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碩
民主和新聞界的關系
——《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讀后感
李 碩
[摘 要]《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為當今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和媒體研究學者、美國人邁克爾·舒德森近年來最有代表性的論述文集。本文對該書章節(jié)逐一剖析,以期給中國新聞界以借鑒。
[關鍵詞]新聞界;新聞倫理;美國新聞史
[作 者]李碩,武漢大學。
《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這一標題已經(jīng)直觀地告訴我們作者的寫作意圖,即闡明民主(更多的是代議制民主)和新聞界的關系,更為確切地說是全面分析了新聞業(yè)之于民主政治(廣義的政治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社會關系)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也用了較大的篇幅為其視野內(nèi)的新聞界之不可愛進行了辯護,試圖扭轉(zhuǎn)新聞界在專家、學者那里的壞印象。當然,除了以上這些,作者還針對美國的新聞界與民主兩者分別進行了著重剖析,其內(nèi)容貫穿整個美國新聞史,豐富而翔實,并且直面現(xiàn)實。
該書共分十章。首先在導論中,作者一開始便借政治思想家漢娜·阿倫特之口闡述了關于“獨立于觀點與解釋的事實究竟是否存在”,以及我們該“如何促進事實的真實性”的看法。作者認為事實性真理構成了“政治領域的文本”,而壟斷性的政治強權是其最大威脅,因此,要想保證事實性真理的存在,就必須維持“容忍甚至鼓勵那些與權利保持距離的制度性建構”的存在,譬如司法和學術,以及獨立的新聞界。然而作者也看到,即使在憲政國家中,權力對于司法與學術的腐化是極為棘手的問題。對于新聞界,在民主制度健全的社會中,新聞報道能夠推動群眾治理,“把公共事物更好地告知給群眾”,但新聞界也并非是完美的真理代言人,非專業(yè)的理由可以歸納為:因為政府隱藏信息或發(fā)布虛假信息;組織為經(jīng)濟利益炮制新聞;記者受到自身固有的政治觀念影響。作者補充道,當下新技術突破,新媒體涌現(xiàn),但“民主仍然需要媒體,尤其需要不可愛的媒體”,并且新聞記者應當在那些為了人們自治從而致力于尋求真理的人群當中扮演特殊的角色和占有特殊的地位。
在第二章中,作者論述了“新聞服務于民主的七項主要功能”。新聞業(yè)本身并不會帶來民主,其并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它是一味很好的輔料。作者認為,但凡是在存在民主哪怕是可能帶來民主的力量的地方,新聞業(yè)都可以發(fā)揮其作用(“幫助建立或維持代議制政府”)。這得益于新聞業(yè)“告知公眾”“調(diào)查報道”“分析評論”“社會同情”“公眾論壇”“社會動員”和人們常常忽略的“宣傳代議制民主”這七項功能。對于最后一項功能的論述中,舒德森提到了阿斯普的言論:“媒體應該借助于觀念的自由傳播和交流等手段為實現(xiàn)人民的意愿而工作”,他補充了“人民的意愿”這一概念的不準確性,就好像盧梭口中的“眾意”,相對于“公意”而言是具有民粹色彩的。這一項功能歸根結底是美國新聞界在報道政治新聞時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對代議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宣揚。
作者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敘述了美國新聞業(yè)的特征和美國現(xiàn)代型報紙產(chǎn)生的歷史,為其后面對美國不可愛的新聞界的分析做鋪墊。
“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這一章毫無疑問是本書的重點。作者在書中寫道:“持這種批評論調(diào)的評論人士忘卻了,正是他們所攻擊的這些新聞業(yè)的特征,最好地保護著強勁而堅定的公共辯論,并進而對民主起著促進和提升作用。新聞媒體對事件而不是趨勢和結構的關注,新聞出版業(yè)對不論何時何地所產(chǎn)生的矛盾與沖突的偏愛,新聞記者在涉及政治以及政治人物等諸多事務上的憤世嫉俗、玩世不恭和冷眼相待,還有新聞記者對他們所報道社區(qū)的情感上的中立和疏離,使得媒體很難為人們所喜愛,但不這樣恐怕又難以推動民主的進步。正是這些特征使新聞出版業(yè)始終保有一種對既定權力的監(jiān)督、腐蝕、破壞與傾覆的能力?!睅缀踉谒袊遥侣劷缍际且粋€相當尷尬的存在,他們一方面追求著真實和客觀的專業(yè)主義價值觀的實現(xiàn),一方面又受到各種現(xiàn)世的主客觀因素左右,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夾縫之中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同時,新聞界在其整體上似乎從來都屬于不怎么討巧的集團,他們的報道中夾雜著為數(shù)不少的對政府的負面報道,一次又一次試探著權力所能容忍的底線,但公眾并不會因此降低他們的要求,在他們看來,新聞界還需要更加犀利更加深入更加一絲不
茍,但事實上他們從來不知道滿足。
新聞業(yè)并不是一個超凡脫俗的行業(yè),它是一個依賴著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并以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加工為主要任務的工作,由于媒體信源通常來自官方,新聞記者又受專業(yè)文化、傳統(tǒng)智慧和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此一來,這一通常被人們看作表達自由的堡壘實際上在政治權力作用下多少有些脆弱。但“即便如此,正如它在今天所發(fā)揮的功能一樣,新聞業(yè)這一行當對權勢階層而言仍然扮演著牛虻的角色,敢于直面權力、實話實說,并為觀點的多元化提供便利”。作者認為,新聞業(yè)并不是一個完完全全模式化的死行業(yè),正如每個人都有其已被適應了的自身的特性,新聞業(yè)同樣擁有極為例外的報業(yè)特征,它們以一種常態(tài)化的方式呈現(xiàn)在幾乎每年、每周、每天的新聞活動當中,刻在報業(yè)的肌體里,它們掙脫了約束、限制、同化和常規(guī)慣例的約束力,這些特點使新聞界可以在民主社會中扮演一支有價值的力量。
首先,新聞業(yè)的核心任務即對事件的關注,在官方操作能力之外,目不暇接的新聞事件以非常規(guī)、非彩排的方式出現(xiàn),而這突發(fā)的新奇事件正是記者夢寐以求的,它們會決定性地擊敗官方操縱媒體的企圖。其次,媒體和記者們對沖突鐘愛有加,因為沖突意味著問題,對沖突的報道實際上也是對問題的揭露,這使得權勢階層反思、警惕,竭力控制那些可能出現(xiàn)的尷尬。再次,新聞記者們雖然受到種種約束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自由和公正的追求以及對真理的向往,他們憤世嫉俗,對政治人物始終保持懷疑,防止受欺;他們試圖以平靜且近乎冷漠的態(tài)度去關注政治事件背后或者說層次內(nèi)的東西,這當然會影響每一個讀者,使公眾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冷靜。最后,開放性外部新聞,雖然現(xiàn)在記者經(jīng)常因為與政治(體制內(nèi))過近而遭詬病,但新聞業(yè)正是一個為我們講述體制那些內(nèi)部的事并使其公開化的行業(yè)。更多的時候,疏離的情感與超然的態(tài)度會使得記者置身體系外,充當麻煩制造者,這有助于維護新聞自由;而網(wǎng)絡的興起,則更激發(fā)了新聞業(yè)這一潛能。
可以說正是這些“不可愛”的特征成就了新聞界在民主社會中的偉大地位。
然后,在第六章中,作者從甘斯的《什么在決定新聞》中歸納和引申了幾點關于“當代美國新聞業(yè)中的政治概念”的主張,即:政治是一場競賽,政治人物應當為公共利益服務,政治家素質(zhì)與民主精神應當成為精英領導階級的要素,公民應當積極參與,美國政府的官方規(guī)范是良好的,美國人應當在所有的政治事務中遵循適度、節(jié)制與溫和的原則方針,政治與市場商業(yè)分屬不同領域。
甘斯在其著作《什么在決定新聞》中,將美國新聞業(yè)的特征歸結為“進步主義的”,他認為美國新聞業(yè)中新聞的本質(zhì)“蘊含著政治應當建立在公共利益與公共服務的方針與原則之上”。而與之對立,托馬斯·帕特森則批評美國記者們“憤世嫉俗”。進步主義是一種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從北美開始的政治運動和意識形態(tài),它曾一度主宰美國的政治中間派。進步主義者們支持在混合經(jīng)濟的架構下勞動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持續(xù)進步,他們也是福利國家和反托拉斯法最早的擁護者之一。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進步主義者們在努力改革美國的政治程序,他們導入總統(tǒng)初選制和無黨派選舉制,成功降低政治角頭的勢力,他們披露腐敗并建立公共管理制度管理對公共資源的壟斷事業(yè),他們也是兒童勞工法、公共教育和婦女投票權制度的改革和制定的驅(qū)動力量。作者認同甘斯的觀點,認為“進步主義”反映出美國人民對政治思想的共同理解和認知;而“憤世嫉俗”卻將新聞界的特征歸結為記者的人格缺陷。這顯然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在第七章分析了政治報道在非常時期和在正常時期的差異。認為在三種情況下,美國記者會主動放棄新聞中立立場:悲劇慘案發(fā)生,公眾面臨危險,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而一旦危機消失,美國媒體迅速回歸常態(tài)。在正常時期,異議和沖突能促進國家民主志向,記者們憑借專業(yè)主義服務社會。這種轉(zhuǎn)變體現(xiàn)出美國新聞界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卻不違背國家最高理想,因而始終為民主社會效力。
接下來的第八章題為《事件的無序以及對故事講述的焦慮》,作者提出,不可否認新聞是一種社會建構,新聞是由記者制作而成,但這種制作絕不是憑空捏造。新聞工作者的任務就是把龐雜和混亂的事實編寫為可以被理解的有價值的信息,就像廚師將各種看似生澀而雜亂的原料加工成為一道精美至少是能夠下咽的菜肴,我們不能去批評廚師破壞原有食材、無中生有出新的東西。事件的發(fā)生是一回事,敘述又是另一回事,一定程度上兩者獨立。這就一面給扭曲、誤讀以可乘之機;另一面,即便記者能選擇素材,能編制故事,卻無論如何都不能根本性地改變真實發(fā)生的事件。
最后在第九章和第十章,作者探討了民主與對話、民主與專家的問題。作者認為并非所有的對話都能稱為“民主對話”,民主對話并不苛求平等,公共才是民主對話最顯著的特征和核心,他看到了民主社會成員資格的基本問題——局內(nèi)人與局外人,他強調(diào)民主應該是多元的而非同質(zhì)化的。同時,對于專家,作者的主張是民主社會需要專家。首先,并非所有專家都是公門走狗;其次,我們能夠給專家套上韁繩,在賦予專業(yè)知識足夠權威的同時,促使專家對人民負責。在民主社會,專家可以向權威說明真相;能為公共辯論澄清討論范圍,提高立法者和老百姓民主決策能力;能判斷機會和指出不公。
這實際上是在對當下社會生活中的民粹傾向敲響警鐘。由于并非所有公民都擁有參與政治討論和決策的能力,甚至大多數(shù)的人由于受到?jīng)Q策信息資源、個人能力以及個別化的政治傾向等的限制,他們無法做出合理的政治判斷,這就是作者一再呼喚“公共理性”并批評盧
梭主張的直接民主的原因。而以專家為代表的精英階層具有所處領域的知識權威,能夠給予相對正確的判斷的建議,他們雖然只是社會中的少數(shù),但民主的社會需要依賴他們。社會上常有這樣的爭執(zhí),站在“科學”一方的人士往往基于一種知識上的優(yōu)越感、精英感來指責對方愚昧、反智、文傻、群氓、民粹;而反對一方則經(jīng)常質(zhì)疑“科學幌子”背后的資本、陰謀、壟斷與剝削,他們高舉公正的大旗,以“反強權”自居,以為弱勢群體代言自居,滿腔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
公共社會如何堅守其輿論的方向和底線,在民粹主義和精英主義盛行的當下,新聞界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作者結合了自己的理解對于整本書內(nèi)容的把握,回到其核心問題:民主、政治與新聞界的關系上來,這一直是作者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新聞業(yè)長久的課題。
在《新聞社會學》一書中,舒德森說:“政治機構和媒體機構深深地交織在一起,難以區(qū)分彼此。在公共生活的宏觀生態(tài)中,媒介對政治的影響并不弱于政治結構對新聞的支配作用?!薄巴嗾w中的國營媒體直接充當國家控制社會的中介?!薄靶侣剺I(yè)不能站在政治之外往里看;新聞業(yè)本身是政治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民主的地方……這些環(huán)境中的新聞可能有各種功能。它會讓人們服從于國家的目的,會為政府獲取支持的力量,或提供一個用于解構的常見文本,并讓讀者體會言外之意?!?/p>
在目前中國的發(fā)展進程中,作者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同樣有其意義和價值,至少在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新聞業(yè)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力、不斷調(diào)試、不斷突破舊規(guī)則的過程,這源于行政力量的規(guī)制也源于更開放的新聞從業(yè)者和媒體自身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赌巷L窗》在其26周年致讀者的名為《守護稀缺的價值》的文章中寫道:“在良知之光的照耀下,體制的約束、資本的侵蝕從未改變過這本雜志的底色,我們?yōu)楣響?zhàn)勝強權而贊嘆,支持為獲得尊嚴的弱者們的抗爭,我們希望賦予寫作以意義。”
中國的新聞業(yè)某種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掣肘以及圈外人士不解的質(zhì)疑與嘲諷。但另一方面,新聞業(yè)從來也不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低頭,或者說,還存在為數(shù)不少的新聞人為了中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奮斗,秉承著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和信仰,蹣跚而堅定地追尋自身主體精神意識并逐漸覺醒成長。中國和美國的新聞從業(yè)者在某種程度上保持著相似性,比如對事件的關注、對陰暗面的求知欲、對政治和公共事務的偏愛——這是記者的天性。大量的新聞人從學校接受知識起便形成了獨立、客觀、尖銳并熱衷公共的習慣,這些習慣顯然更深入人心并流露在舉手投足之間。盡管這個時代也造成了這個隊伍中一部分人職業(yè)道德的淪喪,虛偽與險惡的流行,面對人身威脅、利益誘惑的退縮和屈服,這固然是新聞界的問題,但并不單單是新聞界的個案。
筆者相信中國的新聞界可以做得更好,社會也需要它做得更好。盡管媒體也許永遠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社會中的種種問題,但它們至少能通過傳遞更多的、更真實的、更有益的信息盡可能地保障人們獲取信息的權利,披露現(xiàn)實中的黑暗和體制的殘缺,幫助人們了解深埋在事件背后的線索和緣由,啟發(fā)人們以實現(xiàn)公眾的覺醒,從而使這個社會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