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壯宏 畢朝文
[內容提要]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長期的核心主題。要從鞏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事業(yè)的政治基礎和組織基礎,推動和實現我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形成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長效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思考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成長效機制的內、外部環(huán)境入手,探索形成民主黨派政治交接長效機制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民主黨派;政治交接;長效機制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長期的核心主題,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共同的政治任務。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關鍵是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核心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形成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長效機制對于搞好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具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
一、推動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成長效機制的重要意義
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不是一勞永逸的。堅定的政治信念、優(yōu)良品質和優(yōu)良作風的傳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如果到了換屆時才開始培養(yǎng)教育接班人為時已晚。所以,政治交接應該是民主黨派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保證政治交接成功的工作方法與制度體系的總和就是政治交接的機制,這種機制要能夠長期的發(fā)揮作用。因此,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不僅要形成機制,而且要形成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長效機制,既是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繼承和發(fā)揚光大老一輩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患難與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繼續(xù)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yè)推向前進所面臨的大課題,也是把總結歷史經驗,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必然要求。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長效機制有4個特點:一是長效性。這種機制不是用以臨時發(fā)揮作用的,而是對于今后的政治交接都長期有效;二是根本性。機制本身帶有根本性,它要從根本上起作用,保證政治交接的成功進行;三是綜合性。機制由一整套工作方法和制度體系構成,涉及政治交接及民主黨派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四是穩(wěn)定性。機制的長效性和根本性本身就決定了這一機制是具有很強穩(wěn)定性的,它會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豐富和發(fā)展,但從整體上來看具有持續(xù)性、繼承性。
二、推動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成長效機制的外部環(huán)境
推動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成長效機制的外部環(huán)境,主要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形成的政治環(huán)境。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根本目的是使民主黨派更好地長久堅持和不斷地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提高民主黨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認識水平和堅定信心。中共是推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主導力量,只有在這一制度不斷完善的前提下,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才能實現上述目的。
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不只是民主黨派自己的事。因為民主黨派之所以自覺堅定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形成了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從外部環(huán)境來講,在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訴求的滿足以及與民主黨派之間建立的深厚情感和科學的領導方法,更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
(一)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著包括民主黨派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率先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并為此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以實現人民根本利益為己任,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卓越成就;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和人民要求,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用有目共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的先進性,并以此贏得了包括民主黨派在內的全民族的信任、擁護與愛戴。
(二)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為實現中國的獨立和民主,并肩戰(zhàn)斗。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主政權中實行“三三制”原則,給民主黨派充足的政治空間;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建立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反對蔣介石的反動獨裁統(tǒng)治。在民主黨派遭到迫害時,中國共產黨深明大義,給予了他們無私的幫助與支持;建國后,中國共產黨一如繼往,在“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下與民主黨派精誠合作。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一屆全國人大及由此產生的兩屆中央人民政府中,民主黨派都占有很大比重,為其參政議政提供了良好的組織、制度基礎。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在同舟共濟、生死與共的戰(zhàn)斗歷程和同心同德、開誠布公的合作中,結下了深厚情感和友誼,建立了充分的了解與信任,成為民主黨派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穩(wěn)定劑”。
(三)中國共產黨特別注意發(fā)揚民主,給民主黨派以充分的尊重。毛澤東曾明確地指出:“所謂領導權,不是一天到晚當做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愿意接受我們的建議?!盵1]“絕不能以為我們有軍隊和政權在手,一切都要無條件地照我們的決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說服非黨人士同意我們的意見,并心悅誠服地執(zhí)行?!盵2]
如果沒有這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不會讓民主黨派心悅誠服的,更不會有真誠合作中所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文化大革命”之后,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很大的恢復和發(fā)展,但就制度機制而言,民主黨派的民主監(jiān)督、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仍然有限,民主黨派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充分地滿足;新時期,國際、國內和中國共產黨內的情況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一些新的社會矛盾的出現及中國共產黨內存在的腐敗現象、官僚主義作風等消極因素,使民主黨派產生困惑。這種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給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帶來許多問題。改善這種外部環(huán)境,一方面要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優(yōu)化黨的作風,清除腐敗現象,增強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向心力,鼓舞民主黨派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心;另一方面,必須切實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第一,通過與民主黨派合作的加強和制度的完善,有效地促進中國共產黨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必須自覺傾聽人民群眾和民主黨派的意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民主黨派的監(jiān)督。鄧小平說:“對于我們黨來說,更加需要聽取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民主黨派的不同意見,需要接受各個方面的批評和監(jiān)督,以利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克服缺點,減少錯誤。”[4]通過多黨合作可以使中國共產黨更加自覺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義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正確解決社會矛盾,加強和改進執(zhí)政黨的工作。
第二,通過與民主黨派合作的加強和制度的完善,在新的實踐中醞釀更深厚的情感和友誼。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歷史證明,感情和友誼不會一勞永逸,也不會憑空產生,它是以合作和互相幫助中獲得的充分了解和相互信任為基礎的。毛澤東曾說過:“在我們政策的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我們要向所有同志具體講明,我們和非黨人士之間的真誠合作,不僅幫助了群眾,也幫助了我們自己。”[5]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更要和民主黨派人士多商量、多合作,打通隔閡,增進了解和信任,為感情和友誼的生長提供新鮮、充沛的營養(yǎng),增強民主黨派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意愿與信心,使民主黨派自覺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情感紐帶更強韌。
第三,通過與民主黨派合作的加強和制度的完善,使民主黨派的利益訴求得到滿足。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必然有深化政治參與,并通過這種參政使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得到重視和實踐的訴求。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越發(fā)揚民主,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越充分,越能調動民主黨派的政治熱情,其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態(tài)度和立場越堅定。中國共產黨在執(zhí)政過程中,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和批評,做到國家大事大家來出主意、想辦法,共同為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使民主黨派參政黨作用充分實現,必然極大地促進民主黨派利益訴求的滿足。
三、推動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成長效機制的內部環(huán)境
推動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成長效機制的內部環(huán)境主要是指民主黨派自身的整體政治素養(yǎng),包括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等元素,在外部環(huán)境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民主黨派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將直接影響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質量和水平。
(一)思想建設方面。為搞好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要求民主黨派成員在思想上充分認識走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和正確性,其中包括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認可和接受,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認可和接受,對多黨合作歷史的深刻了解,對中國共產黨各項理論、政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等。為此,必須建立思想理論學習與創(chuàng)新機制,即本著自主、自覺、自為原則,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與理論研究創(chuàng)新納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軌道。一方面,通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識,提高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貫徹基本路線和綱領的自覺性,深化對參政黨地位、性質和歷史使命的認識,在重大問題上分清是非,自覺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鞏固和發(fā)展同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合作,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新工作從較深的理論層面解決成員的政治觀念、政治立場、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指導思想問題,不斷提高參政黨政治理論素質和修養(yǎng),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更好地擔負起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的重任,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
(二)組織建設方面。一是新成員的吸納,嚴把新成員的質量關,從源頭上進行嚴格的篩選,全面考察其個人的才學、人品、社會影響力;二是后備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政治思想過硬、工作能力強、了解黨派特點、有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意識”的干部隊伍,選好人,育好人,用好人,舉薦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好后備干部;三是人才培養(yǎng),努力造就一批政治方向明確、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進取、有志于參政黨思想建設研究的骨干力量。這些是民主黨派建立和健全政治交接長效機制的組織保障。為此,要形成新成員考察、吸納、教育、監(jiān)督機制,后備干部選拔、培養(yǎng)及考核機制,人才發(fā)現、培養(yǎng)、用人機制。
(三)作風建設方面。在革命、建設、改革及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的實踐中,民主黨派形成了同中共團結合作,患難與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它們是參政黨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是維護政黨關系和諧、發(fā)展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因素。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一方面需要傳承,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繼續(xù)發(fā)揚和豐富。為此必須形成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傳承機制和發(fā)揚、豐富機制。具體地說,一是要加強歷史學習與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從歷史中體會與了解老一輩民主黨派人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學習老一輩領導人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無私奉獻精神,使廣大成員成為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的傳承者、受益者;二是要在新的實踐中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鼓勵和培養(yǎng)新的優(yōu)良作風與風尚,對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的個人和集體要及時表獎,并作為干部、黨員考核的評價依據,對新的優(yōu)良作風要及時總結、宣傳、鼓勵和表揚,使之得到弘揚,使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新實踐結合,用新的優(yōu)良作風與風尚滋養(yǎng)傳統(tǒng),不斷豐富民主黨派的優(yōu)良作風與品格,鞏固和發(fā)展政治交接成果,增強黨派凝聚力,把民主黨派建成適應新世紀的高素質參政黨。
(四)制度建設方面?!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制度建設也尤為重要,建立民主黨派政治交接長效機制,關鍵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機制,為此應該建立如下制度:
一是學習制度。民主黨派各級組織每年根據自身的學習計劃和主題,結合實際情況,組織成員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史等,并結合實際撰寫心得體會文章。定期召開學習政治理論心得交流會,完善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質,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本領。
二是民主評議制度。定期開展對領導班子成員的評議活動。根據民主黨派工作實際,民主黨派各級組織應在屆中和屆末開展評議工作,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評議,對每個班子成員提出綜合評議意見,督促其切實搞好整改,并采取適當方式向黨派組織內部和中共黨組織通報有關情況,將評議結果作為干部考察選拔任用的重要材料。
三是內部監(jiān)督制度。包括建立民主黨派普通成員監(jiān)督制度、日常征求黨派成員意見和建議制度、工作總結時征求黨派成員意見和建議的制度、述職時反映黨派成員意見和建議的制度、處理黨派成員意見和建議的制度、黨務公開制度、黨派信訪制度等。要通過制度設計,建立健全民主黨派組織、領導班子與成員經常溝通的橋梁,為民主黨派普通成員履行監(jiān)督職責提供渠道和平臺。
四是建立政治交接工作聯系會議制度。民主黨派中央和省、市級組織應分別建立政治交接工作聯系會議制度。研究制定民主黨派成員經常性的政治交接學習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長期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對黨派成員經常性教育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檢查對黨派章程的學習、遵守、貫徹和維護情況;研究政治交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等。聯系會議可以邀請中共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參加。
參考文獻
[1][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742、743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224—225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205
[5]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6:190
責任編輯/汪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