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追尋布衣袁嘉敖
—— 兼及魏燮均與袁嘉敖的交誼

2015-02-13 10:09石向騫唐山師范學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甘泉鐵嶺

石向騫(唐山師范學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追尋布衣袁嘉敖
—— 兼及魏燮均與袁嘉敖的交誼

石向騫
(唐山師范學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063000)

清朝末年,冀東樂亭縣的袁嘉敖以布衣之身和疏狂怪誕的詩、書、畫格調(diào)行走于遼沈、吉林大地。他同與他命運相仿的鐵嶺底層士人魏燮均貧賤相交四十年,二人“草根”型、民間性的人格、藝境高標于歷史和社會的邊緣地帶,足以撼動人心,而這些在《九梅村詩集》中均得到了真切的摹寫。

袁嘉敖;魏燮均;史夢蘭;交誼;民間性

知袁嘉敖之名,始于點校史夢蘭(字香崖)先生選輯的《永平詩存》。該書卷二十三“袁布衣嘉敖”條下收袁氏詩十首,并注明“嘉敖字甘泉,樂亭人”[1,p444]。

“布衣”一詞,在古代指沒有任何功名、官爵的平民百姓,其內(nèi)涵和詞義色彩類于當下的熱詞“草根”。史香崖先生編選這位樂亭“草根詩人”的作品入集,難能可貴。袁嘉敖究竟是何等人物?史夢蘭[1,p444]先生在《止園詩話》中這樣描述:“袁甘泉少貧,廢學業(yè)繪事,性怪誕。中年親歿,恒垢衣敝屨往來于遼沈間,自號‘鐵腳行者’。晚又自號‘妻子酒肉和尚’,以未祝發(fā)而善諷經(jīng)也。卒乃以‘頑道人’自名。道人工書善畫,晚年畫多以指或以木筆為之,而蒼勁尤絕。作詩不講聲律,出語頗有奇氣。鐵嶺魏子亨為作《頑道人傳》,述其梗概甚詳?!?/p>

史先生對“鐵腳行者”的介紹僅點到為止,但其人格、藝境足以令筆者心向往之了。

史夢蘭[1,凡例]輯《永平詩存》、作《止園詩話》,其旨趣之一是“要令后世誦其詩即可仿佛其人”。那么對于袁嘉敖來說,果真“詩如其人”?

從袁詩提供的有限信息中,可知他足跡到過天津、遼東,與同鄉(xiāng)文人史夢蘭、常守方有交往。他的《貧家詩》寫道:“冷灶無炊煙,秋窗有破紙。向日老墻根,終年凍不死?!盵1,p445]北方農(nóng)家庭院墻根向陽處,生長有一種野菜,在寒冷的天氣里也能保持綠色和活力,經(jīng)冬不凋;而作者一如這“凍不死”,在社會底層頑強地綻開自己的“草根”生命。一首《贈香崖先生硯》,又折射出一個樸拙又不失風雅的布衣形象?!兜情偵娇谔枴?,呈示的是交物移情的禪悅,《登八步緊》《登千山三十三天口號》二詩則透著一股飄逸出塵的豪邁。五古長詩《登醫(yī)巫閭山大爐花絕頂》描摹了大山的萬千氣象,更反映了登臨者的宏闊胸襟。

歌行體的《費宮人故里歌》,系袁嘉敖去天津,路過明末崇禎朝救主殺賊的費宮人的故里,見路旁石碑而作。詩中贊嘆費宮人是個智勇雙全的奇女子,又認為明朝滅亡是在劫難逃,不值得她這樣的精英女子為之殉死。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妻子酒肉和尚”不僅是位江湖豪客,還是個憐香惜玉、多愁善感的騷人,而且作為腐儒、士大夫階層之外的布衣,其識見果然不凡。

至此,對這位“頑道人”,筆者由其詩想象其人,追慕之情愈發(fā)濃烈,從而竭力搜尋這位“鐵腳行者”可能留下來的歷史足跡。

找到了遼陽劉偉華(1894-1962)先生編著的《千華山志》和《龍首山志》,二書載有袁嘉敖在二山的游蹤和題詩。其中《龍首山志》收錄的兩首詩不見于《永平詩存》,一為《龍首尋秋》,一為《白塔橫云》。詩后又有按語云:“袁嘉敖字甘泉,樂亭人,寄居鐵嶺,設帳授徒。能詩畫,不蹈恒蹊。曾有‘鐵嶺八景’之詠,茲謹蒐得其二耳?!盵2]

又查《大清畿輔先哲傳》,其“高士”目下載有袁嘉敖,說他“尤工韻語,不繩縛聲律,縱橫排奡,兼具禪理。……作詩有凌云之志,人比之李青蓮”[3]。

循著史夢蘭先生《止園詩話》中提供的線索,筆者在國家圖書館查到了魏燮均的《九梅村詩集》光緒刻本,并通過網(wǎng)購買到了遼寧大學畢寶魁教授的《九梅村詩集校注》。山重水復之后,追尋袁嘉敖的路徑豁然開朗。

魏燮均(1812-1887?),初名昌泰,字子亨,號鐵民,又自號九梅居士,晚號耕石老農(nóng);祖籍河北昌黎,康熙初遷播于遼,遂世居鐵嶺。他與樂亭常守方交誼深厚,并通過常守方與史夢蘭結(jié)有文字交。史夢蘭曾為魏燮均《九梅村詩集》題詩四首,隨后魏燮均為史夢蘭《全史宮詞》題七絕三首[4,題辭]。魏還作有答謝詩《謝史香崖夢蘭孝廉寄題拙集》[5,卷八],中稱:“平生不相識,文字結(jié)同心。千里贈詩遠,兩人知已深。”常守方在《九梅村詩集序》中說:“全稿讀竟,手錄百余篇,藏諸行篋。蓋仆與同鄉(xiāng)史香崖孝廉方輯《永平詩鈔》……子亨原籍昌黎,舊系同郡,擬欲增入,以光簡編?!盵5,序]不過限于體例,《永平詩存》并未收錄魏氏之詩。

孟慶文[6,序]、畢寶魁[6,前言]等學者認為魏燮均是一位被埋沒了百年之久的優(yōu)秀詩人兼書法家,筆者深深認同此論。在清末,有“關(guān)外詩人,惟子亨一人”“文壓三江王爾烈,字震九州魏子亨”之說。《九梅村詩集》原有詩3 000余首,刪存1 472首,宏闊富麗。畢寶魁教授的校注本根據(jù)一冊手稿增補至1720首。從《九梅村詩集》中可以看出,魏燮均交游廣泛,其中不乏名流和富貴之輩,而與他交往最久、情誼最篤的,就屬袁嘉敖了。對于這位布衣朋友,魏燮均也揮灑了最多的筆墨,在全集1 720首詩中,涉及袁嘉敖的,竟有80余首。

筆者索性從中檢出數(shù)十首,按寫作時間順序羅列于此,僅略加考辨評注;袁嘉敖的行跡、交游、藝術(shù)創(chuàng)作情況以及人格特征,自可一覽無余。

《送別袁甘泉布衣》①:“人生如明月,缺久復團圝。團圝不多時,欲別難為歡。天明登前途,曉云生崇巒。秋風送雁歸,風悲聲亦酸。置琴歧路間,愁聽不能彈?!?/p>

詩題下自注:“名嘉敖,樂亭人,工書善畫?!边@是《九梅村詩集》中魏燮均寫給袁嘉敖的最早的一首詩,時在道光己亥(1839年)秋,魏燮均在鐵嶺以北的開原做塾師,袁嘉敖游遼東。據(jù)詩意,二人似此前已結(jié)交。

《送甘泉之吉林》,1842年秋作于開原。本就獨居異鄉(xiāng)的袁嘉敖,“千里去家遠,孤鴻還北征”。幸有故人在吉林迎候。

《癸卯暮春,吳仲培枬孝廉載酒,邀廣文趙海門先生并招袁甘泉布衣,王矩園、張枚齋簡兩茂才,商文瀾廣源教習,趙翊扉、趙尚之兄弟與余共九人登龍首山看杏花,同集慈清寺暢飲,醉后率題僧壁》,1843年作于鐵嶺。中有句云:“甘泉平生不善飲,亦復奪杯不放手。笑呼花神助我來,此酒莫輸他人口。連飛數(shù)十觥已酣,跣腳狂歌忘其丑?!?/p>

《早起送甘泉》:“未明即辭別,相送轉(zhuǎn)凄然。月影偎高樹,鴉聲亂曙天。秋風城外路,野水渡頭船。去去猶延望,村鄰起曉煙。”1843年秋作于鐵嶺。

《題甘泉柳陰待渡圖》,1844年作于鐵嶺。該詩點出了袁氏的畫題和畫意。

《送甘泉歸北平》:“客里不知老,蒼蒼兩鬢華。相交如我輩,忍別各天涯。雪擁關(guān)前路,風吹塞上笳。明年南雁返,莫更戀貧家?!?846年秋冬之際作于鐵嶺。是年鐵嶺曾發(fā)大水,連月陰雨,“窮廬比戶無炊煙”。魏、袁二人可能共同經(jīng)歷了水患,而情義愈加深厚。

《喜晤袁甘泉》四首,作于1848年夏。作者于是年二月移家,卜居鐵嶺城南四十里之紅杏屯。其一:“薰風散炎暑,庭樹無涼陰。小齋晝眠起,獨坐惟沉吟。故人忽然至,千里來追尋。握手恍疑夢,悲喜交相深。并坐道衷曲,慰我饑渴心。曠別已經(jīng)歲,苦憶無知音。形容頓癯瘦,鬢發(fā)經(jīng)霜侵。何以老憊狀,速變成如今。人事嘆滄桑,歲月如過禽。相逢不為樂,奚所暢懷襟。呼童快置酒,與君同一斟?!逼涠骸扒樯钜鉄o盡,刺刺語不休。我聞一夕話,破此終年愁。袖出哭舅詩,血淚相和流。情真語悲切,此體君所優(yōu)。索我去年稿,讀之還綢繆。中有奉懷作,落月屋梁頭。君當知我心,一日如三秋。吾鄉(xiāng)數(shù)君子,意氣非不投。若論兩相忘,皆非君之儔。究竟此何故,爾我同黔婁?!逼淙骸敖衲耆氯?,是夜大風雪。夢與君相逢,握手敘離別。言在向海家,情地殊真切。仔細看須眉,風塵面如鐵。新自故鄉(xiāng)來,行裝尚未歇。我云今日逢,不同夢魂結(jié)。誰知夢中人,猶自將夢說。未明夢已醒,此心倍凄絕。雪花打窗飛,風力吹樹折。起坐剪寒燈,蕭條獨悲咽?!逼渌模骸昂糜讶绾蒙瑒幼鞑豢想x。況當久違后,乍見情尤癡。平生有所懷,盡情傾吐之。今年二月初,攜家山中移。買田十余畝,依壑結(jié)茅茨。既足蔽風雨,又供饘粥炊。養(yǎng)親并教子,富貴非所期?!瓡邕_本素志,君意當何為。浩歌詩數(shù)篇,存吾兩人知?!币騽e生念,因念成夢;已在夢中,猶恐是夢!二人究竟為何情誼獨深?作者自問自答云“爾我同黔婁”。黔婁是春秋時期著名的高士。正因為二人甘于清貧,“富貴非所期”,“曠達本素志”,方能如此契闊無間。從詩中又可知袁氏對他的舅舅也懷有深厚的感情,曾作《哭舅詩》悼亡。

《遼陽道上望千山》,作于1851年去金州途中。中有句云:“昔聞甘泉向余說,魂癡數(shù)日神為顛。道是山中蒼松怪石不可狀,濃青淡綠疑是千丈屏風懸?!笨梢娫伟街耙延斡[過千山,而畫家眼中的千山,說來想必能令人魂馳神往。

《秋日與袁甘泉游青巖寺值雨即宿下院明日同游寶林寺歸次早登青巖上院探觀音洞勝跡》十首,1854年作于廣寧(北鎮(zhèn))。中有句云:“吾友袁甘泉,性癖悅山水。今年出榆關(guān),廣寧息行李。相逢作勝游,或疑山靈使?!庇衷疲骸拔倚芯Y其后,未躡心先悸。甘泉老益壯,視之等兒戲。輕捷如猿升,三層頃刻至?!?/p>

《喜甘泉出關(guān)見訪》《贈甘泉》,二詩均于1857年作于錦州。從中可以獲知,袁、魏自北鎮(zhèn)一別,已隔三年;魏氏游錦州,愿與老友分享當?shù)貏倬埃愠邥嗾?;常年在外苦苦奔波、此時應該在家中安度晚年的袁嘉敖,得到朋友的消息,不顧年暮家貧及子孫之戀,毅然跋涉出關(guān),北來相會。這一年袁嘉敖58歲,目昏齒搖,衰老之態(tài)畢現(xiàn),但步履尚健。他有兩個孫子已開始讀書,品學兼優(yōu)。他一方面誠心禮佛,一方面力學精進,藝術(shù)追求的狂興一直不曾止息,境界更臻于超凡脫俗。這一時期他繪畫藝術(shù)的一個重要轉(zhuǎn)變,就是開始創(chuàng)作指頭畫。魏燮均生于嘉慶十六年臘月二十三,故知袁嘉敖生于嘉慶四年(1799年)。

《贈甘泉》:“閱盡滄桑鬢雪侵,無端離合到如今。炎涼世態(tài)窮方見,貧賤交情老更深。我輩幾人能白首,世間俗子重黃金。要知車笠高風渺,把臂相期快入林?!?/p>

作于1861年,時作者在紅杏屯家居?!败圀腋唢L”即車笠交,指不論貴賤的交友之道。

《除夕憶甘泉》,同治壬戌除夕作于紅杏屯。據(jù)詩可知袁嘉敖又久客遼東,去年在魏燮均家度除夕,今年方返鄉(xiāng)過年。作者在詩中想象了袁嘉敖歸貧家、見老妻、與子孫相依守歲的情景。

《新正四日風雪大作有懷甘泉并招蕉園小飲》,1864年作于紅杏屯。王蕉園,名相庸,山東高密人,詩人,亦為作者摯友。

《都中得甘泉近耗寄懷》:“坡翁仍不死,猶復在人間。遠別隔遼海,誤聞歸道山。長安得消息,此日破愁顏。知隱衡茅下,如霜鬢更斑。”作于1864年秋,時作者應試北京。又是數(shù)年不見,作者誤聞老友已死;今幸在京城得到消息,知其仍健在,隱居鄉(xiāng)間。

《沈陽喜晤袁甘泉》:“風塵又遇老游仙,不死仍聯(lián)未了緣。還似重來丁令鶴,眼看城郭尚依然?!?864年冬作于自京歸鄉(xiāng)途中??磥恚瑸榱艘患胰说纳?,65歲的袁嘉敖只好再度出門硯耕。當然,那也是因為他與遼東的山水、友朋有難以割舍的情緣。

《九日立春夢袁甘泉》二首,1865年春作于紅杏屯。其一:“新年翹首幾徘徊,夢里相逢飲綠醅。恰喜故人似春信,東風一夜并吹來?!逼涠骸芭铋T掃啟日初升,呼婦烹茶待友朋。底事春來人未至,可知春夢總無憑。”

《十六日甘泉過訪》,作于1865年中秋,作者新自都門歸里。時南國多戰(zhàn)亂,袁嘉敖憂心國事,更關(guān)切朋友的安危,故急來探望。二人“兵戈談楚戰(zhàn),道路問京回。各出新詩讀,離懷頓展開”。

《訪甘泉村館留宿夜話》:“冰雪寒在地,馬蹄行更遲?;拇迦说胶?,孤館日斜時。入室且評畫,閉門還看詩。挑燈坐長夜,相與說心期?!弊饔?865年秋冬之際?!按屦^”當指村塾。從本詩連同上一首和下面幾首詩看,袁嘉敖自1865年秋至1866年秋一直在鐵嶺居留,開館授徒并創(chuàng)作書畫,地點可能在離紅杏屯不遠的大會試屯任六維家,以故袁、魏二人能夠相互頻頻過訪。任六維,又名鐘岳,號向海,鐵嶺縣大會試屯人,善寫意畫。

《除夕贈甘泉》:“盜賊流氛日,春秋各暮年。況逢除夕夜,猶向客途延。賴有故人慰,相依新歲遷。明朝飲春酒,一醉且歡然?!蓖嗡哪昴┳饔诩t杏屯。時鐵嶺一帶匪患不斷,鐵嶺城還曾被攻破。

《與甘泉夜話即贈》:“共話破岑寂,夜寒門更扃。絮袍衰鬢白,雪屋老燈青。歲月窮途過,干戈亂世經(jīng)??蓱z杜陵叟,作客尚飄零。”又,《寒夜》:“夜昏無夜色,積雪白漫漫。村小山川寂,天高星斗寒。柴門孤犬吠,茅屋一燈殘。知有袁安臥,清眠夢未安?!本?866初春作于紅杏屯。二詩將袁嘉敖分別比作飽受胥吏盤剝的杜陵叟和雪天高臥、不愿打擾別人的高士袁安。

《短歌行效杜少陵體贈甘泉》:“袁翁酒醒提筆慷慨歌正哀,我且慰君風塵落魄之雄才。煙云在手造化變,(自注:謂工畫。)風雨走腕龍蛇開,(自注:謂工書。)唾壺擊缺休低徊。昔年遍飲遼東水,田舍侯門見芒履。干戈滿地故人稀,皂帽青袍惟吾子,白發(fā)飄蕭俱老矣。”

作于1866年春??梢娫伟绞且晃粴v盡滄桑、風塵落魄的書畫大師,遼沈大地從普通百姓家到富貴之門,到處都留下了他授徒售藝的足跡。

《觀甘泉畫滄海日圖作》,作于1866年春。詩中描摹了袁嘉敖創(chuàng)作《滄海日圖》時的風神。如能像詩作者那樣身臨其境,畫中的波濤、紅日定會激蕩起觀者胸中的豪情。

《和甘泉孤樹篇》:“孤樹何巍巍,結(jié)根此巖托。氣鍾山川靈,澤被雨露渥。黛色參天霄,繁陰覆丘壑。兵燹未遭焚,風霜豈能剝。長養(yǎng)千百年,材大棟梁若。質(zhì)笑樗櫟粗,姿非楊柳弱。秦松與漢柏,已受朝廷爵。矯矯本不群,孤標猶落拓。所惜不逢時,未經(jīng)魯斤削。不登蕊珠宮,不上凌煙閣。獨立空山中,寒暑耽寂寞。孤月時徘徊,孤云共蟠礴。天風偶然來,長嘯驚濤作。大聲滿天地,余音動城郭。出山小草木,聆之悉駭愕。豈知巖穴間,尚有雄才略。終當保此生,不隨凡卉落。誰來結(jié)巢居,獨有千年鶴。”作于1866年春。這首詠樹詩以物喻人,堪稱“知人論世”的經(jīng)典。這株巍巍孤樹,不同于風流的嬌楊弱柳,不同于尊貴的秦松漢柏,也不同于莊子的逍遙之樗、不材之櫟。它雖孤標落拓,卻緊緊扎根于巖穴之間,頑強蟠礴,吸時代之風,飲民間之露,“大聲滿天地”,“繁陰覆丘壑”,在底層社會盡情展示大略雄才。雖看不到袁嘉敖的《孤樹篇》原詩,但魏燮均這首和作,已是二人共同的生命狀態(tài)的精彩寫照。當今“體制外”或“草根”型的藝術(shù)家和思想者,于此應心有戚戚焉。

《除日書懷有憶甘泉蕉園二君》,同治丙寅年末作于紅杏屯。好友不在身邊,難掩英雄失意之情。朋友間意氣激蕩,能互為精神支撐,正是交友的要義所在。

《上元與蕉園溪上望月并懷甘泉》:“重來舊游地,風景昔年真。同此看明月,悠然思故人。江山自清夜,老病兩吟身。不見袁臨汝,蕭蕭鬢似銀?!蓖味∶暾伦饔诩t杏屯。由以上兩詩可知袁嘉敖春節(jié)前離開了鐵嶺。

《題甘泉指墨山水》:“畫師擅神工,宇宙在乎手。眼前皆生機,胸中丘壑有。供養(yǎng)藉煙云,清福且黃耉。所以享大髦,石田黃子久。何人得其意,惟我甘泉友。年將近古稀,居然山澤叟。兩腳歷風塵,探遍巖淵藪。下筆具有神,煙霞隨其肘。少年早擅場,蜚聲遼左右。老來忽變化,不肯效株守。棄翰乃用指,驅(qū)使山靈走。兩眼巨如箕,一身膽如斗。譬如張旭顛,草書墨濡首。愈出而愈奇,視筆如敗帚。閭陽傅凱亭,山左高南阜。吾鄉(xiāng)朱翰齋,酷肖且園舅。并以指墨傳,至今名不朽。甘泉老益壯,恥居古人后。作畫如作書,氣足吞歐柳。運指如運毫,神已得八九。我作臥游人,精神亦抖擻。狂來題以詩,自忘東施丑。擲筆問當時,尚有誰能否?!?/p>

約于1867年夏作于紅杏屯,此時袁甘泉復來。這又是一篇絕妙的袁嘉敖繪畫藝術(shù)論。袁氏“兩腳歷風塵,探遍巖淵藪”,“供養(yǎng)藉煙云”,飽受自然風物的浸潤,從而“眼前皆生機,胸中丘壑有”,終臻“下筆具有神,煙霞隨其肘”的化境。這類于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郭熙的“身即山川而取之”,和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少年即成名的袁嘉敖,老來卻不肯株守自封,乃棄筆用指,眼巨膽雄,愈出愈奇,成為繼高其佩(號且園,清初鐵嶺人,指頭畫創(chuàng)始人)、朱倫瀚(字翰齋,袁嘉敖即師法朱氏)之后的又一指畫大家。

《題袁甘泉畫蘆雁》:“秋風瑟瑟吹平沙,秋江漠漠開蘆花。霜高楚塞雁南度,云飛水宿天之涯。食則求稻粱,鳴或依蒹葭。春秋來往亦無定,鷗鄉(xiāng)鳧渚依為家。沙明水碧瀟湘岸,不見真鴻見圖雁。滿紙蕭蕭蘆荻聲,依稀飛落秋窗畔。天然妙筆工寫形,傳神仿佛牧溪僧。或疑晁以道,或謂杭林生;或稱勝胡奇,或說如張涇。(自注:以上皆宋之工畫蘆雁者。)不然即是七閩李良佐,松江康澹澄。若非諸老流傳此真跡,亦必信是濟水彭南溟。(自注:以上皆本朝工畫蘆雁者。)豈知追踵若前輩,其人竟出右北平。北平家世甘泉叟,袁昂之裔袁倩后。歷代相傳以畫名,淵源不墜丹青手。甘泉平生工潑墨,不但云龍見奇特。海內(nèi)人知邊壽民,轉(zhuǎn)惜此翁無人識。吁嗟乎!饑驅(qū)奔走遼西東,雪泥到處印飛鴻??蓱z漂泊亦如雁,江湖浪跡蘆花風?!弊饔?867年秋。顯然,袁嘉敖所畫《蘆雁圖》,將作者本人的身世之感凝于筆端,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與歷代名家之作相比毫不遜色。這位山澤畫叟生于繪畫世家,工潑墨,善畫云龍和蘆雁,但由于出身卑微,畫藝再高也難有身價,只好為饑寒所驅(qū)使,出關(guān)入塞,到處奔走謀生,雪泥鴻爪,漂泊如雁。

《題甘泉畫云龍》:“神龍見首不見尾,變化無端更奇詭。有時夭矯騰云中,瞬息風雷千百里。飛則在天潛在淵,喜則為霖怒噴水。大抵不離云水間,龍之為靈昭昭耳。古人聞有曹弗興,曾見真龍始畫龍。筆墨通靈信有神,遇旱興云雨不止。況乎繼者張僧繇,畫壁點睛飛去矣。二子之畫古今絕,人亦猶龍神乎技。此后誰以云龍傳,會稽山人首屈指。(自注:唐孫位。)歷代畫者非無人,姓字紛紛著畫史。古清僧,吳道士,(自注:僧元人,名維翰;道士宋人,號霞所。)伯顏不花亦工此。若輩皆稱善畫龍,不及陳所翁兄弟。(自注:所翁名容,弟名珩。)陳氏而后聞者稀,本朝乃有人崛起。前有劉源后周潯,甘翁所法本朱氏。(自注:謂朱翰齋先生。)用筆蜿蜒如游龍,潑墨成云腥滿紙。時或一鱗一爪露,空濛不見龍全體。出沒氤氳勢若飛,儼若真龍在云里??v不敵曹張,亦可凌諸子。若令置此岳陽樓,世間畫者應愧死。嗟乎袁翁徒具屠龍手,未乘風云效驅(qū)使。自應蟄伏韜其光,神龍見首不見尾?!弊饔?867年秋。作者對袁氏的畫技贊嘆不止,對其境遇又唏噓不已。

《再題甘泉云龍》,1867年秋作于紅杏屯。詩中運用《列仙傳》等古籍中的典故盛贊袁甘泉所畫云龍。大旱之天突然雷雨大作,當屬偶然;但作者竟真以為袁氏的點睛絕技能感真龍、降甘霖,而益信其為人中龍。

《暮秋野眺有懷甘泉》:“寂寞出村望,霜高秋氣清。草枯山面瘦,葉落樹身輕。別浦有漁唱,遠天來雁聲。故人音信絕,何處滯歸程?!?868年秋作于鐵嶺。其時袁甘泉可能從吉林返鄉(xiāng),途中因事耽擱。

《得甘泉書奉懷卻寄》(題下自注:時客游牛莊。):

“故人游海上,念我寄書來。一別苦相憶,三年殊未回。世皆稱畫史,天欲老詩才。莫為窮途泣,知登般若臺?!?/p>

1869年春夏之際作于紅杏屯。由詩意可知,袁嘉敖在牛莊給魏燮均寫信,其內(nèi)容可能是嘆自己貧老無聊,雖仍能畫畫,但詩才已枯竭了,只愿看破紅塵,精神上向佛法皈依。

《除夕袁楚帆中江留余家度歲因憶其尊甫甘泉作此示之》:“今夕欣逢汝,因之念爾翁。與誰共守歲,到老尚飄蓬。鴻爪三年別,鄉(xiāng)心兩處同。(自注:甘泉時寓沈陽。)明春捧歸杖,慎勿滯遼東?!蓖渭核饶昴┳饔诩t杏屯??磥碜?867年冬以來袁嘉敖一直在外漂泊,他兒子袁中江(楚帆)出于擔心來遼東尋父,但并不確知父親居留何處,只好一路找到魏家,從魏燮均口中才得知父親在沈陽。

《野眺偶憶甘泉》,1870年初秋作于紅杏屯。中稱:“故人遠別無消息,不見題詩寄草堂?!彼坪醺嗜耪娴牟辉賹懺娕c朋友郵筒相寄了。

《甘泉已老復游遼左喜賦二章》,1873年春夏之際作于沈陽幕中。其二:“君年七十四,已過古稀春。我亦六十二,居然強健身。有情具得壽,不死或因貧。憶昔同游輩,寥寥剩幾人。”好一個“有情具得壽,不死或因貧”!對草根人生來說,這應該是莫大的安慰吧?

《贈甘泉老友四首》,1873年春夏之際作于沈陽幕中。其一:“自憐野鶴尚精神,笑入侯門已六旬。風雅繆當名士目,乾坤容得腐儒身。酒徒零落無知己,詞客蕭條剩幾人。惟我與君猶健在,關(guān)河迢遞且能親?!逼涠骸捌呤帻g白發(fā)翁,依然賣畫走遼東。興超湖海疏狂外,名在公卿賞識中。已附詩編傳姓字,(自注:樂亭史香崖孝廉輯刻《永平詩存》,采錄君詩若干首。)每施方術(shù)奏神功。(自注:君嘗以符咒療病,輒奇效。)平生好頌菩提偈,一片慈悲與佛同?!逼淙骸靶拟艗斓K總難忘,猶向風塵蹀躞忙。不念春秋為日短,尚牽兒女太情長。家山又別千余里,書畫應存數(shù)百張。好作子孫他日計,饑來可換救貧糧?!逼渌模骸柏氋v相交四十年,兩翁矍鑠似神仙。關(guān)心師弟長離別,(自注:聞奎文漁亦謝世。文漁為余弟子,亦稱甘泉為師。)到眼滄桑幾變遷。君合早歸辭客路,我將高臥隱林泉。共須頤養(yǎng)煙霞壽,莫再勞生向硯田。”至此,一位舐犢情深,不顧來日無多猶蹀躞風塵,疏狂、怪誕而又慈悲為懷的布衣形象,愈加清晰可辨了。

《九日小南招飲初開詩社即呈同社諸君子》,1873年重陽作于沈陽幕中。該詩記述了作者與袁嘉敖等人共結(jié)詩社的情況。詩中有自注云:“社中惟余與甘泉年最長?!蔽痕凭摹栋吓亨l(xiāng)吟社殘稿》述其事較詳[7]??磥?,在社中年輕人的鼓動下,本已老朽的袁甘泉又老樹新花詩興大發(fā)了。不過結(jié)合下一首詩來看,袁甘泉一回鄉(xiāng),詩社也就解體了。

《冬日送甘泉歸樂亭》,1873年作于沈陽幕中。其一:“七十走天涯,言旋登客車。途長孫作仆,(自注:令孫來奉迎歸。)日暮店為家。驛樹無風葉,關(guān)山見雪花。天寒行旅苦,珍重老年華?!逼涠骸肮步Y(jié)吟壇好,離筵轉(zhuǎn)愴神。一杯同社酒,千里異鄉(xiāng)人。(自注:前一日王上之約同社諸人為甘泉作餞。)我嘆朱門老,君憐白首貧。故園兒女樂,慎勿戀風塵?!逼淙ü?jié)):“山海重關(guān)路,風霜半月程。到家見老史,須說社中名。(自注:謂史香崖孝廉。)”從樂亭到鐵嶺,一千余里,單程需走半個月;一個往返,僅在路上就要花去一個月的時光。兩位貧賤相交四十年的老友惺惺相惜,互道珍重,其情景可以想見。魏氏一再諄諄叮囑袁嘉敖盡快回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安享天倫,實際上又惟恐二人即此而成永別。

《寄甘泉寧遠》(節(jié)):“浪游遼水各西東,白發(fā)依然類轉(zhuǎn)蓬。兩地客悲貧賤里,百年人老別離中?!?874年秋作于沈陽幕中。75歲的老書畫家復出家門;幸有朋友可以依靠,稍可令人放心。

通過以上對魏詩的梳理,筆者恰似對袁、魏二人的交往做了一次追蹤專訪,有親歷現(xiàn)場的感覺。其間時時停筆出神,繼而感喟動容。然而未能獲知這場生死之交的結(jié)局,于心終是耿耿。

經(jīng)上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得悉“首屆中國·鐵嶺魏燮均學術(shù)研討會”于2012年4月11日在遼寧鐵嶺召開。會議發(fā)布的信息稱,吉林長春的文史學者安然先生存有魏燮均手書的《九梅抱山吟草》詩稿三冊,是他偶然在一輛收購廢品的推車上發(fā)現(xiàn)的。該詩稿收魏燮均晚年詩作721首,均不見于《九梅村詩集》。此外魏燮均的《夢梅軒雜著》手稿,尚在鐵嶺某文物商店珍存。于是筆者登陸瀏覽安然先生的blog,獲得了博主的聯(lián)系方式,隨之于2012年8月20日發(fā)信一封,求贈相關(guān)資料。

安然先生慨然應允,于8月21日回復,發(fā)來了他整理的魏燮均《論書十四則》(收于《夢梅軒雜著》)文字稿?!墩摃膭t》中有論及袁嘉敖書法藝術(shù)的文字:“余友袁甘泉布衣,平生酷嗜作書。初學米元章,又臨《圣教序》《半截碑》,頗得其形似。晚年得顏魯公《爭座位》,遂依為性命,奉之為師。每作畫之暇,輒癡弄筆翰,至于毫為之禿,紙為之黑,廢寢食而不肯少休,其用功亦苦矣。然其用筆往往野戰(zhàn),不合古人繩墨。而筆力之遒勁、腕力之圓熟,洵非尋常所可及。嘗自謂曰:“吾書非凡夫所知,百年后必有真賞者?!鼻叶鄷再O其子孫,曰:“吾死后,有求我筆墨者,畫可賤售,書不可賤售也?!逼渥孕湃绱恕F綍r最不喜余書,謂以媚態(tài)近人,未能擺脫蹊徑,終為古人所拘,嘗非笑之。余頗是其言,而不敢效其野戰(zhàn)也?!?/p>

魏燮均與袁嘉敖在藝術(shù)取向上各有蹊徑,和而不同,互相砥礪。袁嘉敖嗜書成癡,廢寢忘食,肯下苦功,又敢于突破古人繩墨,率性“野戰(zhàn)”,真稱得上是“書如其人”。

安然先生在回信中說,《九梅抱山吟草》手稿尚未整理完畢;但8月23日又回復,發(fā)來他從中尋綜出的有關(guān)袁甘泉的資料:“光緒元年(1875)乙亥,袁甘泉在魏燮均家過的除夕。次年似乎都在奉天、鐵嶺。冬,銀岡書院臥病,魏與商文瀾代寄家書。歲暮,移文瀾家調(diào)養(yǎng)月余始痊,度歲又在魏燮均家。光緒三年(1877)丁丑,五月其子來迎,遂歸鄉(xiāng)里,其時已七十八,與魏難舍難分。歸里數(shù)月后于是年臘月十六日歿,終年即七十八。次年四月魏燮均始知兇信,作《哭袁甘泉》組詩廿一首。幸有長孫工畫,次孫亦能書,稍稍傳其衣缽。”

面對老袁和老魏,筆者只覺高山景行,如坐春風,相信二人“草根”型、民間性的人格、藝境足以高標于歷史和社會的邊緣地帶。

據(jù)安然先生講,現(xiàn)旅順博物館藏有袁嘉敖的大幅彩墨山水,上有魏燮均的長題,但筆者尚無緣得見。一位河北唐山市的收藏家——“孔夫子舊書網(wǎng)”網(wǎng)店“約翰的書攤”店主李貴祥先生藏有一方澄泥硯,底部雕有行書題字:“爾身長,爾形丑。四寶中,爾壽久。一片心田惡無有?!笨钍稹霸伟綍盵8]。黑龍江齊齊哈爾的許昌先生聯(lián)系筆者,稱他家藏有袁嘉敖山水畫二幅,隨后又給筆者發(fā)來了畫的照片。兩幅畫均鈐有“袁嘉敖印”(朱文)、“石橋”(白文)章。其中一幅題曰:“渺渺長江一葉舟,數(shù)椽茅屋筑山頭。秋來雨后開窗望,城外煙霞帶水流。石橋道人并題?!逼渎市該]灑的姿態(tài),與泥硯上的題字風格一致。2009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嘉德四季第二十期拍賣會拍賣一幅立軸紙本《仙人渡?!穲D,上署“石橋道人畫”,鈐“袁嘉敖印”“石橋道人”[9]。拍品說明中稱作者為錢大昕次子錢東塾,但筆者認為畫的真正作者應該就是袁嘉敖。進而又可推知,袁嘉敖又曾號“石橋道人”。

筆者曾按傳統(tǒng)文化思想中萬物“一氣運化”的理路,將中國古典審美形態(tài)分為陽剛~陰柔、典雅~怪誕兩組四種基本類型。袁嘉敖的詩、書、畫作品,當屬怪誕,且是偏于陽的“狂怪”。

追尋袁嘉敖之旅,至此暫告一段落。

[注釋]

① 該詩引自魏燮均著、畢寶魁校注《九梅村詩集校注》,沈陽:遼海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頁。下文所引魏燮均詩句均出自該書,不再一一注明出處。

[1] 史夢蘭.永平詩存[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2] 劉偉華.王巖,整理.龍首山志[EB/OL].http://blog.sina.com. cn/s/blog_71f419290100oj8d.html,2010-12-03.

[3] 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M].民國間天津徐氏刻本,卷二十七.

[4] 史夢蘭.全史宮詞[M].清光緒年間史履晉重刻本.

[5] 魏燮均.九梅村詩集[M].清光緒元年紅杏山莊刻本.

[6] 魏燮均.畢寶魁,校注.九梅村詩集校注[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4.

[7] 王德金,等.高其佩魏燮均書法珍品集[M].沈陽:遼海出版社, 2007.

[8] 約翰的書攤.有題款巨型澄泥硯[EB/OL].http://book.kong fz.com/item_pic_41820_281411627,2014-12-31.

[9] 1477仙人渡海立軸紙本[EB/OL].http://auction.artron.net/ paimai-art62631477,2014-12-31.

(責任編輯、校對:王文才)

Searching for Yuan Jia-ao as a Commoner- Also o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Wei Xie-jun and Yuan Jia-ao

SHI Xiang-qi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Yuan Jia-ao, a commoner came from Laoting County, has been engaged in artistic activities in Liaoning and Jilin Province in order to make a living with his unrestrained and grotesque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e and Wei Xie-jun, who was a poor and lowly scholar came from Tieling County, have been friends for forty years. They showed a grassroots and civilian personality and style. All this has been clearly described in Jiumeicunshiji.

Yuan Jia-ao; Wei Xie-jun; Shi Meng-lan; friendship; civilian

I206.2

A

1009-9115(2015)01-0010-06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1.004

唐山師范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1ZY01)

2014-12-31

石向騫(1966-),男,河北唐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

猜你喜歡
甘泉鐵嶺
支部聯(lián)建潤“甘泉”
鐵嶺雷鋒紀念館
關(guān)于向“甘泉”公益專項基金捐贈的倡議
易筋經(jīng)(九)
易筋經(jīng)(八)
“甘泉”公益專項基金專題:關(guān)于向“甘泉”公益專項基金捐贈的倡議
鐵嶺關(guān)
“甘泉有迦葉遺跡”文化內(nèi)涵探析
鐵嶺境內(nèi)遼代州城設立的環(huán)境依據(jù)研究
鐵嶺青銅文化的淵源與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