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果子”這一稱呼據(jù)說源于明治初期。當時文明開國的日本,涌入不少西洋點心,被日本人稱為“洋果子”。針對“洋果子”這一稱呼,日本人將按日本傳統(tǒng)制作方法所生產(chǎn)的點心,稱為“和果子”。
“和果子”中最漂亮美觀、最招人喜愛的,是形狀各異、種類豐富的各種“饅頭”——雖然被稱為“饅頭”,但日本的“饅頭”與中國的“饅頭”,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的饅頭沒有餡,而日本的“饅頭”不僅有餡,且大部分都是各種豆沙餡,而發(fā)明這種帶豆沙餡“日本饅頭”的人,則是在近700年前的室町時代初期,一位名叫林凈因的中國人。
林凈因據(jù)說是北宋詩人林和靖的后裔,是日本禪師龍山德見在中國元朝參禪修行時,收下的一名俗家弟子。龍山德見13歲時在鐮倉壽福寺出家,22歲那年前往中國天童山參禪修行,這一修就是四十五年。
1349年,年近七十的龍山德見思鄉(xiāng)心切,于是乘坐上開往日本博多的元朝船只返回日本,跟著龍山德見禪師一起來到日本的,便有中國人俗家弟子林凈因。
龍山德見回到日本時,日本正是室町時代初期。應征夷大將軍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的拜請,做了京都建仁寺的第三十五代住持。當時日本寺廟的僧侶們不像現(xiàn)在這樣是允許結婚喝酒吃肉的,只可素食。為了幫助僧侶們改善伙食,林凈因參考中國肉包的做法,用豆沙代替肉餡,制作出了一種咸甜相宜的新式點心。林凈因將這種點心取名為“饅頭”,而自己做點心的作坊就稱為“饅頭屋”。
當時的室町幕府內部,因為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倆兄弟的彼此對立而時局動蕩,為避免卷入紛爭,林凈因選擇在離京都不遠的奈良居住。
林凈因這款豆沙饅頭,主要是為寺廟里的僧侶們而開發(fā)的,因此主要的銷售對象自然以奈良各大寺廟的僧侶為主。
奈良是日本著名的佛教之都,是當時日本的貴族階層主要的社交場所,因此,林凈因的豆沙饅頭,不僅在僧侶們之間獲得口碑,在貴族階層之間也大受好評。
因為,在林凈因的豆沙饅頭出現(xiàn)之前,日式點心大都是類似于現(xiàn)在的仙貝一類的米餅,又硬又脆的米餅,當然無法與在蒸熟之后變得又甜又軟的豆沙饅頭媲美。
因為林凈因的“饅頭屋”地處奈良,因此他制作的饅頭便被稱為“奈良饅頭”。奈良饅頭在僧侶和公家貴族之間獲得好評,后來又被人推薦給了當時的后村上天皇。
品嘗到“奈良饅頭”美味的后村上天皇大喜過望,對林凈因寵愛有加,甚至將自己身邊的宮女賜給林凈因為妻。為感謝后村上天皇的恩寵,林凈因在大婚之日,特意制作紅白雙色饅頭款待各方。至今,日本人在迎娶新娘或是有什么喜慶活動時,都仍保持著的贈送紅白饅頭的習俗,便由此而來。
林凈因的“饅頭屋”后來由其子孫繼承,在奈良和京都各開有分店。1467年,京都發(fā)生應仁之亂,為躲避戰(zhàn)亂,“饅頭屋”撤離京都,林凈因后人躲避到三河國(現(xiàn)愛知縣東部)一個叫鹽瀨村的遠方親戚家居住,并改姓為“鹽瀨”。后來林凈因的子孫中,有一位叫紹絆的,遠渡中國并在中國宮廷潛心學習到更多的點心制作技術,學成回到日本后,在戰(zhàn)亂平定后的京都重新開業(yè),立屋號“鹽瀨”,制作銷售用山芋為原料的“薯蕷饅頭”。
薯蕷饅頭口感松軟,甜而不膩,很快成為京都的超人氣點心,甚至連薯蕷饅頭作坊的那條街,都被人稱為“饅頭屋町”。并獲得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贈匾,上書“日本第一番本饅頭所林氏鹽瀨”。
日本的室町時代結束之后,開始進入近百年的戰(zhàn)國時代,雖然日本國內戰(zhàn)亂不斷,但屋號“鹽瀨”的薯蕷饅頭的“日本第一”之稱卻從未變更過。從織田信長到豐臣秀吉,再到德川家康,全是“鹽瀨”家薯蕷饅頭的愛食者。
尤其是德川家康,每次出征之前,都要將薯蕷饅頭盛放于武士的頭盔之中敬供軍神,祈求勝仗,因此,薯蕷饅頭又被稱為“頭盔饅頭”(日文漢字寫為“兜饅頭”)。
因為薯蕷饅頭深受德川家康的喜愛,后來德川家康前往江戶建立幕府政權時,林凈因的后代鹽瀨一族,便連同整個饅頭屋的家業(yè),也悉數(shù)全部搬到了江戶(即現(xiàn)在的東京)。
林氏鹽瀨家的薯蕷饅頭,不僅深受各代幕府將軍的喜愛,與日本皇室也有極深的淵源。從室町時代開始,一直到后來的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并直至明治天皇定都東京之后,從明治到大正,再至昭和以及現(xiàn)在的平成,近700年來,都是專門管理日本皇族生活起居的宮內廳所指定的“御用點心”。因此,鹽瀨總本家制作的薯蕷饅頭,曾享有允許使用日本皇室菊紋家徽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