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語法隱喻理論的生態(tài)意義

2015-02-14 19:13楊雪芹
關鍵詞:語言學隱喻語篇

楊雪芹

(鹽城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論語法隱喻理論的生態(tài)意義

楊雪芹

(鹽城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創(chuàng)始人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理論包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語言學思想。這一理論的新發(fā)展所蘊含的生態(tài)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人類認知的隱喻性;語言的社會構建性;科學真理的相對性。這三個方面觸及到了語言與世界的關系以及人類認識的本質(zhì),因此具有深遠的生態(tài)啟示。

韓禮德;語法隱喻理論;生態(tài)意義;科學英語

語法隱喻理論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創(chuàng)始人韓禮德(M. A. K. Halliday)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獨特的隱喻理論。其代表作《功能語法導論》(第一版)最后一章專門討論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框架下對語言中隱喻現(xiàn)象的思考。他提出,隱喻現(xiàn)象并不僅限于詞匯層面,而且常常發(fā)生在語法層面[1]320。20世紀90年代,語法隱喻理論在韓禮德開展的科學語篇的研究中獲得了新生和發(fā)展。他研究發(fā)現(xiàn),作為科學語言的主要語法特征,語法隱喻不但幫助科學家實現(xiàn)了從實驗到論證再到理論形成的需要,而且參與了人類科學知識的建構,是人類認識發(fā)展進步的主要意義策略之一。由此,韓禮德更新了對語法隱喻的理解:語法隱喻是近幾百年來語言的意義潛勢得以拓展的主要語法資源[2]xxviii。這種新理解將語法隱喻與語言的意義進化機制發(fā)生聯(lián)系,給語法隱喻研究注入歷史的視角,揭示了語言的隱喻性、復雜性和進化性以及人類認識的發(fā)展性和階段性,不但為系統(tǒng)理論提供支持,而且也深化了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社會意義學思想。所以說,語法隱喻理論已發(fā)展成為我們理解韓禮德的日漸成熟的意義觀和語言學思想的不可或缺的理論構成。語法隱喻理論不僅僅說明的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多地說明的是一種語言哲學理念[3]。

語法隱喻理論的新發(fā)展所蘊含的意義具有多重性,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語言學思想。本文擬從語法隱喻理論的新發(fā)展所揭示的三個方面來闡釋其生態(tài)意義,這三個方面是:人類認知的隱喻性;語言的社會構建性;科學真理的相對性。這三個方面觸及到了語言與世界的關系以及人類認識的本質(zhì),因此具有深遠的生態(tài)意義。本文的目的在于置語法隱喻理論于西方語言學與生態(tài)學研究視野之中,探討語言與生態(tài)的關系。

一、人類認知的隱喻性

人類認知的隱喻性,就是隱喻的認知價值。隱喻研究源遠流長,傳統(tǒng)的隱喻研究主要把隱喻當作一種普通的修辭手段。20世紀70年代以來,隱喻已引起眾多學者的密切關注,成為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符號學、語言學、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研究的熱點,隱喻研究呈現(xiàn)出一種多元化態(tài)勢:多角度、多層次和多學科。自從Ortony編輯的論文集《隱喻與思維》(1979)和Lakoff與Johnson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1980)出版后,隱喻已被上升到“認知方式”和“推理機制”的高度來研究。當代認知科學普遍認為,隱喻本質(zhì)上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是一種認知活動,在人類的范疇化、概念結構、思維推理的形成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理論也是在這個隱喻研究熱潮下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視角開展的隱喻研究,與Lakoff等人的隱喻理解既有不同之處也有連通之處,形成了互補的關系,填補了在語篇層次上對語法性質(zhì)的隱喻現(xiàn)象研究的空白,以獨特的方式揭示了隱喻的認知本質(zhì)。

在研究對象上,韓禮德研究的是語法隱喻。人們一般認為隱喻是附著于詞匯的,Lakoff等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詞匯隱喻。韓禮德和麥蒂森認為,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不是兩個不同現(xiàn)象,而是相同的一般隱喻性策略的兩個方面,隱喻性策略就是我們用來拓展我們識解經(jīng)驗的語義資源(semantic resources for construing experience)。這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精密階上的區(qū)別:語法隱喻涉及用另一個域來識解某個域,這兩個域同為籠統(tǒng)的、概括性的類別;詞匯隱喻也涉及用其他域來識解某個域,但是這些域在整個語義系統(tǒng)上是更加精密的[4]233-244。

另外,詞匯隱喻與語法隱喻都有以下兩個特征:在結構層面上多以群狀出現(xiàn)(syndromes of metaphors),而且這兩種隱喻也會經(jīng)常一起出現(xiàn);在系統(tǒng)聚合層面上,向著具體事物移動的趨勢。語法隱喻不是孤立地以單例出現(xiàn)在話語中,而是以互為依賴的有機群的形式出現(xiàn),其效果也是群狀的和聯(lián)動性的,不單級階上有變化,而且在語義功能和語法詞類上也會有變化。韓禮德揭示了這些變化的一般趨勢:在級階上,小句組連 → 小句 → 名詞詞組;語義功能上,連接 → 環(huán)境 → 過程 → 品質(zhì) → 實體;相應地,語法詞類上,連詞 → 副詞或介詞詞組 → 動詞 → 形容詞 → 名詞[2]76-77。所有的這些變化移動具有從左到右的單向性特征,即概念隱喻的變化從左向右的,具有不可逆性。顯然,這些變化趨勢是流向事物(drift towards thing),因為“事物/實體”是隱喻轉化的終端。韓禮德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流向事物的趨勢又可表達為“流向經(jīng)驗性”(a shift towards the experiential )[2]78,從而向我們揭示了語法隱喻的重新識解途徑其實質(zhì)也是通過另一類事物(靠近我們經(jīng)驗層面的、容易感知到的實體)來理解和經(jīng)歷某一類事物(抽象的、虛擬的),這與主流認知語言學的隱喻研究有異曲同工之處,認知語言學偏向于詞匯隱喻的研究,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語法隱喻則關注語法層面的隱喻轉化,但兩者的結論卻指向同一個發(fā)現(xiàn):無論是詞匯隱喻還是語法隱喻都是人類用已知的感性的經(jīng)驗范疇去認識未知的抽象復雜的現(xiàn)象,從而拓寬和加深人類對外部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的認識。

二、語言的社會構建性

語法隱喻不是單純的重新措辭(rewording),而是重新表達意義(remeaning),尤其體現(xiàn)在創(chuàng)建虛擬實體與重新構建人類經(jīng)驗方面,這正是語言的社會建構性的表現(xiàn),語言不是客觀的鏡像式的反映世界,而是隱喻式構建世界。

在韓禮德文集五《科學語言》的序中,韓禮德認為傳統(tǒng)的詞匯隱喻是融合了字面意義與隱喻含義[2]xxiv,如將an inflexible will 改述為隱喻an iron will,這樣產(chǎn)生的新意義是復合了這兩個詞匯項的字面意義:“不可彎曲的”和“由堅硬的金屬(所制)”。 但是語法隱喻復合的是范疇意義,不是詞匯義的復合。如典型的語法隱喻名詞化將“品質(zhì)”和“過程”從原來的一致式體現(xiàn)“形容詞”和“動詞”分離出來,然后與名詞形式重新耦合。這里的交叉耦合不發(fā)生在詞匯項之間,而是發(fā)生在語法詞類之間。例如英語單詞length(長度)和 motion(運動)都表達了一種復合意義:單詞length融合了品質(zhì)“長”和名詞的范疇含義即“實體”或“事物”;同樣,motion融合了過程“移動”和名詞的范疇意義“實體”。由此可見,語法隱喻創(chuàng)造了虛擬現(xiàn)象——虛擬的實體、虛擬的過程(例如,將邏輯語義關系隱喻成關系過程,so →causes 或 is a cause of),這些虛擬現(xiàn)象僅存在于意義平面,并不存在于客觀現(xiàn)實世界中,但是我們的思維要依賴這些強大的抽象工具。

語法隱喻不但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虛擬實體,而且還參與人類經(jīng)驗的重構過程。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研究揭示了人類識解和重新識解經(jīng)驗的發(fā)展包含概括、抽象和隱喻三個步驟。第一步驟是從專有名稱過渡到普通名稱的概括能力的發(fā)展,這使我們的日常知識理論成為可能;人類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語言,日??谡Z的詞匯語法產(chǎn)生于人類意識與物質(zhì)環(huán)境的不斷復雜的相互作用中,建立了初步的范疇化,識解了經(jīng)驗范疇的基本類型,這樣人們可以將物質(zhì)世界的經(jīng)驗轉化成意義,實現(xiàn)從經(jīng)驗世界到意義世界的飛躍。第二步是從具體范疇過渡到抽象范疇的抽象化進步,在人類進化史上,這種可能的實現(xiàn)是書面語的出現(xiàn),人的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意味著我們可以將原來用口語語法識解的經(jīng)驗重新用書面語語法來識解,其結果是教育知識形式的人類經(jīng)驗。第三步,隱喻式識解,以一種專業(yè)的、科學的理論方式重構我們的經(jīng)驗。在人類進化史上,這一步的飛躍由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科學理論的建構實施完成,語法隱喻化的識解應功能需要而成為語法的主導特征,20世紀的人類歷史見證了這種隱喻特征以大規(guī)?;姆绞綕B透進非科學語言領域,語法隱喻也因此成了人類意義進化的重要策略[2]63-64。

與此形成平行對應關系的是,語言使用者個體的語法發(fā)展也依次經(jīng)歷三個較大的質(zhì)變。第一次是從原語言過渡到真正意義上的語言,從三周歲起到上學的這段學前階段,孩子的母語口語能力迅速發(fā)展,用母語語法已建立的范疇化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分類和概括能力逐漸形成,實現(xiàn)了從“專有”名稱向“普通”名稱的發(fā)展。第二是書面語能力的發(fā)展,這發(fā)生在孩子小學階段。所有不同的文化在這點上是不約而同的:無論是在西方還是東方文化的國家和民族,孩子五周歲左右開始上小學,學習讀寫。在整個小學階段,孩子學習通過書面語語法,將原來的日常經(jīng)驗重新識解成教育知識。第三是從書面語語法過渡到專業(yè)學科語言,這發(fā)生于中學階段。孩子在中學里學習的專業(yè)性學科知識是以隱喻式語法構建起來的經(jīng)驗理論,孩子原來的部分經(jīng)驗被再次重新識解,并且他們還會接觸到新領域的新知識,也是以科學專業(yè)語言(語法隱喻為主導性特征)的方式呈現(xiàn)的。如果從知識組織方式的角度來描述這三個質(zhì)變的特征,那么這三個關鍵時段就是進入學前階段的常識知識、進入小學階段的教育知識、和進入中學階段的專業(yè)知識。每一個關鍵時段都體現(xiàn)一種重要的發(fā)展:第一步使孩子能夠識解經(jīng)驗,即將經(jīng)驗轉化成意義;第二和第三連續(xù)地以一種更加抽象和更加理論化的模式重新識解經(jīng)驗,即經(jīng)驗的重塑[2]115。

我們往往會將意義能力的發(fā)展看作是新詞匯的增加,這當然是一方面。但是,我們忽視了語法中發(fā)生的關鍵變化。韓禮德從人類語言發(fā)展進化與語言使用者個體的能力發(fā)展角度揭示了這種隱藏在語法層面的變化特征。存在于意義進化與人類經(jīng)驗識解和重塑之間的階段同步性則有力地證明了語言在構建人類經(jīng)驗和促進人類認識發(fā)展中的核心作用,語言不僅僅是發(fā)揮工具的作用,而是積極地參與人類認識的構建并推動人類知識的發(fā)展。

三、科學真理的相對性

20世紀90年代,韓禮德帶著語言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感和語法學家的研究方法,通過對近500多年的物理學科的書面話語研究,探索了代表科學英語的典型系列特征在過去的幾百年中如何發(fā)展并漸漸成為建構科學理論的意義基礎。他把科學話語的系列特征概括為:概念被組織成分類等級,表達過程或屬性的概念通過名詞化手段被包裝成信息并通過背景化和前景化的手段分布于小句中,于是,經(jīng)驗性內(nèi)容進入了名詞性詞組;原本是表達過程的發(fā)生的動詞詞組,實質(zhì)是在建立一個過程與另一個過程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外部的聯(lián)系,如 a causes x;或者是內(nèi)部聯(lián)系,如 b proves y[2]153。他的研究告訴我們:語法隱喻以少量到逐漸增多的趨勢出現(xiàn)在近幾百年來的科學語篇中,以語法隱喻為主導特征的科學英語語言開始于物理學科,后來延伸至化學、生物學科,到了18世紀末,這些特征已經(jīng)被作為科學書面語的模式得到高度推崇,繼而大量地滲透進社會學科、中學課本、行政公文等其他的非科學性語篇,成為現(xiàn)代人習以為常的標準書面語的特征。

這些科學話語研究不但有力地證明了語法隱喻在語言中的實存性問題,而且從科學家理論建構的需要來解釋他們?yōu)楹问褂谜Z法隱喻,從而揭示了語法隱喻的語篇功能。韓禮德認為科學家們青睞語法隱喻表達式的理由在于科學話語自身的本質(zhì)。牛頓等科學家通過使用名詞化語法隱喻來實現(xiàn)兩種重要的語篇效果:信息包裝功能和修辭功能。這兩個效果是互為聯(lián)系的,信息包裝是前提和手段,修辭功能的實現(xiàn)依賴信息包裝,同時也是包裝信息的驅動因素。具體地說,名詞化隱喻可以將一個復雜的現(xiàn)象打包成單個的符號意義實體(a single semiotic entity),其形式是將此表達成小句結構中的一個成分,這樣,這個符號意義實體獲得了相應的位置以便在語篇展開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主位或新信息的修辭功能。主位的修辭功能是背景化(backgrounding),將前一個信息變成新信息出現(xiàn)的背景;而新信息的修辭功能則是前景化(foregrounding),即突顯新信息。通常是把前文由小句表達的述位結構名詞化之后作為下文的主位,當我們一步步展開信息時,尤其當我們需要將已知信息作為主位來觸發(fā)新信息時,名詞的概括和壓縮功能可以滿足這種篇章需求,于是名詞化隱喻因需而生。這兩種修辭功能在語篇中都起著強大的銜接連貫作用。在科學實踐中,新知識建立在許多實驗步驟和反復的推理論證上;到科學語篇中,諸多的實驗以及推理論證需要通過名詞化隱喻來包裝變成小句中的主位或新信息,才能參與到科學理論的構建中。所以說,名詞化隱喻不是科學家任意的發(fā)明,而是出于建構科學語篇的需要而被使用的語法資源。不但幫助科學家實現(xiàn)了從實驗到論證再到理論形成的需要,而且參與了人類科學知識的建構,是人類認識發(fā)展進步的主要意義策略之一。

語法隱喻研究的這種歷時視角的重要性不但在于揭示了語法隱喻滿足了科學家們對主客觀世界進行有意識的研究和理論化的需求,同時還在于從語篇分析的層面幫助我們認識科學知識的本質(zhì):任何理論都是語言建構的,科學理論和科學知識也不例外。這直接挑戰(zhàn)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真理絕對論與人類中心論。韓禮德揭示的科學語篇的建構過程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科學真理的相對性:人們的科學研究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客觀,真理是相對的,科學家的研究與理論建構離不開語言的建構。

四、結語:語言與生態(tài)

本文探討了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理論的生態(tài)意義,集中體現(xiàn)在人類認識的隱喻性、語言的社會構建性、科學真理的相對性等三個方面。這些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認識論,顛覆了人們對科學真理的信仰,改變了整個西方哲學傳統(tǒng)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客觀主義神話”,其批判的矛頭直指西方思想的核心主張:絕對真理。落實到生態(tài)主義層面,人類中心論受到了動搖,人與自然的關系需要認真重新審視與定義。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隱喻的認知價值,還是語言的社會構建性,一方面揭示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非客觀性以及真理的相對性;另一方面,揭示了語言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威力,即語言是人類家園,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語言構建的,這引發(fā)我們進一步思考語言在生態(tài)建設中的能動作用,語言使用不但反映我們對大自然的態(tài)度與認知,同時也深刻地影響并塑造著我們對待自然生態(tài)的態(tài)度與方式;語言在生態(tài)建設中不僅僅是需要保護的對象,語言學研究可以在生態(tài)保護方面有所作為。由此看來,韓禮德的語言學思想的生態(tài)意義具有廣闊的研究前景。

[1] 韓禮德.功能語法導論(英文第一版)[M].倫敦:阿諾德出版社,1985.

[2] 韓禮德.Webster J J. 韓禮德文集第五卷 (英文版):科學語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嚴世清.語法隱喻理論的發(fā)展及其理論意義[J].外國語,2003(3):51-57.

[4] 韓禮德,麥蒂森.通過意義識解經(jīng)驗——基于語言研究認知(英文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3,19.

(責任編輯:沈建新)

An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alliday′s Theor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YANG Xue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02, China)

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proposed by M. A. K. Halliday, the founder of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tains valuable ecological insight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three ways: the metaphorical nature of human cognition; language′s constructing social reality; the relativity of scientific truths. These three aspects touch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orld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us provide far-reaching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Halliday; 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scientific English

10.16018/j.cnki.cn32-1499/c.201503014

2015-06-20

楊雪芹(1966-),女,江蘇鹽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言哲學。

H0-06

A

1671-5322(2015)03-0062-04

猜你喜歡
語言學隱喻語篇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體認社會語言學芻議
《復制性研究在應用語言學中的實踐》評介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神經(jīng)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視角下的二語習得》述評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新源县| 泰兴市| 韶关市| 长白| 淳安县| 雷山县| 宜都市| 定襄县| 马山县| 巴彦淖尔市| 清涧县| 石台县| 青河县| 牡丹江市| 万山特区| 萝北县| 宝山区| 莱芜市| 开阳县| 南郑县| 阳高县| 读书| 乃东县| 从化市| 吉林市| 延川县| 江川县| 郎溪县| 吴旗县| 霍山县| 永平县| 唐海县| 肇东市| 舞钢市| 东乡| 增城市| 若羌县| 汽车| 罗甸县| 浪卡子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