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術(shù)論文中英語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的元話語比較分析

2015-02-13 21:29趙光暉
英語教師 2015年16期
關(guān)鍵詞:本族語人際語篇

趙光暉

學術(shù)論文中英語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的元話語比較分析

趙光暉

元話語是文本中用來組織語篇、聯(lián)系讀者和表明作者態(tài)度的資源和手段。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元話語研究集中于本族語者或不同學科之間的比較,較少涉及本族語與非本族語之間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異同。通過建立英語本族語和非本族語論文的數(shù)據(jù)庫,以Hyland的元話語理論為工具,分析兩者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異同,將兩者的相同點定位在元話語上,并以此來表明作者的立場、觀點,建立與讀者的聯(lián)系,試圖影響潛在讀者,其差異在于英語本族語者使用了更多的元話語,尤其是在人際元話語方面。

元話語;本族語;非本族語;學術(shù)寫作

引言

傳統(tǒng)的元話語一直被視為“話語的話語”,是非命題性質(zhì)的。隨著元話語在寫作、閱讀和文本結(jié)構(gòu)方面的研究逐漸增多,元話語現(xiàn)象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元話語是文本中用來明確地組織語篇、聯(lián)系讀者和表明作者態(tài)度的資源和手段(Hyland1998)。現(xiàn)今意義上的元話語涵義來自于韓禮德的語言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而語言的概念功能正是命題意義(propositional),所以剩下的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就反映了元話語的非命題意義(non-propositional)。

國外學者對元話語的研究以Ken Hyland為代表,揭示了元話語在不同學科和學術(shù)語篇中的使用情況。在四種不同的學科(生物學、天體物理學、應用語言學、市場學)中,元話語的恰當使用取決于各自不同的修辭語境。因此,學術(shù)語篇中的元話語顯示了學術(shù)團體間不同的修辭手法。國內(nèi)學者也對元話語展開了相應的研究,有的學者側(cè)重于理論介紹,探討元話語和功能語言學的聯(lián)系,介紹國際元話語領(lǐng)域的最新成果;有的學者利用元話語理論對語篇進行分析,如學術(shù)書評中元話語的評價賦值功能,文理科學術(shù)論文摘要中元話語使用上的差異(周岐軍2014)。但迄今為止,據(jù)筆者所掌握的資料顯示,尚未有關(guān)于英語本族語者和英語非本族語者在學術(shù)語篇中使用元話語方面的研究。本文試圖填補這一方面的空白,并就此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為前言,介紹全文的宗旨及意義;第二部分為文獻回顧,介紹關(guān)于元話語的已有研究,并指出存在的研究空白;第三部分為數(shù)據(jù)收集,介紹筆者所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并制作圖表的過程,簡要分析圖表顯示的結(jié)果;第四部分為討論,探討了由數(shù)據(jù)顯示的本族語者和非本族語者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異同,并闡述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第五部分為總結(jié),回顧了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文獻綜述

根據(jù)牛津英語在線詞典,“metadiscourse”的字面意義是:任何同其他話語相關(guān)或暗示相關(guān)的話語。又指:一種普遍或共同的話語,其設定的范圍是其他話語得以施展的界限。由此可見,元話語的基本意義類似于話語標記,它是組織語篇、表達作者立場和對讀者施加的方法和手段。從詞源學的角度分析,“metadiscourse”由兩部分組成:前綴“meta”+“discourse”。前綴“meta”來源于古代希臘語,是“超過,在……之上”的意思。這或許就是為什么傳統(tǒng)意義上關(guān)于元話語的研究又被稱為“關(guān)于話語的話語”(discourse about discourse)的原因。

目前,在語言學領(lǐng)域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元話語定義,但如下定義被認為基本上概括了其意義:元話語是指語篇的那些非命題方面的特征,它們幫助組織語篇成為連貫的話語,傳遞作者的個性、可信度、對讀者敏感度的了解及與信息的關(guān)系(Crismore 1993)。

隨著近年語篇分析的興起,元話語正在不斷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語言學領(lǐng)域的元話語分析借鑒了韓禮德關(guān)于語言三大元功能的區(qū)分,即語言的概念功能、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由于元話語研究的是語篇的非命題(non-propositional)內(nèi)容,故在Hyland的理論框架中,去除了概念研究,僅留下語篇元話語和人際元話語。雖然,就元話語究竟有沒有命題功能這一話題還有爭論(例如Ifantidou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元話語研究,認為元話語是有命題內(nèi)容的),但這一點并不是本文的討論范圍,所以在探討時,本文仍采納了Hyland的理論框架,分析本族語者和非本族語者之間元話語使用的差別。

基于韓禮德關(guān)于語言三大元功能的區(qū)分,Hyland在1998年的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元話語理論框架,具體內(nèi)容如下:

語篇元話語:Textual Metadiscourse

邏輯連接語:Logical connectives

位于主要分句間,表達語義功能:in addition /but/therefore/thus/and

框架標記:Frame markers

明確表示語篇行為或文本階段:finally/to repeat/our aim here/we try

內(nèi)指標記:Endophoric markers

指文本中其他部分的信息:noted above/see Fig 1/table 2/below

證據(jù)標記:Evidentials

來源于其他文本的信息:according to X/Y,1990/Z states

語碼注釋:Code glosses

幫助讀者掌握概念材料的意義:namely/e.g./in other words/such as

人際元話語: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模糊限制語:Hedges

保留作者對命題的完全認定:might/perhaps/it is possible/about

加重語:Emphatics

增強作者對消息的力量或肯定性:In fact/ definitely/it is clear/obvious

態(tài)度標記:Attitude markers

表達作者對命題內(nèi)容的態(tài)度:surprisingly/I agree/X claims

關(guān)系標記:Relational markers

明確表示或建立與讀者的聯(lián)系:Frankly/note that/you can see

個人標記:Person markers

明確表明作者(們)自身:I/we/my/mine/our

根據(jù)這個框架,Hyland分析了四種學科的28篇論文,證明了元話語的恰當使用取決于該學科的修辭語境。Hyland認為元話語提供了一種方法來構(gòu)建合適的語境及形成共享的學科假設。

由于不滿足1998年的調(diào)查,Hyland于2004年又進行了一次更大規(guī)模的元話語調(diào)查,此次他建立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模型(Hyland 2004)。在調(diào)查了240位碩士論文,共計400萬字的語料后,Hyland認為在這些論文中,元話語提供了一種理解作者使用人際資源來展示命題內(nèi)容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揭示學術(shù)群體間的修辭和社會區(qū)別程度。

經(jīng)過對Hyland(1998)和Hyland(2004)的比較后發(fā)現(xiàn),在Hyland(2004)的研究中,只是將Textual Metadiscourse換成了Interactiveresources,將InterpersonalMetadiscourse換成了Interactional resources而已,其余具體的范疇大致相同。這也許是理論上求新求變導致的,但筆者認為這一模型反而不如1998年的模型更易理解和操作。因為兩者在內(nèi)容上實在無太大差別,故在以下的分析中,筆者仍采用1998年的理論框架進行分析。

迄今為止,據(jù)筆者所掌握的資料顯示,包括以上的研究在內(nèi),目前尚未有關(guān)于英語本族語者和非本族語者在學術(shù)語篇中關(guān)于元話語的研究。本文試圖填補這一方面的空白,并就此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本次研究致力于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英語本族語使用者和非本族語使用者(這里指東亞國家和地區(qū))之間,在使用元話語寫作學術(shù)論文時有什么相同和差異之處?

2.什么原因?qū)е铝诉@種相同或差異?

3.本項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是什么?

二、數(shù)據(jù)收集

這次研究共收集了10篇語言學方面的英語論文,來源是國際著名的語言學刊物,如《語用學期刊》《應用語言學》等。文章的來源:5篇為本族語者(美國)撰寫,5篇來為東亞國家和地區(qū)學者撰寫。為了盡量顯示出各地的差異,筆者分別選取了來自于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和韓國作者的文章。

根據(jù)Hyland(1998)關(guān)于元話語范疇的分類,筆者對這10篇論文進行了標注和計算,并整理出各篇文章中相關(guān)的元話語信息:

范疇:1、2、3、4、5、6、7、8、9、10

邏輯連接LC:300、272、326、389、204、214、159、172、253、254

框架標記FM:0、1、3、1、2、5、3、0、2、5

內(nèi)指標記EM:22、1、14、4、28、16、29、31、47、11

證據(jù)標記Ev:86、31、51、81、77、63、56、52、65、82

語碼注釋CG:13、3、20、10、24、10、11、2、31、27

語篇元話語TM:421、308、414、485、335、308、260、257、398、379

模糊限制H:28、9、15、16、24、3、19、5、15、23

加重語Em:10、13、18、2、10、2、4、5、0、8

態(tài)度標記AM:2、1、4、5、2、1、0、6、0、4

關(guān)系標記RM:2、0、7、2、7、3、0、6、0、0

個人標記PM:70、27、106、38、55、18、8、42、6、39

人際元話語IM:112、50、150、63、98、27、31、64、21、74

合計(TM+IM):533、358、564、548、433、335、291、321、419、453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筆者得出了如下結(jié)論:

1.元話語的確是組織語篇、反映作者身份和影響潛在讀者的重要手段。在所選的共81570字論文中,得到了4255(2436+1819)個元話語實例。這意味著平均每19.17個詞語間就會出現(xiàn)一次元話語。筆者的結(jié)論類似于Hyland(1998)的成果,他發(fā)現(xiàn)大約每15個詞之間會出現(xiàn)一次元話語實例,即他的研究中元話語的使用密度要大于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差異也許源于筆者援引的一半語料來自于非本族語使用者,而非本族語者的元話語使用率要大大低于本族語者。

2.在本族語學術(shù)論文中,語篇元話語和人際元話語的使用均要高于非本族語者,即1963:1602和473:217,這也許與語言的熟練程度有關(guān)。本族語者對母語的使用顯然要好于非本族語者,盡管這里的非本族語者已能用英語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但在細小的元話語使用方面,與本族語者仍有差距。更詳細的原因?qū)⒃诘谒牟糠旨右杂懻摗?/p>

3.數(shù)據(jù)顯示,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在語篇元話語上的差異不如在人際元話語上的差異大。人際元話語方面的差異為473:217,即本族語者使用的元話語較非本族語者的元話語高了兩倍以上。第四部分將會對其差異較大的現(xiàn)象進行詳細的分析。

至此,第二部分結(jié)尾處的第一個問題就可以進行解答了。在所分析的兩種學術(shù)論文中,的確既有相同點,又有差異點。相同點在于它們都使用了大量的元話語來組織語篇、反映作者身份和影響潛在讀者;差異點在于本族語論文使用的元話語要多于非本族語使用者,尤其在人際元話語的使用方面,本族語論文使用了多于非本族語論文兩倍的元話語,其原因?qū)⒃诘谒牟糠诌M行詳細探討。

三、討論

Hyland認為,元話語是英語學術(shù)修辭寫作的一個普遍特征。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元話語的作用在于組織語篇、表明作者態(tài)度和聯(lián)系讀者。這一部分將從所選論文中,以實例證明元話語是對達成語篇和人際功能的作用,并指出本族語論文和非本族語論文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共同點和差異點,最后筆者將對其背后的原因從語言熟悉程度和文化兩方面進行剖析。

(一)共同點和差異性

作為組織文本的一種常見方式,語篇元話語在本族語和非本族語寫作中被廣泛使用。其中,邏輯連接(LC)表達的是主要從句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LC的例子(如in addition to,therefore)在兩種寫作中均可找到。在paper 1(本族語文章)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以下使用LC的例子:

Ex(1)In addition to my observations of the lectures,I participated as a member of the ECE Department’s written portfolio evaluation committee.

Ex(2)Inadditiontothewrittenfeedback,theyhad talked to her face-to face.

Ex(3)Therefore,CA methodology allows a look at the interactional achievement of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that leads to opportunities for language learning.

Ex(4)Therefore,to understand the course of the team meetings,I needed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s of talk in the speech community.

而在paper 7(非本族語文章)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以下使用LC的例子:

Ex(5)In addition,discourse profiles were also identified for various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repetition.

Ex(6)In addition,to answer a particle question,repetition is also one of the possible types of answers,as shown in(a)below.

Ex(7)Therefore,although there were no explicit instructive expressions in the parents’utterances,the way the parents produced their utterances revealed the elicitation purpose.

Ex(8)Therefore,we may conclude that repetition often reflects children’s competence and not their incompetence as communicators.

這些例子顯示出LC在所有語篇元話語中占有最高的比例,可見其在組織文本中的重要性。LC在元話語中使用比例高的原因大概有兩種:第一是為了說服和影響潛在讀者,作者(不論是本族語作者還是非本族語作者)會使用大量邏輯連接詞來使自己的文章顯得連貫而又有說服力;第二是Hyland將“and”歸入了LC的范疇。我們知道“and”是英語中最常使用的連接詞,所以“and”的歸入使得LC的數(shù)目大增,從而提高了其在論文寫作中的比例。

與語篇元話語相比,人際元話語的出現(xiàn)頻率出人意料得少。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也許在于學術(shù)文體準確和謹慎的共同要求和規(guī)范,但即使在人際元話語使用如此之少的情況下,本族語者仍呈現(xiàn)出兩倍于非本族語作者的使用比率。例如,筆者在paper 3(本族語作者)中找到了33處人際元話語,而在paper 8(非本族語作者)中僅找到10處人際元話語。部分例子如下:

paper 3中人際元話語的例句:

Ex(9)To extend the word analogy,we might see euphemisms and metaphors as lexical indirectness(although we will not include this in our typology below).

Ex(10)Thus,ratherthan tree we mightcallsomething the“sturdy stalk”or the“shade-giver”.

Ex(11)Infact,relationshipswiththe“audience”arenot extra considerations in this definition,but one of the aspects of meaning conventionally encoded by language.

Ex(12)Wesuggestthatbothviewsarevalid,andinfact could be combined to make a more elaborate taxonomy.

paper 8中的人際元話語例句:

Ex(13)Onemightwonderwhetherthesyntacticallyindependentclause could function as a predicate,and,if so,whether it could generate an extra open syntactic position.

Ex(14)Although it is possible for(43)to be followed by a clause containing a gap related to the topic...

Ex(15)In fact,there are problems with the adverb test itself which suggests that,if any comment clause can pass this test,it will be regarded as an idiom chunk.

Ex(16)In fact,this emphatic marker test is not reliable.

正如Hyland所說:“模糊限制語在學術(shù)論文中尋求同行的認可時構(gòu)成了一個中心方面?!蹦:拗普Z既有認識功能也有人際功能,使得作者能夠準確和謹慎地發(fā)表意見以保留作者對命題的完全認定,而強調(diào)語的功能在于增強作者對消息的力量或肯定性。非本族語作者在人際元話語方面的缺乏,其原因除了語言熟悉度外,也許同東方學者所處的文化氛圍有關(guān)。

筆者用一些具體的例句討論了本族語者和非本族語者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共同點和差異。結(jié)果顯示,兩者都使用語篇元話語和人際元話語來組織文本,表達立場和影響讀者,但本族語者使用元話語的頻率要高于非本族語者,尤其是在人際元話語方面,本族語者呈現(xiàn)出高于非本族語者兩倍的使用頻率。

(二)原因探討

通過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在學術(shù)論文中使用元話語方面的對比分析,筆者認為導致上述差異的第一個原因在于作者本身。本族語學者與非本族語學者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不同反映了他們對于英語這種語言的熟悉程度。Schiffrin在研究口語的話語標記時曾說過,對于話語標記的熟練掌握程度可以反映出說話者對這種語言的掌握程度。筆者認為,學術(shù)語篇對元話語使用的熟練程度實際上也反映了作者對這種語言的掌握程度。對于本族語者來說,用母語寫作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其中表示語篇連貫與人際關(guān)系的元話語自然也就更加豐富多樣。而對于非本族語作者來說,在掌握自己的母語之余,要用第二種語言進行寫作,其自然程度會大打折扣,他們往往關(guān)注命題內(nèi)容的正確性,而在表示人際互動的元話語方面,由于熟悉程度不夠,使用的次數(shù)較少,因而與本族語者的元話語使用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

與本族語者相比較,非本族語者使用人際元話語較少的第二個原因是其所處的文化氛圍。在筆者的研究中,所選的非本族語者都來自于東亞國家或地區(qū)。這一地區(qū)深受傳統(tǒng)儒家學說和東方哲學影響,崇尚自律、尊敬他人,這一地區(qū)的文章中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I”或“mine”,作者更傾向于使用“we”或“our”,以含蓄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相比之下,美國的同仁受其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顯得更加自我、更加自信、更敢于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一現(xiàn)象間接地反映了本族語者的論文中出現(xiàn)更多人際元話語的原因(除了上述分析的語言熟悉度之外)。

筆者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元話語是組織文本、表明作者立場和影響讀者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英語學術(shù)論文的寫作中,在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多使用一些語篇元話語,使文章更為連貫和有說服力。此外,東亞地區(qū)的作者在使用人際元話語方面做得還不夠,學生在用英語寫作時應當更大膽地使用人際元話語,以闡明立場和說服對方。

結(jié)束語

本文以英語本族語者和非本族語者的學術(shù)論文為研究對象,比較了兩者在使用元話語方面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并就此進行了原因的探究。在研究的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了本族語論文比非本族語論文使用了更多的語篇元話語和人際元話語,尤其在人際元話語方面,本族語論文使用的比率要比非本族語論文高得多。而產(chǎn)生這一差異的原因為語言熟悉度和文化背景。最后,筆者指出了本研究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啟迪意義。關(guān)于元話語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英語方面,漢語方面元話語的研究還沒有很大的進展和影響,仍需要各位同仁進行更多的研究。

引用文獻

周岐軍.2014.學術(shù)論文摘要中的元話語對比研究[J].外語學刊,(3):114-117.

Crismore A,Raija M and Margaret S,1993.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by American and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s [J].Written Communication10,(1):39-71.

Halliday M A K.2000.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yland K.1998.Persuasion and context:The pragmatics of academic meta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30):437-55.

Hyland K.2008.Metadis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Ifantidou E.2005.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meta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37):1325-1353.

Thompson G.2001.Interaction in academic writing:Learning to argue with the reader[J].Applied Linguistics(22/1):58-78.

作者信息:250101,山東濟南,山東建筑大學外國語學院

猜你喜歡
本族語人際語篇
微信聊天自我表揚的人際和諧管理研究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搞好人際『弱』關(guān)系
人際特質(zhì)與人際信任的關(guān)系:一般他人評價的中介作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大陸與本族語學者英語科研論文模糊限制語比較研究——以國際期刊《納米技術(shù)》論文為例
從語篇構(gòu)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從遷移理論看研究生英語視聽說課中學生的偏誤
語篇填空訓練題
怀来县| 安西县| 文安县| 瑞丽市| 额尔古纳市| 岳西县| 甘谷县| 松滋市| 五家渠市| 固始县| 宜君县| 大邑县| 台东市| 柳林县| 耒阳市| 刚察县| 顺平县| 嘉荫县| 太湖县| 安达市| 乳源| 康乐县| 长寿区| 池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金山区| 镇江市| 西畴县| 集安市| 乌审旗| 寻乌县| 高陵县| 彰化市| 青岛市| 封开县| 满城县| 铜山县| 老河口市| 蓝山县| 安福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