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濤
1992年至1996年,筆者曾教過幾年高中語文,問學生語文學習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他們直言不諱地告訴筆者: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到了二十年后的現(xiàn)在,每當和學生談及這個話題時,他們依舊老調重彈,筆者不禁內心怵然:搞了這么多年的教改,這些困惑怎么就一點沒能消除呢?
事實上,編寫教材的專家們已極為重視這個問題:人教版教材中,共選編古詩詞、古文115篇,師大版教材中共選編古詩詞、古文也不下100篇,這些優(yōu)秀篇目,若老師能按大綱要求施教,學生到高三畢業(yè),閱讀文言文的水平肯定能提高。這方面王力老先生早有經(jīng)驗之談,他說,若背誦《古文觀止》中50篇古文,就可閱讀文言文無障礙,背誦100篇古文,就可以寫文言文。何況是一百多篇呢?
那為什么讀得不少,反倒怕起來了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言文語境與當代中學生的語言產(chǎn)生了矛盾——言、文對立。文言文中的第一個“文”是“文字”,“言”是語言?!拔难浴眲t指“文字化了的語言”,后面的“文”指文體。古人通過“文字化”加工,導致文言的晦澀和特殊的語法現(xiàn)象,再加之“五四”新文化運動像疾風掃落葉般把文言文趕下文化歷史的舞臺,給延續(xù)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造成了斷層,這就給現(xiàn)代中學生與文言文之間立起來一道高大屏障。為了解除屏障,許多教師遵循傳統(tǒng)的串講方式將教學焦點集中于“言”,因為教師串講的是口語化的語言,而文章本身是古文,這自然造成了口語化的語言與文字化的語言之間巨大的反差,也給中學生語言感官上造成一落千丈的反差,學生聽課覺得索然無味,言不明則文不通,其結果越講越糊涂。也有部分教師主張淡化文言知識的灌輸,將注意力轉向“文”,倡導誦讀、整體感知,其結果往往是囫圇吞棗,使得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知識貧乏。這類教師無奈之下只得轉向前者。語文教師左右而求索,始終突破不了文言文教學的瓶頸——文言文教學到底是為了什么,言、文關系究竟如何處理,成了多年來不可破解的大難題。
至于“二怕周樹人”一說,筆者作為從“魯迅熱”的年代中走過來的人,倒不難理解。魯迅先生當年寫作,是以文學巨人的高度審視中國社會的,他面對的是愚昧、落后的中國勞苦民眾,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試圖拿起筆開一劑“濟世救民”的良方,因此他的作品揭示的是中華民族的劣根性,暴露的是國民的弱點,以喚起掙扎在生死線上的貧民百姓。不能不說,他的作品是潛入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心靈深處的驚天之作。所以說:魯迅代表著他所處時代的文化,更代表著他所處時代的精神。從魯迅那種豐富的精神修養(yǎng)中,讀者必然會嗅到那個時代的政治氣息。
順著以上思路深究,不難發(fā)現(xiàn):文學是人學,文學以反映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為主要目的,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社會又要受到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人的命運也同樣受到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文學作品是決不可能離開政治環(huán)境的。
然而在今天的中學生心目中,文學就是文學,不能和政治糾纏在一起,以此標準衡量,他們認為魯迅的作品政治色彩過濃,這就是當代中學生怕讀魯迅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魯迅是中國把衣著襤褸的窮苦大眾請進文學殿堂的第一人,沒有人會懷疑魯迅筆下塑造的文學形象,也沒有人會懷疑魯迅所占據(jù)的文化地位。一些所謂的專家認為近一個世紀以前的文化、文學內涵,已跟不上今天快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社會的步伐,甚至某些人公然說魯迅文學已遠離這個時代了,其作品只能拿來作為紀念魯迅的貢品而已。
近幾年雖沒能將魯迅的作品趕盡殺絕,但也刪削了不少。這些錯誤的信息就誘導部分中學生開始厭棄魯迅的作品。既然魯迅作品已經(jīng)很少了,為什么還有中學生說“二怕周樹人”呢?為了深究,筆者多次跟學生談及這個話題,直到前不久,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從魯迅作品在中學教材中削減后,“周樹人”已經(jīng)成了一切具有政治色彩濃厚的作品的代名詞了,他們一看到此類作品,就感到頭疼。
關于“三怕寫作文”的話題,自己從學生時代一路聽來,已近半個世紀了,那么究竟學生為什么怕寫作文呢?
其一,筆者常常會看到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課堂上引導不到位,訓練不得法,不自覺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可依賴的環(huán)境,他們從遣詞造句,到安排文章結構,再到選材立意,都要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地給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快餐”——讀范文,提供寫作中可能用得到的詞語、警句,牽強附會地設計一個寫作套路等。學生的思路、才情完全被教者的“快餐”綁架了,于是寫作時自然產(chǎn)生為難情緒和畏懼心理,寫作源頭在這種消極心理的支配下完全枯竭。教師有意設障礙讓學生怕,學生又怎能不怕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到了高中又何嘗不怕呢?
其二,學校不合時宜的管理和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掘斷了學生的寫作源泉。寫作素材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大量閱讀書籍,而現(xiàn)代中學生一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原因是學校每每出事故,都蒙受家長的圍攻,教師也因此受到唾罵,那些有趣的踏青、野炊、遠游等活動誰敢開展?于是許多“全封閉式學?!本蛻\而生。學生像關在籠子里的鳥,缺乏觀察,見少識短。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學生與精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絕,寫起作文來空洞無物,抓耳撓腮。二是課業(yè)負擔重,學生無暇顧及課外讀物,僅憑課本知識,已是少得可憐了,滿腹空空,胸無點墨,寫作文像擠牙膏一樣,又何嘗不怕呢?
(祝 濤 甘肅省山丹縣老軍學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