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光
尉氏縣邢莊鄉(xiāng)水黃村,從2004年開始,成為河南省教育廳對口幫扶的艾滋病防治重點村,水黃村小學就座落在村子的東頭。今年1月26日,一個初雪消融的上午,記者在村小門口見到佇立在寒風中的楊現(xiàn)德校長。一見面,他就指著與校門一路之隔的一大片空地說:“這是我們新開辟的操場,有10畝大呢?!?/p>
楊現(xiàn)德今年56歲,敦厚樸實,言語從容,衣著、面容和村街上的同齡人沒什么差別。作為土生土長的水黃村人,他17歲高中畢業(yè)回家做民師,至今整整40個年頭了。楊家就在校外不遠處,但老伴說他:“除了回來吃飯,都在學校。別人一周值班1天,他值7天。過個年,他排值班,把自己排在年三十到大年初三?!睂Υ耍环裾J:“前20年做老師,后20年當校長,工資從當初的每月六七塊到現(xiàn)在的兩千多,我一天都沒有離開過水黃村的教育?!?/p>
上世紀末的一段時期,在談“艾”色變的社會氛圍中,水黃村一度陷入困境,村小學自然也是舉步維艱。楊現(xiàn)德說,當時,生源流失嚴重,幾個老民師領(lǐng)著百十個學生娃,教室難遮風雨,廁所搖搖欲墜,操場荒草叢生……2004年起,在省教育廳歷屆工作隊的幫扶下,十年來水黃村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村小學的面貌也不斷改善:修整了樓頂,新建了廁所,重修了操場、校門,又建了一排平房,課桌椅全部更新,教學儀器、器材配備齊全。
“上級在硬件上幫扶,咱要趁好這東風,在管理、教學上多下工夫。”楊現(xiàn)德坦稱自己初始學歷低,沒有多少專業(yè)的教育理論。但他總有個想法,就是一定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老師們舒心、安心地工作,自覺把孩子們教好,讓大家學到知識、學到本領(lǐng)。
“比如說,這些年實行教師聘任,由校長選老師。我們學校這16個老師,有老民師轉(zhuǎn)正的,也有師范畢業(yè)分來的。每年放暑假,我都給大家吃定心丸:回去好好歇歇,開學一個不少都回來上課——不能讓大家心里揣個小兔似的。
“還有,學期初分課,是我最費腦子的時候,5個年級8個班,我得把每個老師的特長都發(fā)揮好,不能讓大家委委屈屈去上課。平時,評先晉級、外出學習培訓,能給大家爭取的,我都不遺余力去爭取。大家評上職稱了,參加活動獲獎了,每人手里都存幾個紅本本,該得到的都得到了,工作不就順心了?
“平時,老師誰家有人生病了,我都要買點慰問品,騎個電動車去看看,錢不多,表個心情。冬天老師們來回騎車冷,就給每人買雙手套擋擋寒。還有,咱們堅持中午給老師們管頓飯,弄點蘿卜白菜,下點面條,每人三兩塊錢的事兒,不讓大伙兒兌錢,學校想辦法解決——熱熱乎乎吃了,不用回家奔波了。這也算送溫暖吧,讓大家覺得我這個校長想著老師們,學校像個家?!?/p>
在楊校長帶領(lǐng)下,老師們也都很盡心,這些年學校教學質(zhì)量一直在全鄉(xiāng)十幾所小學中保持前三名,學生人數(shù)增加到四五百,不光在外打工的許多家長把孩子從城里學校轉(zhuǎn)回來,連附近村子的不少孩子也來水黃村小學上學。到縣里開會,在同行眼里,“水黃村的楊校長”都快成名人了。
學校的一間會議室,是16個老師的集體備課、活動室。作為一校之長的楊現(xiàn)德,也和大家擠在一起辦公。他說:“這樣也好,大家談談業(yè)務、拉拉家常,有點想法隨時都說了,有點問題也隨時解決了?!毖巯拢屗钚牢康?,一個是在工作隊支持下,加上學校千方百計的努力,新操場終于完成征地,正式建設指日可待。另一個是省教育廳幫助爭取的“明德項目”很快要動工,等到新樓建好,老師們就不用擠在一起備課、辦公了,還要把村里的學前教育也辦起來。
記者說:“你也可以擁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了。”楊現(xiàn)德呵呵笑了:“到那時——我也該退休了。和老伙計們一起坐在村街上,曬曬太陽,聽聽娃娃們讀書、唱歌吧?!?“退休后,你希望能得到什么評價?” “我嘛?能說我做校長幾十年,比較踏實、敞亮,外不愧人、內(nèi)不虧心,足矣!”
(責 編 阿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