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良,杜雪朦,王校中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2011—2014 CBA季后賽技術指標與聯賽排名的相關性分析
張紹良,杜雪朦,王校中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CBA聯賽是我國最高水平的籃球聯賽,進入季后賽的球隊更代表了我國籃球的最高水平。本文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分析法對其2011 ~ 2014年近三屆CBA季后賽中的18項常規(guī)技術指標與聯賽名次進行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近三屆CBA季后賽中,主要有以下4個指標對最終聯賽排名有較大的影響,它們分別為得分、失誤、失分、3分球命中率。在今后進入季后賽的球隊應該對這些指標給予重視,并在訓練和比賽中把握這些優(yōu)勢指標,旨在提高球隊的整體水平和聯賽排名。在攻守技術能力的諸項技術統(tǒng)計指標中,哪些指標對比賽名次的影響大,哪些指標對比賽名次的影響小,哪些指標是正面影響,哪些指標是負面影響,只有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各項指標對比賽名次影響的重要程度,才能清醒認識賽隊在各項指標的優(yōu)勢與不足,把握關鍵指標,增加日常訓練的針對性,提高訓練效果,使賽隊的比賽成績有所突破。然而,不同級別的比賽其優(yōu)勢指標與制勝因素也是大相徑庭的,即使在同一級別的比賽中常規(guī)賽與季后賽的優(yōu)勢指標也是不相同的,隨著季后賽的開始,比賽的節(jié)奏也在逐漸加快,制勝指標也在隨之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因此,對于近三屆CBA季后賽的技術指標與比賽成績之間的相關性探討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2.1 研究對象
2011—2014賽季季后賽24個參賽隊的164場常規(guī)技術統(tǒng)計數據。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以及百度搜索引擎,查閱籃球方面的文獻資料,登陸中國籃協(xié)官方網站以及新浪競技風暴網站,查詢第27屆男子籃球亞錦賽比賽的新聞評論和技術統(tǒng)計。
2.2.2 錄像觀察法通過重復觀看比賽錄像,記錄整理各隊的相關技術信息,結合比賽官網技術統(tǒng)計數據,獲得各隊比賽的原始數據。
2.2.3 相關分析法相關分析是指研究變量之間數量關系密切程度和相關方向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等級相關是雙變量等級資料作直線相關分析,適用于雙變量非正太分布的資料或總體分布未知的資料和等級資料。其常用方法為Spearman二列等級相關法;該法用rs描述兩個變量間線性關系的密切程度和相關方向。rs的計算公式為rs=1-6∑d2/n(n2-1)。通過計算等級相關系數可以得出比賽名次與各項技術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從而對影響比賽名次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排序,并對主要技術指標進行重點分析,以找出影響比賽成績的重要技術指標。
3.1 2011—2012 CBA季后賽比賽名次與技術統(tǒng)計指標等級相關分析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相關系數呈負數,這是由于比賽名次的數值越大,比賽成績越差,比賽名次的數值越小,比賽成績就越好。指標與比賽成績的關系呈負相關,表明指標的數值越高,比賽名次的數值越小,成績越好,指標與比賽成績成正相關,表明指標的數值越高,比賽名次的數值越高,成績越差。而技術指標與比賽成績的相關系數越高,則說明兩者的相關程度更密切。
表中各項技術統(tǒng)計指標與比賽名次的相關程度排名如下:(1)得分(-0.81);(2)失誤(0.679);(3)罰球命中率(-0.527);(4)罰球中(-0.495);(5)犯規(guī)(-0.49);(6)進攻籃板(-0.461);(7)搶斷(-0.454);(8)2分球中(-0.413);(9)蓋帽(-0.412);(10)2分球投(-0.408);(11)失分(0.372);(12)罰球投(-0.26);(13)3分球命中率(-0.226);(14)助攻(0.171);(15)2分球命中率(0.145);(16)3分球投(0.089);(17)防守籃板(-0.014);(18)3分球中(0.005)。
數據表明,2011—2012季后賽所有的技術指標當中,有1項技術指標與比賽名次具有顯著的高的相關關系,是指標得分(-0.81)。我們知道,籃球比賽是以比賽結束時的最終比分決定勝利的,一支球隊得分能力的強弱體現出這支球隊進攻能力好壞。得分作為與最終比賽排名顯著的高相關指標,也符合籃球競技運動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為一切技戰(zhàn)術運用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投籃得分和制約對方投籃得分,球隊得分能力的強弱對比賽的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得分能力的強弱決定著一個隊的實力。在2011—2012賽季很好的反映了這一點,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在本屆季后賽中,進攻能力越強的隊伍所獲的比賽名次就越好。
另1項技術指標與比賽名次具有邊緣顯著的高的相關關系,是指標失誤(0.679)。其他指標與比賽成績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
失誤是指控制球的隊員在控球過程中,由于個人行為不當而丟失球權的行為,在籃球比賽中個人的失誤會直接導致進攻方球權的丟失,而對手則會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或能夠直接得分。此外,比賽中的失誤次數也可以反映運動員控制、支配球的能力,球隊技、戰(zhàn)術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對抗激烈的比賽中運用技、戰(zhàn)術的能力,它不但可以反映出隊員的個人問題,也可以揭示出球隊整體存在的問題。可見,在2011—2012季后賽中,失誤越少的球隊在季后賽所獲得的名次就越好。
3.2 2012—2013賽季CBA季后賽各參賽隊常規(guī)技術指標與比賽名次的相關性分析
表1 2011—2012年比賽名次與技術統(tǒng)計指標等級相關分析表
表2 2012—2013年比賽名次與技術統(tǒng)計指標等級相關分析表
從表2我們可以看到,表中各項技術統(tǒng)計指標與比賽名次的相關程度排名如下:(1)失分(0.872);(2)得分(-0.615);(3)搶斷(-0.536); (4)助攻(-0.526);(5)2分球命
中率(-0.443);(6)蓋帽(-0.44);(7)罰球投(-0.403);(8)防守籃板(-0.346);(9)進攻籃板(-0.318);(10)罰球中(-0.306);(11)失誤(0.298);(12)犯規(guī)(-0.217);(13)2分球中(-0.16);(14)3分球投(-0.132);(15)3分球命中率(0.128);(16)罰球命中率(0.102);(17)3分球中(-0.044);(18)2分球投(-0.006)。
數據表明,在所有的技術指標當中,有1項技術指標與比賽名次具有很顯著的高的相關關系,是指標失分(0.872)。其他指標與比賽成績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
失分,一般來說,得分越高、失分越少的隊名次也越好,但隨著比賽水平的提高,相對于得分來說,失分越少的隊名次將更好,即防守水平越高,球隊名次亦愈好。在2012 ~ 2013季后賽中很好的印證了這一規(guī)律。
3.3 2013—2014賽季CBA季后賽各參賽隊常規(guī)技術指標與比賽名次的相關性分析
從表3我們可以看到,表中各項技術統(tǒng)計指標與比賽名次的相關程度排名如下:(1)3分球命中率(-0.629);(2)3分球中(-0.611);(3)失分(0.551);(4)犯規(guī)(-0.517);(5)防守籃板(-0.514);(6)助攻(-0.513);(7)3分球投(-0.499);(8)罰球命中率(0.497);(9)搶斷(-0.401);(10)2分球投(0.375);(11)得分(-0.32);(12)2分球中(0.318);(13)進攻籃板(-0.284);(14)蓋帽(0.232);(15)罰球中(0.204);(16)2分球命中率(0.113);(17)失誤(-0.109);(18)罰球投(0.061)。
數據表明,在所有的技術指標當中,有1項技術指標與比賽名次具有邊緣顯著的高的相關關系,是指標3分球命中率(-0.629)。其他指標與比賽成績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
3分球命中率,3分球從一個側面體現出現代籃球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是遠投能力。進入季后賽的球隊應該對于3分球給予足夠的重視,它可以在關鍵的時刻縮小比賽的差距,也能在領先時拉大差距,對鼓舞球隊士氣,增加對方防守難度,減輕內線壓力均起到關鍵的作用,3分球這一優(yōu)勢指標在2013—2014年季后賽中是主要的制勝因素,可見,在平時訓練時各球隊應該加強3分球的訓練,以保證在季后賽中可以獲得更好的名次。
表3 2012-2013年比賽名次與技術統(tǒng)計指標等級相關分析表
通過比較近三屆的技術指標可以得知,在季后賽中名次越好的球隊應具備以下特點:控制球與支配球的能力強,無球隊員跑動更加高效,進攻效率高,主要表現在名次較好的隊出現失誤較少,得分也遠遠高于排名較后的球隊。整體防守能力突出,防守具有攻擊性和壓迫性,導致對方出現較多的失誤,從而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外線遠投能力強,隨著季后賽比賽的開始,防守強度也在不斷的加大,內線攻擊將變得更加艱難,因此,進攻的重點需要有所轉移,由內線攻擊為主轉向內外結合的進攻模式,并需要更多地采取外圍遠投的進攻方式,才能適應高強度防守的比賽環(huán)境。
[ 1 ] 李慧林.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技術指標與比賽成績的相關分析[ J ].中國體育科技,2007(4):72-76.
[ 2 ] 李建,譚平平.體育統(tǒng)計學[ 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 3 ] 高偉.近三屆奧運會中國男籃攻防能力比較研究[ 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0.
[ 4 ] 葉慶暉,鄧飛.男子籃球比賽常規(guī)技術統(tǒng)計指標與比賽名次相關關系的分析研究[ J ].中國體育科技,1999,(12):28-29,33.
[ 5 ] 郭永波,吳澤泰.第30屆奧運會男籃比賽的核心致勝因素分析[ J ].體育學刊,2014(1):110-113.
2014-01-04
張紹良。研究方向:籃球。
G841
A
1674-151X(2015)02-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