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鳥競選鳥王,紛紛去池塘洗凈羽毛,展示美麗??兹?、鸚鵡等個個艷麗,唯有烏鴉怎么洗都是黑的。烏鴉心生一計,揀眾鳥散落的羽毛插在身上,頓時光芒四射,當(dāng)上了鳥王。孰料大風(fēng)吹來,它身上的裝飾散盡,原形畢露。故事最后說:無論怎樣粉飾,也難以掩蓋真相。
聽起來,這是一個不錯的寓言。可是四歲的女兒聽不下去,她皺著眉頭說:“黑色也是一種很美麗的顏色?。 苯o她讀書的姐姐也覺得很尷尬。鳥王不能僅靠外表美麗,更何況是由主流社會刻板印象定義的美麗。這種故事隱含著基于膚色特征的種族歧視。
女兒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對我說,剛剛有兩個姐姐跟她玩。我問是誰,她說她們長頭發(fā),穿短褲,拿手機……描述了一大通,我才發(fā)現(xiàn)是不遠處兩個皮膚深黑的姑娘。我感到非常驚訝,在我們看來如此明顯的外貌特征,女兒竟然視之若無。當(dāng)我們覺得黑色是必須提及的膚色時,不要忘了西方反種族歧視的一句口號:白色也是一種顏色。
刻板印象充斥著文化與社會,女兒也無可逃避?,F(xiàn)在她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在且只在提及非裔時會說到膚色。她也接受了以顏色來區(qū)別男女的規(guī)訓(xùn),不肯穿藍色和黑色衣服。我對她說,其實女生穿藍色和黑色也很好看。她竟然說:“因為你是一個男生”。在我聽來,這就像是在討論阿拉伯婦女穿罩袍到底是強制還是自愿一樣。
好在女兒對高矮胖瘦還沒有什么成見。一方面,歐洲社會人種多元,體型各異,她見慣不驚;另一方面,父母有意識地,幾乎不在她面前談?wù)撊说耐饷?。有一次,她遇到一個很胖的女孩,我不禁擔(dān)心她有什么負(fù)面評價。她和那個女孩玩了幾次,至今提到她從來沒說過一個胖字。一起玩的一個男孩,回家后就對媽媽說那女孩“好是好,就是太胖了”。
由于《圣經(jīng)》故事“大衛(wèi)挑戰(zhàn)歌利亞”及《西游記》中諸多妖魔形象的影響,巨人在女兒心目中多與邪惡相關(guān)。但是,這并不構(gòu)成對身材高大者的歧視?,F(xiàn)實中真有巨人的話,他們一定處于強勢地位。這些故事幫助孩子們應(yīng)對強勢者可能制造的威脅。當(dāng)然,我也給她講“大人國”里友善的巨人。
有一段時間,女兒每次路過樓下的婚紗店時,都要佇立凝視良久。她羨慕地說:“我長大了也可以像她們(顧客)那樣,進去挑選一件最漂亮的婚紗?!庇幸惶?,她很興奮地告訴我說,她的一個好朋友告訴她,女人也可以和女人結(jié)婚。從此,她幻想的結(jié)婚對象,有男生也有女生。又有一天,我對她說,結(jié)婚可以穿婚紗,也可以不穿;可以去教堂,也可以不去。她說:“是啊。而且你知道嗎,如果不想結(jié)婚的話,也可以不結(jié)婚?!憋@然,她已經(jīng)和朋友或者老師討論過這個話題。
和我的初衷相反,她最喜歡的玩具是芭比娃娃,最喜歡的故事主角是公主或仙女。不過,她為會她的芭比娃娃梳頭,換衣服,教她們騎馬,賦予她們神奇的力量。她的故事中的公主或仙女,不僅心地善良,能歌善舞,而且武功蓋世,法力無邊,漫游宇宙,扶危濟困。這些想象來自流行文化,她??吹膸讉€動畫片幾乎都是如此。
這是女兒在這個德國小鎮(zhèn)接受的社會性別教育。以我的觀點看,這種教育在很多方面是非常保守的。我總是試圖去干預(yù),但常感無能為力。當(dāng)女兒以“你不懂,因為你是一個男生”來拒絕我的建議時,我只能自我安慰說,這也算是一種獨立姿態(tài)吧。
在談到某些影視節(jié)目是否存在歧視時,一些女人會說,我怎么沒有感覺到其中的性別歧視呢?一些矮個子會說,我也覺得那些嘲笑身高的話很好笑啊。一些南方人會說,拿我們的口音開開玩笑也沒什么嘛,娛樂而已,不必較真。
其實,被歧視者的主觀感受固然值得重視,但是它并不是判斷歧視與否的主要標(biāo)準(zhǔn)。歧視的定義是基于偏見等不合理因素的區(qū)別對待,公平與合理,是最重要的標(biāo)尺。比如,女人不宜搞哲學(xué)這種說法,就算大多數(shù)女生都接受了,而且因此真的不喜歡哲學(xué),那也是一種性別歧視。
同理,歧視也不應(yīng)該以文化傳統(tǒng)的名義存在。比如,無論“三寸金蓮”如何浸潤到我們的審美、心理與文化之中,它都是對女人身體的一種殘忍的傷害。
也許我們不能選擇文化與社會,但是我們可以關(guān)掉電視,挑選書本,并和孩子一起討論是非曲直。告訴孩子什么是歧視,讓他們不僅不要跟著學(xué)習(xí),而且在遭遇歧視的時候可以辨別出來,拒絕接受。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