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昕
遼寧鼓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遼寧省
遼寧鼓樂是流行于遼寧全省的漢族民俗音樂,在遼南海城、牛莊、南臺、鞍山、沈陽等地發(fā)展得最為興盛。遼寧鼓樂自古以來就十分盛行,從遼陽市出土的漢魏時期古墓壁畫中的古代鼓吹演奏圖便能窺知一二。
遼寧鼓樂主要有“嗩吶樂”和“笙管樂”兩種演奏形式。兩種樂各自獨立——使用樂器不同、各有專用樂曲。遼寧鼓樂早期為笙管樂,明清時期加入了嗩吶樂,清代中葉樂隊定型并趨于成熟。從曲目上看,它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則是元、明以來的南北曲牌子、戲曲唱腔、民歌和器樂曲牌等。從某些樂曲的音調上看,遼寧鼓樂曲明顯地受到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影響。遼寧鼓樂的曲目有在演奏中,樂手常在曲調的結尾處進行自由發(fā)揮,情緒熱烈,技巧性強。遼寧鼓樂常用曲目有《工尺上》、《梅花調》、《上菜曲》、《句句雙》、《桂枝花》。遼寧鼓樂有著自己的傳承譜系,它以民俗為依托,以家族班社為宗系,秉承“以師帶徒,口傳心授“的祖訓,世代相傳,經(jīng)久不衰。
江南絲竹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江蘇蘇州太倉市和上海市聯(lián)合申報
江南絲竹是中國漢族傳統(tǒng)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于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其歷史可追溯至明代嘉隆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戲曲音樂家們在太倉南碼頭創(chuàng)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時,以張野塘為中堅人物組成了規(guī)模完整的絲竹樂隊,用工尺譜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漸形成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明萬歷末在吳中(蘇州地區(qū))形成了新的樂種“弦索”,后正式定名為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在合奏時有你繁我簡、你高我低、加花變奏、嵌擋讓路、即興發(fā)揮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細、輕、雅”的風格特色。樂隊主要由二胡、揚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簫等絲竹類樂器組成,故而得名。江南絲竹的音樂結構主要有板式變化和曲牌聯(lián)綴兩種類型,以板式變化手法最有特點。它往往以1個曲牌為母曲,以放慢加花或加速減字的手法發(fā)展為幾首獨立樂曲。江南絲竹音樂的產(chǎn)生和延續(xù),對漢族民族音樂史的研究及戲曲、民俗文化、群眾文化的發(fā)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申報的江南絲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擴展項目。
嵊州吹打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浙江省嵊州市
嵊州吹打是浙東鑼鼓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源于廟會文化,與佛教音樂密切相關,以鑼、鼓、二胡、京胡、三弦、鈸、嗩吶、長號等樂器來演奏民間樂曲。據(jù)記載,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村民社賽”、廟會祭祀活動。村村有廟有祠堂,廟堂之內(nèi)有戲臺,與之相配套的民間音樂《轅門》、《繡球》、《妒花》、《十番》、《節(jié)詩》、《將軍令》等層出不窮。到明代中葉,從事吹打樂的演奏班社組織遍布鄉(xiāng)鎮(zhèn)和農(nóng)村,有演奏宗教樂曲為職業(yè)的樂師班、道士班,有清唱戲文和吹吹打打的戲客班、以及專門器樂演奏的“班、堂、社”等組織,逢有婚喪喜慶、喪葬祭祀、迎神會及龍燈舞獅等活動,均結班演奏。
嵊州吹打是越劇音樂的基礎,它對越劇唱腔及伴奏音樂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它也是“浙東鑼鼓”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浙東民間音樂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浙東民俗風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搬又荽荡颉钡闹饕獋鹘y(tǒng)曲目有《大轅門》、《妒花》、《繡球》、《十番》、《五場頭》等,也是“浙東鑼鼓”的代表性曲目。
舟山鑼鼓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浙江省舟山市
舟山鑼鼓是浙江省舟山市漢族民間藝術的代表,雛形源于明清時期,其形式系大套復多段吹打樂,采用“將軍令”中的“三番鑼鼓”旋律,最初沒有名稱;到清朝末年,主奏樂器別致,鼓點豐富,演奏風格獨特,音色、音量對比鮮明,鼓樂聲似海浪起伏翻騰,有了新的發(fā)展,并在舟山群島流行;到民國年間漸盛,始稱“三番鑼鼓”。1949年后,這一民間音樂形式在專業(yè)音樂工作者的參與和整理下正式定名為“舟山鑼鼓”。
舟山鑼鼓是大套復多段吹打樂。樂隊中吹、拉、彈、打各項樂器,配制齊全,兩大主奏樂器——排鼓、排鑼別致新穎,演奏風格獨特,音樂、音量對比鮮明,音響色彩豐富,具備能表達多種情趣的功能。舟山鑼鼓樂器配制齊全,其中的兩大主奏樂器分別是由十三面鑼組成的排鑼和由五面鼓組成的排鼓,其演奏風格獨特,音量對比鮮明,音響色彩豐富,代表性的傳統(tǒng)曲目有《舟山鑼鼓》、《八仙序》、《漁家樂》、《沙調》、《潮音》等,均被編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浙江卷》,還有許多曲目被灌制成唱片。
十番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福建省龍巖市、福州市
十番音樂是福建、江蘇、廣東等地古老的漢族民間音樂,集打擊樂與吹奏樂為一體。清乾隆初年,侯官鄭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詞》云:“閩山廟里夜人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檳榔牙齒生煙袋,子弟場中較十番?!笔魳返臉逢犛杉s十種樂器組成,包括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三大類。
2006年,福建省龍巖市參與申報的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福建省福州市參與申報的茶亭十番音樂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入選項目名稱“十番音樂”。2008年,江蘇省淮安市申報的楚州十番鑼鼓、江蘇省江都市申報的邵伯鑼鼓小牌子、浙江省杭州市申報的樓塔細十番;浙江省遂昌縣申報的遂昌昆曲十番、福建省莆田市申報的黃石慧洋十音、廣東省佛山市申報的佛山十番、海南省??谑猩陥蟮暮D习艘羝鳂啡脒x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入選項目名稱“十番音樂”。
魯西南鼓吹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山東省嘉祥縣
魯西南鼓吹樂是一種以嗩吶為主奏的山東省漢族民間器樂,它以嘉祥鼓吹樂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濟寧、棗莊、菏澤三市及周邊地區(qū)。根據(jù)魯西南鼓吹樂(嗩吶、錫笛主奏部分)經(jīng)常演奏的曲目來看,有些是宋、元以來的雜劇曲牌,如《混江龍》、《滾繡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時期流傳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鎖南枝》、《駐云飛》、《一江風》、《朝天子》、《到春來》、《疊斷橋》、《采茶兒》之類,可以推斷魯西南鼓吹樂有可能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在當?shù)亓鱾鳌?/p>
魯西南鼓吹樂的樂隊組合靈活多樣,主要使用的樂器是管樂器、打擊樂器兩類。管樂器有嗩吶、笛子、笙、把攥子、大號;打擊樂器有小鈸、梆子、鈸子、云鑼、小鑼、樂鼓。代表曲目有《百鳥朝鳳》、《大笛絞》、《大合套》、《風攪雪》、《抬花轎》、《鎖南枝》、《滾繡球》等。
2008年,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申報的魯西南鼓吹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擴展項目。2010年,山東省巨野縣、單縣申報的魯西南鼓吹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擴展項目。
板頭曲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河南省南陽市
板頭曲是我國漢族傳統(tǒng)器樂弦索樂的一種,流行于河南省南陽、開封、信陽、洛陽等廣大地區(qū)。它被稱為是中國漢族民族音樂的“根本”,起源可追溯至宋朝,與福建南音、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并稱為我國四大曲種,是河南省乃至全國的稀有樂種。
板頭曲為中州古曲,用箏、琵琶、三弦等樂器演奏,是漢民族音樂遺產(chǎn)中的經(jīng)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獨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樂曲,故亦稱板頭曲或河南曲子板頭曲。其演奏常以三弦、琵琶、古箏等彈撥樂器為主,配以手板、月琴、軟弓京胡、二胡、洞簫及八角鼓等,在演奏人員少時,只用三弦和手板演奏;另外還有一種獨奏形式,常用三弦、古箏等。板頭曲分為慢板和快板兩種。慢板一板一眼,曲調大部分哀怨低沉;快板有板無眼,曲調歡快流暢。板頭曲的傳統(tǒng)代表曲目主要源于古老器樂曲牌《八板》及其各種變體,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間小調。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開板》、《陳杏元和番》、《打雁》、《賞秋》、《閨中怨》、《上樓》、《下樓》等等。
宜昌絲竹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
宜昌絲竹是用絲弦和竹管演奏的流行于宜昌市夷陵區(qū)鴉鵲嶺鎮(zhèn)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音樂,據(jù)初步考證,已經(jīng)有200余年的歷史,北宋歐陽修任夷陵縣令時,對當?shù)孛耧L民俗作了:“臘市魚鹽朝暫合,淫祠簫鼓歲無休”的描述。著名文學家蘇軾也留有:“廟前行人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的詩句。清《東湖縣志》(今夷陵區(qū))載,宜昌風俗一般在“元宵張燈……鼓樂笙簫,遍游街市”。
宜昌絲竹在當?shù)貪h族民間長期用于婚喪嫁娶和民俗活動之中,主奏樂器為絲弦和竹管,演奏效果細膩、婉轉、吉祥、典雅。現(xiàn)存樂曲六十余首,常見曲目有《水龍吟》、《戲球》、《小起堂》、《小開門》、《客喪》等。
枝江民間吹打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湖北省枝江市
枝江民間吹打樂是活躍于湖北省枝江地區(qū)的一種漢族民間音樂藝術,經(jīng)過多年來的發(fā)展衍變,已形成了一種普遍、實用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風俗。
枝江民間吹打樂是由打擊樂器、絲弦樂器、嗩吶等結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間器樂體裁。按其樂器演奏運用分為粗樂(武場)和細樂(文場)兩種。粗樂,泛指用打擊樂器組合進行演奏;細樂,指在打擊樂器的演奏中夾雜嗩吶、笛子、二胡、京胡等吹奏、絲弦樂器。枝江民間吹打樂講究十樣“家業(yè)”(樂器)的完整組合,并汲納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調等民間音樂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術種類和風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廣東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廣東省廣州市、臺山市
廣東音樂起源于明代萬歷年間,成型于清代光緒年間,繁榮于民國時期,是具有鮮明地方色彩和獨特風格的樂種,內(nèi)容廣泛,包括粵劇和潮州音樂、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藝等等,如今則專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廣府方言區(qū)的中國傳統(tǒng)絲竹樂種。
作為嶺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廣東音樂文化底蘊深厚,內(nèi)涵豐富,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傳承發(fā)展,自成體系,風格獨特,深深植根于嶺南民間,以其輕、柔、華、細、濃的風格和清新流暢、悠揚動聽的嶺南特色備受廣泛的喜愛和歡迎,遍及中國大江南北,流行世界各地。現(xiàn)有曲名和樂譜可稽的達500多首,典型代表曲目有《雨打芭蕉》、《餓馬搖鈴》、《平湖秋月》、《龍飛鳳舞》、《漢宮秋月》等等。
潮州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
潮州音樂是流傳于廣東省粵東地區(qū)各類漢族民間器樂的總稱。除粵東地區(qū)外,還廣泛流行于閩南、廣州、上海、臺灣、香港、澳門各地及東南亞各國和潮人聚居地。潮州音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源頭可追溯到唐宋之際,至明清時期發(fā)展成熟。
潮州音樂主要特點是古樸典雅、優(yōu)美抒情。它的主要樂器是二弦、二胡、揚琴以及鑼鼓等打擊樂器。潮州音樂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韻,日益為世界所關注。它源于當?shù)孛窀?、歌舞、小調,并吸收弋陽腔、昆腔、秦腔、漢調、道調和法曲諸樂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類。它蘊藏豐富,品種繁多,大致可分為廣場樂和室內(nèi)樂兩大類。廣場樂包括潮州大鑼鼓、外江鑼鼓樂、潮州小鑼鼓、潮州花音鑼鼓、潮州八音鑼鼓;室內(nèi)樂后者包括笛套古樂、潮州弦詩樂、潮州細樂、潮州廟堂音樂等。
廣東漢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廣東省大埔縣
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與當?shù)氐拿耖g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經(jīng)歷代演變發(fā)展而成。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為了正本清源,1962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jīng)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包括:絲弦音樂(舊稱儒樂或清樂)、中軍班音樂、八音、民間大鑼鼓和廟堂音樂五大類。廣東漢樂保存著六百多首情調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廣東漢樂曲目豐富,從已整理出版的《廣東漢樂曲目集》來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絲弦樂430首,清樂56首,漢樂大鑼鼓23首,中軍班音樂62首,廟堂音樂31首。
吹打(接龍吹打/金橋吹打)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重慶市巴南區(qū)、萬盛區(qū)
接龍吹打樂系重慶市巴南區(qū)接龍鎮(zhèn)的民間器樂樂種,至遲在明代末年就已正式形成。經(jīng)過四百多年的傳衍,有了很大發(fā)揮發(fā)展。接龍吹打曲目豐富、樂班樂手眾多、理論研究與藝術實踐同步發(fā)展的接龍吹打樂在巴渝吹打中獨樹一幟,頗具特色。它有吹打樂、鑼鼓樂、吹打唱三大類別和丫溪調、下河調、青山調、昆詞、教儀調、將軍鑼鼓、伴舞鑼鼓7個品種,擁有樂曲983首。接龍吹打的曲牌主要有【大號牌】、【朝排】、【將軍令】、【水龍吟】、【南鑼】、【六幺令】、【風入松】等。
萬盛區(qū)金橋吹打樂是重慶市萬盛區(qū)金橋鎮(zhèn)的民間吹打樂種,它產(chǎn)生于宋元時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在長時期的傳承中,金橋吹打形成了喜慶類、生產(chǎn)生活類、喪事類、民間傳說類等類別。金橋吹打有音域寬、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強等特點,包括【花燈】、【大曲牌】、【朝牌】、【宮堂】等曲牌和品打、刁打、散打、干打、夾打、刁散打、竹葉吹奏、口哨等演奏技藝,曲目達一千余首。
梁平癩子鑼鼓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重慶市梁平縣
梁平癩子鑼鼓是重慶市梁平縣境內(nèi)流傳的一種民間器樂,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據(jù)清代該縣文人藍逸清的《竹枝詞》記載,梁平癩子鑼鼓應該在明清之際就已廣為流傳。
梁平癩子鑼鼓的樂曲稱為“鑼鼓引子”,以“十八癩子”鑼鼓的引子為代表。主要有“老癩子”、“花癩子”、“鴛鴦癩子”、“刁癩子”、“干癩子”、“重葫蘆”、“南山網(wǎng)”等。其中十八癩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癩子》、《佬癩子》、《花癩子》等。頭與尾常用的曲目有《金銀燈》、《戰(zhàn)靈芝》、《急尾子》。在演奏過程中,一口氣要打十八個段子,分別由三個段子組成一組,共六組。每組必有馬鑼開頭的段子、鈸開頭的段子和大鑼開頭的段子。在此基礎上,又發(fā)展為包括“金銀燈”、“金銀花”、“紅繡鞋”等上百種鑼鼓引子。梁平癩子鑼鼓的樂器有二鼓、馬鑼、鈸、大鑼、鉤鑼、镲子六種,樂隊由五人組成,打馬鑼者兼打鉤鑼。梁平癩子鑼鼓具有聲音洪亮、氣氛熱烈、音韻起翹、耐人尋味等特點,常在節(jié)日盛會、開業(yè)慶典、生日禮儀、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中演奏,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土家族打溜子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區(qū)流傳最廣的一種古老的民間器樂合奏,它歷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藝精湛,表現(xiàn)力豐富,是土家族獨有的藝術形式,主要分布在湘西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4縣68個鄉(xiāng)鎮(zhèn)。
土家族打溜子與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土家人的婚嫁、壽誕離不開打溜子,年節(jié)喜慶要打溜子,特別是土家族的傳統(tǒng)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由溜子鑼、頭鈸、二鈸、馬鑼組成的打溜子樂隊,能將各類樂器的技巧融于一體,并充分發(fā)揮每件樂器的演奏技藝。現(xiàn)存的土家族溜子曲牌約有100個,其內(nèi)容可分為繪聲、繪神、繪意三大類。繪聲類如《鯉魚漂灘》、《雁兒拍翅》等,繪神類如《小紡車》、《鬧年關》等,繪意類《四季發(fā)財》、《觀音坐蓮》等曲牌,此外還有《安慶》、《迎風》、《八哥洗澡》、《畫眉跳桿》、《雙龍出洞》、《燕排翅》、《古樹盤根》、《扭插秧》等數(shù)十首代表性傳統(tǒng)曲目。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器樂藝術中,打溜子獨特的組合、精湛的演奏技藝自成系統(tǒng),具有極大的代表性。它不僅能為民族學、社會學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為音樂學中音色旋律學研究的極其珍貴的原生性文化標本之一。
河北鼓吹樂(撫寧鼓吹樂/永年鼓吹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河北省永年縣、撫寧縣
永年鼓吹樂在河北冀東南鼓吹樂中最具代表性,是河北省最有影響的民間器樂曲種之一。傳說隋末起義軍領袖竇建德在永年建都稱王時,軍中和民間就已有吹打樂。明中葉以后,鼓吹樂日漸成熟、繁盛。清光緒年間編制的《永年縣志(風俗志)》中記載,民間婚葬祭禮時大量使用,代代相傳不替。20世紀70年代前,在城鄉(xiāng)群眾文化活動中,鼓吹樂這種藝術仍然十分興旺。永年鼓吹樂演奏方式多樣,主要有吹奏樂、打擊樂和咔戲三種。它曲目豐富,包括雜牌曲、套曲和吹咔曲三種,現(xiàn)有曲目二百余首,曲牌五十余種,很多曲目為永年所獨有。其演奏風格粗獷熱烈,歡快活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常見曲目有《一枝花》、《太行情》、《小放驢》、《大登殿》、《抬花轎》、《大放驢》等。永年鼓吹樂主要以家族方式傳承,在長期的傳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五大家族流派。永年鼓吹樂是河北省極具特色的地方民間藝術形式,是研究學習我國民間音樂的珍貴資料,其傳統(tǒng)演奏方式、演奏技巧及演奏風格對我國當代民族吹奏表演藝術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撫寧鼓吹樂曲目眾多,素有“牌子十四套,小曲賽牛毛”之說。現(xiàn)存樂曲有秧歌曲、大牌子曲、漢吹曲、花吹曲、雜曲等五大類共兩百余首。常用曲目有《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小磨房》、《繡紅燈》、《老官調子》等。撫寧鼓吹樂樂器形制十分獨特,不同形制的各類嗩吶是其主奏樂器,此外還有用于咔戲的“咔碗”、花吹中用的“口琴”及其他多種常用樂器。撫寧鼓吹樂演奏方式多樣,技巧獨特,有線上、加花、成字、花舌、顫指、三強音、變色等方式,更有用三節(jié)嗩吶演奏的“拔三節(jié)”及“別把”、“串吹”等,吹奏與形體動作表演有機地結合,演奏風格粗獷有力,活潑風趣,熱烈詼諧,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撫寧鼓吹樂主要用于婚喪嫁娶、年節(jié)喜慶和民間舞蹈的伴奏,歷來深受群眾歡迎。
晉南威風鑼鼓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山西省臨汾市
晉南威風鑼鼓是山西省由鑼、鼓、鐃、镲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打擊樂藝術形式。威風鑼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晉南地區(qū),尤其是在臨汾市的霍州、洪洞、汾西、襄汾、曲沃、浮山等地流傳最廣。由于其鼓聲如雷,鈸音清脆,鑼鳴鏜鏜,威風凜凜,所以叫做威風鑼鼓?;糁莞峭L鑼鼓之鄉(xiāng),霍州威風鑼鼓有著“華夏第一鼓”的美譽。
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由于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常見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亂如麻》、《風攪雪》、《銀扭絲》、《倒垂簾》等。威風鑼鼓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融音樂、舞蹈、技藝于一體。威風鑼鼓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xiàn)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北方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學、歷史學、社會學、美學的研究中,威風鑼鼓都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絳州鼓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山西省新絳縣
絳州鼓樂又稱絳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絳縣漢族民間流行的鑼鼓樂和吹打樂,產(chǎn)生于歷史文化名城新絳縣。據(jù)傳絳州鼓樂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據(jù)直隸《絳州志》載:“歲時社稷,夏冬雨季,又鄉(xiāng)鎮(zhèn)多香火,扮社鼓演劇?!薄缎陆{縣志》也曰:“每逢賽社之期,必演劇數(shù)日,扮演各種故事,如鑼鼓等等?!?/p>
絳州鼓樂素有“地動山搖”、“聞聲十里”之譽。花敲鼓在絳州鼓樂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樂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F(xiàn)有十幾種敲奏技法,即擊鼓邊、敲鼓邊、墨鼓釘、蹭鼓面、打鼓幫、抽鼓皮、磕鼓環(huán)、碰鼓架、單槌滾、雙槌擂、槌相搓、槌相擊、槌相打、捶相挑。這些技法構成絳州鼓樂獨特的地方色彩,這種地方色彩與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緊密相連。民間將絳州鼓樂分三路,各路各有常用曲目,南路有《嘰呱啦》、《啦呱嘰》、《扎咚呱》等,中路有《釘缸》、《麻雀踩蛋》等,北路有《牛斗虎》、《鳳凰單展翅》、《獅子撩繡球》等。
上黨八音會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
上黨八音會是一種漢族民間吹打樂,在山西省東南部于長治、晉城一帶廣為流傳。它起始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漢唐時成為一個完整的音樂形式,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八音會主要使用鼓、鑼、鈸、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
上黨八音會是民間音樂自發(fā)的群眾組織形式,它活躍在民間各種娛樂場合,是一支無償服務的樂隊,起著相互幫忙和助興的作用,主要演出場地是古廟會、節(jié)日慶典、街頭舞臺坐場吹打、婚喪嫁娶演出等。。八音會的打擊樂為“武場”,所用樂器有老鼓、板鼓、掛板、大鑼、大釵、小釵、馬鑼、勾勾;吹管弦樂為“文場”,所用樂器有嗩吶、小嗨、笙、竹笛、胡胡、二把、巨琴等。吹打為主弦樂為輔,文武皆備,配合默契。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器樂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樣景》等31首。
冀中笙管樂(屈家營/高洛/高橋/勝芳音樂會)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河北省固安縣、淶水縣、霸州市
冀中笙管樂流傳于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滄州、定州一線以北近三十個縣市的鼓吹樂品種,民間俗稱“音樂會”。因主要用管子領奏、笙等和奏,故又稱“笙管樂”。除笙、管類樂器外,另有云鑼、笛及擊奏類樂器鼓、鐃、鈸、鐺鐺等。樂曲分套曲、小曲及獨立成套的打擊樂三類。套曲篇幅長大、結構復雜,是“笙管樂”的主要組成部分。“笙管樂”遍布整個冀中平原。各地農(nóng)民以村為單位,借樂結會,在本地祭祀、禮儀、喪葬等民俗活動中演奏傳承。2006年入選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屈家營村的“屈家營音樂會”為民間笙管樂,相傳源于元明之際的寺院佛教音樂,它既有北方音樂的古樸粗獷,又兼?zhèn)淠戏揭魳返耐褶D清幽,主要用于祭祀和喪禮儀式,有管、笛、笙、云鑼等傳統(tǒng)樂器,“工尺”方式記譜,傳承至今。屈家營音樂的樂隊編制固定,24名樂手演奏為“滿棚”音樂,12名樂手演奏為“半棚”音樂。現(xiàn)存《玉芙蓉》等十三支套曲、《金字經(jīng)》等七支大板曲、《五圣佛》等二十多支小曲和一套打擊樂。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高洛村的“高洛音樂會”是一個傳承很久的民間樂種。高洛音樂會有一條“不準增加新曲目,不準增加樂器種類,不準改變演奏方式,嚴格按老藝人傳下來的規(guī)矩進行演奏,不準走樣”的會規(guī),因此,盡管經(jīng)過了很長的時間,高洛音樂會仍保留著“奏、打、舞、唱”的遺風。
河北省霸州市的“高橋音樂會”樂較好地保存了近古民間吹打樂的原始風貌,為僧傳吹打樂,相傳系由清康熙年間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廟樂僧廣達和尚所傳的佛樂演變而來,俗稱“和尚經(jīng)”。其演奏時由管子領奏,有3個和尚誦經(jīng),12個樂師演奏。高橋村音樂原有曲譜3冊,現(xiàn)僅存1冊,收錄樂曲47首,現(xiàn)樂手僅能演奏其中的二十余首,其中《錦堂月》等數(shù)支曲子為高橋音樂會所獨有。同時,高橋村音樂中蘊含著當?shù)孛耖g音樂的成分,帶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記,對研究佛教音樂與地方民間音樂的交融互滲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zhèn)的“勝芳音樂會”是寺院佛教音樂流傳民間的產(chǎn)物,其傳承方式為口傳心授,其風格古樸,自創(chuàng)會以來,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而變異甚微。其演奏方式、演奏內(nèi)容、使用樂器等都有嚴格定規(guī),鮮有改動。現(xiàn)存三十多支曲牌,最擅長大套曲【清吹】、【山坡羊】等。曲目中既有佛教樂曲,也有俗世風格的村調,雅俗兼具,深受民眾喜愛。
2008年6月,由北京市大興區(qū)申報的白廟村音樂會;河北省雄縣申報的雄縣古樂、河北省固安縣申報的小馮村音樂會、河北省霸州市申報的張莊音樂會、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申報的軍盧村音樂會、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申報東張務音樂會、河北省任丘市申報南響口梵唄音樂會、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申報的里東莊音樂老會、河北省任丘市申報的辛安莊民間音樂會、河北省安新縣申報的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河北省易縣申報東韓村拾幡古樂以及河北省定州市申報的子位吹歌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擴展項目。
銅鼓十二調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貴州省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貞豐縣
布依銅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屬于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它用青銅鑄造而成,常與嗩吶、皮鼓、大镲、鐃鈸、鑼木棍混合敲擊吹奏,基本保存著古代樂器的演奏風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
布依族銅鼓十二調源于古代,流傳在扁擔山、丁旗鎮(zhèn)、大山鄉(xiāng)、城關鎮(zhèn)、六馬鄉(xiāng)、沙子鄉(xiāng)、良田鄉(xiāng)、募役鄉(xiāng)布依族聚居區(qū),并輻射到關嶺自治縣、六枝特區(qū)、普定縣等周邊布依族地區(qū),形成了一個覆蓋幾縣范圍的布依族民間銅鼓文化圈。布依族銅鼓十二調由“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組成,是在慶典、祭祖、祭祀等儀式中表達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樂。
西安鼓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陜西省
西安鼓樂是千百年來流傳在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qū)的民間大型鼓樂。在古長安及周邊地區(qū),尤其是秦嶺北麓的眾多寺廟和道觀,這些廟、觀的廟會活動和多家民間樂社是西安鼓樂得以生存的基礎。
西安鼓樂現(xiàn)存的一千一百余首曲目中包含了部分與唐代大曲、唐宋燕樂曲、教坊大曲等唐宋音樂同名的曲目,它堪與唐宋大曲相比的龐大結構形式和不容納明清以來新生樂器的樂隊配置,顯示出某種原始性特征,反映了西安鼓樂嚴格繼承唐宋音樂的狀況?,F(xiàn)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樂手抄譜珍藏本的譜字與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譜字基本相同,由此證明這一珍藏本歷史久遠,是明清以來已漸在全國失傳的俗字樂譜。西安鼓樂特有的復雜曲體和豐富的特性樂匯、旋法及樂器配置形式成為破解中國古代音樂藝術謎團的珍貴佐證;它大量的傳譜曲目豐富了中華音樂文化寶庫,將為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陜西省藍田縣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是千余年來流傳在陜西省藍田縣普化鎮(zhèn)一帶專門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間吹打音樂。水會音樂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宮廷音樂傳至民間后,經(jīng)和民間音樂融合后演繹成的一種地方特色的民間樂種,帶有濃厚的唐代風格。歷史上是專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按照演奏的內(nèi)容和形式分為行樂(進行中演奏)和坐樂(室內(nèi)誦經(jīng)時演奏),音樂質樸、清越、雅致、細膩,與激越、粗放的秦腔形成鮮明對照。常見曲目有《清江頌》、《小曲子》、《三聯(lián)子》、《八板》、《宮調》、《老釘缸》等。
藍田水會音樂手抄傳譜原有八十多種曲牌,其記譜法為唐代燕樂半字譜,這也是它歷史久遠的實證。藍田水會音樂從樂隊樂器構成、曲目、記譜法等方面顯示了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文水鈲子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山西省文水縣
文水鈲子是流傳在文水縣境內(nèi)的一個獨特的民間樂種,因其源于并主要流布于岳村一帶,故又稱岳村鈲子。當?shù)厝酥詫⑦@種民間樂種稱為“鈲子”,有兩種解釋:一是因其獨特的演奏樂器小鈸當?shù)厝朔Q為“鈲子”;二是因擊打小鈸所發(fā)出的聲音“鈲”而得名?!霸来邂嵶印痹从谄碛?,與當?shù)孛癖姷纳a(chǎn)方式、生活習俗緊密相關。
口述材料顯示,岳村鈲子原作為當?shù)仄碛陜x式音樂流傳。由于祈雨儀式在當?shù)孛癖娚a(chǎn)、生活中的獨特地位,“鈲子”音樂一方面隨著祈雨文化代代傳承,并被當?shù)匕傩兆鳛榧漓胍魳罚3制渥鳛閮x式音樂的莊嚴性;另一方面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鈲子音樂使用的樂器有小鈸、大鈸、大鐃、大鼓(雷公鼓),因其樂器的不同組合、獨特的敲擊方法和演奏姿勢等呈現(xiàn)出獨特的音響效果。經(jīng)挖掘整理,鈲子音樂現(xiàn)有《雷公閃電》、《烏云翻滾》、《普降甘霖》、《喜慶豐收》等曲目。當?shù)厝艘浴瓣嚒敝阜Q子音樂演奏時的隊形變化,有“雙龍出水”、“二龍戲珠”等流動隊形和“方陣”、“菱形陣”等固定陣形,與祈雨內(nèi)容極為契合。鈲子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其風格豪放雄渾,粗獷奔放,古樸厚重,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縮影,傳承著華夏農(nóng)耕文化的精髓。
智化寺京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北京市
智化寺京音樂至今已傳承五百七十多年,被譽為中國古代漢族音樂的“活化石”。清道光、咸豐年間,智化寺音樂從寺院逐漸傳播到北京周邊地區(qū),從而成為了北方佛曲的代表,被時人冠以“京音樂”。智化寺京音樂有明確紀年的工尺譜本,有特色的樂器、曲牌和詞牌,有按代傳承的演奏藝僧。它與西安城隍廟鼓樂、開封大相國寺音樂、五臺山青黃廟音樂及福建南音一樣,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漢族音樂。
智化寺京音樂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音樂風格莊重、古樸、典雅,曲體結構龐大、規(guī)范,演奏技法豐富,曲目蘊藏巨大。它在傳承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不隨意增刪變易,注重保護繼承。智化寺京音樂忠實地保存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基本風貌,它在曲目、樂器、宮調、演奏方法等許多方面保存了宋、明舊制,為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與變遷提供了典型的生動實例?,F(xiàn)存?zhèn)鹘y(tǒng)曲目有《喜秋風》、《拿天鵝》、《清江引》、《梅花引》、《小華嚴》、《醉翁子》等等。
五臺山佛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山西省五臺縣
五臺山佛樂,指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山西省內(nèi)佛教勝地五臺山寺廟中長期流傳的傳統(tǒng)佛教音樂,是音樂藝術與宗教相結合的產(chǎn)物,是社會發(fā)展中的一種特殊文化現(xiàn)象,也是五臺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認為是北方佛教音樂的代表,除五臺山所屬地域外,在整個北方及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
五臺山佛樂包括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是在法事儀式中對各種經(jīng)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調”、“吟誦”和“直數(shù)”四種形式;“器樂”稱為“小曲”,是由若干件樂器和法器組成樂隊,為經(jīng)文誦詠中的部分曲調進行伴奏或單獨進行器樂演奏。五臺山佛樂在近兩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僅始終沿用隨佛教進入中國的“歌贊”、“轉讀”、“唱導”等形式,而且還保存有唐宋以來各時期流行的歌曲和樂曲。
千山寺廟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遼寧省鞍山市
千山位于遼寧省鞍山市東南20公里,是佛、道兩教勝地,故千山寺廟音樂分為佛樂和道樂兩種。
千山的佛教音樂是在寺廟舉辦的各種佛事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漢族宗教音樂。它不斷汲取漢族民間音樂的營養(yǎng),并從印度梵樂等宗教音樂中攝取藝術精華,到金元和明清時期,已趨于成熟和完善。千山的佛教音樂分誦經(jīng)和器樂兩個部分。傳統(tǒng)的誦經(jīng)音調屬于北方韻,千山佛教北方韻原不是千山獨有,但是由于它地處東北,所以在流傳的過程中自然受到東北民間音樂的影響,形成獨特的音樂個性。器樂曲主要是笙管樂,其曲牌多與遼南漢族民間流傳的笙管曲相同,目前僅有幾個居士尚能演奏,曲目大部分失傳,保留至今的不過20首,如《鸞鳳鳴》、《天尊韻》、《三皈依》等。
千山道教采用的是東北新韻,除千山道觀外,東北各道觀使用的都是東北新韻。東北新韻目前保存基本完整,但有一些長的韻調由于使用得比較少,多數(shù)道士已不會了,其中一些韻調如今完全無人會念。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江蘇省蘇州市
以玄妙觀道教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屬于正一派道樂,歷史可追溯至西晉,它繼承了古代音樂的傳統(tǒng),吸取了廟堂音樂等成分,還受到堂名音樂、江南絲竹、昆曲、吳歌等吳地音樂藝術形式的影響,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活動十分繁盛。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輯成的《齋天》等書和嘉慶年間道士曹希圣重訂的《鈞天妙樂》至今仍是玄妙觀道教音樂的規(guī)范。蘇州曾涌現(xiàn)了不少著名樂師,他們或精于音律、善于編曲,或樂器演奏技藝精湛,或在經(jīng)韻吟唱方面造詣深厚,在道樂界具有很大影響。清末民初,蘇州道教趨于衰落,玄妙觀的一些宮宇開始出租,部分道士改行謀生,但道教音樂在民眾中的影響仍相當廣泛和深入。
蘇州道教音樂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器樂主要有笛曲、鼓段和由兩者連綴而成的套曲,演奏方式有“坐奏”、“行樂”等。聲樂為道教的經(jīng)韻,有旋律的為“韻腔”,包括“贊”、“頌”、“偈”、“誥”、“咒”、“符”等諸種形式。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結構完整、對比強烈、表現(xiàn)力豐富,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對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
武當山宮觀道樂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特區(qū)
武當山宮觀道樂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瑰寶。它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歌、舞、樂一體的表演形式,依體裁形式可分為“韻腔”和“牌子”兩大類。根據(jù)演奏場合、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將“韻腔”分為“陽調”、“陰調”兩類;“牌子”分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類。常見器樂曲牌有【山坡羊】、【梧桐月】、【迎仙客】等,唱誦曲牌有【普供養(yǎng)】、【斗老贊】、【王母贊】等。
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始建五龍祠,自此以后,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后來山開宗布道,歷代高道名師也相繼在此隱居修煉,長期的宗教活動留下了極為豐富的音樂資料。武當山宮觀道樂既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韻”的音樂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樂混融的風韻,而且各類韻腔與法器牌子俱全,是道樂中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目前,武當山宮觀中的“玄門日誦早晚課”、“祖師表”、“薩祖鐵罐施食祭煉科范”等全套科儀音樂均得到及時傳承,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武當山宮觀道樂古老純真的曲調是其他任何音樂所不可替代的,它極大地拓寬了民族音樂學科,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南音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qū),并與當?shù)孛耖g音樂融合,形成了這種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zhí)拍板者居中而歌,這與漢代“絲竹更相和,執(zhí)節(jié)者歌”的相和歌表現(xiàn)形式一脈相承。其工尺譜記法自成體系,是古代音樂記寫形制之遺存。橫抱演奏的曲頸琵琶、十目九節(jié)的洞簫、二弦、三弦擊拍板等,也都因襲古樂器遺制。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兩千余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大曲、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內(nèi)容。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南曲曲調優(yōu)美,節(jié)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現(xiàn)存?zhèn)鹘y(tǒng)代表曲目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抒情、寫景、敘事三類。曲詞的內(nèi)容,主要取材于唐傳奇、話本和宋元及明代戲劇人物故事,其中《山險峻》、《出漢關》、《共君斷約》等曲目廣為流傳。
泉州北管
時間:2006年(第一批)
申報地區(qū):福建省泉州市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調、曲仔,是廣泛流傳于泉州市泉港區(qū)的一種絲竹音樂。清光緒初年,江淮一帶的民間音樂隨著海上運輸船只、南下鹽兵、淮河難民等進入泉州市泉港區(qū),逐漸形成泉州北管音樂,一直傳承至今。
北管分為曲和譜兩大類,曲即聲樂曲,譜即器樂曲。曲大多數(shù)來源于明清以來的江淮小調,譜大多數(shù)來源于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和京劇曲牌。歌詞以敘事抒情、寫景抒情居多,演唱采用湖廣話,在曲的前奏部分和樂句、樂段結束處演唱者常是邊唱邊執(zhí)打擊樂器伴奏,給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氣。演唱中常出現(xiàn)提高八度的狀況,同時還借鑒莆仙音樂、南音的一些演唱方法,使歌聲高亢有力、悠揚柔婉。譜演奏時一般不用鑼鼓,只用板或木魚鼓打強拍。以多首曲牌聯(lián)綴的形式較為常見,也有以板式變化手法構成的曲式。樂隊沿用江南絲竹樂器,參用閩南、莆仙音樂的樂器,主奏樂器為京胡、笛子,另有月琴、三弦、雙清等特色樂器。泉州北管代表性曲牌有【四大景】、【采蓮】、【采桑】、【玉美人】、【紅繡鞋】、【出漢關】、【打花鼓】等,譜【六串】、【草琴】、【廣東串】、【蘇州串】、【花六板】、【三板】、【將軍令】、【太平歌】、【平板】、【行板】、【八板頭】、【大八板】、【江南大八板】等。泉州北管的音樂風格既保留江淮一帶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閩南、莆仙音樂的柔婉秀麗,具有遒勁、樸實的個性,素有“天子傳音”的譽稱。
老河口絲弦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
老河口絲弦是湖北襄陽市的漢族民間音樂。早在清朝乾隆年間,絲弦樂就在原光化縣(今老河口市)流傳。由絲弦說唱“大調曲子”的前奏曲(又稱板頭曲)分離出來并歷經(jīng)演變而形成的老河口絲弦,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老河口絲弦曲目豐富,曲風古樸、韻味典雅,旋律委婉曲折,優(yōu)美動聽。由于長期的演變,使它具有濃郁的鄂西北漢族民間音樂地方特色,區(qū)域性很強。在老河口除保留有著名的絲弦樂曲“三思”,即《思鄉(xiāng)》、《思春》、《思情》外,還有《高山流水》、《打雁》、《賞秋》、《小喬哭周》、《閨中怨》、《陳杏之落院》、《陳杏之和番》等20余首曲目。以上曲目均被《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北卷收錄。
笙管樂(復州雙管樂、建平十王會、超化吹歌)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遼寧省瓦房店市、建平縣;河南省新密市
復州雙管樂是流行于遼寧省的一種漢族民間音樂,據(jù)史料記載,復州雙管樂于清朝乾隆年間由山東傳到復州,至今約有200多年的歷史。復州雙管樂剛柔相濟,它的音色既有粗獷、豪放、高亢的一面,又有深沉、委婉、細膩、柔美的一面,可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喜怒哀樂的情感;它吸收了西洋管樂中的一些演奏方法,其獨特的音色和獨特的表現(xiàn)力是其它樂器所不具備的。
十王會又稱雙會、經(jīng)會,目前僅存于建平縣和赤峰內(nèi)蒙古個別村落,據(jù)考證與女真人的鼓笛及遼宋以來的清樂、散樂、馬后樂有著淵源關系。建平十王會主要用于漢族民間婚喪喜慶活動。所用樂器有笛、鼓、笙、管、及打擊樂器。建平十王會雖然與遼寧省流傳的笙管樂在形式上比較接近,但是,從其傳承、曲目以及使用樂器情況看,十王會更為古老。它是明中期以前的十番樂遺存。也是現(xiàn)今鼓樂中笙管樂的前身。
河南省新密市申報的超化吹歌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漢族吹奏樂演奏形式,超化吹歌大約起源于北朝,是吹奏樂和打擊樂組合的宮廷音樂。據(jù)史書記載,超化寺吹歌源于4000多年前,興于1500多年前超化吹歌的南北朝宮廷,曲譜記錄方式世界獨一無二,以竹管為主演奏。千年來演奏者以口述傳承。明朝景泰年間,一位祖籍密縣的翰林告老還鄉(xiāng)后,前往超化寺參拜,將吹歌傳授給僧人。清朝初年又由超化寺的僧人傳給當?shù)匕傩?,從此流傳民間。
津門法鼓(掛甲寺慶音/楊家莊永音/劉園祥音法鼓)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天津市河西區(qū)、北辰區(qū)
津門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音樂舞蹈藝術,以老會或圣會的表演形式出現(xiàn)。法鼓是天津市漢族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法鼓一詞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法鼓起源于僧、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后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群眾自己創(chuàng)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天津法鼓表演使用的樂器有鼓、鈸、鐃、鐺、鉻共5種打擊樂器。表演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場地的“坐敲”,一種為邊走邊奏的“行會”。樂曲由若干不同的曲牌(鼓套子)連綴而成。每奏一套,需半個小時左右,其曲牌有《相子》、《陰陽魚》、《龍戲珠》等30多個。其中被廣為演奏的是《對聯(lián)》、《繡球》、《叫門》、《富貴圖》和《上擂》等。
2008年6月,國務院批準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以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和劉園祥音法鼓名列其中。
鑼鼓藝術(漢沽飛镲、常山戰(zhàn)鼓、太原鑼鼓、泗涇十錦細鑼鼓、大銅器、開封盤鼓、宜昌堂調、韓城行鼓)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天津市漢沽區(qū);河北省正定縣;山西省太原市;上海市松江區(qū);河南省西平縣、郟縣、開封市、湖北省宜昌市,陜西省韓城市
天津市漢沽區(qū)申報的漢沽飛镲沿海漁村集民間音樂、民間舞蹈 、民間武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廣場藝術,大約產(chǎn)生于清朝光緒初年,解放前養(yǎng)船人家都有“飛镲”的道具。用于出海作業(yè),漁業(yè)豐收、捕撈歸來等喜慶活動及酬神。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申報的常山戰(zhàn)鼓”隊是由鼓、大鈸、中鈸、小鈸、小鑼等打擊樂器組合而成的一種民間鑼鼓。其曲牌大都由多個能單獨演奏的鑼鼓段子聯(lián)結而成。早在戰(zhàn)國時期已具雛型,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間。
太原鑼鼓反映出山西人不屈不撓,對勝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構成了太原鑼鼓聲色雄壯的地方特色,也奠定了太原鑼鼓在太原民間社火習俗中獨占鰲頭的地位。太原鑼鼓演奏中常常使用急煞停頓,如樂譜中的休止,給人以干凈利索的深刻印象。演奏徐緩時如潺潺流水,急驟時則似大浪奔騰;輕敲時鸞鈴叮當,重擊時霹靂轟鳴。演奏者情態(tài)激奮,忽而拋镲亮相,忽而懷抱金瓜。音響、感情、表演交織融匯,引人入勝。
十錦細鑼鼓是上海泗涇地區(qū)的吹打藝人們吸收了昆腔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在長期的演奏過程中不斷打磨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民間音樂,距今已近300年的歷史。其藝術特色主要是鑼鼓,一個樂手要兼帶幾件樂器,敲以短鑼鼓點板后,就能拿起絲竹來演奏,交替進行,一專多能。在樂器運用上,同一面鑼鼓,由于敲法、輕重不同,點板著落處不同,從而能敲出不同的音色、音質。鑼梗、鼓梗的敲頭,通常用木質較重的材料,這樣發(fā)出的聲響短促而沉悶,符合十錦細鑼鼓節(jié)奏感鮮明的特點。特別與眾不同的十鑼梗的敲頭可以勒上脫下,演奏時用槌趕頭敲奏,音質效果別具一格。
河南省西平縣民間大銅器歷史悠久流傳廣泛,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素有“城東喇叭、城西銅器”之說,全縣80%的自然村都有銅樂隊,是群眾參與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郟縣銅器始于三國時期,曹操指揮襄陽之戰(zhàn)大勝后命宮中樂師、工匠制造了銅制器皿,并創(chuàng)作出了以各個戰(zhàn)役而命名的曲牌,如:【得勝鼓】、【呼雷炮】、 【五虎下西川】等。此后傳入民間,多用于求神、祭天、喚雨、驅邪消災、節(jié)日慶典等大型活動儀式。是中國古代民族民間藝術之珍品,是我國北方打擊樂種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響亮的打擊樂器和樂器最多的打擊樂種。
開封盤鼓,又名大鼓,是河南省開封市特有的一種民間鼓樂表演藝術。演奏所用的大扁鼓屬低音鼓,所用的镲也多為大镲。當幾十面鼓,幾十副镲在一起敲響時,氣勢十分宏大,遠聽象驚雷,近聽如萬炮轟鳴,頗有排山倒海之勢,驚天動地之威。加之鼓點復雜多變、節(jié)奏強烈,表演熱烈、粗獷豪收,具有一種近于原始、粗放、拙樸的藝術風格。同時,變幻莫測的鼓點和整齊而清晰的演奏,又使之帶有一種細膩的,成熟的韻味。開封盤鼓這種融粗放與細膩、器樂演奏與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它無論是在聽覺上還是在視覺上都給人以極強烈的、震憾人心的感染力。這正是開封盤鼓藝術魅力之所在,也是它深深地扎根在開封民間、久盛不衰的原因。
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在韓城傳布極廣。歷史上,幾乎大一點的村莊都有自己的鑼鼓隊,不論逢年過節(jié),還是求神祈雨,總能聽到激昂的鑼鼓聲。
湖北宜昌堂調分布在宜昌的廣大地域,尤以長陽、五峰、宜都三縣市土家堂調、漢族秭歸楊林堂鼓和興山、夷陵區(qū)、枝江的菜調等最具代表性。廣泛應用于紅白喜事、節(jié)慶和其它民俗活動。宜昌堂調源遠流長,除《楚辭》有記載外,長陽和枝江出土的東漢和宋代文物均有佐證。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當?shù)貞虬嘤稚⒕用耖g傳藝,宜昌堂調將戲曲中的人聲改為嗩吶,京胡等樂器伴奏變成了吹打樂曲,尤其不斷地吸收民間歌舞音樂而使堂調更加豐富。
陜西韓城行鼓歷史悠久,傳統(tǒng)的表演,鼓手都頭戴戰(zhàn)盔,腰束遮鞍戰(zhàn)裙,擊鼓時仰面朝天,成騎馬蹲襠式,模擬蒙古騎士的神姿。即使在今天欣賞韓城行鼓的表演,你仍能感受到這種氣氛:鼓陣排開,令旗揮舞,百鼓齊鳴,氣勢恢宏,酣暢淋漓的鼓姿,強勁剛烈的鼓點,似黃河咆哮,如萬馬飛奔。敲到得意處,鼓手們失去常態(tài),如醉如癡,狂跳狂舞,醉鼓醉镲是韓城行鼓的最佳境界。
維吾爾族鼓吹樂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維吾爾族鼓吹樂是新疆天山南北各維吾爾族聚居區(qū)廣泛流傳的一個民族器樂樂種,最早源自阿拉伯,后傳入西域。西遷伊犁的維吾爾族在繼承了原有的音樂文化的基礎上,歷經(jīng)600多年,兼容并蓄創(chuàng)造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完整的十二套鼓吹樂,并使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維吾爾族鼓吹樂樂隊常由一支蘇乃依、三對納格拉和一只冬巴克組成,亦可加用若干支卡娜依和若干面達普,人數(shù)不固定,其中蘇乃依和納格拉為必不可少的主奏樂器。
洞經(jīng)音樂(文昌洞經(jīng)古樂、妙善學女子洞經(jīng)音樂)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四川省梓潼縣、云南省通海縣
洞經(jīng)音樂是非常古老的漢族器樂樂種,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現(xiàn)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漢族地區(qū)和麗江、楚雄等納西族、彝族地區(qū),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絲竹樂。歷史悠久,漢族地區(qū)所用樂器分文、武,樂隊龐大,樂曲風格優(yōu)美、樸實、典雅。它以談演道教經(jīng)文《文昌大洞仙經(jīng)》得名,道教經(jīng)書分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分別是道教三清尊神傳下,所以道教經(jīng)書稱為洞經(jīng),演奏唱頌經(jīng)書中詩贊的音樂,故稱洞經(jīng)音樂。
洞經(jīng)音樂包括了吹、拉、彈、打、唱等多種音樂表現(xiàn)手段,主要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部分稱為“經(jīng)腔”,演唱“經(jīng)腔”時有兩種樂隊伴奏形式:一種是用絲竹樂隊伴奏,其曲調悠揚委婉,節(jié)奏徐緩;一種是用吹打樂隊伴奏,其曲調有的歡快熱烈,有的氣勢雄偉,多用于開經(jīng)或收經(jīng)之時。洞經(jīng)音樂的器樂部分稱為曲牌。根據(jù)所用樂器的不同組合,分為大樂曲牌、組合曲牌、鑼(鼓)經(jīng)曲牌3類。洞經(jīng)音樂的曲調十分豐富,每一地區(qū)都有獨立成套的各類曲調40~100余首不等。由于歷史悠久,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曲牌”的來源,據(jù)初步查證,其名稱有的來自唐詩宋詞,如: 【浪淘沙】、【小桃紅】、【朝天子】等;有的見于南北曲,如:【柳搖金】、【山坡羊】、【雁兒落】等,其他大量的是明清的時調小曲,如【南清宮】、【將軍令】、【鬧元宵】等,其他一部分也散見于各種戲曲劇種的曲牌曲目之中,總計不下數(shù)百首。
黎族竹木器樂
時間:2008年(第二批)
申報地區(qū):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黎族竹木器樂是祖國民族器樂寶庫中的瑰寶,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項目。鼻簫、口弓、唎咧、口拜、洞勺、嗶噠等竹木樂器,有璀璨的民族特色,不但在國內(nèi)堪稱一絕,在國際的樂器上都是罕見的。而竹木器樂曲更為豐富,音樂色彩獨具一格,鼻簫聲輕委婉,口弓聲細纏綿,唎咧音清高亢,口拜聲悠揚嘹亮,洞勺聲沉寬厚,嗶噠聲脆致遠,配聲美音清的琴弦和聲宏厚重的獨木鼓、鏗鏘悅耳的叮咚,演化出一首首美輪美奐的樂曲。竹木器樂曲蘊涵著原生態(tài)的音樂特征,曲體結構靈活、自由,旋律順暢,音調古樸清純,它溶匯了黎族的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意識、民俗風情等諸多元素,為黎族人民所喜聞樂見。
弦索樂(菏澤弦索樂)
時間:2010年(第三批)
申報地區(qū):山東省菏澤市
是山東省魯西南地區(qū)著名的漢族民間音樂,流行于菏澤和菏澤周邊地區(qū)。菏澤索弦樂歷史悠久,風格典雅,雅樂冶遙。在菏澤弦索樂是民間藝人們自娛自樂的一種活動方式,廟會、逢年過節(jié)或是冬閑時期,在寺廟、家庭院落等地都可以演奏。
菏澤弦索樂有古曲十大套袁每一套均是野八板的套曲形式。藝人們稱其為碰八板。又因其每個曲子的八個樂句各有八板,全曲另加四板的結構形式。而被稱為野六十八板,碰八板,所使用的樂器構成不同的聲部。這些聲部的旋律都是由母曲葉八板,派生出來的。所以可以野碰冶在一起,構成一個統(tǒng)一和諧的整體。菏澤弦索樂旋律優(yōu)雅柔美,和聲渾厚動聽。既有古色古香的風格,又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納西族白沙細樂
時間:2010年(第三批)
申報地區(qū):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
納西族白沙細樂又名“崩時細哩”、“別時細梨”、“別時謝禮”。流傳于麗江市古城區(qū)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白沙細樂是迄今仍然保留、傳承于納西族民間的大型喪葬歌舞、器樂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樂曲牌三個部分。
相傳白沙細樂有10個調,現(xiàn)存7個調,分別是《篤》、《一封書》、《三思及》、《美麗的白云》、《公主哭》、《跺蹉》、《抗磋》。演奏時使用的樂器有橫笛、直笛、蘆管、蘇古篤、小曲項琵琶、古箏、二簧、胡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