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琳 (山西省臨猗縣果業(yè)發(fā)展中心,044100)
臨猗縣位于山西省運城盆地北沿,海拔540米,年平均氣溫13.6℃,平均年降水量510毫米,年日照時數(shù)2350小時,無霜期217天。目前蘋果套塑膜袋栽培已由推廣型技術轉變?yōu)楸匾纳a(chǎn)措施,廣泛用于生產(chǎn)。隨著市場對中、高檔果品需求量的增加,為了提升蘋果檔次,我們采用套紙袋栽培,但未成功。近年來我們在蘋果上采用套塑膜袋加紙袋,有效提高了蘋果質量。現(xiàn)將蘋果套塑膜袋加紙袋管理技術及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在臨猗縣一般年份4月5日是紅富士蘋果盛花期,塑膜套袋的時間一般應在落花后20~30天為宜,應在5月下旬結束。在山西省臨猗縣,套紙袋時間一般應于6月10日開始,應在6月20日結束。套塑膜袋加紙袋對袋的質量要求不太嚴格,一般塑膜袋以市售的0.5分錢左右1個的惠陽或綠果林牌袋為佳,紙袋以市售4~5分錢1個的淺灰色或淺褐色單層木漿紙袋為好。
(1)病蟲害防治 幼果期是蘋果果實對鈣的最佳吸收時期和蘋果黑點病菌侵染時期。從落花后7~10天開始,噴布果樹專用型4%農(nóng)抗120水劑或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2000~3000倍液,或3%多抗毒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噴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優(yōu)質鈣肥+硝酸稀土微肥800~1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2000~2500倍+2.8%高甲維鹽乳油1500倍液,連續(xù)噴布3次,間隔7~10天??捎行У胤乐翁O果輪紋爛果病、蘋果炭疽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褐斑病、套袋蘋果果實黑點病、缺鈣癥、蚜蟲類、卷葉蟲類、潛葉蛾類、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茶翅蝽、山楂紅蜘蛛、二斑葉螨等。提高套袋果果面光潔度。
(2)土肥水管理 一般套袋前應澆1次水,干旱年份套袋前更應澆1次透水。蘋果園種草 (白三葉等),正常年份一般清明前后遇雨即播,干旱年份應澆水后再播種,提高出苗率。
(1)臨猗縣歷年蘋果褐斑病發(fā)生較重,應在套袋前噴藥時注意防治,如果5月上中旬下雨,當年蘋果褐斑病發(fā)生一般偏重,殺菌劑應首選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2)歷年套袋蘋果果實黑點病較重的蘋果園,套袋前噴藥時殺菌劑應首選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4%果樹專用型120抗生素200~300倍液。
(3)同一蘋果園內(nèi)上述病害均重者,第1次噴藥時應首選4%果樹專用型120抗生素200~300倍液。
(4)嚴禁帶露水套袋。
(5)噴藥后24小時以內(nèi)遇雨或套袋作業(yè)超過5天應重新噴藥后再套袋。但特別注意每次噴藥要全園噴藥,不能只噴套袋樹,否則連續(xù)殺菌效果不佳,袋內(nèi)果實容易發(fā)生蘋果輪紋病。
(6)套塑膜袋時應扎實袋口,防止害蟲鉆入果袋內(nèi)危害。
(7)套袋作業(yè)中遇果臺梢 果臺副梢長超過30厘米時,留7~9片葉適時摘心。
(8)選擇鈣肥時應選擇硝酸鈣或氯化鈣。因一般液體鈣肥大多含量僅有12% ~13%,高的也不過15%,再經(jīng)1000~1500倍稀釋,其含鈣量將微乎其微。選用高含量鈣肥有利于果皮的發(fā)育,生長后期可減輕果面水裂紋的發(fā)生。
(9)樹齡超過10年的結果樹,禁止使用環(huán)剝環(huán)割技術。
(1)病蟲害防治 6月10日左右正值臨猗縣蘋果黑點病發(fā)病初期,蘋果小卷葉蛾第2代幼蟲孵化盛期,山楂葉螨數(shù)量劇增期,此時全園應細致噴布1次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300~4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鋁可溶性粉劑600倍+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優(yōu)質鈣肥+2.8%高甲維鹽乳油1200倍液+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
(2)土肥水管理 這一時期山西運城地區(qū)往往大旱,應視降雨及墑情而澆水,如干旱無雨、空氣干燥、土壤墑性較差時應澆水后再套袋。不必擔心影響6月花芽分化,花芽分化也需要適量的水分,并不是越干旱越好。
(3)夏剪 夏季修剪套紙袋前,對超過30厘米以上的果臺枝,留7~9片葉進行摘心。及時疏除樹冠外圍過密新梢及主枝上過密的無果小型枝組,既便于套袋作業(yè),又可改善樹體光照條件,有利于果實生長發(fā)育。
(1)紙袋質量 紙袋質量好,透水透氣性能好,蘋果黑點病少,脫綠好,勿貪圖便宜,購買低檔紙袋。
(2)套袋前 噴藥時應加入30毫克/升防落素,防止因套紙袋加重落果。
(3)套紙袋 除掌握一般套袋要領外,注意拍袋底時,不要堵死排水孔,還應特別注意套紙袋時,對果實套的塑膜袋進行輕揉搓,使套紙袋后塑膜袋不往上折,袋內(nèi)果實不緊粘貼塑膜袋,防止果實日灼。
(4)袋口 要封嚴,預防黃粉蟲等害蟲進入袋內(nèi)為害。
(5)防病 因蘋果黑點病的致病菌與蘋果斑點落葉病的致病菌相同,2次套袋的蘋果園必須抓好蘋果斑點落葉病的侵染期與初發(fā)病期防治工作。一定要使用對蘋果斑點落葉病防治有效的殺菌劑,謹防農(nóng)資經(jīng)銷商的誤導。
(6)花芽分化前追肥 不要偏施氮素化肥,注意氮、磷肥混施。
套袋結束后,果園管理的主要工作應以保葉為主,但也不要忽視保果,造成落葉的病害有蘋果早期落葉病 (以蘋果褐斑病和蘋果斑點落葉病為主),蟲害有蘋果小卷葉蛾 (從果柄鉆入袋內(nèi)啃食梗洼成片狀斑及圓環(huán)狀斑)、山楂紅蜘蛛、二斑葉螨、金紋細蛾及鉆進袋內(nèi)為害的康氏粉蚧等。除抓好病蟲防治外,還應抓好土肥水管理及修剪工作。
(1)病蟲害防治 套袋結束后,6月下旬正值蘋果黑點病發(fā)病初期,也是蘋果小卷葉蛾幼蟲孵化盛期,桃小食心蟲第1代卵孵化盛期,山楂葉螨、二斑葉螨盛發(fā)期,蘋果褐斑病發(fā)病期,噴布1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90%三乙磷酸鋁可溶性粉劑600倍+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25%滅幼脲懸浮劑1500倍液+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重點防治蘋果褐斑病、套袋蘋果黑點病、桃小食心蟲、山楂紅蜘蛛、二斑葉螨、金紋細蛾、康氏粉蚧,以后每隔20天噴藥1次,一般噴至9月下旬,蘋果褐斑病嚴重的果園,噴藥時選用的殺菌劑應與1∶2∶200倍波爾多液交替使用。
(2)土肥水管理 套袋后及早施入果實膨大肥,此期肥料種類以氮磷混施為宜。進入伏天后管理的重點是調節(jié)土壤濕度,防止土壤濕度的劇烈變化。密切注意土壤墑情,特別是干旱少雨的年份,適時澆水,保證土壤相對濕度在75%以上 (手捏成團,松手能略散開);雨多時注意排澇,防止積水造成蘋果落葉和引發(fā)蘋果根腐病及蘋果黑點病。
(1)防治蘋果早期落葉病 噴藥時應混噴葉面肥或硝酸稀土微肥,提高抗病力。殺菌劑應以多菌靈、波爾多液、三乙膦酸鋁、戊唑醇為主,交替使用,將葉片有效地保護到9月底。
(2)施肥 陰雨連綿時,容易使土壤脫肥,除葉面噴肥外,秋施基肥前,應注意秋季土壤追肥,及時補充氮、磷、鉀營養(yǎng)元素。
(3)澆水 一般年份9月10日至10月5日停止?jié)菜?,避免果面水裂紋的發(fā)生。
(4)修剪 6—9月及時疏除內(nèi)膛及外圍徒長枝、競爭枝,保證6—9月樹冠透光率在30%左右,即冠下陰影占1/3,避免因枝梢過多、過長影響通風透光及雨后袋內(nèi)水分的散發(fā)。
(5)防袋內(nèi)積水 如遇陰雨連綿應密切注意袋內(nèi)積水,如有積水時,用剪刀剪去袋的下位角放水,避免和減輕蘋果黑點病的發(fā)生加重。
(6)防落果 采收前20~40天,蘋果園噴藥應加入50毫克/升萘乙酸,可防止采前落果,促進果實著色。
(7)摘葉 從9月下旬開始到10月下旬,分3次摘除果實附近遮光葉片,不能提前或推遲。10月中旬摘葉程度應達到總葉量的30%~40%,摘葉時注意保留葉柄,防止連同葉柄一起摘除而引起落果。
(8)摘袋 注意掌握在采收前25~30天摘除紙袋,并在噴1次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后轉果,促使果實均勻全面著色。有條件的,樹盤鋪銀灰色反光膜,促進內(nèi)膛及下垂果著色,增加全紅果率。
(9)增色 灌溉時,注意水量不宜過大,如遇過分干旱年份,此期應抓好蘋果園暮噴,即每天17:00以后蘋果園噴水,噴水量以每畝150~200千克為宜,改善蘋果園小氣候,促進著色。
(10)適期采收 對著色80%或滿色的果實,即時采收,以減少延期采收的損失。近幾年市場對水晶紅富士蘋果 (即粉紅色)需求量較大,一般摘袋后10天左右即能達到標準,看好市場時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