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孔(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從體能的系統結構透視體能訓練的科學性
□張新孔(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體能訓練是提升運動員體能水平的關鍵一環(huán),更是實現我國體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重要路徑。在進行體能訓練之前,應先了解體能系統結構與體能訓練科學化的相關內容,才能讓廣大教練員更加充分地了解體能的系統結構內涵,了解體能訓練的實質,從而幫助他們進行更加科學的體能訓練,以提升體能訓練的合理性。
體能訓練系統結構科學性
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體能訓練科學化越來越重視。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只有尊重科學,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與手段,才能夠獲得最好的訓練效果。毋庸置疑,合理的體能訓練計劃能夠從整體上提高運動員的身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延長運動員的運動生涯。不過,在了解體能訓練科學化理論之前,我們不妨先介紹一下體能的系統結構原理,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理解體能訓練。
1.1、分類的概念及體能的分類
分類,指根據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與特征進行有規(guī)律地劃分,以讓各個對象之間的本質聯系更加顯著的一種方法。通常,分類需要遵守三項原則:第一,每一次分類都只能遵循一個標準;第二,分類之后所得到的各個對象之間均是不相容的;第三,分類之后所得到的各個對象的外延相加之和必須與被劃分對象的外延相等。對于體能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通常,體能的分類標準有兩個,一是根據訓練階段性進行劃分為基礎性體能和專項體能等,二是根據功能性進行劃分為體能劃分為技能性體能與健康性體能。其中,技能性體能包括身體的爆發(fā)力、力量、靈敏性、平衡性、協調性等內容,而健康性體能則是與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系的體能。
1.2、體能系統框架的透視
貝塔朗菲(現代系統論創(chuàng)始人)認為,現實中的所有事物群體之間都是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著的,世界上并不存在沒有內在關聯性的事物,而系統則是這一切事物存在的方式。結構分析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劃分子系統,以此來研究和探知各個分子系統之間的關聯方式,并對這種關聯方式加以明確地闡述。通常情況下,系統結構按照標準的不同可以簡單劃分為兩大類,一是框架結構,一是運行結構。所謂框架結構,指的是系統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各個要素之間存在的一種內在的聯系方式。運行結構則與之恰恰相反。由于與其他的事物相比,體能處于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中,所以在研究時我們不妨先對其進行框架結構分析。
研究證明,體能系統結構涵蓋四個子系統,它們分別是身體素質、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心理智能,且這四個子系統之間不僅互相依附,而且互相制約、互相影響。
2.1、體能訓練的內涵
體能訓練的本質內涵應該是對系統的整體性訓練,提高人體在走、跑、跳、投等各方面的能力。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將運動項目與人體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針對性地對人體運動系統的肌肉、骨骼、心理素質等進行科學地提升與優(yōu)化。正所謂“無骨而不立,無節(jié)而不活,無肌肉而無力”,一句話說明了骨、關節(jié)、肌肉對于人體的重要性。對人體來說,骨猶如杠桿一般支撐著整個身體;關節(jié)對人體的力量、柔韌性與運動幅度的大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肌肉的牽拉功能讓運動得到順利完成。因此,我們在進行體能訓練時,應該充分重視骨、關節(jié)、肌肉這三大點,分析它們的生物學特點及工作特征,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研究體能訓練。
簡單地說,體能訓練過程就是對人體體能系統優(yōu)化的過程。運動是在大腦與神經系統的作用下,讓骨、關節(jié)、肌肉在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協同配合下完成的一項人體活動。體能訓練是一個優(yōu)化人體系統結構、提升人體系統功能的過程,優(yōu)化的對象則是運動過程中直接參與系統(即骨、關節(jié)、肌肉)、運動神經支配系統等,優(yōu)化的目的是讓身體的各個系統之間協調工作,達到整個人體的最優(yōu)程度。
2.2、體能訓練過程的科學化
(1)體能訓練是一個整體。
體能訓練是一個整體的訓練過程,從訓練之前的準備工作到最后的放松恢復活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給予高度重視,這就要求訓練人員充分了解訓練內容、訓練順序及訓練注意事項等。因為體能訓練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人體而言都有不同的意義與作用,放松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對整體的訓練效果產生影響,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是體能訓練的完美體現。所以必須注重訓練質量,保證訓練過程的完整性。
(2)體能訓練需要遵循一定的順序。
①體能訓練方向要有一定的順序性,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一般體能訓練是專項體能訓練的基礎與前提,只有在一般體能訓練上達到一定的水準,之后再進行是專項訓練時,才會有良好的效果;第二,在發(fā)展體能訓練之前需要對身體的各項功能進行檢測與評定,不同功能水平的運動員所進行體能訓練的內容與強度皆不相同,否則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②體能訓練內容亦要有序進行。體能訓練內容的順序性主要以人體生理變化的特征為依據,合理地進行安排。對訓練內容合理地進行安排,是實現訓練效果,確保訓練質量的關鍵之所在。在具體安排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需根據身體的能量代謝條件與神經系統的特征,將要求靈敏、快速的訓練內容放在整個訓練過程的前面進行,例如靈敏度訓練、爆發(fā)力訓練、速度訓練等。其他的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訓練內容要放在后面進行。根據大、小肌肉群在不同負荷刺激下的分工特點,建議在進行力量訓練之前要先安排大肌肉群的訓練,而后才是小肌肉群的訓練,如此才能對負荷產生良好的激活作用。此外,還有特別注意各項素質內容的訓練順序,例如,在進行高強度的爆發(fā)力訓練之后的短時間之內最好不要進行耐力訓練,力量訓練之后的3小時左右才可進行耐力訓練。
(3)正確認識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之間的關系。
一些人經常混淆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的部分概念,甚至在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的區(qū)分上產生誤會。不過,在經過思考過后,我們認為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既要區(qū)分又要融合,二者之間是一個相對獨立又統一整體。在最初進行一般體能訓練時,其方法與手段主要是以人體基礎能力訓練為核心施行的,此時還不適合與專項訓練相結合。這是因為,一般體能訓練具有獨立的訓練體系與訓練方向,此種訓練模式所達到的效果是專項訓練所不能比及的,如若不然則會事倍功半。比如,一些預防病痛的訓練方法、手段等并不適用于專項體能訓練,但卻對于接受一般體能訓練的運動員具有很好的治療功效,甚至延長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所以,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有時無需為了求得更早得與專項訓練相結合而一味地模擬專項體能訓練內容、方法及動作,而是應該在體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再考慮與專項結合,實現基礎向專項的平穩(wěn)過渡,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與競技能力。
所以,在處理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深刻認識到以下兩點:首先,一般體能訓練是前提,要看清與了解一般體能訓練的獨立性;其次,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二者相輔相成,它們的結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穩(wěn)中求好,以保證運動員體能水平的不斷提高。
(4)體能訓練時要有系統性。
體能訓練不是短期的、單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任務,它是長期的、系統性的融貫于人體的整個系統中的任務。只有進行系統性的體能訓練,才能夠保證體能水平的正常提升。體能的提升是一個不斷循環(huán)、不斷擴大的過程,據相關研究發(fā)現,體能訓練需要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發(fā)展,這是因為9-12歲是人體體能素質的各項指標快速發(fā)展的時期,12-16歲人體各項指標因為身體的成長、發(fā)育的原因發(fā)展會相對緩慢,16-20歲體質素質的增長速度又恢復正常。所以,為了幫助運動員打下良好的體能基礎,讓他們擁有更長時間的運動壽命,一定要從小練起。
[1]李兆鵬.現代競技體育體能訓練的幾點思考[J].冰雪運動, 2012(2).
[2]袁守龍.現代體能訓練發(fā)展趨勢與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1).
[3]孔祥星.體能訓練的科學化探析[J].改革與開放,2009(7).
[4]陳月亮,趙玉華.體能系統結構要素間相互關系的理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7).
[5]張政.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遼寧體育科技,2011(4).
[6]呂新穎.運動專項體能訓練的“功能因素”[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2).
[7]謝納.體能訓練運動損傷原因現況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