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榮盛
猴頭菇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較高,有“山珍”之美譽,并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均有較好療效,并且對腫瘤,尤其消化道癌有理想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人工栽培,開發(fā)前景可觀。栽培方法一般以瓶栽、袋栽、段木栽培為主。筆者多年的經(jīng)驗,用罐頭瓶栽培,容器易得,且可重復使用,成本低。以玉米芯為原料,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操作簡便,滅菌徹底,成品率高。
1.原料配方。以玉米芯為主料,選擇色正、無污染的玉米芯,用篩片口徑為12厘米的粉碎機,粉成花生粒大小。
配方:①玉米芯83%,玉米面15%,過磷酸鈣1%,豆粕(或豆餅粉)1%。②玉米芯83%,麥麩15%,石膏1%,磷酸二氫鉀1%
2.拌料裝瓶。按上述比例稱取原料,料水比為1:2,邊澆水邊翻堆4~5次,充分拌勻,pH值自然即可。玉米芯持水性差,拌好料后燜1小時,促進原料吸透水,并讓多余水分自行瀝出,濕度穩(wěn)定。罐頭瓶以750毫升的最好,500毫升也可以。裝瓶裝至瓶肩處,要求搗實,擦凈瓶口和瓶體,蓋上厚0.04厘米厚的聚乙烯膜(高壓滅菌用聚丙烯膜),套上膠圈(可用自行車內(nèi)胎剪制)。
3.滅菌接菌。常壓滅菌,灶內(nèi)溫度達到100℃,保持8~10小時,高壓滅菌0.12~0.15兆帕維持2小時,取出冷卻。
料溫降至30C以下時,移入無菌箱或無菌室,密閉消毒,嚴格無菌操作接菌。
4.養(yǎng)菌。接菌后罐頭瓶在25~30℃環(huán)境條件下培養(yǎng),保持環(huán)境清潔、干燥,必須避光,否則菌絲未長滿瓶即過早出菇。25天左右即可長滿瓶。
5.出菇管理。菌絲長滿瓶后,溫度降到15~25℃之間,增加散射光,加強通風,刺激形成菇蕾。5天左右,在瓶口邊緣處形成原基。在靠近瓶口1.5厘米有原基處,用直徑為2厘米的帶尖的木棍刺個小孔或用刀片割成“十”字形或“V”形小口,注意不要傷到原基,幾天后便有原基凸出蓋膜形成菇蕾。此時保持空氣相對濕度為85%~90%.可用噴霧和地面噴灑水法調(diào)節(jié)濕度,每日3~5次,但不許直接噴在子實體上。
6.采收。子實體成熟時,顏色潔白,菌刺長約1厘米,布滿菇體表面并下垂,瓶體或蓋膜上有少量的白色孢子彈射痕跡時即可采收。采收后用透明膠帶封好孔,但不要太嚴。10~15天后,又有原基形成,再揭開出菇。每瓶可產(chǎn)猴頭50~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