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農(nóng)
退休這幾年,與老伴因體弱多病,爬樓有一定困難,故把5樓房子讓給女兒住,我們又買了小區(qū)的一樓二手房,面積只有60多平米,但旁邊有一小院落,約有20平米,這在鬧市區(qū)是個難得之處。我們把它打理一下,又請人在墻角處圍成一個花壇,打算將它經(jīng)營成自家的花園和菜園子。
我們利用塑料瓶、罐、茶葉盒,剪去上半部,再在底部打上幾個洞,就成了簡易的花盆。放入泥土,栽上花秧子,也就慢慢長大,開出了鮮艷的花朵。這讓我們有一種成就感,在栽種過程中也活動了筋骨,讓人欣慰。
我到花市去買回一些花秧子,如茉莉、桂花、蘭草、草莓等栽種,但大多數(shù)都枯萎。次數(shù)多了,老伴頗有微詞,可能由于當(dāng)年的苦日子過怕了,她說,有買花的錢還不如買些吃的實惠。這話也不無道理,我接受這個意見,就把墻角、花壇邊長出的野草野花幼苗移栽到簡易的花盆中,結(jié)果不僅可以長成,對水肥要求也不高,照樣綠油油的,小花也在綻放,散發(fā)出清香。薄荷草極易栽種,而且很容易發(fā)。還有一種叫土三七碎花葉子,據(jù)說可以與雞蛋打湯,味美翠嫩,用泡沫塑料包裝盒,放些土即可長得很茂盛。有一種尖葉子的野菜,表面有暗色斑點,小時候聽說叫酸溜子,放在塑料盒內(nèi),少加些土,也長得不錯。還有一種野菊花,花邊葉子,極易生長,開出一朵朵小菊花,久盛不衰。雖然沒有花市大朵菊花的鮮艷,但也照樣溢出點滴清香。
我還種了葡萄,已經(jīng)爬到屋頂樹梢;還盆載了小番茄,目前己長出指頭大的青色、橙色、橙紅色果實。當(dāng)然并不希望有多大收獲,但付出的勞動結(jié)出了果實,這是一種享受和欣慰。
花壇邊還長出了一叢大圓葉小苗,綠油油的,像是一柄柄小圓扇,有序地掛滿枝藤。后來移載到盆里,越長越大,并且沿著旁邊一竹竿子螺旋式攀爬,兩三天就爬了一米多高。有人說是貓兒菜,勸我把它摘下來炒著吃,但我還想讓它長高看它開花結(jié)果,猜想著它的花會是什么樣子。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dāng)家”,陽光雨露一樣少不了,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在小院子里請人搭了一個塑料板房,墻拐角為水泥墻,地面為水泥地,既缺少陽光又沒有水肥,卻有一種攀藤的野草在水泥縫里長了出來,我在打掃衛(wèi)生時把它剪斷,不想幾天又長出來了,再剪再長,生生不息,它是靠什么成長的?是基因,還是那少得可憐的泥土、水分和微弱的陽光?真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被這種頑強(qiáng)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