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珺
有些老年人,身體健康,沒有什么慢性或急性疾病,但就是睡覺有時會流口水,而且吃多少補品也不容易增加體重。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副院長劉保延提醒,如果能夠排除中風、口腔疾病以及藥物中毒等因素,老人經常流口水有可能是脾虛的表現(xiàn)。
中醫(yī)認為,“五臟化液,脾為涎。口為脾竅,涎出于口,涎為脾之液”。當脾臟虛弱,則口涎流于外,所以脾虛是流口水的主要原因。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tǒng)攝血液等作用,脾臟虛弱,則其運化作用失常,會出現(xiàn)面色萎黃、精神疲憊、氣短怯冷,以及營養(yǎng)吸收的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脾虛的調理辦法因人而異,有的人挾寒,有的人兼熱,有的人氣滯血淤,所以要請醫(yī)生開具體的中藥藥方進行個性化的調理。建議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腎、補脾益氣、醒脾開胃的食物,如芡實、山藥、粳米、秈米、薏米、熟藕、栗子、扁豆、豇豆、葡萄、紅棗、馬鈴薯、香菇等。忌食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物。
另外,可試試食療方法。取豬肚1只,去除脂膜,洗干凈以后切成細丁,蓮肉、山藥各50克切碎,糯米100克,加水適量,中火煮至熟爛即可??梢栽缤?次食用。經常用此食療調理,能補脾養(yǎng)胃、補中益氣,特別適合脾氣虛弱的人和老人食用。
(摘自《京華時報》)