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多媒體視訊市場或將突破500億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多媒體視訊解決方案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15年,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563.65億元,而在2010年,國內多媒體視訊整體市場規(guī)模為204.78億元,五年間復合增長率達到22.45%。
國內多媒體視訊市場,廠商分為本土和國外兩大陣營,國外廠商以寶利通、思科、索尼等為代表,本土企業(yè)則以華為、中興等為代表。受政策、信息安全等因素的制約,國外廠商主要以提供產品為主,需要與第三方解決方案提供商緊密合作進行有效的市場拓展,而國內廠商,則依托于本地化的優(yōu)勢,主張?zhí)峁耙徽臼健钡姆?,在銷售產品的同時也提供基于自身產品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當前的國內市場,本土企業(yè)越來越活躍,根據IDC發(fā)布的《IDC中國視頻會議市場2013年下半年度跟蹤報告》顯示,華為以37.6%的市場占有率保持2013年全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2018年智能穿戴設備將達1.35億臺
根據研調機構CCSInsight發(fā)布的預測報告,全球智能穿戴設備年度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970萬臺跳升至2018年的1.35億臺。CCS Insight預估2018年全球穿戴出貨量將有87%的比重是屬于手腕相關產品,包括6,800萬支智能手表以及5,000萬支智能手環(huán)。
此外,在資本市場的眼里,智能硬件設備已然成為了一個誘人的蛋糕。從蘋果、谷歌到BAT,從國外到國內,互聯網企業(yè)進軍智能硬件市場已經成為風潮,甚至有業(yè)界人士認為,2014年是智能硬件行業(yè)的爆發(fā)元年。分析師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全球智能硬件的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300億至500億美元。同時,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僅可穿戴設備市場規(guī)模就可達到15億美元以上,到2018年將達190億美元。
2020年全球量子點顯示市場將達50.4億美元
據NPD 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2015年,量子點顯示在智能手機液晶面板中的占有率將達3%,到2020年將增至26%;平板電腦用液晶面板中的占有率,將從2015年的2%增至2020年的15%;在液晶電視用面板方面,2015年其占有率將小于1%,而到2020年有望增至9%。
另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量子點顯示市場達31,600萬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50.4億美元,2014-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9.9%。Displaybank預估,背光源采用量子點(QuantumDot)技術的顯示產品產值,有望從2013年的千萬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2億美元,年平均增長110%。據Displaybank推算,量子點顯示產品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50萬臺,擴充至2023年的8,700萬臺,年平均增長率達109%。
亞太地區(qū)專業(yè)視聽市場2016年將達417億美元
專業(yè)視聽和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發(fā)展一日千里,并將繼續(xù)影響企業(yè)運營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市場營銷到客戶互動;從過程管理和控制以至通信等各個方面都息息相關。業(yè)內預計,亞太地區(qū)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yè)視聽市場,到2016年的市場總價值將達417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6.5%。而在這當中,中國估計將產出168億美元的市場收入,占亞太市場總值的40%。在過去的三年里,InfoComm China見證了中國專業(yè)視聽和信息通信市場的快速增長,而本展會在中國專業(yè)視聽和信息通信市場的發(fā)展方面,毋庸置疑,起到了推動與提升市場的作用。
2017年全球數字告示市場將達140億美元
相關機構數據統(tǒng)計顯示,到2017年,全球數字告示市場的規(guī)模將達到140億美元。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了各路廠商搶灘的原始驅動力,而中國市場,更是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三星、飛利浦、LG、NEC等國際顯示巨頭都對國內市場寄予了厚望,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如今,本土商顯企業(yè)的崛起可謂“火上澆油”,動蕩的市場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優(yōu)勝劣汰是必然結果,留下來的就會成為業(yè)內的巨頭。透過2014年的商顯市場,本土企業(yè)顯然具有了沖刺資本。
2014年交互平板同比增長65.9%
2014年,IWB市場仍保持穩(wěn)定增長,奧維云網(AVC)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IWB市場總出貨量達79.0萬臺,同比增長103%,整體市場銷售額達102.5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投影式IWB出貨量47.9萬臺,受平板式IWB(以下統(tǒng)稱交互平板)市場影響,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9.5%;而交互平板出貨量達31.1萬臺,保持較快增長態(tài)勢,同比增長65.9%。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4年,交互平板的主流尺寸已上升至“65”及以上,其中,“65”市場占比已達46.7%,“70”市場占比已達20.0%,同比提升近4個百分點,“80”及以上尺寸占比2.8%,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投影式IWB的產品結構較為穩(wěn)定,2014年,投影式IWB的尺寸集中在“80-83”及“84-89”兩尺寸段,兩尺寸段份額達91.5%。
液晶拼接屏發(fā)展?jié)摿σ琅f被業(yè)界看好
縱觀整個大屏幕行業(yè),在當前三大主流大屏顯示技術中,DLP大屏拼接的市場份額占到整體市場的48%,LCD占到44%,幾乎快趕上DLP的市占率,PDP份額下滑,僅占6%,小間距LED拼接屏占據2%。液晶拼接憑借著自身高清晰度、高亮度、低功耗、超輕薄、高壽命、無輻射、高達97%的色彩飽和度、畫面亮度均勻、色澤艷麗等其他顯示屏不可企及的優(yōu)勢,在大屏幕拼接顯示市場上表現優(yōu)異其市場發(fā)展?jié)摿σ琅f被業(yè)界看好。
另外,液晶拼接采用的液晶背光源壽命是背投燈泡的十倍,與投影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液晶拼接技術更加成熟,節(jié)電明顯;相對于PDP和DLP,液晶的使用壽命非常長,而且功率較低,發(fā)熱量不大,故障率低,后期的維護成本低,是作為關于社會安定的安防行業(yè)顯示設備的最佳選擇。
視頻會議市場已經開始回暖
經過了2013年的低迷期,在2014年,視頻會議市場已經開始回暖。以中國市場為例,據IDC發(fā)布的《中國視頻會議市場2014-2018預測與分析》顯示,2014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增長率有望達到4.4%。在利益的驅動下,IT企業(yè)對視頻會議市場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此,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的視頻會議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成為行業(yè)創(chuàng)新主要驅動力。
2014專業(yè)音頻市場并購案頻發(fā)
回顧2014年的音頻市場,會發(fā)現無論是專業(yè)音頻行業(yè),還是消費級視聽產品行業(yè),以及廣播市場都涌入了大量的資金。哈曼集團收購AMX是2014年上半年最后一樁并購案。新年以來,行業(yè)內制造商之間的并購層出不窮,同時有大量的私人投資基金涌入這個領域。Riverside公司于近期成為了DPA Microphones的最大股東。在另一方面,Francisco Partners私人基金近期將草谷(Grass Valley)公司賣給了Belden。種種跡象表明這種并購和投資的浪潮將會繼續(xù)。隨著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那些尋找新機遇投資者的涌入,無論是老手還是新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市場的吸引力。
2015:移動視頻會議有望成為視頻會議主流
據eMarketer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智能手機用戶為13.11億人,2014年用戶達到16.39億人,比上年增加25.0%。2015年將達到19.146億人,首次占到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龐大的用戶群體不僅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成熟應用的重要驅動力,更會有效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市場認知度,對于依托于移動互聯網且以智能手機為主要終端的移動視頻會議而言,無疑是硬件支持和軟性需求的雙向提升,從自身儲備來說,普及時機已經成熟。
有技術支撐,有市場需求,有諸多廠商傾情投入(除了傳統(tǒng)的視頻會議企業(yè)之外,谷歌、蘋果、黑莓、中興等IT巨頭也已經加入戰(zhàn)局),在2014年,移動視頻會議市場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供求體系,在2015年市場應用爆發(fā)就成為了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
2015年LED顯示屏技術與市場走向成熟
LED電子顯示屏行業(yè)已經步入整合期,未來幾年將出現部分中小規(guī)模企業(yè)逐步被淘汰。在整合階段,有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的LED電子顯示屏廠商有望借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和企業(yè)本身技術和渠道優(yōu)勢取得快速發(fā)展。未來2-3年,LED電子顯示屏的產業(yè)集中度將快速提升。
由于LED電子顯示屏行業(yè)已經步入成熟期,因此其市場規(guī)模將保持平穩(wěn)的增長態(tài)勢。有業(yè)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年LED電子顯示屏市場規(guī)模增長將保持在10%-20%。未來LED電子顯示屏利潤增長將主要來自于傳統(tǒng)噴繪、霓虹燈、廣告牌替代市場,還有高清、3D、智能化等多功能高端LED電子顯示屏市場。由此可見,2015年LED電子顯示屏又將會是一個技術與市場都走向成熟的一年。
賀歲檔加速新建影院建設 月度新增銀幕近900塊
2015年中國內地影院建設速度依舊強勁,臨近中國傳統(tǒng)春節(jié)假期及電影新春賀歲檔期,大批新建影院集中在春節(jié)前開業(yè)搶占客流,這也是影城建設刻不容緩的關鍵節(jié)點。根據藝恩數據顯示,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新增銀幕數接近1,760塊,在如此密集的新增銀幕需求下,作為配套的放映設備保障能力也面臨考驗,電影放映機供應商的供貨壓力也隨之增大。據悉,在此輪發(fā)貨周期內放映廠商呈現“兩極化”,巴可同期市場占比達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