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論自媒體時代下地方政府對于公共危機事件的應對
——以青島“38元大蝦”為例
王 穎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公共危機的影響力被迅速傳播放大。因此,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危機的能力也越來越成為衡量其能力的一條重要標準。本文以2015年10月5日發(fā)生在青島的“38元大蝦”這一事件為例,通過分析這一事件的危機應對,提出相應的應對建議,以期待對實現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參考意義。
自媒體;公共危機;地方政府
現如今,伴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過去那種傳統(tǒng)的點對面?zhèn)鞑?,發(fā)展為“幾何裂變式”的點對點傳播。自媒體時代下,公共危機事件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公眾的參與而不斷被放大。如果地方政府處置及時、有效,則會獲得眾多公眾“點贊”,實現轉“?!睘椤皺C”;如果處置不當,將嚴重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失去公眾信任。
2015年10月5日一則“青島一大排檔兜售天價大蝦”的新聞引發(fā)熱議。起因是10月4日在青島旅游的朱先生在“善德燒烤”大排檔吃蝦,原本菜單上38元一份的大蝦,結賬時變成了38元一只。與店主爭論不成,朱先生選擇報警,派出所接到報案后推諉這事屬于價格糾紛,讓受害者去找物價局。找到物價局后,物價局又把“皮球”踢回給派出所,維權無路,無奈之下朱先生在網上爆料了此事,該消息被@青島交通廣播FM897轉述后,引發(fā)廣大媒體、網民的熱切圍觀。
事件發(fā)生后,6日上午,青島市物價局官微通報稱,該燒烤店涉嫌誤導消費者消費,青島市物價局已責成市北區(qū)物價局根據有關法規(guī)予以立案處理。6日晚間,青島市市北區(qū)區(qū)委宣傳部發(fā)消息稱,當地物價局擬對該商鋪做出9萬元的行政處罰。7日,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的消息稱,青島市消保委發(fā)布《關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聲明》。8日,事發(fā)后的處理民警與物價局工作人員通過《京華時報》向公眾澄清當日情況及處理流程。
3.1及時回應,把握話語主動權
幾乎在所有的危機傳播研究中,都主張第一時間發(fā)布信息,在以秒計時的自媒體時代,由于傳播速度大大加快,處理危機的黃金時間被縮短到1小時甚至更短。此次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三天,相關部門才有回應,有超過22小時的話語空白期,網絡輿論早已發(fā)酵,時效性不足。許多地方政府受傳統(tǒng)宣傳思想的影響,擔心信息的發(fā)布會影響地方城市形象。自媒體時代,傳統(tǒng)的宣傳思想難以適應危機的緩解,當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時,地方政府有必要第一時間對事件給予回應,表明負責任的態(tài)度和決心,第一時間把握話語權,化被動為主動,化危為機。
3.2直面危機,勇于承擔責任
對于公眾而言,地方政府既是其管理者又是其利益保護者。在此次“38元大蝦”事件中,廣大網民基本上持兩種心理,一種是有過相似“被宰”經歷表示同情,譴責的。另一種是雖然沒有過“被宰”經歷,但擔心以后會“被宰”。根據“使用與滿足”理論,從受眾的角度出發(fā),公眾兩種心理需要的都是當地政府對有關事件的處理態(tài)度和力度。10月7日一組以《至少,青島還有他們》為題的圖片,通過當地媒體官方微博在網絡廣為發(fā)布。在急于挽回城市形象上似乎顯得有點用力過猛,與公眾所需要的信息不相符合。公眾需要的是真誠而負責任的態(tài)度,是勇于承擔責任的勇氣。
3.3與媒體合作,建立健全網絡引導機制
在地方公共危機傳播模式中,政府、媒體和公眾三要素中,媒體居于中間位置。媒體不僅是信息通道更是調節(jié)地方政府與公眾之間關系的紐帶。因此,建構政府與媒介之間的和諧關系尤為重要。自媒體時代下,輿論發(fā)酵速度迅速,往往在地方政府措手不及的時候輿論已經廣泛傳播。這要求危機相關的地方政府和媒介之間誠意合作,首先,要使相關地方政府認識到媒體的報道并無惡意,而是為自身權威信息的及時傳播提供平臺。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官方發(fā)布平臺,包括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發(fā)布官方權威信息。
自媒體時代下,許多本不該成為熱點的問題往往成為熱點事件。一方面,對地方政府各部門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對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除了上述策略以外,更要加強地方政府人員的輿情危機意識,對可能發(fā)生的公共危機進行預警,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以此避免出現重大損失。
[1]陳秀云.大眾傳媒與地方公共危機傳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2]丁柏銓,夏雨禾.新媒體語境中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與輿論關系研究[J].當代傳播,2012(2).
[3]袁忠?guī)r.宰客行為中的行政不作為—以青島天價蝦事件為例[J].法制博覽,2015(10).
王穎(1992-),女,山西朔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