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謚號”
我國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以及鴻儒耆宿或有忠勇義烈行為的人死后,朝廷或私家會給他一個特殊的稱號,即謚號。而關(guān)于給謚的規(guī)定就是謚法?;实鄣闹u號由禮官議定,在嗣位皇帝的參加下,由朝廷最尊大臣在圜丘祭天儀式上稱天給謚。官員的謚號,由朝廷賜予。官員死后,由其子孫或佐僚整理出反映死者一生事跡的“行狀”,提出賜謚的請求,皇帝同意后,即由禮官擬出謚號,報經(jīng)皇帝批準(zhǔn),再派專員參加喪禮,宣布朝廷的誄策(祭文、悼詞),公布謚號。這就是立謚、賜謚的過程。謚號之事大約起于西周初年,一般認(rèn)為周文王、周武王中的“文”、“武”兩字即為謚號。給謚的方法是根據(jù)死者的生平事跡,評定褒貶而給予不同的稱號,若死者一生為善或建有功勛,就給予文、武、昭、敬、莊、烈等美謚;若死者行為有悖禮義,就給予暴、煬、昏、厲等惡謚;若登位夭折或志向未伸,就給予懷、閔、哀、悼等平謚。另外,還有追謚、加謚、改謚、奪謚等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