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錕,付兆生
(固始縣畜牧局,河南 固始 465200)
仔豬流行性腹瀉疾病的診斷及防治
魏錕,付兆生
(固始縣畜牧局,河南 固始465200)
豬流行性腹瀉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其特征為嘔吐、腹瀉、脫水。臨床變化和癥狀與豬傳染性胃腸炎極為相似??砂l(fā)生于任何年齡的豬,尤其仔豬階段,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筆者就長期深入在基層技術指導服務所遇到的流行癥狀和治療辦法作一介紹,供大家交流參考。
豬流行腹瀉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其對乙醚、氯仿敏感。病毒粒子呈現(xiàn)多型性,傾向圓形,外有囊膜。從患病仔豬的腸灌液中濃縮和純化的病毒不能凝集家兔、小鼠、豬、豚鼠、綿羊、牛、馬、雛雞和人的紅細胞。
該病只發(fā)生于豬,且各種年齡豬都能感染發(fā)病。哺乳豬、架子豬或肥育豬的發(fā)病率很高,尤以哺乳豬受害最為嚴重,母豬發(fā)病率變動很大,約為15%~90%。豬流行性腹瀉病可單一發(fā)生或與豬傳染性胃腸炎混合感染,也有豬流行性腹瀉病與豬圓環(huán)病毒病混合感染的出現(xiàn)。如果一個豬場陸續(xù)有不少窩仔豬出生或斷奶,病毒會不斷感染失去母源抗體的斷奶仔豬,使該病呈地方流行性,在這種繁殖場內,豬流行性腹瀉可造成5~8周齡仔豬的斷奶期頑固性腹瀉。
潛伏期一般為5~8d,人工感染潛伏期為8~24h。主要的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或在腹瀉之間有嘔吐。嘔吐多發(fā)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癥狀的輕重隨年齡大小有差異,年齡越小,癥狀越重。1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常于腹瀉后2~4d內死亡,死亡率達60%~80%。病豬體溫正?;蛏愿撸癯劣?,食欲減退或廢絕。斷奶豬、母豬常呈精神萎頓、厭食和持續(xù)性腹瀉,大約1w后逐漸恢復正常。部分豬恢復后生長發(fā)育不良。肥育豬在同圈飼養(yǎng)感染后都發(fā)生腹瀉,1w后康復,死亡率在3%以內。成年豬癥狀較輕,有的僅表現(xiàn)嘔吐,重者水樣腹瀉3~4d可自愈。
具有特征性的病理變化主要見于小腸。20%病例胃底黏膜潮紅充血,并有黏液覆蓋;50%病例見有小點狀或斑狀出血,胃內容物呈鮮黃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塊(或絮狀小片);較大豬(14日齡以上的豬)約10%病例可見潰瘍灶,靠近幽門區(qū)可見有較大壞死區(qū)。
剖檢變化表現(xiàn)為尸體消瘦、皮膚暗灰色。皮下干燥,脂肪蜂窩組織表現(xiàn)不佳。腸管膨脹擴張,腸壁變薄,腸內有黃色黏稠液體,小腸黏膜絨毛大部分萎縮變短,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鏡下可見小腸絨毛縮短,上皮細胞核濃縮,胞漿嗜酸性變化。腹瀉嚴重時,絨毛長度與隱窩比值由正常1∶1變?yōu)?∶1。剖檢病變局限于胃腸道。胃內充滿內容物,外觀呈特征性弛緩。小腸壁變薄、半透明。顯微病變從十二指腸至回腸末端,呈斑點狀分布,受損區(qū)絨毛長度從中等到嚴重變短,變短的絨毛呈融合狀,帶有發(fā)育不良的刷狀緣。
加強營養(yǎng),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在飼料中添加脫霉劑,同時加入維生素;選用聚維酮碘1∶1000倍,進行環(huán)境噴霧消毒;定期做豬場保健,全場豬群每月同步保健。
母豬分娩后的3d保健和對仔豬的3針保健,可選用頭孢類,母豬產仔當天注射10ml,若有感染者,產后3d再注射10ml,仔豬3針保健即出生后的3d、7d、21d,分別肌注0.5ml、0.5ml、1ml。
種豬群緊急接種胃流二聯(lián)疫苗,至少接種2~3次,保護率相對高些。其次注意提高溫度,特別是配懷舍、產房、保育舍。大環(huán)境溫度配懷舍不低于15℃、產房產前第1周為23℃、分娩第1周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第1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產房小環(huán)境溫度用紅外燈和電熱板,第1周為32℃,以后每周降2℃。產前將2w以上的母豬趕入產房,產房提前加溫。
出現(xiàn)嘔吐、腹瀉癥狀診斷為該病后,立即封閉發(fā)病區(qū)和產房,盡量做到全部封閉。感染的育肥豬和母豬應在飼料中拌入維生素+黃芪多糖+硫酸黏菌素進行飼喂5~7d,即可治愈。若哺乳仔豬和保育豬感染時,根據體質量及時進行腹腔補液:葡萄糖+生理鹽水+慶大霉素+Vc(5kg以內補20ml,5kg以上補30~60ml)。
S858.28
B
1004-5090(2015)04-0026-01
201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