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馮 嶺
(1 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北京,100084; 2 中國民族醫(yī)藥協(xié)會,北京,100029; 3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yī)院,北京,100029)
民族醫(yī)藥古籍保護性研究意義及現狀
李 雪1馮 嶺2,3
(1 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北京,100084; 2 中國民族醫(yī)藥協(xié)會,北京,100029; 3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yī)院,北京,100029)
各民族醫(yī)藥在發(fā)展歷史進程中,均通過文獻、典籍、碑刻、口耳相傳等形式起到了傳播、傳承、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但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傳承,有遺失,有破損,有傳承人斷代致家傳秘籍不能傳承的危境等等,為此,需要開展藏醫(yī)藥古籍的保護性整理研究工作。課題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藏醫(yī)藥古籍文獻的普查、收集、整理,經過5年多的努力,課題組首次以出版名錄的形式對藏醫(yī)藥古籍文獻進行文化產權的保護,首次以藏文、漢文、英文和藏文拉丁文轉寫作為國際規(guī)范和標準及成果進行推廣,首次以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形式對藏醫(yī)藥古籍文獻進行永久性數字化保存、保護及傳播,并以發(fā)明專利、著作權登記等形式對藏醫(yī)藥古籍文獻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
民族醫(yī)藥;古籍文獻;保護整理;信息化平臺;平臺建設
中醫(yī)藥產生的文化背景是漢文化,自有漢文字始即有了中醫(yī)藥的記載,漢民族在中國又是第一大族群,因此中醫(yī)藥歷史悠久,受益民眾居多,成為中國民族醫(yī)藥的代表,而藏醫(yī)藥、蒙醫(yī)藥、瑤醫(yī)藥等等少數民族醫(yī)藥隨著本民族文化的興起而產生,受益民眾多為本民族人群,對中國民族醫(yī)藥歷史發(fā)展的影響力不及中醫(yī)藥,但在中國民族醫(yī)藥發(fā)展史上,各民族醫(yī)藥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民族醫(yī)藥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承,以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為依托,根據各民族聚居地的地域不同、氣候不同、環(huán)境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等特點,決定了各民族醫(yī)藥的產生背景、思想內涵、傳承方式、發(fā)展歷史等等的不同,導致各民族醫(yī)藥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分別具有各自獨特的魅力,因此,各民族醫(yī)藥文化都需要后人繼承、傳揚、發(fā)展。而繼承、傳揚、發(fā)展民族醫(yī)藥的根本基礎就是記載著民族醫(yī)藥發(fā)生歷史、發(fā)展經歷、獨特思想等的古籍文獻!這些古籍文獻,隨著時間的流逝,經受著不同程度的破損、毀壞;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內容被塵封、丟失、遺忘、甚至不解。如何繼承、發(fā)揚各民族醫(yī)藥的精髓?是當今時代民族醫(yī)藥工作者必須重視、必須行動起來的一個社會問題。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數量龐大的古籍文獻,這些古籍文獻是我們和歷史對話、和古人交流的唯一工具,是我們回顧歷史、了解歷史、解讀歷史的唯一通道。但經歷過幾千年、幾百年的時光,這些古籍文獻無論是竹簡、碑刻,還是手書、印刷,經歷了大自然的風吹雨淋,經歷了戰(zhàn)亂年代的硝煙烽火,甚至在一代代流傳過程中被損毀、被丟棄、被遺失、被封存、被掠奪。
近年,中國政府對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工作極為重視。2007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制定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古籍保護工作進入到科學、全面發(fā)展的新階段。2007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由文化部牽頭的《全國古籍保護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
十一五期間,中國科學技術部共立項并支持了95個科技基礎專項,內容涉及工農牧副漁各個領域,其中涉及醫(yī)藥領域的唯一一個項目就是“藏醫(yī)古籍整理與信息化平臺建設”,由此打開了首次在全國范圍內調研、整理、搶救性保護民族醫(yī)藥古籍文獻的新的歷史篇章!
課題組在民族地區(qū)開展藏醫(yī)藥古籍文獻挖掘整理研究過程中,深入到邊遠地區(qū)的小寺廟,走訪從事藏醫(yī)藥工作的個人,見到了很多未曾面世的古籍、珍本,以紙質版手抄本居多,其中不乏年代久遠、破損嚴重、修補困難的狀況,這些珍本古籍都是在居住環(huán)境中布包或紙包后,擱置于平時不常翻動之處,由于保存環(huán)境不能保證適合紙質版文物的溫度、濕度、酸堿度等,也不能有效防止蟲蝕鼠磕,如果不能給與及時的搶救性保護整理措施,這些珍本古籍必將面臨消失的境地!
圖1 民間調研發(fā)掘到的一些古籍珍本
許多碑刻石記類文獻,如果地處荒郊野嶺,如果不為專業(yè)人士所發(fā)現,一樣逃不脫被忽視、遺忘、廢棄的命運,而這些文獻有可能會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歷史,改變現有對歷史的認識。課題組對北京地區(qū)藏醫(yī)藥古籍文獻的存世現狀進行調研時,在房山區(qū)云居寺發(fā)現一座保存尚好的石碑,上刻有隋朝即用藏藥浴的記錄,標志著藏醫(yī)藥進京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但檢索各類文獻,沒有查到有關此石碑的記載內容。由此課題組推斷,藏醫(yī)藥早在隋朝即已在北京地區(qū)使用,現在文獻記載的藏醫(yī)藥進京始于元代,應該是藏醫(yī)藥在京得以傳播、發(fā)展的鼎盛時期[1]。
流落海外的古籍文獻也是需要引起我們必須重視的一部分。這部分古籍文獻的數量不確定、存放地不確定、保存狀況不確定、破損程度不確定,等等不確定因素居多,且語言交流障礙、出境活動受限,等等困難居多,使得海外流失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難上加難。課題組2009年到不丹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時,收購的一冊藏醫(yī)藥古籍書本最具代表性。首先,中國與不丹非友好締約國,需要中停印度才能入境。我們沒有不丹語翻譯,只能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通過遍訪首都廷布的醫(yī)院、研究所等與民族醫(yī)藥有關的單位,查閱、收集、整理了一批民族醫(yī)藥相關的古籍文獻,同時深入到民間雜物買賣市場,居然發(fā)現一本藏醫(yī)藥古籍書本,油墨印刷,書籍中間部分有缺失,書封及書底都已丟失,剩余部分保存良好,賣主并不知曉來歷及內容,只說是家傳并碾轉傳到本人手上。該書收購后保存于“藏醫(yī)古籍整理與信息化平臺建設”課題組資料庫,已委托專業(yè)人員翻譯,并將內容呈載于藏醫(yī)藥古籍信息化平臺。
開展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工作,首要任務是了解、掌握各地藏有古籍的詳細信息。為此,首先需要深入全國各地,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地,進行實地實物調研。以藏醫(yī)藥古籍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為例,大量古籍分散存儲于各地圖書館、博物館、藏學研究機構、藏醫(yī)院等單位,一般都為存儲的古籍提供了一定的保護措施,并有受過訓練的管理人員專門保管。還有大量藏醫(yī)藥古籍藏于民間和寺廟,這部分古籍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例如:霉變、酸化、蟲蛀、粘連、破損、缺頁等[2]。并且這部分古籍所藏地多處于偏遠地區(qū),交通非常不便,沒有汽車行駛的道路,需要長途跋涉,如果是高海拔地區(qū),對調研人員的生理適應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加之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生活環(huán)境簡樸,對古籍的保存也僅限于“擱置”,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但越是這樣的地方,查得到的藏醫(yī)藥古籍越是年代久遠、破損嚴重、久未面世的居多,是古籍文獻的整理保護重點!
珍藏有古籍文獻的單位或個人,能夠將古籍文獻拿出給我們展示已實屬不易,如想拿回或借用以便仔細研讀是決無可能的事。有大型寺廟珍藏的古籍,在沒有中央相關部委級的批示、協(xié)調下,內藏的古籍文獻是不對任何人開放的。這些古籍文獻,無論內容多么經典、多么重要,對我們當今從事民族醫(yī)藥的工作者而言,只能望洋興嘆,因為看不到內容,根本就不可能學習到其中的精髓。為了讓古籍文獻的內容能夠重新大放異彩,現在最科學的方法就是掃描或攝影,一次性地刻錄下古籍的內容,,即減少了多次翻閱對古籍文獻造成的人為損害,又能以數字化的形式永久地予以保存,并通過信息化平臺的形式對大眾展示開放。
有多年從事藏醫(yī)藥工作的德高望重的老者,祖輩在當地行醫(yī)問藥多年,周邊地區(qū)多慕名而來,挽救了無以數計的生命。但他們掌握的偏方、秘方、行醫(yī)經驗都是世代口耳相傳,沒有文字記載,其中不乏年高體弱且后繼無人者,更是面臨著失傳的境遇。這種情況需要采用錄音、攝像等電子技術,并需要安排更多的時間,制造更多的交流機會,盡可能完整地記錄下老先生所知所用的內容。后期對錄音錄像進行翻譯編輯,即有利于科學的保存,也有利于向大眾傳播。
對碑刻石雕,尤其是在偏遠的人煙荒蕪地區(qū),經過長年的風吹雨淋,不斷地被酸化腐蝕,目前人力、物力、財力所限,不能進行有利的搶救保護措施,唯一能做的就是拓印并拍照,盡可能完整地保存雕刻的內容。這些內容不乏對某一史實的完整記載,是我們了解歷史、與歷史對話的最好的“訪談者”,很有可能是我們重新認識歷史的“見證人”。
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在各地建造一個恒溫、恒濕、酸堿度可控的場所,從物理意義上對面臨受損的古籍文獻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但我們除了可以通過拍照、攝影、錄音、錄像等手段對古籍文獻進行數字化保存、傳播之外,還需要將查得的古籍文獻詳細編輯在冊,需要對保存地、保存狀況、保存條件等內容詳細記錄在案,并上報國家相關組織機構,為將來條件成熟,逐步展開修復、整理、保護工作打下基礎。
民族醫(yī)藥古籍文獻,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物,記錄的是當時的社會風貌,呈現的是當時社會的生活、科技水平,因此進行物理意義的保護,如建造一個適合古籍保存的存放地,如培養(yǎng)專業(yè)人員對破損的古籍進行科學的修復,等等,最大限度的延長古籍的壽命,是古籍文獻保護整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3-4]。
在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永久性地科學保存古籍文獻內容也已成為可能,更是古籍文獻保護工作的重點[3-4]。
本課題在開展藏醫(yī)藥古籍文獻搶救性整理研究工作之初,即同時開展了古籍文獻信息化平臺建設的籌備工作。即使用的多種高科技手段、科學方法、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通過整理后而出現的數字化、電子化的古籍形態(tài),對藏醫(yī)古籍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研究建設。藏醫(yī)古籍整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中初步分為3個部分,即藏醫(yī)古籍文獻收集平臺、藏醫(yī)古籍文獻整理平臺、藏醫(yī)古籍文獻信息檢索平臺(藏醫(yī)古籍信息化發(fā)布平臺)[5]。這是一個開放的、實時更新的社會共享信息化平臺,對全國各地的民族醫(yī)藥工作者開放,只要能夠登記上網,就能夠查詢到平臺資料庫中登記備案的古籍文獻內容。
課題開展至今,收集到大量的藏醫(yī)藥古籍文獻資料,針對這些不可多得的、不能再生的史實資料,課題組編著、出版了《全國藏醫(yī)藥古籍名錄》《藏醫(yī)藥古籍文獻整理與信息化平臺建設》兩本專著,其中《全國藏醫(yī)藥古籍名錄》更以藏文、英文、漢文和藏文拉丁字母轉寫等4種文字,對全國各藏民族聚居地考察收集到的藏醫(yī)藥古籍,進行了書名、著者、出版年代、版本、收藏地等信息的翻譯編寫,為不同語種的民族醫(yī)藥科研人員提供古籍資料信息的同時,確立了藏醫(yī)藥古籍文獻中的名詞翻譯標準,是一部能夠為藏醫(yī)藥相關文獻進行藏文、英文、漢文和藏文拉丁字母轉寫提供翻譯標準的典藏。
《藏醫(yī)藥古籍整理與信息化平臺建設》則是一部詳細介紹針對藏醫(yī)藥古籍文獻資料建立各種數據庫,搭建信息化平臺,實現古籍文獻永久性數字化保存模式的專著,使得藏醫(yī)藥古籍的整理研究率先在世界范圍內首先達成古籍文獻的科學性挖掘、保護、發(fā)展,同時申請了四項發(fā)明專利、四項著作權人登記,對藏醫(yī)藥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研究進行科學的、自主的知識產權保護。
古籍文獻收集、整理、研究的過程,就是研讀歷史,與歷史對話的過程,在感受到中國民族文化的光輝燦爛、博大精深的同時,更能體會到中國民族歷史的悠久和深邃,領悟到這些古籍文獻不僅僅是藏民族的歷史,而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瑰寶,更是世界人民的財富,因此,現在需要全社會更多的力量,重新喚醒它們大放異彩,與現代醫(yī)學共舞!
[1]馮嶺.藏醫(yī)藥古籍文獻整理與信息化平臺建設[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388.
[2]潘秋平,馮嶺.藏醫(yī)古籍保護現狀調研[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68-71.
[3]馮嶺.藏醫(yī)古籍文獻數據庫研究[J].中醫(yī)研究,2010(1):77-78.
[4]馮嶺,黃福開.從民族文化保護和發(fā)展角度看民族醫(yī)藥古籍整理[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9(8)15:9-12.
[5]馮嶺,仁旺次仁,黃啟舟,等.藏醫(yī)古籍信息化平臺建設[J].中國藏學,2010(4):132-135.
(2013-08-08收稿 責任編輯:徐穎)
Significance and Present Status of Conserva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Literatures of Chinese Ethnic Medicine
Li Xue1, Feng Ling2,3
(1SchoolofMedicine,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2ChinaEthnicMedicineAssociation,Beijing100029,China; 3ChinaTibetologyResearchCenterBeijingTibetanHospital,Beijing100029,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ethnic medicine, literatures, classics, inscriptions, word-of-mouth, person-to-person impartation and other form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edicine. After hundreds or even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nsmission, th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e transmission was made have turned into the most precious ancient literature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thnic medicine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unfavorable elements like long time-span, numerous generations of inheritance, ineffective protection, natural erosion, damages by worms and moulds,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etc., some literatures are neglected for their value because they were lost outside China; some are seriously damaged and cannot be restored after circulation around the public sphere; some are hidden in the cabinets in remote temples, thus unknown to the outside world; some wood and rock inscriptions lost in the mountains might face the disaster of being chopped up; and some secret medicine literatures whose transmission depends on word-of-mouth might face the danger of failure in finding an eligible heir to inherit them. Therefore, it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gather strength to carry out emergent investigations of various versions of those ancient literatures of ethnic medicine and afterward specialized and scientific protection, 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work.Take the protective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literatures for example, with the special attention and financial aids of all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uch as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nationwide project of the survey,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literatures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more than five years' work, a catalogue was pu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research team as an approach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property right of the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literatures. It was the first time for the catalogue to be translated into Tibetan, Chinese, English and Latin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 a research result for promotional purposes. It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for the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literatures to be permanently preserved, protected and spread in digital form-by way of building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Besid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of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literatures was also protected through registering patents and copyrights, etc.The work experien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odel that the research team gaine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literatures of ethnic medicine in China; it also established a matur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Ethnic medicine; Ancient literatures; Protection and arran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科技部基礎專項(編號:2009FY220100,2007BAI48B10-13);科技部十一·五民族醫(yī)藥發(fā)展關鍵技術支撐項目(編號:2007BAI48B10-13);北京市中醫(yī)管理局基礎專項(編號:JJ2009-49)
馮嶺,中國民族醫(yī)藥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yī)院主任醫(yī)師,E-mail:shenhaoran2008@sina.com
R29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5.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