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縣第二小學(236300) 陳 敏
小學生正處于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具備自尊、自信的品行。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的時候,關注學生的成長,用適當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下面就以《晏子使楚》的教學過程為例,談談如何提升小學生做人的尊嚴意識。
師:你們知道世界上最能言善辯的人是誰嗎?
(學生露出疑惑的表情,隨后就開始討論起來)
生1:我認為是諸葛亮。
生2:我認為是孔子。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對。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穿越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來認識一位新朋友,這位朋友也非常能言善辯,并且在他的身上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品質。一會兒和他交朋友的時候,你們要注意觀察,哪個同學要是能夠說出這種品質,老師會有禮物!
(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
師:好了,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到楚國了,馬上就要見到楚王了,還有我們今天要見到的新朋友,就是晏子,他就是那個很聰明并且很能言善辯的人!現在我們就先分角色把我們看到的情景進行模擬一下。
(學生都很積極,將角色分配好以后,學生開始有感情地對課文進行朗讀)
師:同學們讀得都很好,你們讀完之后,要思考一下,我們的新朋友的身上有什么優(yōu)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都是在哪些地方體現出來的?
【設計思路】在進行課程導入的時候,首先就是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設置特定的情境,讓學生能夠較快地融入新課程的學習中。此外,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有目的地進行思考,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主旨的把握,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師:同學們,我們的新朋友在齊國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麻煩,你們對新朋友遇到的問題了解嗎?而我們的新朋友是如何應對的?下面我們先對文章進行以下回顧。
齊國大夫( )出使( ),目的是( )。受到楚王三次( ),晏子依次進行了三次( ),結果是( )。
師:同學們對哪段內容感興趣呢?是不是晏子和楚王之間三次博弈的過程?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教師按照下面的格式進行板書設計,讓學生在比較中理解文章的內容)
楚王 晏子
(侮辱) (反擊)
鉆狗洞 狗國
沒人才 下等國
沒出息 強盜國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結束了對課文的梳理。那么在晏子的身上體現出怎樣的品行呢?
生1:我覺得晏子非常聰明,并且十分能言善辯,總是能夠將危機化解。
生2:我覺得晏子很勇敢,他要面對的人是楚王啊,可是他還是應對自如,我很喜歡晏子這樣的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對,現在我要為回答的同學頒發(fā)禮物了。
【設計思路】教師通過對比的方式來對文章進行梳理,讓學生在比較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讓學生在對比之中感受到晏子身上那種不卑不亢、自尊自愛的品行,并且將這種品行潛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思想觀念中。
師:剛才有的同學已經對我們新朋友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進行了說明,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總結一下。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然后板書:不卑不亢、自尊自信、聰明、能言善辯、聰明)
師:我們的新朋友身上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品質,我們是不是應該向我們的新朋友學習呢?要是同學們在現實中遇到這樣尷尬的事情,你們會如何進行化解呢?
生1:我覺得晏子身上那種自尊自信的品質我應該學習,有時候我買東西,會被別人為難,我就會不知所措。以后要是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只要我是正確的,我就要為自己爭辯。
生2:有時候父母誤解我,我總是很生氣,但是今天認識了晏子這個朋友之后,我就知道應該跟父母講明白,來化解父母對自己的誤解。
【設計思路】學習的最后,總結和討論的過程就是讓學生能夠對課堂上的內容進行反思,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深化,并且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討論,從而將自尊、自信的品行融入自己的生活行為中,真正樹立起自尊的意識??傊?,通過對課文主旨的分析和對實際的聯系,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促進了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