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青,邵和益,單 濤,單傳倫
(1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1818)(2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
?
上海葡萄優(yōu)質栽培技術
王素青1,邵和益2,單 濤2,單傳倫1
(1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1818)(2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
目前,葡萄生產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產量高,管理粗放,效益低;管理合理,負載量適宜,產量適中,生產優(yōu)質葡萄,效益高;管理精細,負載量少,產量低,提供精品葡萄,效益比優(yōu)質葡萄好。精品葡萄的市場目前還只適宜于大、中城市及其郊區(qū)或大型企業(yè)、礦山的附近(消費能力較高的地區(qū)),精品葡萄的生產投資較大,難度較高。因此,目前推廣優(yōu)質葡萄栽培技術,對廣大葡萄生產者來說難度低且效益高,容易接受。本文從栽培技術方面提供一些優(yōu)質葡萄的栽培技術,望能給葡萄生產者提供一些參考。
1.1 建立排灌水系統(tǒng)
建園要配置良好的排灌水系統(tǒng),在平原地區(qū)(特別是地下水位常年偏高的江南水鄉(xiāng))需要采用深溝高畦、三溝配套的栽植模式,溝深畦高需要與深挖淺栽相結合,并且在定植溝底層設立地下排水層(用秸稈鋪地或用地下排水暗管),結合三溝配套(毛溝深0.3~0.4米,腰溝深0.6~0.8米,圍溝深1.0~1.2米)做到地面排水與地下排水相結合。
實踐證明,僅是深溝高畦還不夠,如果畦面太窄,雖有利于排水,但不利于葡萄根系生長。所以,葡萄建園基礎要做到深溝畦寬、深挖淺種與三溝配套相結合。此外,三溝配套(毛溝、腰溝、圍溝)在平原地區(qū)不僅是排水系統(tǒng),同時又是天旱澆水時的灌溉系統(tǒng)。
1.2 計劃密植,先密后稀
計劃密植是取得葡萄早期豐產,保證連續(xù)穩(wěn)產、優(yōu)質的一種栽植方式。先密植要有計劃,并不是栽植越密越好,當達到早期產量和效益的時候,如不及時考慮間伐,勢必造成葡萄架面郁閉,通風光照不良,產量下降,品質下降。因此,適時適量的間伐階段就是后稀植。
籬架栽培一般株距在1.0~1.5米,苗木定植后第2年,即結果當年就需隔株間伐,使原來的株距擴大1倍成為2~3米;再隔2年以后,再隔株間伐1次,使株距變成4~6米。棚架栽培行距一般4~6米,株距1.5~2.0米,結果后隔株間伐,株距變成3~4米,每畝保留30~40株。此后株距不變,樹冠擴大后,并不影響產量。
1.3 高干中冠,籬棚架結合
所謂高干中冠,就是主干一定要離地面有一定距離,樹冠又不宜太大。據(jù)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多年的栽培經驗,一般主干高于100厘米,不僅能充分利用地面發(fā)射的光照,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病害的發(fā)生機率。因上海等南方地區(qū)地下水位高,葡萄根系淺,一般6~8年生以上的樹,每株樹冠15~20米2為宜,每畝30~40株,最多也不能超過100株。
衡量土壤的好壞,應以土壤有機質含量為基本標準(不宜只看到氮磷鉀三要素的含量),目前,上海絕大部分葡萄園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1%,而且有機質集中在20厘米以內表層土。所以自建園開始至葡萄的整個生長周期內,都要不斷向葡萄園施入大量的有機肥和有機質。
2.1 秋施有機肥
秋施有機肥也叫秋施基肥,顧名思義是全年的基礎肥料。目的在于為枝、葉、根系、果實的生長奠定基礎,也是大棚栽培葡萄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有機肥具有營養(yǎng)元素齊全、供肥時間長等優(yōu)點,能提高園區(qū)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礦質元素的利用率,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根據(jù)大棚葡萄有機肥宜多、化肥宜少的原則,每畝應施有機肥5000千克,一般果肥比是1∶4~5。
2.2 秸稈還田
葡萄修剪量較大,將修剪下的枝條進行機械粉碎后直接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增肥地力;改善土壤環(huán)境,抗旱保墑。
2.3 生草或有機物(含綠肥)覆蓋
生草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調節(jié)地溫。綠肥一般選擇豆科類作物,豆科作物根系淺且能固氮。棚架栽培葡萄園將豆科作物如蠶豆種在棚中間,要預留好一定的作業(yè)帶。粉碎的葡萄枝條等均可用作為覆蓋的材料。
2.4 盡量減少化肥的施用量
土壤補充營養(yǎng)元素應盡量減少化肥的施用,尤其是少用或不用硫化物、氯化物,以防造成土壤酸化;速效氮肥也要控制,像碳酸氫銨類化肥,施用不當很容易發(fā)生氨氣中毒現(xiàn)象。此外,化肥的施用量與土壤的板結程度成正相關,因此應控制化肥的使用,如生長季節(jié)需追肥,應以追施復合肥為主,還要采用溝施,施后覆土。
按照1梢1穗的標準留穗,巨峰每畝留梢2500~2600條,留穗同樣為2500~2600穗,巨峰每畝有效葉片為5.5萬~6.0萬片,每片葉留1.5個果粒,每個果粒12~13克,畝產應在1000~2000千克,每個葡萄穗留30~40個果粒。
如果想增加產量,就需要增加留梢量、留穗量以及留粒量。這樣在枝多、葉多、果多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光照不良,產量過高,品質下降。上述“三多”的后果勢必走“尿素+激素”的路子,那么優(yōu)質葡萄也就變成了高產葡萄而無效益可言了。因此,應嚴格根據(jù)各品種的生長特性、果粒大小來確定合理的產量,才能保證生產出優(yōu)質的葡萄。
上海市設施栽培葡萄是大棚加滴灌,其設施類型有日光溫室、連棟大棚、單棟大棚,以及簡易避雨的小環(huán)棚。設施促成栽培主要應用于早熟與部分中熟品種,需要冬、春保溫,夏、秋避雨,能使葡萄提早成熟1~2周。避雨栽培主要應用于部分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葡萄發(fā)芽后或開花期覆蓋擋雨,葡萄成熟后可適當延遲采收。
提倡使用滴灌(微灌),這樣不僅節(jié)水,更重要的是能夠減少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害,對改良土壤和提高果實品質有利。
規(guī)模小的葡萄園(10畝以內)可栽植1~2個葡萄品種;中等規(guī)模的葡萄園(50畝左右)可以選栽3~5個葡萄品種或更多品種,以成熟期劃分應該有早熟品種和中熟品種。再大一些的葡萄園(100畝左右)或者搞觀光旅游的葡萄園除了早、中熟葡萄品種外,還要有晚熟品種,以延長觀光旅游的時間。選擇品種的標準是好看、好吃、好種,即外觀、內在的質量都比較好,生產上又能便于管理,適當擴大早熟品種的栽植面積。早熟品種和部分中熟品種采用促成栽培,對于豐富市場供應,提高葡萄產值,增加農民收入都是有益的。
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強化預測預報工作,提倡農業(yè)和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提倡使用生物農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和施藥方法,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在葡萄各個物候期,無論是葉片還是果實,都要盡量做到不用或少用生長調節(jié)劑,無核品種或無核化品種有必要用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時,也要選擇生物源或天然合成的激素類物質,禁止使用違禁物質或各類催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