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度諾貝爾獎各個獎項正在評選或頒獎,這項世界頂尖的大獎再次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
迄今為止,諾貝爾獎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歲月,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最著名的學術大獎,深受世界各國關注。人們或許不知道,在諾貝爾獎漫長的歷史上,不僅僅有嚴格復雜的評獎、激動人心的頒獎,也有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
多人、多次獲獎的諾貝爾家庭
居里夫人和丈夫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后來居里夫人又再次獲獎。而20多年后,他們的長女也和丈夫約里奧一起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繼承了居里夫婦的科學事業(yè)。一個家庭有兩對夫婦獲得諾貝爾獎,其中一人還獲獎兩次,真可謂當之無愧的諾貝爾家庭!
兩次獲諾貝爾獎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一生能獲一次諾貝爾獎就相當難能可貴。能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不說絕無僅有,也實在屈指可數,100多年來全世界僅有幾位:
波蘭裔法國女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因發(fā)現(xiàn)放射性物質和發(fā)現(xiàn)并提煉出鐳和釙,榮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巴丁,因發(fā)明世界上第一支晶體管和提出超導微觀理論,分獲1956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化學家鮑林,因將量子力學應用于化學領域并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致力于核武器的國際控制并發(fā)起反對核實驗運動,榮獲1954年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
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因為發(fā)現(xiàn)胰島素分子結構和確定核酸的堿基排列順序及結構,分獲1958和198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獲諾貝爾獎的伉儷
在進軍科學高峰的道路上,有些科學家屬于“夫妻搭檔、一起努力”型的,其中有少數成績特別出眾,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獎。
皮埃爾·居里和瑪麗·居里夫婦: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里奧·居里夫婦: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科里夫婦:獲194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父子同獲諾貝爾獎
除了夫婦同獲諾貝爾獎,世界各地還先后出現(xiàn)了不少雙雙摘得諾貝爾獎的父子。
布拉格父子:共同榮獲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湯姆遜父子:分別榮獲1906年和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奧伊勒父子:分別榮獲1929年和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玻爾父子:分別榮獲1922年和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西格巴恩父子:分別榮獲1924年和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中的陰差陽錯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中,也曾經出現(xiàn)過各種疏漏,包括選錯獎勵項目、選錯獲獎對象等,還有一些科學家雖然擁有公認的重大發(fā)現(xiàn),卻因種種原因無緣諾貝爾獎。
由于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很多著名科學家提名他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但諾貝爾獎評審團認為相對論應接受時間的考驗,致使愛因斯坦連年落選。直到1921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告中說,因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了光電效應,所以決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學獎授予他。許多科學家認為,光電效應的科學意義無法和相對論相提并論,諾貝爾獎委員會選錯了獎勵項目。
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兩位科學家,一位是加拿大的巴丁,一位是蘇格蘭的邁克勞德。頒獎后不久,科學家們提出了異議,因為邁克勞德雖然是相關機構的負責人,但他根本沒有參加胰島素分離、糖尿病治療的科學研究工作,而巴丁的真正合作者貝斯卻被諾貝爾獎排除在外。
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弗里茨·哈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發(fā)明了毒氣,戰(zhàn)爭中死于毒氣的人不計其數。哈伯自己在戰(zhàn)后都感到罪孽深重,以至于怕被人認出來而故意蓄胡子,并到外國去避了一段時間的風頭。因此,一些科學家對哈伯的獲獎資格提出疑問。
早在諾貝爾獎首次頒獎32年前,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的周期排列規(guī)律。此后,世界上所有科學課堂都講授這個內容??墒?,諾貝爾獎委員會始終沒有授予他任何榮譽。這位1905年諾貝爾獎的候選人,在1906年又以一票之差無緣諾貝爾獎。1907年,他告別人世,給諾貝爾獎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文學獎得主狂批英美外交
由于健康原因,200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不能親自前往瑞典領獎,但他事先錄制好了自己的演講稿。而且不同尋常的是,他在演講中強烈譴責美國總統(tǒng)布什和英國首相布萊爾,稱他們應該因入侵伊拉克受到起訴。
品特向來就喜歡直言不諱批評美國外交政策,在此次演講中,他沒怎么提及文學,而是重點談論了政治問題。品特猛烈抨擊布什和布萊爾,要求他們對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死亡的成千上萬人負責。
品特表示,布什和布萊爾應該接受國際法庭的審訊。這位文學獎獲得者坦言:“入侵伊拉克是強盜行徑,是無恥的國家恐怖主義行為,是對國際法準則的公然蔑視?!?/p>
諾貝爾沒有設數學獎
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名譽主席陳省身教授2002年8月22日說,諾貝爾獎中沒有設立數學獎也許是件好事,它讓數學家們能夠不為名利所惑,更加專心致志地進行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眾多的世界級科學獎勵中,諾貝爾獎是最高級別的獎,它為科學家所帶來的榮譽可謂至高無上。但是100多年來人們不斷要問,為什么沒有設立諾貝爾數學獎?答案簡單明了,即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決定的獎勵是授予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fā)現(xiàn)的科學家;另外,授予寫出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作者以及對世界和平事業(yè)作出杰出貢獻的人。
答案雖簡單,但是是什么讓諾貝爾作出決定不獎勵數學家卻也似乎成了一個難解的數學難題。 史學家們現(xiàn)在越來越多地相信這樣一種事實,即諾貝爾忽視數學是受他所處的時代和他的科學觀的影響。諾貝爾16歲的時候就終止了公立中學的教育,也沒有繼續(xù)上大學,之后只是從一位優(yōu)秀的俄羅斯有機化學家Zinin那里接受了一些私人教育。事實上,正是Zinin在1855年把諾貝爾的注意力引向硝酸甘油。
諾貝爾不愧是一位19世紀典型的、極賦天才的發(fā)明家,他的發(fā)明似乎更多地來自于其敏銳的直覺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而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等數學的知識,其數學知識可能還不超過四則運算和比例率。而那時,也就是19世紀的下半世紀,化學領域的研究也一般不需要高等數學,數學在化學中的應用發(fā)生在諾貝爾去世以后。諾貝爾本人根本無法預見或想像到數學在推動科學發(fā)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視了設立諾貝爾數學獎也不難理解。
另有國外學者認為這件事可能與諾貝爾的愛情受挫有關,諾貝爾有一個比他小13歲的女友,維也納婦女Sophie Hess。后來諾貝爾發(fā)現(xiàn)她和一位數學家私下交往甚密。對于他的女友和那位數學家私奔一事諾貝爾一直耿耿于懷,直到生命的盡頭諾貝爾還是個單身漢。也可能正是這件事讓諾貝爾在敘述“諾貝爾基金會獎勵章程”時把數學排除在外。
他借了誰的書誰就可能獲獎
Waller,瑞典人,凝聚態(tài)物理學家,在固體(物理學)里面廣為人知的Debye-Waller因子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當年也是瑞典的學術領袖(擱我們中國就是學霸)。
話說這位Waller,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物理學)諾貝爾獎評委會的主席。那時候還沒網絡,啥東西都是紙張的。評諾貝爾獎,當然需要評委們詳細了解候選人的學術成就,翻閱期刊查看論文是必不可少的。Waller是Uppsala大學物理系的大教授,當然就得在他們學校的圖書館看書和翻雜志。
因此,上世紀中期,記者們如果想猜測當年哪個方向會得獎,誰會拿獎,就在夏天的時候(大概8月前后),去看看Waller老先生在Uppsala大學圖書館借了什么書看?翻過哪本雜志?看過誰的論文……
今天的資料都是電子的了,當年記者的那招兒不靈了。要想提前知道消息,你得“黑”了那幾個評委的電腦才成。
諾貝爾(物理)獎每年大概會收到500人左右的提名。每年的年初收到提名后,評委會的秘書會從500人中先選出一部分人,交由評委會繼續(xù)討論。評委會才五六個人,當然不可能是所有領域的專家。他們有了初步的意向,再去悄悄找相關領域的專家咨詢。
整個提名和評選過程嚴格保密,50年后才解密,目的是為了讓相關的專家能夠公平地給出意見,不必擔心在同行評價時得罪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