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儀征市陳集鎮(zhèn)中心小學(211408) 趙厚華
在一次學校教研活動中,一位教師教學“圓的認識”一課,課始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剪下圓形紙片后再折一折、看一看,從而揭示圓的直徑這一概念。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教師接著讓學生量一量、比一比,分小組探究圓的直徑的本質屬性。學習圓的直徑后,探究圓的半徑這一概念時,教師提問學生:“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圓的半徑的特點嗎?動手試一試?!睂W生立刻又動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課堂上一派熱鬧非凡的場面。在學生學習圓的半徑的特征之后,教師讓學生探究圓的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方法與前面探究圓的直徑、半徑一樣,學生又是一陣忙亂……聽完這節(jié)課之后,我不禁有些困惑:“像這位教師這樣原地踏步的教學層次,姑且不論對學生主體性的忽略,僅在激發(fā)學生興趣這一方面就落入千篇一律的窠臼,難道不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嗎?”
無獨有偶,在一次市級觀摩課上,我聽了獲獎教師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教學是這樣設計的:先給學生展示生活中常常接觸到的圓形物體,并呈現(xiàn)相關的圓的作品,而后介紹畫圓的工具。學生都興致勃勃,非常樂于嘗試畫圓。這時教師從圓規(guī)的定點入手,向學生揭示圓心的定義,并由圓規(guī)的定長揭示圓的半徑這一概念。學生通過圓規(guī)畫圓的操作過程,可以直觀地看到那條連線(即圓的半徑)在旋轉,也就很容易理解“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這一知識點。
以上兩個教學案例,雖然是教學同一個內容,但迥然不同的教學設計,使得教學效果大相徑庭。這讓我不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數(shù)學同類知識的傳授,到底該如何設計教學?是按部就班、原地踏步,還是更上層樓?”顯然,前一個案例從圓的直徑到半徑,不僅教學方法陳舊,而且單調反復,學生學起來索然無味,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后一個案例則給學生預留了更多的思維空間,增加了有意義的猜想和探究等活動,值得推崇。
那么,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數(shù)學教學,如何在數(shù)學同類知識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呢?下面,我根據(jù)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編排大多是將同類知識歸并在一起,導致教學方式容易陷入簡單重復的窠臼。因此,教師應整合教材,深入研究同類知識,讓學生既學得有趣,又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如第一個教學案例中,教師的做法可分三個層次進行改進:第一層次,讓學生通過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動探究圓的直徑的特征;第二層次,讓學生猜想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系,總結出圓的半徑的概念;第三層次,引導學生由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系,猜想圓的半徑的特征并進行驗證。這樣教學,其目的是增加課堂的數(shù)學思維含量,讓學生在學習圓的直徑的知識之后,能夠將學習這一知識的思維模式順利遷移,從而學會自主思維,提升思維品質。
數(shù)學教育專家顧泠沅指出:“組織課堂層次序列,做好變式教學,是提升數(shù)學思維的有效途徑?!蔽艺J為,在進行同類知識教學中,教師更要通過變式引領,推進學生的思維層次,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如第一個教學案例,教師采用發(fā)現(xiàn)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圓的直徑和半徑的特征,然后通過測量圓的半徑和直徑的長度來進行不完全歸納,獲得“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長度相等、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的結論。這樣教學,雖能引導學生在觀察和操作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但如果加以變式,則可以讓學生不僅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得出結論。如對于圓的直徑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從“一般到特殊”的不完全歸納法;在探究圓的半徑的特征時,則可以提供變式,引導學生將圓的直徑和半徑進行對比,然后通過推理獲得圓的半徑的特征。通過求同或者求異的變式引導,在同類知識教學中,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有利于他們克服思維定式,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數(shù)學思維的提升,離不開思維方法的優(yōu)化。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一步步深入探究,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建構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這一內容時,長方體面的特征和長方體棱的特征屬于同類知識,在引導學生對長方體的面進行不完全歸納之后,我提出問題:“‘長方體相對的棱的長度是相等的’,你認為這句話對嗎?”學生聽后展開討論,認為這個說法是正確的,理由有兩個:其一,剛得到的結論“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等”已經(jīng)證明是正確的;其二,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結合這兩個已有的知識和數(shù)學經(jīng)驗,學生通過演繹推理很快得出結論,在學習同類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了數(shù)學思維。
總而言之,在同類知識教學中,教師應少一些雷同,多一些變式引領;少一些固定思維,多一些演繹推理。這樣就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帶入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收獲學習的快樂,這正是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本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