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萍 周結(jié)賢 莫雪梅 廣東省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 519000
?
全期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林萍周結(jié)賢莫雪梅廣東省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519000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全期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6—12月我院婦科、外科、乳腺外科手術患者80例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選取2014年1—6月我院婦科、外科、乳外科手術患者80例為觀察組,實施手術全期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之后的差異。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所占比例分別為53.8%和46.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7.5%和67.5%;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29.6±3.5)分和(28.6±3.8)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5±4.8)分和(33.4±5.3)分;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8%,經(jīng)χ2或t檢驗,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手術患者應用全期護理,可降低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更加符合患者與家屬的護理需求,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全期護理手術患者術前訪視SAS和SDS滿意度 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15-2077-03
手術是一種外科治療的重要手段,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與風險,還容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對患者身心產(chǎn)生雙重創(chuàng)傷[1,2]。1981年,美國手術室護士協(xié)會就提出了“手術全期護理”的概念,指出手術護理不僅僅只是配合手術,而是針對患者術前、術中及術后的健康問題和需求提供專業(yè)的手術全期護理,以促進患者健康恢復、降低手術損害及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4]。目前,手術全期護理在我國的護理工作中尚未得到廣泛的普及應用,相關報道較少[5]。為探討科學的護理方法,提高手術患者護理質(zhì)量,本文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婦科、外科、乳外科手術患者為觀察對象,就全期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3年6—12月我院婦科、外科、乳外科手術患者80例為對照組,男14例,女66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5.3±5.8)歲;婦科40例,外科15例,乳外科25例。選取2014年1—6月我院婦科、外科、乳外科手術患者80例為觀察組,男6例,女74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45.8±6.3)歲;婦科53例,外科8例,乳外科19例。所有患者經(jīng)影像檢查、臨床診斷與實驗室確診,并符合《外科學》第7版中各類疾病的手術指征[6],簽署本觀察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種類型、手術方法、麻醉方式等方面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按照《手術室護理技術規(guī)范與手術配合》[7]實施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全期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1)術前訪視:巡回護士查閱患者病歷,了解患者既往史、過敏史、術前準備及生化檢查結(jié)果等情況后,與病區(qū)責任護士在術前去病房進行術前訪視,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良好溝通,了解患者性格愛好、文化程度、經(jīng)濟水平等基本情況,結(jié)合患者及家屬個人特征,采用相應的專業(yè)語言講解疾病特征、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手術環(huán)境、手術過程注意事項、術后效果等,告知患者術中需要配合的要點與注意事項,同時耐心傾聽患者及家屬的訴說,針對不同患者性格愛好特點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同時介紹同類手術病友經(jīng)驗,及時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樹立積極樂觀的治療信心。(2)術中護理:手術室溫度維持23~25℃,濕度保持50%~60%,在患者頸肩部加蓋中單,注意做好患者手術過程中的保暖措施,盡量減少體溫丟失;尊重患者,做好隱私保護,盡量避免暴露患者身體,及時關閉手術間大門;嚴格執(zhí)行手術室各項護理操作常規(guī),確保所有操作都在無菌條件下完成,認真觀察各種儀器使用情況,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做好各種護理記錄,及時針對患者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護理調(diào)整,提供溫馨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輔導,促進患者手術順利的進行。(3)術后護理:手術結(jié)束后,擦凈患者體表殘留的消毒劑、血跡等,妥善固定各管道,盡可能穿戴整齊;向患者和家屬講解不同麻醉方式所需的體位要求及各種創(chuàng)口引流管的管理,以取得配合;術后第3~5天,對患者進行回訪和探視,詢問患者術后的一般情況,包括生命體征、切口疼痛等,就患者現(xiàn)存的不適,給予適當?shù)奶幚怼参亢徒忉?,同時了解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護理配合質(zhì)量。
1.3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患者手術過程中心率、血壓等情況,開展患者焦慮(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8]評估,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兩組患者各指標之間的差異。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情況比較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所占比例分別為53.8%和46.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7.5%和67.5%,經(jīng)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心率、血壓情況比較〔n(%)〕
2.2兩組患者SAS和SDS評估情況比較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分)
2.3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比較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8%,經(jīng)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引發(fā)了人們嶄新的思維理念,尤其對于健康,優(yōu)質(zhì)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高,而手術患者更需要進一步深化優(yōu)質(zhì)服務[9]。從手術訪視、手術的全過程至術后回訪中,手術室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支持與心理疏導,提高患者安全感與手術治療的信任度,效果要遠遠優(yōu)于其他護理[10]。手術全期護理通過術前訪視,全面了解患者性格特點、心理生理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與心理護理,協(xié)助患者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輔以嚴格的術中護理操作,降低患者術中風險,減輕患者應激反應,加強術后回訪與指導,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健康恢復[11,12]。從2014年開始,我院對手術患者實施全期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所占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提示實施全期護理可降低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的發(fā)生,這對于手術順利開展及患者術后恢復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jié)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手術全期護理通過訪視了解患者心理動態(tài),進行術前、術中、術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建立了積極的手術態(tài)度與信心,為手術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手術患者實施全期護理更加符合患者與家屬的護理需求,更有利于良好醫(yī)患關系的形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全期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降低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的發(fā)生,改善了患者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更加符合患者與家屬的護理需求,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維梅,李巧梅,石爽,等.心理干預對普外科手術患者133例焦慮及抑郁情緒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1):124.
[2]李玉芬.擇期手術患者“手術全期護理”模式的探討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29):28-29.
[3]陳群燕,胡美華.手術全期護理在小兒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碎石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4):1344,封3.
[4]姜嵐.手術全期護理降低四肢骨折手術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4,11(5):188-189,190.
[5]王愛麗,汪怡潔.“手術全期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5):445-446.
[6]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7]劉芳.手術室護理技術規(guī)范與手術配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
[8]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26(9):676-679.
[9]唐葶婷.優(yōu)質(zhì)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9):71-72.
[10]閆建輝,李巖.手術全期護理在拇外翻手術局部神經(jīng)阻滯麻醉配合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5):1782.
[11]沈丹.手術全期護理對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患者心理和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408-409.
[12]趙云,鈔俊.手術室對患者實施手術全期護理的方法與體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1(17):1913-1914.
(編輯紫蘇)
收稿日期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