讓活動興味盎然,“導游家庭”還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對聽得專心、回答正確的,獎給各種小禮物:有可口的小甜點,有卡通的小文具,還有生動的小玩具……
精心預設,動態(tài)生成。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馳而去,“小游客”們意猶未盡,對下一期充滿期待?!按笮в巍蹦米C書合影留念,感受到了歷練背后的辛苦與快樂。
5.一壁美輪美奐的人在旅途
《跟我“游”四方》精彩紛呈,行進中還不斷有孩子要求報名加入,遺憾只能排到下學期了。為不掃他們的興致,我們在走廊開辟了《小腳走四方》專欄,“小小的腳丫”所圍的是班中每個孩子旅途中的喜怒哀樂。
光禿禿的照片直接貼走廊當然不夠美觀,怎么辦呢?我把“淘寶”卡通相框鏈接上傳到班級QQ群,并發(fā)短信告知:
找旅游照片不少于2張,給照片做相框,硬卡紙做相框便于墻上粘貼,泡沫紙或別的材質(zhì)裝飾相框。QQ上上傳三個淘寶鏈接,不是去購買,而是讓孩子有所借鑒、有所創(chuàng)新,看誰有創(chuàng)意做得漂亮。
親子又一互動,人在旅途照片立刻生動起來。我們還把巧手家庭制作的精美空白相框送給來訪的領導老師,他們愛不釋手,讓孩子們很有成就感。
一壁美輪美奐的人在旅途,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美學眼光,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讓大家懂得行萬里路,才能認識世界,增長見識。
6.一則妙語連珠的現(xiàn)場解說
為拓寬當小導游的實踐渠道,我從湘湖景區(qū)跨湖橋博物館招聘小小講解員活動入手。查閱介紹湘湖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wǎng)瀏覽,拜訪年長者,了解湘湖的古往今來。實地考察,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湘湖旅游開發(fā)的規(guī)劃,積累素材,撰寫導游詞。
我還帶領部分孩子到湘湖實地導游,到跨湖橋博物館現(xiàn)場解說,打開孩子們思維的空間,激起他們解說的興趣,步步引導,實現(xiàn)了由課堂向社會的延伸。學于課堂,用于實踐,激發(fā)了他們對有著悠久歷史的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經(jīng)過層層選拔,莫凡同學舌戰(zhàn)群雄,以絕對優(yōu)勢勝出,被聘為“跨湖橋博物館小小講解員”。每逢節(jié)假,他手握喇叭,胸佩“解說證”,落落大方、訓練有素地在跨湖橋博物館為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導游,成了景區(qū)另一道亮麗風景。
【課程開發(fā)成效】
1.“小游客”——拓寬眼界
“跟我‘游四方”,讓“小游客”們看到了從未去過的地方,知道了離開我們居住的地方,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通過“大小導游”提供的資料,真真實實地體驗了生命經(jīng)驗之外的人事物。
我好羨慕邊楷新,他穿著潛水服游到海底,還抓了只海星。(王瀚斌)
我們見識了世界最小的國家梵蒂岡,還知道威尼斯有可能500年后會被海水淹沒。(于冰兒)
外國堵車的時候都不插隊,我覺得我們中國人要向他們學習。(毛臻誠)
威尼斯出行都是水路,這樣真好,霧霾就少了。(章李琰)
“小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生命的渺小,在開闊了眼界、壯大了胸懷之后,變得寬容和豁達不少。
2.“小導游”——提高能力
學習過程是參與“查找資料”“討論”“展示”等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領悟與表達的過程。孩子們在學做“小導游”的過程中,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既有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又鍛煉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為做最佳小導游,孩子們不僅積極參與組內(nèi)的展示,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還懂得積極合作才經(jīng)得起全班“小游客”的考驗。活動中,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獲得了很好的發(fā)揮,他們的風采展示得淋漓盡致。
小朋友們聽得很開心,大小導游還和我們互動,有的提問,有的有獎問答,我覺得這真是一段美妙的“旅程”?。ㄟ吙拢?/p>
輪到我了,我的心撲通撲通亂跳。我有一點緊張,又有一點興奮,真希望爸爸媽媽一起來給我加油。導游的時候,我的心安靜了下來,腦子里努力回憶當初和媽媽一起游玩的情景。(葉梓)
這已經(jīng)是第四站活動了,我有點兒小小的失望,因為我沒有報名參加。如果以后還有這樣的活動,我一定報名參加,讓同學們也分享我的所見所聞。(董鑫)
3.“導游家庭”——增進親情
血濃于水,雖然親子之情是與生俱來的,但由于現(xiàn)代社會中,家長的壓力較大,就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對孩子的態(tài)度有時會急躁,導致親子關系比較緊張。還有的家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對孩子過分溺愛,這種親子關系也不正常。
“跟我‘游四方”活動,“大導游”和“小導游”相互配合,相互商量,相互協(xié)作,以伙伴的關系一起完成任務。因為有“大導游”的相扶相助,有針對性地引導,“小導游”減輕了壓力,提升了快樂指數(shù),自然而然密切了親子關系。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而那些時光正是由于有家人的參與才變得更美好!一家人甜甜蜜蜜,一起解說沿途的風景,一起享受在路上的另一種幸福。
4.“學君課程”——拓寬領域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的交互融合,教師單方面壟斷會使教育畸形。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各種教育資源,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熱點。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家長,是一個龐大的社會資源庫,是一筆極其珍貴的教育財富。
“跟我‘游四方”以班級為單位,以“大小導游”為主導,充分拓展家長資源。家長是活動的支持者,給孩子提供精神支持,幫助孩子獲取分析信息。家長更是參與者,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積極參與使活動更有保證。
《跟我“游”四方》課程的開發(fā),使“君子之學”由“日日講故事”到“周周看電影”再到“月月‘游四方”,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引進家長資源,促使《“學君課程”多重奏》的開發(fā)領域更寬,資源更多,生長點更活。因此《“學君課程”多重奏》德育論文獲浙江省三等獎,杭州市二等獎,蕭山區(qū)一等獎。班本課程開發(fā)也得到了一定的關注,應邀在新教育實驗全國第十三屆研討會、浙江省“輕負擔、高質(zhì)量”第十一次現(xiàn)場會、杭州市中小學“輕負高質(zhì)”第五次現(xiàn)場會、蕭山區(qū)新教育開放日論壇、區(qū)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提升培訓班、區(qū)知聯(lián)服務基地作報告,還到城廂街道模范班主任工作室、所前片等浙江省內(nèi)幾十家單位作交流,“學君課程”實踐反思,行進路上,抽枝展葉,日漸豐滿。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