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楚
呼倫貝爾日報社,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社會新聞如何做到最吸引讀者
齊 楚
呼倫貝爾日報社,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社會新聞報道是不同于政治新聞、軍事新聞等政治性、專業(yè)性較強的新聞報道。社會新聞報道抓住的是發(fā)生在老百姓身邊的,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人和事, 如何讓社會新聞最吸引讀者,這需要在多年的實踐中不斷的進行摸索和總結,本文根據(jù)自身多年的辦報經(jīng)驗來談一談個人的見解及探索報紙該如何把社會新聞做好做強做出特色。
作為一名晚報編輯,根據(jù)多年辦報的實踐經(jīng)驗及社會調查發(fā)現(xiàn),在晚報眾多的版面中,社會新聞版是最受讀者喜歡的。那么為什么社會新聞最吸引讀者眼球?報紙又該如何把社會新聞做好、做強、做出特色呢?
社會新聞顧名思義是發(fā)生在老百姓身邊的新聞,它與政治新聞、軍事新聞等政治性、專業(yè)性較強的新聞相比,具有更加廣泛的社會性、貼近性、可讀性等特點,更受老百姓的關注與喜愛。因為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社會新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叫它“百姓新聞”。
有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前后,中國出現(xiàn)了“社會新聞”這個詞,大家紛紛對社會新聞給予注解,一時間,社會新聞報道也成為了媒體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如何打造社會新聞,社會新聞的寫法與普通新聞報道有什么不同,社會新聞怎樣才能突出其社會性,其次才是新聞性,等等內容都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有資深媒體人指出,和其他事物一樣,社會新聞在寫作上也應該以人為本,不光對我們身邊發(fā)生的好的人和事件給予報道,對社會有不良影響的丑惡事件也應該充分報道。還有一些可能是離奇的、不常見的事件,也要及時給予報道。例如《呼倫貝爾晚報》就曾經(jīng)對一個一天能吃幾斤生肉,喝2斤白酒的鐵路工人進行過連續(xù)跟蹤報道,并與當?shù)蒯t(yī)院聯(lián)系,對其身體狀況進行了檢查,結果證明該市民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此報道也引起了不少讀者的關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有人提起。這就是一起典型的離奇性社會新聞,它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原因正是因為這種人極其少見,這種事很少發(fā)生。
如何讓社會新聞最吸引讀者眼球,筆者認為首先一點就是要擺脫黨報常規(guī)會議報道的寫作方法。記者要把眼光放在普通市民、老百姓最關心關注的人和事上。無論電視媒體還是紙質媒體記者都知道,會議報道已經(jīng)形成了它自己固有的模式,但是社會新聞的角度和寫法卻各有不同,因為社會新聞隨時隨地發(fā)生,內容千奇百怪,所以就要求記者有一雙發(fā)現(xiàn)新聞的眼睛,增強新聞嗅覺,其實一名好的社會新聞報道記者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身邊從來都不缺好的社會新聞,缺的是發(fā)現(xiàn)新聞的眼睛。其次社會新聞要想吸引讀者眼球,不光要報道市民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還要敢于揭丑亮短,起到新聞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比如《呼倫貝爾日報》的朝聞就曾對當?shù)亟诸^乞討兒童、成吉思汗廣場不文明現(xiàn)象、六二六小河垃圾問題、新區(qū)公交車嚴重不足、河西古城衛(wèi)生等問題進行過報道,這些問題都引起了當?shù)叵嚓P部門的關注,大多數(shù)問題都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和解決。國家已明確從2016年起開放二胎政策,這是大家都關注的問題,《呼倫貝爾晚報》就此曾給予多方報道,從國家政策到當?shù)刂贫龋瑥哪贻p人的想法調查到確實想生二胎人數(shù)的統(tǒng)計,等等,多次跟蹤報道,文章具有較強的可讀性。社會新聞就是要抓住讀者心理,什么熱采什么,大家時下最關心什么就要刊登什么,簡單一點兒就是保證社會新聞的“新、奇、特、火”,當然其前提條件是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絕不能借題發(fā)揮、違背新聞出版的規(guī)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句話叫群眾的事無小
事。所以社會新聞的面涉及大至我國目前面臨的貪污腐敗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問題、體制改革問題,小至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物價與生活保障問題、看病、養(yǎng)老問題等等。還有諸如老百姓家的暖氣不熱、下水道不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其實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寫好這些報道,社會新聞才是成功的、有讀者的。
在新聞的具體寫作中,我們應該十分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注意社會新聞的真實性。對于新聞來講,真實性永遠是第一位的。制造假新聞的人和采寫假新聞的人會被社會唾棄。二是要注意社會新聞的思想性。有些社會新聞受眾只是一小部分人,因為他們更關注的是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不符合大眾心理需求的東西,這樣的東西要堅決制止。三是要注意社會新聞的針對性,避免盲目性。四是要注意社會新聞的人情味。例如《呼倫貝爾晚報》近幾年報道了老百姓關注的醉駕入刑、就餐可自帶酒水、“搶鹽”事件、信用卡詐騙、冷冬現(xiàn)象、二手房回暖、拆爐并網(wǎng)、入戶改造、單獨二胎等市民關心的身邊事。事實證明,也正因為這些報道的及時,為百姓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也讓老百姓及時了解了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和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改變,才使得這張報紙深得民意,受到市民的普遍歡迎。
[1]劉梓良,鄭保衛(wèi),馬飛,等.新聞采編綜合素質培訓教材[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560-574.
G2
A
2096-0360(2015)20-0057-02
齊 楚,工作單位為呼倫貝爾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