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磊
(復旦大學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試論古漢語中“意”、“譯”連用的短語及其與“意譯”之關系
陶磊
(復旦大學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摘要:在古漢語中,“意”“譯”連用必須搭配其他成分(如介詞“以”)才能組成謂詞性短語?!耙砸庾g”的字面意思是“根據(jù)主觀判斷進行翻譯”,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含義隨核心動詞“譯”的語義引申而發(fā)生變化:該短語中的“譯”不僅可以表示翻譯,還可以表示解釋、猜測、演繹等。除了“以意譯”,“意”“譯”連用的短語還有“隨意譯”??偟膩砜矗耙庾g”在古漢語中并未成詞,“意”和“譯”通常只構成線性關系,但不在同一個語法層面上。
關鍵詞:古漢語;意;譯;意譯;以意譯;隨意譯
《說文·心部》:“意,志也?!盵1](P.217上)段玉裁注:“志即識,心所識也?!盵2](P.502上下)也就是說,“意”指的是人的心思、意志。“意”的名詞義,除了通假的情況,大都圍繞這層意思衍生,比如:(一)意志,愿望。如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3](P.1)(二)意思,見解。亦指念頭,想法。如柳宗元《桐葉封弟辨》:“吾意不然”;[4](P.105)(三)胸懷,內(nèi)心。如《漢書·高帝紀上》:“高祖為人……寬仁愛人,意豁如也”;[5](P.2)(四)情意,感情。如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6](P.576)等等。仔細體味這些用例,我們會發(fā)現(xiàn)“意”的各個義項之間并沒有判然分明的界限,在具體語境中往往不能用某個特定的義項來解釋之。總之,“意”這個詞的含義大體上和人的主觀意志有關。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譯”指的是“根據(jù)原文的大意”來翻譯,[7](P.1618)“(原文的)大意”是“意譯”的一個語素義,而原文“大意”的產(chǎn)生也必須經(jīng)過讀者的主觀概括。
古漢語中沒有“意譯”一詞,“意”和“譯”往往需要搭配介詞才能組成狀中式偏正短語——比較常見的搭配是和“以”組成“以意譯”。在“以意譯”這個短語里,“譯”充當核心動詞,“以意”作為表示方式的狀語修飾“譯”。嚴格來說,這里的“意”和“譯”只是在排列順序上相鄰,并不處于同一個句法層面,和我們現(xiàn)在說的“意譯”具有完全不同的語法關系。但我們也應當注意到:現(xiàn)代漢語里的“意譯”是一個狀中式復合詞,在結構上和狀中短語“以意譯”是對應的,所以我們?nèi)杂斜匾^察后者在古漢語中的使用情況。
明代的方應選在《汝志引贊·圖考》中說:
汝,舊號“汝?!?,當堯水時茫茫巨浸,烏觀汝墳哉!自禹鑿伊闕決使入河,始成大陸。后數(shù)百年而文王興,遂為遵化地。想“汝墳”云者,即《禹貢》所云“下土墳壚”。水落土出,泱漭若墳然,而《詩》不言。墳,所謂漢儒謂之“大防”,漢去周又千余年,陵谷代遷,縈為奧壤,蓋以意譯耳。[8](P.231下)
方應選認為,“汝”這個地方在堯的時代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禹治水時把“汝海”之水引入河道,陸地才慢慢浮現(xiàn)出來。而之所以稱之為“汝墳”,是因為“墳”本來指的是隆起的土地,比如被認為作于周初的《尚書·禹貢》就把低地和高地合稱為“下土墳壚”。[9](P.218)到了漢代,“汝”地的地貌又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的經(jīng)學家所看到的“汝墳”和一千年前周文王時代的“汝墳”已經(jīng)全然不同,“汝墳”的“墳”因此被誤以為是“堤岸”(大防)的意思。這個誤解的過程被方應選描述為“以意譯”。
“意”作名詞時強調(diào)人的主觀意志,“以意譯”的字面含義是“根據(jù)自己的意思來翻譯”。但“譯”作動詞時,除了有“翻譯”的意思,還可以引申出別的含義,因此“以意譯”的具體含義在不同場合中也會表現(xiàn)出微妙的差別。以上這段引文里的“譯”就不是狹義的“翻譯”——即“語際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而屬于“語內(nèi)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的范疇,接近于訓詁。這里的“以意譯”可以理解成“想當然地解釋”。
明人筆記《舊京遺事》也用到了“以意譯”這個短語。該書描述了明末士大夫之間為了收受賄賂而采取的一種聯(lián)絡方式,叫作“短封廋詞”:
士大夫短封廋詞,起自崇禎中,內(nèi)主不稱名,客不稱字,隱語射覆,得書者以意譯之,答書如其來焉。[10](PP.13-14)
“廋詞”即隱語,“短封”是指簡短的書信。為了避免留下罪證,地方官吏將行賄的意愿寫成簡短的謎面,不署名字,派人投遞給京官。得書者收到信札后,“以意譯之”——也就是猜出謎底,然后用同樣的方式給予答復。這種用來互通消息的文體就叫“短封廋詞”。這里的“以意譯”是指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猜測、破解*上一例中的“以意譯”也可作此解:漢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猜測“汝墳”的“墳”是“堤岸”(大防)的意思。。類似的如:
吾頭場既出,自覺滿志,謂可命中矣。孰意謄錄生將我伊尹圣之任篇裂去,四股僅存大半篇;而對讀生將極碎極惡之字添注其旁,全不可識。房師王夐老讀至此篇,細閱幾遍不得通曉其意,遂欲置之。及讀至一論,又擊節(jié)鼓舞不已。復翻頭場,細細批閱,將孟義增添之字以意譯出,逐字改正,以呈于總裁韓座師。[11](P.681上)
上述即第一段材料是明朝萬歷年間一位進士回憶自己初次參加科舉考試時的經(jīng)歷。古代科舉制度規(guī)定,考試結束后答卷上的考生個人信息全部彌封,答卷正文須經(jīng)謄錄生抄寫一遍,再由對讀生負責校對,最后交考官閱卷。[13](PP.67-69)這種“糊名易書”的做法本來是為了防止作弊,可一旦遇到工作馬虎、不負責任的謄錄生和對讀生,考生的前程就會被耽誤。上文記錄的正是此類情況——不過幸運的是,評閱其考卷的考官調(diào)出了原卷重新加以核對,將隨意添加的文字“以意譯出,逐字改正”。再如:
句曲張菊人大令嘗于河北逆旅人家敗簏中見有樊宗師文一冊,是寫本,蟲穿蟻穴,半皆朽蠹,以意譯之,大抵皆序記類語也。[12](P.1658)
上述講的是有人在河北的一家旅店里發(fā)現(xiàn)了唐代散文家樊宗師的一冊文集,但由于保存不當,書卷已遭蠹蛀,字跡模糊,只能“以意譯之”。以上兩處“以意譯”都是強調(diào)根據(jù)人的主觀推斷進行猜測,以達到識別文字的目的(一處是改訛字,一處是辨蠹字)。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譯”的語義還可能被進一步引申,所以“以意譯”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明代思想家耿定向在為自己的文集《譯異編》作序時說:
茲舉友所談及者,以意譯其數(shù)端?!蛞詾橥颇饺?,或以為郢書燕說,知我罪我,故任之也。[14](P.281下)
《譯異編》是耿定向以儒學會通佛學的作品,內(nèi)含十四篇短文,記錄了作者對佛教十四個重要概念的解讀*分別是《宗教譯》《心經(jīng)譯》《維摩譯》《楞嚴譯》《法華譯》《壇經(jīng)譯》《準提咒譯》《六道譯》《六通譯》《凈土譯》《出離生死譯》《出世經(jīng)世譯》《情欲性命譯》和《守中譯》。。由于耿氏是站在儒家立場上檢視佛教思想,所以將后者稱為“異”,也就是異端、異學;而“譯”則帶有“演繹,發(fā)揮”的意思。有論者說:“‘譯’者,繹引申之意……‘譯異’就是通過對佛書某些語句和意義的引申來闡發(fā)儒學思想?!盵15](P.279)這種闡發(fā)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的主觀意見,故稱之為“以意譯”。
此外,由于“以意譯”中的“意”和“譯”不在一個語法層面上,所以可以在這個短語里增加其他成分以單獨修飾“意”,組成更加復雜的短語。如:
此條措語如摶散沙,譬之鵲啾鼠唧,在彼雖有意謂,難以人意譯之,不特不可言通,亦且無從議不通也*“在彼雖有意謂,難以人意譯之”一句,原書作“在彼雖有意謂難,以人意譯之”。此處采用鄭奠、譚全基《古漢語修辭學資料匯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550頁)的斷句。。[16](P.391)
這是章學誠針對袁枚列舉的“古文十弊”中的第八弊“窘于邊幅,有文無章,如枯木寒鴉,淡而可厭,且受不住一大題目”所進行的駁斥。他把這條批語比作“鵲啾鼠唧”,意在貶斥袁枚為鼠鵲之流,譏諷說這樣的措辭只有鼠鵲自己才能明白,人類是理解不了的。所謂“難以人意譯之”就是說無法用人的思想來解讀。在這個例子里,短語“以意譯”中間插入了“人”這個詞,修飾“意”,強調(diào)是人之“意”,而不是鼠鵲之“意”。
“譯”還可以用來聯(lián)合其他動詞,組成更復雜的結構。文廷式《純常子枝語》卷十九載:
以上總結了由介詞“以”搭配“意”和“譯(寫)”組成狀中短語的幾種情況。除此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隨意譯(寫)”?!肚鍖嶄洝非∪四暌还?jié)有這樣一條記載:
前據(jù)阿桂奏,從金川脫出之喇嘛齊楚木永仲師徒三人,已諭令解京候訊。今用番字核對,則“齊楚木永仲”乃“簇爾齊木擁隆”,“札什車爾真”乃“札什策零洋”,“伊什隆真”乃“伊什隴藏”。原譯之名,實為舛謬,且各路軍營奏折似此隨意譯寫者,不可枚舉。[18](P.462上、下)
發(fā)音相同或相近的漢字在漢語中普遍存在,所以對專有名詞的音譯需要統(tǒng)一標準,否則就會出現(xiàn)五花八門的各種譯法。這段文字批評的正是不遵循人名的既定譯法、“隨意譯寫”的現(xiàn)象?!半S意”就是隨著自己的意愿,“隨意譯寫”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翻譯。和“以意譯”一樣,“隨意譯(寫)”也是一個狀中式短語,由動賓短語詞匯化而來的副詞“隨意”修飾核心動詞“譯(寫)”。
《元秘史注》也用到了“隨意譯寫”:
“勢物”即“事物”。下文卷八有“管的事物”語,京師“勢”“事”音近,隨意譯寫也。[19](P.314上)
《元秘史》原名“忙豁侖紐察脫(卜)察安”(意為“蒙古的秘密歷史”,故亦稱《蒙古秘史》),系明代翰林譯員從畏兀兒體蒙古文譯出,所采用的漢譯方式包括以下三種:(一)音譯,即用漢字記音;(二)旁譯,用俗語直譯某些字詞;(三)總譯(或稱“明譯”),用俗語節(jié)略意譯整個段落。[20](P.112)此處所引文字系注解該書第四節(jié)之總譯:“都蛙鎖豁兒獨額中生一只眼,望見三程遠地的勢物?!?其音譯和旁譯為:“都蛙鎖豁兒莽來(額)敦答(中)合察(獨)你都禿(眼)忽兒班(三)捏兀里(程)合札剌(地行)合忽(望見)不列額(有來)?!鳖~爾登泰、烏云達賚??薄睹晒琶厥贰罚瑑?nèi)蒙古新華書店,1980年,第4頁。[21](P.914)李文田指出:因為“勢”和“事”在北京話里發(fā)音相近,所以譯者就把“事物”寫成了“勢物”。這里的“隨意譯寫”顯然和上一例一樣,也是指人們按照自己心意去翻譯。
綜上所述,“意譯”在古漢語中并沒有成詞*現(xiàn)代漢語中的許多雙音節(jié)復合詞是從古漢語短語演變而來的,短語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逐漸凝固或變得緊湊而形成單詞”,語言學術語稱之為“詞匯化”。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33-36頁。?!耙狻薄白g”連用只構成線性關系,必須搭配其他成分才能組成謂詞性短語;且其含義會隨著核心動詞“譯”的語義引申而發(fā)生變化:除了表示翻譯,還可以表示解釋、猜測、演繹等。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徐鉉校訂.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2]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3]賈誼.新書校注[M].閻振益,鐘夏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4]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班固.漢書[M].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
[6]歐陽修.醉翁亭記[M]//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8]方應選.方眾甫集[G]//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70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1-242.
[9]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黃懷信整理.尚書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史玄.舊京遺事[G]//史玄,夏仁虎,闕名.舊京遺事舊京瑣記燕京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11]姚希孟.文遠集[G]//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7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2]俞樾.茶香室叢鈔: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5.
[13]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58.
[14]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G]//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3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
[15]張學智.明代哲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6]章學誠.論文辨?zhèn)蝃M]//倉修良編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7]趙鐵寒.文蕓閣(廷式)先生全集·純常子枝語:第3冊[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
[18]佚名.清實錄:第20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9]李文田.元秘史注[G]//《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xù)修四庫全書:第3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0]甄金.蒙古秘史學概論[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
[21]額爾登泰,烏云達賚校勘.蒙古秘史(??北?[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責任編輯:山寧)
On Phrases of Linking Usage of “Yi”(意)and “Yi”(譯)in Ancient
Chine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Yiyi”(意譯)
TAO Le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In ancient Chinese, the linking usage of “yi”(意)and “yi”(譯)must be collocated with other grammatical components, such as the preposition “yi”(以), to generate predictive phrases. “Yiyi yi”(以意譯)literally means “to translate according to one’s subjective judgment” while its actual meaning changes with 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the verb “yi”(譯): “yi”(譯)here may mean “to translate”, “to interpret”, “to guess” or “to elaborate”, etc. In the case of the linking usage of “yi”(意)and “yi”(譯), apart from “yiyi yi”(以意譯), “suiyi yi”(隨意譯)is another instance. Generally speaking, “yiyi”(意譯)has not yet lexicalized in ancient Chinese. “Yi”(意)and “yi”(譯)show a linear relationship but are not at the same grammatical level.
Key words:Ancient Chinese; Yi(意); yi(譯); yiyi(意譯); yiyi yi(以意譯); suiyi yi(隨意譯)
作者簡介:陶磊(1986-),男,上海市人,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漢語的翻譯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復旦大學重點學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計劃資助。
收稿日期:2015-02-05
中圖分類號:H 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2338(2015)03-0128-04DOI:10.3969/j.issn.1674-2338.2015.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