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宇
顏真卿書法的啟示
馬新宇
馬新宇:歷史學博士,魯迅美術學院副教授,書法專業(yè)研究生導師,從事書法史、書法文獻研究。著有《清代碑學研究與批評》《圖說中國書法》。
古代書法名家及其經(jīng)典作品,一直居于取法與闡釋的核心地位。由此形成的書法傳統(tǒng),既具有鮮明的雅文化品格,也凝聚了足以超越歷史時空的精神力量。但是,當名家經(jīng)典傳承日久,一些牽強附會、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也隨之而來,郢書燕說、倒果為因,更是屢見不鮮。顏真卿是書法史上繼“二王”之后成就卓著、影響深遠的標志性書家,是世人心目中藝術與人格完美結合的杰出典范。歷經(jīng)千載的輾轉傳承過程,他的書法作品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但是,這樣一位書法家,我們不僅要崇敬鉆仰,還要以“同情的理解”盡可能還原他的藝術生涯,還原其作品經(jīng)典化的過程。有些問題,比如他在藝術上的“變法”動機與意義何在?他的書法風格中具有怎樣的豐富性?他的書法作品何以被稱為“神品”?他如何在法度和意趣之間取得融和與平衡?都是今天的書家應當慎思明辨的。可以說,顏真卿帶來的啟示,對于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作為唐代士大夫精英階層的杰出代表,顏真卿平生志在功業(yè),書法學習也純以實用功利為先。早年,顏真卿書法輕健秀逸,源于母族殷氏[1],其后雖得力于褚遂良、張旭等人,但仍不脫胥吏之習;唐代宗廣德(公元763年-764年)以后,其書風才漸趨茂密圓勁而成自家風貌。其間書風的轉變,出于何種原因和契機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書法史給后人提供的答案是:顏真卿“變法”,最為重要的原因,與碑誄銘石、人倫教化相關。
乾元三年(公元760年),顏真卿表奏肅宗,乞御書《天下放生池碑》題額,并說:“緣前書點畫稍細,恐不堪經(jīng)久。臣今謹據(jù)石擘窠大書一本,隨表奉進,庶以竭臣下之誠?!盵2]所謂“擘窠”,本指刻印時橫直等分的界格,借指撐滿界格、筆畫密填的文字;“擘窠大書”,則指方整茂密、點畫粗壯的大字。據(jù)此可知,顏真卿“變法”的初衷,是要使碑版文字經(jīng)久不沒,以助其教化之功。盡管顏真卿沒有明確說明變法的依據(jù),但今見秦代《瑯琊臺刻石》、漢代《熹平石經(jīng)》及曹魏《孔羨碑》等體勢方整、章法茂密的典范銘石書作品,或是其變法的參照所在。至少可以肯定,顏真卿借助深諳篆隸古體的家學優(yōu)勢和兼善諸體的綜合能力,為魏晉以來銘石楷書開拓出前所未有的嶄新格局??磥?,其變法雖非出于藝術目的,但也決非心血來潮、興之所致。
大致來說,顏真卿變法后的作品如《麻姑仙壇記》《郭家廟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點畫明顯加粗加重,結體則以撇捺收縮、四圍充盈為特征,形成了字內疏朗、字間緊密的獨特面貌。這種以犧牲單字的靈動舒展來突出整體章法的做法,大大拓展了碑版楷書的氣象和格局。同時,為了避免由此帶來的生硬呆板,顏真卿又刻意強化點畫起承轉合處的提按頓挫,增加筆勢往來的虛實、曲直變化,最終,形成了繁復嚴謹?shù)墓P法、方圓合度的結體、遒勁強健的筆勢、樸茂虛和的章法,“顏體”風貌的基調,也由此確立。在顏氏書風的烘托之下,那些旨在彰顯功德、標榜千秋的堂皇大碑,也陡然間增添了幾分端嚴肅穆、氣勢恢宏的廟堂之氣。
對于顏真卿的變法出新,歷來褒貶不一,但關注的焦點大都集中在以魏晉書法為參照的古法與新意之間。實際上,魏晉小楷適用于章表箋疏,顏真卿變法則意在碑版銘石,二者本非一事。況且,銘石之書素以篆隸古體為尚,以楷書銘石原非古制。因此,顏書之變并非針對魏晉楷法,“古法蕩無遺矣”“魏晉之風規(guī),則掃地矣”之類的批評,也就似是而實非。值得一提的是,歐、虞、褚等初唐名家雖整飭魏晉而施于碑版,但依然妍美有余而氣象不足。相比之下,顏真卿以楷書為體,以篆隸為用,趨時而變,又在古與今、變與不變之間找到了最佳的解決方案,其杰出的歷史貢獻,當然不言自明。他充分吸收傳統(tǒng)書學養(yǎng)分為前提,大膽創(chuàng)新,也對當下這個充滿變革精神的時代有啟示意義,無論是亦步亦趨的“守舊”者,還是魯莽滅裂的“創(chuàng)新”派,都能在他的“變法”中找到可以參照的標尺。
宋人好尚學術,又常常站在文化角度看待書法,重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正統(tǒng)和經(jīng)典意義。是否符合“雅正”的人文傳統(tǒng),是他們判定一個人能否被確認為楷模的基本前提。顏真卿書名大盛于宋,即與歐陽修、蘇東坡等文壇領軍人物的極力推重有關。歐陽修認為,顏真卿“忠義出于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zhèn)?,有似其為人?!睎|坡則說:“吾觀魯公書,未嘗不想見其豐采,非獨得其為人而己,凜凜乎若見其誚盧杞而斥希烈也?!笔看蠓虻谋旧图榷?,使歐陽修、蘇東坡本能地傾慕和景仰先賢的英邁氣概。與此同時,蘇軾在論及顏書時,還提出了顏書“集古今筆法而盡發(fā)之”等卓越見解[3],從筆法角度肯定了顏真卿在晉唐楷法傳承發(fā)展中的獨特價值和歷史貢獻。[4]
較歐、蘇稍晚的朱長文認為:“夫書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若夫尺牘敘情,碑板述事,惟其筆妙則可以珍藏,可以垂后,與文俱傳”。[5]有鑒于此,他接續(xù)庾肩吾、李嗣真、張懷瓘三家的書法品藻,對唐代開元以后書家的優(yōu)劣得失加以評述,并首次將顏真卿列入三位“神品”書家之首。[6]在他看來,顏真卿的書法不僅是超絕藝術才能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不隨世俯仰的偉岸人格的象征,進而認為顏書“合篆籀之義理,得分隸之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所論已不限于筆法自身的意義,而是從更為高遠的經(jīng)典傳承、藝術精神的視角,把顏書升華到“至善”的高度。同時,朱長文還從善于通變的角度對顏書加以闡發(fā)。他認為,顏真卿所書“碑刻雖多,而體制未嘗一也。蓋隨其所感之事,所會之興,善于書者,可以觀而知之。故觀《中興頌》,則閎偉發(fā)揚,狀其功德之盛;觀《家廟碑》,則莊重篤實,見夫承家之謹;觀《仙壇記》,則秀穎超舉,象其志氣之妙;觀《元次山銘》,則淳涵深厚,見其業(yè)履之純,余皆可以類考?!敝扉L文所論有意模擬孫過庭《書譜》評價王羲之楷書的手法,旨在突出顏真卿可與羲之并駕齊驅的藝術才能。值得注意的是,朱長文對顏真卿守常知變、融會貫通的超強能力,把握得十分準確,決非溢美之詞。
事實上,顏真卿一生書碑甚夥[7],雖不乏應酬之作,但大都“隨其所感之事”而主動欲書。而且,顏真卿既不受書家之名所累,也無“區(qū)區(qū)碑石之間,矻矻幾案之上,亦古人所恥”的煩惱[8]?;蛘哒f,書碑本是顏真卿好而樂之之事,興會秉筆之時,非但沒有正襟危坐的勞役之苦,反倒容易將胸襟氣象貫注筆端,揮寫出孫過庭贊賞的那種情深調合的“合作”。[9]或者說,顏真卿不但大大拓展了銘石楷書的氣象格局,也為碑版書法注入了古而能新、莊而不拘的鮮活意趣。僅此一點,便足以遠超那些唐楷名家了。
令人驚嘆的是,顏真卿不僅在楷書上成就斐然,其行書、草書也能別開生面,成為唐代書法翹楚。米芾對顏真卿楷書口誅筆伐,但對其《爭座位帖》《祭侄文稿》等行草作品贊不絕口。其中,《祭侄文稿》本是顏真卿為紀念侄子季明所作的祭文草稿,通篇急澀枯潤,姿態(tài)橫生,揮運的抑揚頓挫與文思詠嘆同調,堪為震悼心顏的曠世經(jīng)典,享有“天下第二行書”的盛譽。它雖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風格迥異,但從“取會風騷之意”的角度來看,二者實在難分伯仲。據(jù)此而言,有唐一代能在楷書和行草書領域均別開新境而獨詣其極者,恐怕也只有顏真卿一人?;蛘哒f,顏真卿最終能夠入于朱氏“神品”而并駕右軍者,非惟其人,亦必其書而后可。
從功能用途來說,書碑本于廟堂雅正清剛的審美基調,必然通過規(guī)范化的點畫部件和結體方式,以嚴謹?shù)摹胺ǘ取眮硗癸@其具有規(guī)則性、社會性的秩序感。明代以后,董其昌、梁等人的“唐尚法”之論,即由此而來。實際上,秦篆、漢隸、唐楷等用來紀功、紀德、紀事的銘石碑版,皆具法度謹嚴的廟堂之氣。若論尚法,則界格方嚴的秦碑、漢碑、唐碑率皆如此。或者說,法度謹嚴是正體書碑的基本要求和普遍特點,但蔚為大觀、異彩紛呈的漢唐碑版,卻有賴于書家自身的審美想象與個性發(fā)揮。只是當篆隸古體不敷實用,退出日常書寫的歷史舞臺之后,人們對法度的關注才集中在唐楷上。
不容忽視的是,楷書的實用功利性及筑基于此的學習路徑,既與尚法觀念相表里,也為其擴散起到推波助瀾的關鍵作用。蘇軾有一個頗具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觀點:“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睆臅ㄊ返慕嵌葋碚f,楷書定型最晚,筆法之繁難、結字之精巧、筆勢之生動,均遠在篆隸古體之上。蘇軾所說的習書次序,意在強調楷書筆法的兼容性和典型意義,卻不能借以說明書體演進的實際狀態(tài)。或者說,習書從唐楷入手既非易事,也絕非定式,欲參透其中玄機而自成一家更是難上加難。
事實上,宋人多從唐楷入手,而深感窘迫拘苦;明清館閣蔚為大觀,但多陳陳相因而成“制藝楷法”,堪與晉唐楷書名家抗衡者,實在寥寥無幾?;匾曁瓶T家,歐之險絕、虞之沖和、褚之清勁、顏之雄渾、柳之剛健,均各有家數(shù),又同為法度、意趣相得益彰的經(jīng)典名家,何曾拘于形質而韻味蕩然?一言以蔽之,諸家楷書雖各有法度可循,妙處卻均不在法,但“尚法”說所造成的誤導,既影響到人們對書法的認知和學習,也造成了書法藝術自身創(chuàng)造力的嚴重萎縮。
進一步觀察可知,顏真卿楷法能夠超越群賢而貴為至尊,自有其超凡之處。同時,也為我們正確理解法度與意趣的關系提供了絕好的答案。相較于諸家楷法的整飭精致,顏書的結體和用筆頗有幾分不衫不履的松弛之態(tài)。南唐后主李煜所謂“有楷法而無佳處”“得羲之之筋而失于粗魯”的批評,恰恰是顏書勝出一籌的關鍵所在。打個比方,若以十成的技術含量計算,諸家皆可達到九到十成,而顏書則低至八成左右。相較而言,諸家唯美而難免失于拘謹,顏書粗拙而生出幾分樸淡。究其緣由,或與顏真卿恪守“此藝不須過精”的祖訓,亦無意于以此為能事,及其個性氣質等因素有關。更重要的是,顏真卿精熟草法,又深得“補謂不足”“損謂有余”之理[10],既打破了碑版字字獨立的章法構成,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楷書中法與意的均衡狀態(tài)。因此,盡管顏體風貌與諸家風格迥異,卻堪稱唐代最得書理者。明代董其昌評價顏書“天真爛漫,姿態(tài)橫出,深得右軍靈和之致”[11],清代王澍認為“學顏公書,不難于整齊,難于駘宕;不難于沉勁,難于自然。以自然駘宕求顏書,即可得其門而入矣”,這些均不失為真知卓見。
當名家楷模及其經(jīng)典作品一旦成為全社會共同尊奉的典范時,常常因過度闡釋和無限制的摹擬復制,失去獨特的個性風采和創(chuàng)造性基因,名家與作品之間也出現(xiàn)了符號化、概念化的異化現(xiàn)象,以至于名為取法某某家,實則懵懵然不知其理;名為取法乎上,實則畫地為牢。
自歐陽修、蘇東坡等人極力推重顏書開始,“茍非其人,雖工不貴”“心正則筆正”等帶有明顯倫理色彩的觀點,也隨之闌入書法批評和書法審美之中。此后,書如其人、作字先做人等觀念漸成流俗,不但干擾了書法批評所應有的純粹藝術標準,也加劇了書法世俗化、庸俗化發(fā)展的不良傾向??陀^地說,知人論書乃世俗常情,或有助人倫風化,卻也只能粗論梗概,不可據(jù)為定論。若本末倒置、囫圇一片,則不免自欺欺人。后世多以顏書與其忠臣烈士形象或大唐氣象相提并論,而膠柱鼓瑟的模仿者,其“顏體”也多變成了呆板乏味、刻意做作的“俗書”,甚至出現(xiàn)了習之者愈多,而知之者愈少的奇怪現(xiàn)象。
乾隆時期的錢灃素有清代“學顏第一人”之稱,時人也多隨俗而尊尚之。李瑞清盛贊錢灃“能以陽剛學顏公,千古一人而已,豈以其氣同耶”;楊守敬則認為“自來學前賢書,未有不變其貌而能成家者,惟有錢南園學顏書如重規(guī)迭矩。此由人品氣節(jié)不讓古人,非襲取也?!敝B觀錢氏之書,真如鋼筋鐵骨,凜凜厲厲,儼有其人剛直廉吏之風。但是,實際上,錢氏直學顏書而未得虛和通變之理,精謹有余而意趣無多,也是不爭的事實。即便較之同學顏書的何紹基、翁同龢等人,錢氏亦遜色多多。李、楊皆知其人而論其書,可謂善解人意,但此顏書既非彼顏書,個性氣質、人格魅力是不能混同于客觀的藝術標準的。歷代論書如此渾淪,豈非魯公之悲、經(jīng)典之厄耶?這是值得我們警醒的。
臨習碑帖,是書法的基本功、必修課。那些曾經(jīng)熠熠生輝的名家經(jīng)典,是我們理解書法、學習書法的最佳途徑。但是,如何看待經(jīng)典,如何在經(jīng)典的表象之下探驪得珠,也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就此而言,本文對顏真卿書法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已不限于顏真卿本身。
注釋:
[1]參見叢文俊《顏真卿〈錢唐丞殷君夫人顏氏碑〉拾遺》,《書法叢刊》,2002年第2期。
[2]顏真卿:《乞御書天下放生池碑題額表》,《全唐文》卷336,中華書局影印本,第3404頁。
[3]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云:“予嘗論書,以謂鍾、王之跡蕭散簡遠,妙在筆墨之外。至唐顏、柳,始集古今筆法而盡發(fā)之,極書之變,天下翕然以為宗師,而鍾、王之法益微?!碧K軾:《東坡題跋》,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頁。
[4]關于晉、唐筆法的相關論述,參見叢文俊《晉書妙在字外與唐書功在字內說論析》,《中國書畫》,2003年第8期。
[5]朱長文:《續(xù)書斷》,《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318頁。下引同出者,不注。
[6]其余二位“神品”書家分別是以草書著名的張旭、以篆書見長的李陽冰。
[7]參見朱關田《唐代書法家年譜》卷六《顏真卿年譜》及《顏真卿書跡考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頁。
[8]在古代書家中,徐浩對待碑版、尺牘的不同態(tài)度頗具代表性。詳見徐浩《論書》,《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276頁。
[9]孫過庭《書譜》中有“五乖五合”之論,天下三大行書也可作為“合作”的典范。
[10]顏真卿對草書的精深領悟,與其師法張旭有很大關系。詳見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相關論述,《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297頁。
[11]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三《跋自書·題爭座位帖后》云:“《爭座位帖》,宋蘇、黃、米、蔡四家書皆仿之。唐時歐、虞、褚、薛諸家,雖刻畫二王,不無拘于法度。惟魯公天真爛漫,姿態(tài)橫出,深得右軍靈和之致,故為宋一代淵源?!薄端嚵置鴧部?,中國書店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