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寶山
摘 要: 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人的現代化的核心是現代人格,而能力是現代人格的重要內涵。大學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應努力鍛煉進而具備以下能力:面對傳統的創(chuàng)造能力、面對復雜的判斷能力、面對壓力的化解能力、面對誘惑的堅守能力和面對責任的擔當能力。
關鍵詞: 現代化 大學生現代人格 能力審度
“每當處于歷史的重大發(fā)展、轉折時期,人的問題、人格問題尤其被反復地重新提出”[1]。在我國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不斷加速,塑造現代人格顯得尤為迫切,因為現代人格既是人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社會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本文主要從現代人格視角審度大學生應具備的各種能力。
一、現代化進程與現代人格
“現代化進程指人們利用近現代科學技術,全面改造自己的生存條件和精神條件的過程”[2]。由此可知,現代化絕不僅僅是器物層面的現代化,還包括制度和思想層面的現代化。器物層面的現代化是最簡單意義上的現代化,但只松動了傳統的表層土壤。制度層面的現代化才是更高層次的現代化,已經觸及傳統體制問題,而思想層面的現代化是最高層次也是根本意義上的現代化,涉及一種民族文化的民族心理、思維方式、價值觀、道德觀、審美情趣等文化的內核部分。只有實現思想層面的現代化,一個國家才能在人的現代化基礎上實現社會現代化。因為“一個國家,只有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yōu)楝F代人格……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國家”[3]。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人的現代化的核心是現代人格,而能力是現代人格的重要內涵。
二、人格與能力
基于不同的學科、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人格研究者對人格的概念界定多種多樣,人格結構及其構成更呈現出“峰出并作,各引一端”的態(tài)勢,但不同的人格概念幾乎都把能力或者行為方式作為人格的重要內涵。我國學者傾向于把人格看做是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涵蓋三層意思:其一,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其二,個人的道德品質;其三,人作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資格[4]。由定義可知,能力與人格是有關聯的,而且是人格的重要內涵。另外,有什么樣的價值取向,就會有什么樣的人格,而且人格的各個內涵因素都是通過實踐完整地表達出來的。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一種現象,即歷史與現實中的人格健全之人,大多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因為“真正有利于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成就,決非能力超然之結果,而是人格健全之杰作”[5]。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人格健全的人具有超乎尋常的選擇、判斷、執(zhí)行等各種能力。古之孔子、孟子、屈原等先賢是這樣,近之民主先驅、革命先烈更是如此。
三、現代化進程中大學生現代人格的內涵
人格有高貴與低賤之分、傳統與現代之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呼喚現代人格,時代任務需要現代人格的有力支撐。對大學生而言,現代人格是大學生學習、社交、工作、實踐等能力生成的前提基礎,并為各種能力的實踐提供良好的素質條件和廣闊空間。而大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又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質。根據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大學生自身發(fā)展水平及其必須應對的種種實際問題,當代大學生應努力鍛煉進而具備以下能力。
(一)面對傳統的創(chuàng)造能力
現代是傳統的延展。在傳統向現代的整個轉變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兩面體,時時都會處于傳統與現代的矛盾與焦慮之中。由于大學是傳統、現代、大眾、精英等各種文化逐鹿的大舞臺,大學生會時時面對一些傳統觀念,如傳統學習觀念、傳統為人處世觀念、傳統就業(yè)觀念、傳統倫理觀念、傳統理財觀念等。因此,相對于其他社會群體,大學生受到的傳統與現代的矛盾沖擊更大,引起的焦慮困惑更深。例如,在就業(yè)問題思考上,是千方百計求得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還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選擇充滿風險與激情的創(chuàng)業(yè)之途;是因為自己的讀書人身份感覺高高在上,還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從基層鍛煉做起。做出適合自身的選擇,需要跨越巨大的心理障礙。人格強健的人容易走出這種兩難困境,否則,不是徹底回歸傳統,就是偏執(zhí)于現代。面對傳統與現代的對立統一體,對立讓人思考,而統一則顯現人的智慧,這需要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建構在對傳統的清醒認識、對自己知識結構的自信和嚴謹而科學的思辨能力之上的。大學生應該有審視傳統設計自己未來的能力,這其實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
(二)面對復雜的判斷能力
可以說,目前大學生群體要面對的社會生活,相比以前要復雜得多。從大的方面講,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時期,社會生活呈現出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大一統的社會文化格局在經濟社會變革的沖擊下已經松動并持續(xù)發(fā)展,逐漸形成目前的復雜文化格局,即主體文化引導下的多種文化形態(tài)并存和共同發(fā)展。多元化的市場經濟主體必然產生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和價值評判標準,從而導致社會生活日益復雜化,人們面臨各種矛盾沖突和行為選擇的困惑。從小的方面講,復雜是當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顯著特征之一,不同背景的學生帶來的是復雜的人際關系,洶涌澎湃的網絡信息讓他們無所適從,撲朔迷離的文化思潮讓他們無從判斷,多元的價值選擇讓他們進退兩難,種種復雜表現,不一而足。面對種種復雜,具有現代人格品質的大學生應該有刪繁就簡,快速找出面對復雜的邏輯支點,進而準確判斷的能力。
(三)面對壓力的化解能力
壓力,可以說是社會的常態(tài)。大學生群體面對的壓力似乎涉及范圍更廣、種類更繁多,如學習壓力、就業(yè)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經濟壓力、自理壓力等。2012年武漢工程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了一項關于大學生壓力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壓力、就業(yè)壓力和學習壓力是目前大學生感到的最大壓力來源?!?0后”大學生就業(yè)壓力顯著高于“90后”大學生(P<0.01),男生在戀愛和經濟方面的壓力顯著大于女生;單親家庭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戀愛問題上壓力過大;大三年級的學生是四個年級中承受壓力最大的年級”[6]。面對壓力,高校應該有針對性地實施有效的早期干預措施,化解壓力,消除潛在的危機。學生自身也應該積極應對,面對壓力,既要有心理準備,磨煉承受壓力的心理韌性,又要認識自身壓力來源并確立化解方法。壓力是常態(tài),也是客觀,但壓力不能成為學生難以負載而做出不正確行為的原因。退縮和放棄是自卑者的選擇,直面和堅持是現代人格的優(yōu)良品質。endprint
(四)面對誘惑的堅守能力
任何社會都會有種種誘惑,當今社會發(fā)達的信息傳播技術、豐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市場經濟的不規(guī)范對形成眾多誘惑創(chuàng)造了更多條件,同時,此起彼伏的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又為誘惑的全社會散播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身處大學校園的大學生面臨著形式多樣、目的各異的種種誘惑,如地位誘惑、職業(yè)的誘惑、榮譽的誘惑、娛樂的誘惑、時尚的誘惑、美味的誘惑等。我們不要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苦行僧,在一定意義上講,誘惑是激勵大學生奮發(fā)向上的重要原因,但這里面有一個度的問題。過于沉浸誘惑會扭曲他們的人生奮斗目標,消沉他們的意志,消解他們的斗志,降低他們的品位,最終結果是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身觀和價值觀。大學生應該是一個品格優(yōu)秀、思想先進的知識群體,如果忘卻父母的囑托、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希望,毫無抵制力地深陷于種種誘惑中,而不努力提高自己專業(yè)水平,強化自己的品質,那么,在現代化進程中,只能是“看客”?!翱纯汀辈皇乾F代化進程中的現代人,看客的心理也絕不是現代人格的應有品質。
(五)面對責任的擔當能力
每個人既是權利主體,又是責任主體。任何社會都不是一個任意索取的社會,而是權利與責任、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共榮共生的社會,現代社會更是如此。相對于傳統社會,現代社會對社會個體提出的責任要求更多,層次更高,因此,面對責任,勇于擔當是現代人格的重要標志。
現代人應擔當的責任很多,主要有自我責任、家庭責任、職業(yè)責任、對他人的責任、集體責任、社會責任等。大學生是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生力軍,但是“由于社會大變革的負面影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誤及大學生自身認知水平不足的限制,部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缺失現象日益凸現”[7]。表現為,大學生自我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對自我設計、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發(fā)展要求比較高。但家庭責任意識不強,愛情、婚姻責任觀念比較混亂,職業(yè)責任認識比較模糊,對他人的責任和集體責任觀念淡化,合作意識不強,社會責任感亟待增強。偏執(zhí)于自我責任,而忽略其他責任,是與現代化進程相背而行的。因為現代化不可能在缺乏責任的社會中建成;中國夢也不可能在失去責任的國度中實現。我們承認,目前大學生群體面臨沉重的壓力和艱難的選擇,但是應明白一個事實,現代社會絕不是極度張揚自我、個人主義泛濫的社會,而是追求合作、雙贏,崇尚責任擔當的社會。作為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擔當的責任可以有先有后,但面對的責任沒有理由回避,因為家庭有親人,工作中有同事,他人中有朋友,集體中有溫暖,社會中有民族的未來。勇于擔當是現代人格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
總之,回首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時而大幅度搖擺,時而踟躕不前,甚至會出現暫時的倒退,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現代人格的強力支撐,缺乏現代人格應具備能力的全方位鍛煉。目前,我國正進入一個歷史性新時代,其特點就是中華文明復興目標統攝下的全面改革、轉型,自然包括人的現代化轉型,大學生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生力軍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成為現代人格轉型的先行者,更應該成為現代人格建設的示范力量。
參考文獻:
[1]巖其允胤等.人的價值、自由與發(fā)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12.
[2]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理論教研室《社會學教程》編寫組.社會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274.
[3]殷陸君.人的現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8.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1062.
[5]王銀娥.現代人格與能力的社會心理學透視[J].唐都學刊2002(1):19.
[6]喻瑤,鄧新洲,鄭新霞.在校大學生壓力現狀的相關因素研究[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2(5):46.
[7]馮霞.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與培養(yǎng)探究[J].學術論壇,2009(2):18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鄭州地方高校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及人才培養(yǎng)工程項目《塑造現代人格:中原經濟區(qū)視野下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目標指向》的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編號:ZZJG-B60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